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術後包紮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13:15:11 2
專利名稱:乳腺癌術後包紮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乳腺癌術後包紮器,用於對乳腺癌患者術後創面的加壓、包紮、固定,屬於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乳腺癌是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在各種內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細胞失去正常特性而異常增生,以致超過自我修復的限度而發生癌變的疾病。臨床以乳腺腫塊為主要表現。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發病率高、頗具侵襲性,是危害婦女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150萬婦女發生乳腺癌,有50萬婦女死於乳腺癌。我國雖是乳腺癌的低發地區,但其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尤其是滬、京、津及沿海地區是我國乳腺癌的高發地區,其中以上海最高,僅1972年,上海的乳腺癌發病率為20.1/10萬,1988年則為28/10萬,是女性腫瘤中的第2位。
目前,對於乳腺癌術後的包紮用器具通常採用由圖5所示的結構,它是由一枚大體上呈T形的並且不對稱的布基1和延設在布基1上的多組繫緊機構2組成,使用時將基布1對應到術後創面,並在患者的創面部位與布基1之間填塞緩衝層,緩衝層通常為醫用棉或類似材料,然後通過繫緊機構2繫緊,使布基1包裹在創口處。上述結構在臨床使用中表現出以下不足一是用布基1多層反覆纏包(裹),會給術後患者的呼吸、血液循環等帶來一定的影響,引發胸悶、頭暈等不良反應;二是儘管採用布基1多層纏包並施以繫緊機構2固定,但由於患者的活動等因素時常會出現鬆脫乃至布基1出現遊動現象,對保護創口不利;三是靠醫務人員人為地將布基1纏裹於患者並藉助於繫緊機構2繫緊固定的力度無法滿足或稱恰到好處地適應到患者實際所需的舒適程度,因為僅憑醫務人員的手感並結合其經驗來控制是難以體現出良好的包紮效果的;四是由於結構上缺乏合理性,導致包紮過程冗長,浪費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要提供一種不會給患者造成諸如影響呼吸、引發胸悶、頭暈之類的因素的、包紮固定效果好而不會出現鬆脫遊動的、患者適應性好的、有助於節約包紮時間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
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它包括布基和結合在布基上的繫緊機構,特徵在於布基包括前片和後片,在所述的前片上設有容置袋,容置袋內設置有鼓脹裝置,鼓脹裝置上延接有導管;所述的前片有一對,分別與後片相聯結;所述的繫緊機構設在一對前片上。
本發明所述的一對前片與後片聯結成馬夾形。
本發明所述的容置袋的袋口部位設有用於將所述的鼓脹裝置限制於容置袋內的限制件。
本發明所述的限制件為粘扣布或拉鏈中的任意一種。
本發明所述的鼓脹裝置為一貯氣囊。
本發明所述的貯氣囊為氣袋。
本發明所述的氣袋為PVC質或橡膠質的氣袋中的任意一種,氣袋的形狀為球冠形。
本發明所述的繫緊機構包括對應地設置於一對前片上的二組第一、第二系帶。
本發明所述的導管的末端擴設有一接嘴,接嘴上可插撥連接有一採氣裝置。
本發明所述的採氣裝置包括氣泵球囊、閥門,在氣泵球囊的尾端設有單向閥,前端延設一閥門接口,閥門接口與所述的接嘴插接,閥門設置在閥門接口上。
本發明由於採用了上述設計,所具的優點之一,在前片上設置鼓脹裝置,不會造成術後患者的呼吸、胸悶乃至影響血液循環;之二,由於採用了前、後片所構成的布基,因此能避免鬆脫、遊動現象的發生;之三,鼓脹裝置可以根據不同的患者來獲得相應的鼓脹程度,具有良好的適應性;之四,包紮方便而利於節約時間,而且鼓脹置可以反覆使用,因此無須象已有技術那麼對創面部位填充大量的輔料如醫用消毒棉,故可以節約材料。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個應用實施圖。
圖5為本發明舉證的已有技術中的包紮器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下面對實施例的描述,將更加有助於理解本發明技術方案,但實施例不應也不能用來限制本發明,任何形式上的修改或變化都應屬本發明所公開的技術方案範疇。
實施例1請見圖1,公開了整體形狀猶如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屬於服飾範疇的馬夾或稱文胸的布基1,不言而喻,這種馬夾應視為超短馬夾。布基1由一對前片11和後片12彼此聯結構成,也就是說由一對前片11各通過肩帶111與後片12直接聯結成馬夾狀的布基1。在前片11上以縫製(合)或其它類似方式結合容置袋3。作為實施例,在一對前片11上各縫設有容置袋3,如果刻意地僅在一對前片11的任意一枚前片11上縫合容置袋3,那麼應視為等效。在容置袋3的袋口部位設有限制件32,本實施例所推薦的限制件32為粘扣布,它是由公扣與母扣相互構成的,如果將限制件32更換為拉鏈則同樣是可行的,又如果將限制件32變換成鈕扣也照樣是可以的。
材質優選為橡膠的鼓脹裝置31被容納於其中的一個容置袋3內。在對術後患者使用時,鼓脹裝置31被容納於其中的一個容置袋3內。依據常識,只有在對術後患者使用時,鼓脹裝置31才被安排到容置袋3內,在容置袋3的袋底部位預設有一個用於供延接在鼓脹裝置31上的導管4穿過的導管孔。由上述描述可知,鼓脹裝置31實際上為一貯氣囊,更具體地講為一氣袋,它除了上面提到的由橡膠製成外,還可以採用PVC如醫用級PVC或其它類似的等效材料。鼓脹裝置31的鼓脹是由與導管4的接嘴41相插配聯結的採氣裝置5來擔當的。
繫緊機構2由分別對應地縫固在一對前片11的門襟部位的二列第一、第二系帶21、22構成。
實施例2請見圖2,在一對前片11上的一對容置袋3內俱設鼓脹裝置31,能適應於特殊患者,例如兩側乳腺癌患者的使用,其餘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
實施例3請見圖3,一對前片11的肩帶111是斷開的,在斷開部位設置調節件1111,通過調節件1111而實現將前片11與後片12聯結。這種構造能滿足調節的需要,因為雖然患者存在有胖瘦之別和存在有不同的適應程度之異,但可以通過調節件1111作適應性調節,調節件1111同樣可以採用公母相扣的粘扣布。包括前面已經闡述的實施例1和實施例2在內,布基1的規格可以有不同大小的各種型號,藉以在宏觀上適應不同的患者使用,以及,鼓脹裝置31的形狀優選為與人體乳房相適應的球冠體形狀或稱盆形。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申請人在容置袋3所接近於人體腋組織的部位還增設有一氣囊6,氣囊6上接續有引管61的一端,引管61的另一端在穿過容置袋3底部的引管孔34,用於與採氣裝置5聯結。其餘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
應用例請見圖4,以一側乳腺癌患者為例,在對患者作完手術後,將布基1穿至於患者軀體上,並且使圖中右側的設有鼓脹裝置31的容置袋3對準創口部位,蓋好限制件32,並且將繫緊機構2紮好,然後將導管4的接嘴41與結構原理同血壓計的採氣裝置5的閥門接口512插接,當然優選的方案還可在閥門接口512與導管4的管路之間設置壓力計,然後向順時針方向旋緊閥門52即關閉閥門52,由醫務人員以操作血壓計的方式操縱氣泵球囊51,空氣從單向閥511中進入,經導管4充入到鼓脹裝置31內,通過反覆捏、放氣泵球囊51,直至使鼓脹裝置31鼓脹,由於鼓脹裝置31是對應於患者創口部位的,因此能起到良好的保護創口的作用。經申請人將本發明結構與已有技術中的由圖4所示結構對比使用(在保密狀態下),結果表明患者無胸悶或呼吸影響;患者運動未見有鬆脫或遊動情形發生;患者反應包紮柔和舒適;而且包紮時間可縮短5倍以上。可見本發明結構的效果是極致的。
權利要求
1.一種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它包括布基(1)和結合在布基(1)上的繫緊機構(2),其特徵在於布基(1)包括前片(11)和後片(12),在所述的前片(11)上設有容置袋(3),容置袋(3)內設置有鼓脹裝置(31),鼓脹裝置(31)上延接有導管(4);所述的前片(11)有一對,分別與後片(12)相聯結;所述的繫緊機構(2)設在一對前片(1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對前片(11)與後片(12)聯結成馬夾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容置袋(3)的袋口部位設有用於將所述的鼓脹裝置(31)限制於容置袋(3)內的限制件(3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制件32為粘扣布或拉鏈中的任意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鼓脹裝置(31)為一貯氣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貯氣囊為氣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袋為PVC質或橡膠質的氣袋中的任意一種,氣袋的形狀為球冠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繫緊機構(2)包括對應地設置於一對前片(11)上的二組第一、第二系帶(21)、(2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管(4)的末端擴設有一接嘴(41),接嘴(41)上可插撥連接有一採氣裝置(5)。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乳腺癌術後包紮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採氣裝置(5)包括氣泵球囊(51)、閥門(52),在氣泵球囊(51)的尾端設有單向閥(511),前端延設一閥門接口(512),閥門接口(512)與所述的接嘴(41)插接,閥門(52)設置在閥門接口(512)上。
全文摘要
一種乳腺癌術後包紮器,用於對乳腺癌患者術後創面的加壓、包紮、固定,屬於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布基和結合在布基上的繫緊機構,布基包括前片和後片,在前片上設有容置袋,容置袋內設置有鼓脹裝置,鼓脹裝置上延接有導管;前片有一對,分別與後片相聯結;繫緊機構設在一對前片上。優點在前片上設置鼓脹裝置,不會造成術後患者的呼吸、胸悶乃至影響血液循環;由於採用了前、後片所構成的布基,因此能避免鬆脫、遊動現象的發生;鼓脹裝置可以根據不同的患者來獲得相應的鼓脹程度,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包紮方便而利於節約時間,而且鼓脹置可以反覆使用,因此無須象已有技術那麼對創面部位填充大量的輔料如醫用消毒棉,故可以節約材料。
文檔編號A61F5/01GK101028219SQ20071002130
公開日2007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30日
發明者褚東明 申請人:褚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