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01 05:00:01 1
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包括有由多個容置軸承滾動體的兜孔部和多個平面帶狀部依次間隔相連構成的波浪形環狀保持器本體,每個兜孔部內側的中部分別具有向內凹陷且同心的雙曲率大、小球帶,圍繞雙曲率大、小球帶周圍的兜孔部的內側分別具有直線帶,相鄰二個兜孔部與平面帶狀部之間的連接部分別具有弧形倒角。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球形兜孔或橢球形兜孔的保持器長期以來一直難以克服的不能長時間工作和高速運轉工作時高噪音的技術難題,大大地降低了軸承的分貝值和異音,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保持器領域,具體是一種具有雙曲率異形兜孔的波浪形保持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生產的深溝球軸承波浪形保持器的兜孔基本上都是球形或橢球形的。這種球形或橢球形狀,使得軸承滾動體在運動時不能被充分潤滑,甚至會造成軸承滾動體的劃傷,致使軸承使用壽命短,軸承產生的噪音高。也有少許廠家有大球帶和直線帶組成兜孔,但不能長時間工作和高速運轉工作,噪音也比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使軸承滾動體在長時間工作和高速運轉工作中獲得充分潤滑,降低深溝球軸承噪音,且不會造成深溝球軸承滾動體劃傷和軸承損壞的具有雙曲率異形兜孔的波浪形保持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有由多個容置軸承滾動體的兜孔部和多個平面帶狀部依次間隔相連構成的波浪形環狀保持器本體,每個兜孔部內側的中部分別具有向內凹陷且同心的雙曲率大、小球帶,圍繞雙曲率大、小球帶周圍的兜孔部的內側分別具有直線帶,相鄰二個兜孔部與平面帶狀部之間的連接部分別具有弧形倒角。
[0006]所述的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個平面帶狀部上分別設有鉚釘孔。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8]軸承滾動體在本實用新型兜孔內只是與大球帶和大、小球帶外側的直線帶接觸,而小球帶則可儲存油脂,用來保證軸承滾動體具有充足的潤滑,從而有效地解決了球形兜孔或橢球形兜孔的保持器長期以來一直難以克服的不能長時間工作和高速運轉工作時高噪音的技術難題,大大地降低了軸承的分貝值和異音,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的B — B向剖面圖;
[0011]圖3為圖2的A處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見附圖,一種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包括有由多個容置軸承滾動體的兜孔部I和多個平面帶狀部5依次間隔相連構成的波浪形環狀保持器本體,每個兜孔部內側的中部分別具有向內凹陷且同心的雙曲率大、小球帶2、3,圍繞雙曲率大、小球帶2、3周圍的兜孔部的內側分別具有直線帶4,相鄰二個兜孔部與平面帶狀部之間的連接部分別具有弧形倒角6。
[0013]多個平面帶狀部上分別設有鉚釘孔7,以便於由鉚釘將二隻相對合的具有異形雙曲率兜孔保持器及投入在其兜孔部內的軸承滾動體連接在一起。
[0014]將本實用新型與傳統保持器進行對比,分別得到二者的振動加速度和振動速度的
相關試驗數據,具體見下表:
[0015]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有由多個容置軸承滾動體的兜孔部和多個平面帶狀部依次間隔相連構成的波浪形環狀保持器本體,每個兜孔部內側的中部分別具有向內凹陷且同心的雙曲率大、小球帶,圍繞雙曲率大、小球帶周圍的兜孔部的內側分別具有直線帶,相鄰二個兜孔部與平面帶狀部之間的連接部分別具有弧形倒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曲率異形兜孔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個平面帶狀部上分別設有鉚釘孔。
【文檔編號】F16C33/38GK203477077SQ20132023884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4日
【發明者】林勝年, 萬宇, 秦玉林, 文燦 申請人:安徽華之傑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