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花園排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09:04:56

本實用新型屬於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屋頂花園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屋頂綠化幾乎可以等建築面積的補償建築所佔有的城市綠地,伴隨人類生態文明的持續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漸提高,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對建築物實施綠化,屋頂花園越來越普遍;但屋頂風速大,水分極易蒸發,且種植土層薄,保水持水能力弱,雨天時大量雨水溢出花園而流失;屋面雨水因收集量較為集中,水質較好,不需或只需簡單處理就可得到中水標準,達到可用資源,在屋頂花園中如果能夠有效儲存並利用雨水資源可減少人工澆灌次數,降低養護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屋頂花園排水系統,集阻根、蓄水、排水為一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屋頂花園中的水過多不能及時排出,屋頂花園中的植物破環牆體,屋面雨水大量流失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屋頂花園排水系統,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表面呈斜坡,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底部設有排蓄水板(2),第一輕質種植區(1)與建築結構變形縫(9)之間設置排水天溝(5),預埋管(3)一端連接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底部,預埋管(3)另一端連接排水天溝(5),卵石散鋪層(6)鋪設在排水天溝(5)的上方,卵石散鋪層(6)低於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斜坡表面底端,第一預埋排水管(12)埋設在建築結構變形縫(9)中,第一預埋排水管(12)的進水端連接排水天溝(5)的底部,第一預埋排水管(12)的出水端伸出建築結構變形縫(9)的牆面(11),第一預埋排水管(12)的出水端下方設有第二輕質種植區(14),第二輕質種植區(14)的底部依次設置陶粒慮水池(15)、鋼筋砼預製板(16),鋼筋砼預製板(16)的下方橫向每隔750mm設置一個蓄水池(4),相鄰兩個蓄水池(4)之間設有磚砌體,第二預埋排水管(13)穿過鋼筋砼預製板(16),每個蓄水池(4)和陶粒慮水池(15)分別通過第二預埋排水管(13)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斜坡表面的坡度大於0.5%,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覆土厚度小於300mm,預埋管(3)採用直徑50mm的PVC管,排水天溝(5)的寬度為200mm。
進一步的,所述卵石散鋪層(6)採用白色優質卵石,卵石散鋪層(6)上設有鑄鐵溝蓋板(7)。
進一步的,所述建築結構變形縫(9)的上方設有光面黃鏽石(8),建築結構變形縫(9)與光面黃鏽石(8)之間為水泥砂漿層(10),所述建築結構變形縫(9)的牆面(11)顏色與建築外立面的顏色相同,光面黃鏽石(8)的尺寸:厚20mm、長700×寬400mm,水泥砂漿層(10)的厚度為30mm。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輕質種植區(14)的四周設置磚砌體,該磚砌體的上端設有機切面壓頂(17),磚砌體的外壁設有機切面側壁(18),磚砌體與機切面壓頂(17)、機切面側壁(18)之間均為水泥砂漿層(10),水泥砂漿層(10)的厚度為30mm。
進一步的,所述機切面壓頂(17)和機切面側壁(18)的顏色均與建築外立面的顏色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在屋頂花園種植區排水蓄處理,通過採用排蓄水板結合排水天溝,集阻根、蓄水、排水為一體。在有雨時,第一輕質種植區的地表徑流經卵石散鋪層過濾後流入排水天溝,第一輕質種植區底部多餘的水經預埋管流入排水天溝,排水天溝中的水經第一預埋排水管流入第二輕質種植區,用於灌溉第二輕質種植區中的植物,多餘的水通過陶粒慮水池過濾後經第二預埋排水管流入蓄水池;沒雨時,第二輕質種植區中的植物通過第二預埋排水管吸收蓄水池中的水。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輕質種植區,2.排蓄水板,3.預埋管,4.蓄水池,5.排水天溝,6.卵石散鋪層,7.鑄鐵溝蓋板,8.光面黃鏽石,9.建築結構變形縫,10.水泥砂漿層,11.牆面,12.第一預埋排水管,13.第二預埋排水管,14.第二輕質種植區,15.陶粒慮水池,16.鋼筋砼預製板,17.機切面壓頂,18.機切面側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圖1所示,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表面呈斜坡,坡度大於0.5%;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底部設有排蓄水板2,排蓄水板2採用聚乙烯,起到阻根作用,且能做到旱時蓄水澇時排水保證植物的生長,第一輕質種植區1與建築結構變形縫9之間設置排水天溝5通過過濾排水緩慢,如果雨水較多,水量較大時起到迅速排水的作用,在加速排水的同時方便清理淤積的泥土等雜物,預埋管3一端連接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底部,預埋管3另一端連接排水天溝5,卵石散鋪層6鋪設在排水天溝5的上方,卵石散鋪層6低於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斜坡面底端,保證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地表徑流通過卵石散鋪層6流入排水天溝5,卵石散鋪層6上設有鑄鐵溝蓋板7,其能防止大的物體掉入阻塞水溝,同時也方便行人通行,視覺上更美觀;第一預埋排水管12埋設在建築結構變形縫9中,第一預埋排水管12的進水端連接排水天溝5的底部,第一預埋排水管12的出水端伸出建築結構變形縫9的牆面11,建築結構變形縫9的上方設有光面黃鏽石8,建築結構變形縫9與光面黃鏽石8之間為水泥砂漿層10;第一預埋排水管12的出水端下方設有第二輕質種植區14,第二輕質種植區14的底部設置陶粒慮水池15具有濾水作用,同時質輕,適合用在屋頂,陶粒慮水池15的下方設有鋼筋砼預製板16起到支撐稱重作用,同時保護樓板的防水在施工時不被破壞,鋼筋砼預製板16的下方橫向每隔750mm設置一個蓄水池4在水量較多利於排水,相鄰兩個蓄水池4之間設有磚砌體,第二預埋排水管13穿過鋼筋砼預製板16,每個蓄水池4和陶粒慮水池15分別通過第二預埋排水管13連通,第二輕質種植區14的四周設置磚砌體,磚砌體的上端設有機切面壓頂17,磚砌體的外壁設有機切面側壁18,磚砌體與機切面壓頂17、機切面側壁18之間均為水泥砂漿層10。建築結構變形縫9的牆面11、機切面壓頂17和機切面側壁18的顏色均與建築外立面的顏色相同。
第一輕質種植區1、蓄水池4的底部均採用屋22是建築樓板標準做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有雨時,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地表徑流經卵石散鋪層6過濾後流入排水天溝5,第一輕質種植區1底部多餘的水經預埋管3流入排水天溝5,排水天溝5中的水經第一預埋排水管12流入第二輕質種植區14,用於灌溉第二輕質種植區14中的植物,多餘的水通過陶粒慮水池15過濾後經第二預埋排水管13流入蓄水池4;沒雨時,第二輕質種植區14中的植物通過第二預埋排水管13吸收蓄水池4中的水;蓄水池4中的水通過水泵與設置在第二輕質種植區14上方的噴頭連接,在乾旱時灌溉第二輕質種植區14中的植物可以循環利用。
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在屋頂花園種植區排水蓄處理,通過採用土工布,土工布布置在拍蓄水板上方,防止泥土阻塞拍蓄水板、排蓄水板2結合排水天溝5,集阻根、蓄水、排水為一體。
第一輕質種植區1的覆土厚度小於300mm,卵石散鋪層6採用白色優質卵石,預埋管3採用直徑50mm的PVC管,排水天溝5的寬度為200mm,光面黃鏽石8的尺寸:厚20mm、長700×寬400mm,水泥砂漿層10的厚度為30mm。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