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04:54:06
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包括:試驗平臺、變頻電機、張緊裝置、軸承座、帶傳動裝置、軸套、傳動軸、螺母、軸端壓蓋、徑向加壓裝置、銅套;所述張緊裝置、所述軸承座、所述徑向加壓裝置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上;所述變頻電機安裝在所述張緊裝置的上方,所述帶傳動裝置的小帶輪與所述變頻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帶傳動裝置的大帶輪與所述傳動軸連接,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軸承座支撐,所述銅套套在所述傳動軸的兩端並相互楔緊,所述軸套套在所述銅套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的壓頭卡在所述軸套上;本實用新型測試軸承在高速空載、低速重載、高速重載條件下的最大徑向承載能力,軸承的失效形式、工作壽命,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在承受徑向載荷時的傳輸能力,具體涉及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
【背景技術】
[0002]軸承作為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的零部件,其應用十分廣泛,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設備的使用,人們對軸承的性能參數要求更準確、全面。在安裝、潤滑、維護良好的條件下,由於大量重複地承受變化的接觸應力會導致軸承的失效,軸承發生失效破壞後,在運轉時通常會出現較強烈的振動、噪聲和發熱現象。加之,由於製造精度、材料的均質程度的差異,即使是同樣的材料、同樣尺寸以及同一批生產出來的軸承,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工作,它們的壽命也會極不相同。因此有必要研究軸承的徑向承載能力、失效破壞形式以及壽命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為軸承的性能監測以及故障診斷提供試驗手段和數據,方便工程技術人員能夠全面掌握不同型號軸承的徑向承載能力、失效形式、工作壽命等基本性能參數。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配置靈活的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測試軸承在大扭矩條件下的失效形式以及壽命監測。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包括:試驗平臺、變頻電機、張緊裝置、軸承座、帶傳動裝置、軸套、傳動軸、螺母、軸端壓蓋、徑向加壓裝置、銅套;所述張緊裝置、所述軸承座和所述徑向加壓裝置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上;所述變頻電機安裝在所述張緊裝置的上方,所述帶傳動裝置的小帶輪與所述變頻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帶傳動裝置的大帶輪與所述傳動軸連接,所述傳動軸通過兩端的所述軸承座支撐,所述傳動軸為階梯軸,所述傳動軸的兩端加工有一定的錐度;所述銅套的內徑加工有與所述傳動軸兩端相同的錐度,所述銅套套在所述傳動軸的兩端並相互楔緊,所述銅套的外徑為圓柱形,所述軸套套在所述銅套上,與所述銅套採用過盈配合,所述螺母和所述軸端壓蓋對所述銅套和所述軸套進行軸向定位,所述徑向加壓裝置的壓頭卡在所述軸套上。
[0006]進一步的,所述試驗平臺包括試驗平臺I和試驗平臺II,所述試驗平臺1、所述試驗平臺II均布滿橫向T型槽,所述張緊裝置的下底板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上,所述軸承座有兩套,分別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和所述試驗平臺II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有兩套,分別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和所述試驗平臺II上,所述試驗平臺I和所述試驗平臺II為整體鑄件,所述試驗平臺的安裝基礎設計有隔振溝,使得試驗平臺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以及抗振能力。
[0007]進一步的,所述張緊裝置包括上底板、下底板、直線導軌、滑塊、絲槓螺母、手輪;所述直線導軌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滑塊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絲槓螺母的絲槓固定在所述下底板的中間,所述絲槓螺母的螺母固定在所述上底板的中間,絲槓的端部安有所述手輪;通過旋轉所述手輪帶動絲槓轉動,實現螺母的軸向移動,達到上底板的軸向移動的目的;所述變頻電機的底座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從而實現所述變頻電機的軸向位置的調節。
[0008]進一步的,所述帶傳動裝置包括大帶輪、小帶輪和V帶,所述小帶輪採用實心式結構,所述大帶輪採用腹板式結構,所述V帶張緊在所述大帶輪和所述小帶輪上,通過調節所述變頻電機的軸向位置實現所述帶傳動裝置的V帶的張緊。
[0009]進一步的,所述軸承座為分體式結構,方便不同型號相同外徑軸承的更換,所述軸承座的頂端安有吊環,實現所述軸承座上半部分的起吊。
[0010]進一步的,所述徑向加壓裝置包括底座、基座1、基座I1、連架杆、液壓缸、凸耳、壓頭;所述基座1、所述基座I I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連架杆為拐角結構,所述連架杆的一端與所述基座I鉸接,所述連架杆的另一端與所述液壓缸的伸出杆通過鉸鏈連接,所述液壓缸的底部通過鉸鏈安裝在所述基座11上,所述基座1、所述基座11、所述連架杆、所述液壓缸構成平面四桿機構;所述連架杆的拐角中間與所述凸耳相連,所述凸耳與所述壓頭相連,通過調節所述液壓缸伸出杆的長度,帶動所述連架杆擺動,所述連架杆的擺動實現所述壓頭壓緊所述傳動軸兩端的所述軸套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通過調節所述平面
[0011]四桿機構中所述液壓缸的伸出軸杆的長度調節所述壓頭的壓緊程度,從而實現軸承上徑向載荷的加載,具有結構簡單,加載穩定可靠的特點。
[0012]進一步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還包含一傳感裝置,所述傳感裝置用來測量軸承跑和時的轉速、軸承溫度、徑向最大承載能力、及軸承壽命情況。
[0013]進一步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還包含一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整個試驗臺上各個部件的協調運動關係。
[0014]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有益效果在於:
[0015]⑴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靈活,更換不同型號外徑相同的軸承實現對多種型號軸承的跑和試驗;
[0016]⑵徑向加壓裝置,採用平面四桿機構形式實現對軸承的徑向載荷的加載,加載穩定可靠,實現軸承最大徑向承載能力的測試。
【附圖說明】
[0017]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俯視圖;
[0018]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立體圖。
[0019]圖中:1-試驗平臺,11-試驗平臺I,12-試驗平臺II,2_變頻電機,3-帶傳動裝置,4-張緊裝置,5-徑向加壓裝置,51-底座,52-基座I,53-基座II,54-連架杆,55-液壓缸,56-凸耳,58-壓頭,6-傳動軸,7-軸承座,8-軸套,9-銅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描述。
[0021]如圖1、2所示,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包括:試驗平臺1、變頻電機2、張緊裝置4、軸承座7、帶傳動裝置3、軸套8、傳動軸6、螺母、軸端壓蓋、徑向加壓裝置5、銅套9;所述張緊裝置4、所述軸承座7和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上;所述張緊裝置4包括上底板、下底板、直線導軌、滑塊、絲槓螺母、手輪;所述直線導軌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滑塊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絲槓螺母的絲槓固定在所述下底板的中間,所述絲槓螺母的螺母固定在所述上底板的中間,絲槓的端部安有所述手輪;通過旋轉所述手輪帶動絲槓轉動,實現螺母的軸向移動,達到上底板的軸向移動的目的;所述變頻電機2的底座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從而實現所述變頻電機2的軸向位置的調節;所述帶傳動裝置3的小帶輪與所述變頻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帶傳動裝置3的大帶輪與所述傳動軸6連接,所述傳動軸6通過兩端的所述軸承座7支撐,所述傳動軸6為階梯軸,所述傳動軸6的兩端加工有一定的錐度;所述銅套9的內徑加工有與所述傳動軸6兩端相同的錐度,所述銅套9套在所述傳動軸6的兩端並相互楔緊,所述銅套9的外徑為圓柱形,所述軸套8套在所述銅套9上,與所述銅套9採用過盈配合,所述螺母和所述軸端壓蓋對所述銅套9和所述軸套8進行軸向定位,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的壓頭58卡在所述軸套8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包括底座51、基座152、基座1153、連架杆54、液壓缸55、凸耳56、壓頭58;所述基座152、所述基座1153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連架杆54為拐角結構,所述連架杆54的一端與所述基座152鉸接,所述連架杆54的另一端與所述液壓缸55的伸出杆通過鉸鏈連接,所述液壓缸55的底部通過鉸鏈安裝在所述基座1153上,所述基座152、所述基座1153、所述連架杆54、所述液壓缸55構成平面四桿機構;所述連架杆54的拐角中間與所述凸耳56相連,所述凸耳56與所述壓頭58相連,通過調節所述液壓缸55伸出杆的長度,帶動所述連架杆54擺動,所述連架杆54的擺動實現所述壓頭58壓緊所述傳動軸6兩端的所述軸套8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通過調節所述平面四桿機構中所述液壓缸55的伸出軸杆的長度調節所述壓頭58的壓緊程度,從而實現軸承上徑向載荷的加載,具有結構簡單,加載穩定可靠的特點。
[0022]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的工作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0023]變頻電機2提供動力,經過帶傳動裝置3將動力傳遞給傳動軸6轉動,同時徑向加壓裝置5調節所述平面四桿機構中所述液壓缸的伸出軸杆的長度調節所述壓頭的壓緊程度,從而實現軸承上徑向載荷的加載,使軸承座7中的軸承承受一定的徑向載荷,通過傳感裝置監測出軸承座7的軸承的最大徑向承載能力、軸承溫升、工作壽命情況,並將監測信號傳遞給所述控制系統中的計算機,完成軸承座7中軸承性能監測,同時繼續採集最大徑向承載能力信號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當失效破壞時的徑向載荷情況,完成軸承座7中軸承的失效形式破壞監測;當取不同型號外徑相同的軸承進行試驗時,步驟同上。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特徵在於,包括:試驗平臺(I)、變頻電機(2)、張緊裝置(4)、軸承座(7)、帶傳動裝置(3)、軸套(8)、傳動軸(6)、螺母、軸端壓蓋、徑向加壓裝置(5)、銅套(9);所述張緊裝置(4)、所述軸承座(7)和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包括底座(51)、基座1(52)、基座11(53)、連架杆(54)、液壓缸(55)、凸耳(56)、壓頭(58);所述基座1(52)、所述基座II (53)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連架杆(54)為拐角結構,所述連架杆(54)的一端與所述基座I (52)鉸接,所述連架杆(54)的另一端與所述液壓缸(55)的伸出杆通過鉸鏈連接,所述液壓缸(55)的底部通過鉸鏈安裝在所述基座11 (53)上,所述基座I (52),所述基座11(53)、所述連架杆(54)、所述液壓缸(55)構成平面四桿機構;所述連架杆(54)的拐角中間與所述凸耳(56)相連,所述凸耳(56)與所述壓頭(58)相連,通過調節所述液壓缸(55)伸出杆的長度,帶動所述連架杆(54)擺動,所述連架杆(54)的擺動實現所述壓頭(58)壓緊所述傳動軸(6)兩端的所述軸套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通過調節所述平面四桿機構中所述液壓缸(55)的伸出軸杆的長度調節所述壓頭(58)的壓緊程度,從而實現軸承上徑向載荷的加載,具有結構簡單,加載穩定可靠的特點;所述變頻電機(2)安裝在所述張緊裝置(4)的上方,所述帶傳動裝置(3)的小帶輪與所述變頻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帶傳動裝置(3)的大帶輪與所述傳動軸(6)連接,所述傳動軸(6)通過兩端的所述軸承座(7)支撐,所述傳動軸(6)為階梯軸,所述傳動軸(6)的兩端加工有一定的錐度;所述銅套(9)的內徑加工有與所述傳動軸(6)兩端相同的錐度,所述銅套(9)套在所述傳動軸(6)的兩端並相互楔緊,所述銅套(9)的外徑為圓柱形,所述軸套(8)套在所述銅套(9)上,與所述銅套(9)採用過盈配合,所述螺母和所述軸端壓蓋對所述銅套(9)和所述軸套(8)進行軸向定位,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的壓頭卡在所述軸套(8)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特徵在於,所述試驗平臺(I)包括試驗平臺I(Il)和試驗平臺11(12),所述試驗平臺1(11)、所述試驗平臺11(12)均布滿橫向T型槽,所述張緊裝置(4)的下底板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Il)上,所述軸承座(7)有兩套,分別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Il)和所述試驗平臺11(12)上,所述徑向加壓裝置(5)有兩套,分別通過T型螺栓固定在所述試驗平臺I(Il)和所述試驗平臺11(12)上,所述試驗平臺I(Il)和所述試驗平臺11(12)為整體鑄件,所述試驗平臺(I)的安裝基礎設計有隔振溝,使得試驗平臺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以及抗振能力。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特徵在於,所述張緊裝置(4)包括上底板、下底板、直線導軌、滑塊、絲槓螺母、手輪;所述直線導軌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滑塊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絲槓螺母的絲槓固定在所述下底板的中間,所述絲槓螺母的螺母固定在所述上底板的中間,絲槓的端部安有所述手輪;通過旋轉所述手輪帶動絲槓轉動,實現螺母的軸向移動,達到上底板的軸向移動的目的;所述變頻電機(2)的底座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從而實現所述變頻電機(2)的軸向位置的調節。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特徵在於,所述帶傳動裝置(3)包括大帶輪、小帶輪和V帶,所述小帶輪採用實心式結構,所述大帶輪採用腹板式結構,所述V帶張緊在所述大帶輪和所述小帶輪上,通過調節所述變頻電機(2)的軸向位置實現所述帶傳動裝置(3)的V帶的張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座(7)為分體式結構,方便不同型號相同外徑軸承的更換,所述軸承座(7)的頂端安有吊環,實現所述軸承座(7)上半部分的起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傳感裝置,所述傳感裝置用來測量軸承跑和時的轉速、軸承溫度、徑向最大承載能力、及軸承壽命情況。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徑向加壓式軸承跑合試驗臺,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整個試驗臺上各個部件的協調運動關係。
【文檔編號】G01M13/04GK205719546SQ20162041776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9日
【發明人】李松梅, 李帥帥, 常德功, 楊福芹
【申請人】青島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