全液壓式多功能農業管理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11:15:27

本發明屬於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全液壓式多功能農業管理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技術逐漸向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械設備應用於農業生產活動中。農業裝備通過合理的配置農機具拓寬了農業機械化的道路。近年來,各種田園管理機的出現給廣大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便捷性。目前,我國市場上的果園採摘、開溝、噴藥及除草等用途的農業管理機種類較多,功能多樣,雖然能夠滿足多種功能的需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現有的農業管理機多採用發動機驅動皮帶傳動機構,由皮帶傳動機構將扭矩傳遞到變速箱,再由變速箱帶動行走輪,一方面傳動鏈長,傳動結構複雜,成本高;另一方面,會增大整機體積,並且不利於不同功能模塊的快速更換及驅動。
2)對於基本的運載功能往往忽略,導致運載能力普遍不強,在兼顧小型化的同時,載重量一般不超過200KG,非常不利於各種物資轉移,並且多採用輪式行走機構,通過性較差,容易傷地表及植被。
3)物資轉運完成後的卸貨操作完全依靠手動進行,勞動強度極大,並且效率低下。
4)沒有配備載人機構,不管是在作業過程中還是正常行進過程中,操作人員都只能隨機行走,容易產生疲勞,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全液壓式多功能農業管理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全液壓式多功能農業管理機,包括機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機架的左右兩側對稱安裝履帶行走機構,機架前部的上方設置貨箱,該貨箱底部的前端與支撐架的上端鉸接,支撐架的下端與機架相固定,貨箱底部的後端與第一液壓缸的一頭鉸接,第一液壓缸的另一頭與支撐架鉸接,在所述機架後部的上方設置護罩,該護罩上安裝操作臺和動力總成,所述動力總成的輸出端與液壓泵連接,在所述護罩內設置左右兩個液壓馬達,各液壓馬達的輸出端與對應側的履帶行走機構連接,在所述貨箱的左右兩側對稱安裝第二液壓缸,每個第二液壓缸的前方均設有擺臂,所述第二液壓缸的活塞杆與對應側擺臂的後端鉸接,且擺臂的後端還與貨箱鉸接,所述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和液壓馬達均由液壓泵驅動,在兩個擺臂的前端之間連接有掃雪鏟或貨叉或裝卸鏟,該掃雪鏟或貨叉或裝卸鏟位於貨箱的前方。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在機架前部的上方設置貨箱,機架後部集中布置動力總成和操作臺,這樣一方面整體結構緊湊,能夠儘可能縮小整機體積;另一方面,貨箱可以做得足夠大,載重量能夠提高到500KG,非常有利於各種物資轉移。同時,貨箱在第一液壓缸的作用下能夠向後翻轉,以便於自動傾卸物資,由此節省了勞力,大大提高了卸貨效率。整機的動力由動力總成提供,動力總成帶動液壓泵,由液壓泵驅動液壓馬達,使履帶行走機構工作,採用履帶行走,農業管理機的通過性好,爬坡能力強,能夠在30°以上的坡地行駛,且不傷地表及植被;液壓泵還可以驅動第一液壓缸,使貨箱翻轉或復位;通過切換液壓油路上的換向閥,液壓泵還可以驅動第二液壓缸,使掃雪鏟或貨叉或裝卸鏟工作,切換操作簡單、方便。本發明除了基本的載物功能外,還能夠掃雪或裝卸貨物,功能多樣,能夠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本發明採用全液壓式驅動,傳動結構簡單,傳動的可靠性好,成本低,並且有利於不同功能模塊的快速更換及驅動。
為了簡化結構,便於加工製作及裝配,並確保與護罩連接牢靠,所述操作臺由骨架和罩殼組成,在骨架的上端安裝罩殼,罩殼上設置操作手柄,骨架下端的左右兩邊各固定一塊定位板,該定位板與所述護罩的側面相貼合固定。
在所述護罩的後方設置腳踏板,該腳踏板與護罩的後端相鉸接,在護罩後端的側邊設置掛鈎,所述腳踏板上開有與該掛鈎相配合的卡槽,所述腳踏板收起時,掛鈎穿過卡槽與所述腳踏板鉤掛連接。以上結構腳踏板具有收起和放下兩種狀態,當腳踏板收起時,不影響作業操縱;當腳踏板放下時,可以搭載操作人員,在整機正常行進的過程中節省操作人員的體力,並消除了隨機行走的安全隱患。腳踏板收起時由掛鈎定位,可靠性好,並且收放腳踏板操作簡單、便捷、省力。
為了簡化結構,便於加工製作,確保有足夠的結構強度,所述腳踏板為矩形,在腳踏板的中部通過衝壓形成有按矩陣分布的加強筋,並且腳踏板的後端向上翻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採用全液壓驅動,傳動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可以有效縮小整機體積,並且有利於不同功能模塊的快速更換及驅動。
2)布局合理,可以配備大容量貨箱,在兼顧小型化的同時,載重量可以提高到500KG,非常有利於各種物資轉移。
3)採用履帶行走機構,通過性好,爬坡能力強,能夠在30°以上的坡地行駛,且不傷地表及植被。
4)物資轉運完成後的卸貨操作有液壓缸驅動自動進行,既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能搭載操作人員,以節省體力,消除隨車行走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機架1為框架結構,在機架1的左右兩側對稱安裝履帶行走機構2。機架1後部的上方設置護罩6,該護罩6與機架1相固定,護罩6上設置操作臺7和動力總成8。其中,操作臺7由骨架7a和罩殼7b組成,在骨架7a的上端安裝罩殼7b,罩殼7b上設置操作手柄,骨架7a下端的左右兩邊各固定一塊定位板7c,該定位板7c與護罩6的側面相貼合固定。
如圖1所示,動力總成8的輸出端與液壓泵9連接,液壓泵9由動力總成8帶動工作。在護罩6內設置左右兩個液壓馬達,這兩個液壓馬達與兩個履帶行走機構2一一對應,且液壓馬達通過液壓管路與液壓泵9連接,液壓馬達由液壓泵9驅動,各液壓馬達的輸出端與對應側的履帶行走機構2連接,履帶行走機構2由液壓馬達帶動工作。
如圖1所示,在機架1前部的上方設置貨箱3,該貨箱3底部的前端與支撐架4的上端鉸接,支撐架4的下端與機架1的前端相固定。貨箱3底部的後端與第一液壓缸5的一頭鉸接,第一液壓缸5的另一頭與支撐架4鉸接,且第一液壓缸5通過液壓管路與液壓泵9連接,由液壓泵9驅動工作。
如圖1所示,在貨箱3的左右兩側對稱安裝第二液壓缸10,第二液壓缸10通過液壓管路與液壓泵9連接,由液壓泵9驅動工作。每個第二液壓缸10的前方均設有擺臂11,左右兩邊的擺臂11相對稱。第二液壓缸10的活塞杆與對應側擺臂11的後端端頭鉸接,且擺臂11後端的拐角還與貨箱3鉸接。在兩個擺臂11的前端之間連接有掃雪鏟或貨叉或裝卸鏟12,該掃雪鏟或貨叉或裝卸鏟12位於貨箱3的前方。
如圖1所示,在護罩6的後方設置腳踏板13,該腳踏板13為矩形,在腳踏板13的中部通過衝壓形成有按矩陣分布的加強筋,並且腳踏板13的後端向上翻邊。腳踏板13的前端與護罩6的後端相鉸接,在護罩6後端的側邊設置掛鈎14,腳踏板13上開有與該掛鈎14相配合的卡槽13a。腳踏板13具有打開和收起兩個狀態,當腳踏板13打開時,可供操作人員踩踏搭載;腳踏板13收起時,掛鈎14穿過卡槽13a與所述腳踏板13鉤掛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