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出式金屬流3d列印的製造方法
2023-07-01 08:23:01
擠出式金屬流3d列印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包括:一機架,具有可沿X、Y軸方向移動的工作檯及可沿Z軸方向移動的機頭;一列印裝置,其包括:列印頭、高頻線圈及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列印頭包括:鎢鋼噴咀、陶瓷管組、耐高溫陶瓷保護套及不鏽鋼端蓋,鎢鋼噴咀具有一擠出孔;一送料裝置;機頭下端表面安裝有至少一個用於對由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的雷射器;機架上還設有用於對列印頭提供惰性氣體,以至列印頭可噴出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氣裝置。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且能夠對用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以至大大提高列印效果和模型成型效果。
【專利說明】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3D印表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且能夠對用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以至大大提高列印效果和模型成型效果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
【背景技術】:
[0002]3D印表機,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過去其常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於製造模型,現正逐漸用於一些機械產品的直接製造,意味著這項技術正在普及。
[0003]3D列印的設計過程是:先通過計算機進行軟體建模,再將建成的三維模型「剖析」成逐層的截面,即切面,從而指導印表機逐層列印,並將薄型層面堆疊起來,直到一個固態物體成型。多功能3D印表機與傳統印表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所述的原材料一般為熱熔膠線,該熱熔膠線的端部插入3D印表機的熱熔印表機頭中,而熱熔印表機頭通過通電加熱而實現對熱熔膠線進行熔融,經熔融的膠從熱熔印表機頭下端流出,逐層列印,並將薄型層面堆疊以實現固態三維物體成型。
[0004]目前的3D印表機普遍應用於成型塑膠模型,而應用於成型金屬模型的3D印表機較少,且該成型金屬模型用的3D印表機成型的金屬模型在對精度及表面光潔度方面不理想,且整個結構非常複雜、成本較高。
[0005]有鑑於此,本發明人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且能夠對用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以至大大提高列印效果和模型成型效果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包括:一機架,該機架上安裝有一可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的工作檯以及可沿Z軸方向移動的機頭;一列印裝置,其包括:通過一連接座安裝於機頭中的列印頭、用於對列印頭進行加熱的高頻線圈以及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該列印頭包括:一鎢鋼噴咀、設置於鎢鋼噴咀內部的陶瓷管組、嵌套於鎢鋼噴咀外表面的耐高溫陶瓷保護套以及套蓋於鎢鋼噴咀上端的不鏽鋼端蓋,該鎢鋼噴咀具有一擠出孔;一用於對列印裝置輸送金屬線材的送料裝置,該送料裝置安裝於機架上;所述機頭下端表面安裝有至少一個用於對由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的雷射器,該雷射器呈傾斜裝配,且雷射器射出光束聚焦於列印頭的下方;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一用於對列印頭提供惰性氣體,以至列印頭可噴出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氣裝置。
[0008]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雷射器為光纖稱合雷射器,該光纖稱合雷射器的數量為兩個,其分別設置於列印頭兩側,其中,該雷射器射出光束相交點位於列印頭正下方。
[0009]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送料裝置包括:設置於機架上方的用於放置金屬線材卷的絲盤和用於驅動絲盤轉動的第一伺服電機、設置於機頭中的第二伺服電機以及設置於第二伺服電機前端的導線座,其中,導線座中設置有一壓線輪及一主動送線輪,主動送線輪與壓線輪配合傳送金屬線材。
[0010]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導線座中部具有一孔位,該導線座一側設置有一可調節位移的彈性安裝座;所述的壓線輪安裝於該彈性安裝座中,且其外沿顯露於孔位中;所述主動送線輪安裝於第二伺服電機的轉軸上,該主動送線輪顯露於孔位中,並與壓線輪之間形成有用於夾緊傳送金屬線材的間隙;所述導線座上端及下端分別設置有貫通孔位,且與該間隔對應的穿孔;該穿孔與所述列印頭中供金屬線材穿過的孔對應;所述壓線輪外表面成型有用於夾緊金屬線材的環形槽。
[0011]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惰性氣體供氣裝置包括:安裝於機架外側的貯氣罐、調節閥以及導氣管,該導氣管伸入機頭中,並與列印頭中設置的用於噴出惰性氣體的冷卻孔連通;所述連接座前端設置有一用於與所述列印頭安裝的卡位,該連接座後端向前設置有連通該卡位的導氣孔,該導氣孔與導氣管連通。
[0012]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鎢鋼噴咀上端設置有一環狀安裝位,下端成型有一環狀凸緣,且該環狀凸緣下端成型有一錐形端部,該錐形端部具有所述的擠出孔,且該擠出孔的孔徑小於金屬線材的直徑。
[0013]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陶瓷管組包括:相互嵌套裝配並安裝於鎢鋼噴咀內腔中設置的容置位中的內陶瓷管和外陶瓷管,其中,內陶瓷管的上端面和外陶瓷管的上端面齊平,內陶瓷管的下端伸出外陶瓷管下端面外,並與所述鎢鋼噴咀的擠出孔對接;所述內陶瓷管外壁和外陶瓷管內壁之間形成有第一間隙;外陶瓷管外壁與鎢鋼噴咀中容置位的內壁之間形成有第二間隙;所述不鏽鋼端蓋中設置有與內陶瓷管對應的進線孔。
[0014]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嵌套於鎢鋼噴咀外表面,並與鎢鋼噴咀下端的環狀凸緣抵靠;其中,耐高溫陶瓷保護套與鎢鋼噴咀外壁之間形成有若干供氣體流過的通道,鎢鋼噴咀下端環狀凸緣處設置有若干與該通道連通的並呈傾斜狀的氣體噴出孔;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內壁下端設置與氣體噴出孔配合的避空槽。
[0015]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鎢鋼噴咀於環狀安裝位下方成型有若干相互形成有間隔的第一環形凸出部,該鎢鋼噴咀下端成型有若干與該第一環形凸出部對應的第二環形凸出部,令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同心嵌套於鎢鋼噴咀外表面後形成所述的通道;所述鎢鋼噴咀於環狀安裝位下方向下開設有若干導氣槽,令環狀安裝位與所述的通道連通,其中,所述第一環形凸出部位於相鄰兩導氣槽之間。
[0016]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水冷裝置,所述高頻線圈的銅管中形成有供冷水通過的通道,水冷裝置通過管道連接該通道。
[0017]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發明於機頭下端設置有兩個與列印頭適配的雷射器,其分別設置於列印頭兩偵牝且該雷射器射出光束相交點位於列印頭正下方,雷射器能夠對由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以至可提高本發明的列印效果和模型成型效果,有利於提高市場競爭力。
[0019]2、本發明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有利於提高市場競爭力。
[0020]3、本發明設置有水冷裝置,其加熱線圈的銅管形成有供冷水流過的通道,以至其本身具有較高的冷卻作用,以提高本發明的使用壽命及列印效果。
[0021]4、本發明中設置有惰性氣體供氣裝置,以至列印頭工作時可噴出惰性氣體,以有效防止列印頭噴出的金屬流體在工作檯上形成金屬堆積層時被氧化,還可以有效對金屬流體起到冷卻成型的作用,這樣可有效提高本發明的工作質量,以製造出質量優良的金屬模型廣品。
[0022]5、由於鎢鋼噴咀下端安裝的開放式加熱圈只對鎢鋼噴咀下端加熱,另外,由於陶瓷管組具有一定的隔熱效果,可有效防止穿過陶瓷管組中的金屬線材太過早被加熱軟化,只有穿入內陶瓷管下端的金屬線材才會被加熱呈半固態,這樣有利於金屬線材在傳送過程中,能夠利用固態的金屬線材將熔融形成半固態的金屬流體從鎢鋼噴咀下端的擠出孔擠出,形成一種連續絲狀的半固態金屬流體,以致提高列印頭的列印(擠出)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0024]圖2是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5]圖3是本發明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0026]圖4是本發明拆除外罩及惰性氣體供氣裝置後的立體圖;
[0027]圖5是本發明中列印頭的裝配示意圖;
[0028]圖6是圖5的剖視圖;
[0029]圖7是本發明中列印頭的裝配示意圖;
[0030]圖8是本發明中鎢鋼噴咀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32]參見圖1-8所示,為一種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包括:一機架1、以可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的裝配方式安裝於機架I中的工作檯2、以可沿Z軸方向移動的裝配方式安裝於機架I上的機頭3、安裝於機頭3中的列印裝置4、安裝於機架I中並用於對列印裝置4傳送金屬線材的送料裝置5,機架I上還設置有外罩11。
[0033]所述列印裝置4包括:通過一連接座41安裝於機頭3中的列印頭42、用於對列印頭42進行加熱的高頻線圈43以及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44,該列印頭42包括:一鎢鋼噴咀46、設置於鎢鋼噴咀46內部的陶瓷管組47、嵌套於鎢鋼噴咀47外表面的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以及套蓋於鎢鋼噴咀46上端的不鏽鋼端蓋49,該鎢鋼噴咀46具有一擠出孔464。
[0034]所述鎢鋼噴咀46上端設置有一環狀安裝位461,下端成型有一環狀凸緣462,且該環狀凸緣462下端成型有一錐形端部463,該錐形端部463具有所述的擠出孔464,且該擠出孔464的孔徑小於金屬線材的直徑。
[0035]所述陶瓷管組47包括:相互嵌套裝配並安裝於鎢鋼噴咀46內腔中設置的容置位460中的內陶瓷管471和外陶瓷管472,其中,內陶瓷管471的上端面和外陶瓷管472的上端面齊平,內陶瓷管471的下端伸出外陶瓷管472下端面外,並與所述鎢鋼噴咀46的擠出孔464對接;所述不鏽鋼端蓋49中設置有與內陶瓷管471對應的進線孔491。
[0036]所述內陶瓷管471外壁和外陶瓷管472內壁之間形成有第一間隙;外陶瓷管472外壁與鎢鋼噴咀46中容置位460的內壁之間形成有第二間隙,令整個陶瓷管組47具有一定的隔熱效果,可有效防止穿過陶瓷管組47中的金屬線材大部分都不會被加熱形成熔融狀態,這樣有利於金屬線材在傳送過程中,能夠利用後面的固態的金屬線材不斷往下傳送,以致不斷地將熔融形成半固態的金屬流體從鎢鋼噴咀下端的擠出孔擠出,形成一種連續絲狀的半固態金屬流體,以致提高列印頭的列印(擠出)效果。
[0037]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嵌套於鎢鋼噴咀46外表面,並與鎢鋼噴咀46下端的環狀凸緣462抵靠;其中,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與鎢鋼噴咀46外壁之間形成有若干供氣體流過的通道,鎢鋼噴咀46下端環狀凸緣462處設置有若干與該通道連通的並呈傾斜狀的氣體噴出孔465 ;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內壁下端設置與氣體噴出孔465配合的避空槽482。
[0038]所述惰性氣體供氣裝置6包括:安裝於機架I外側的貯氣罐61、調節閥62以及導氣管,該導氣管伸入機頭3中,並與列印頭42中設置的用於噴出惰性氣體的氣體噴出孔465連通。具體而言,所述連接座41前端設置有一用於與所述列印頭42安裝的卡位411,並通過該卡位411與鶴鋼噴咀46中的環狀安裝位461形成穩定裝配。該連接座41後端向前設置有連通該卡位411的導氣孔412,該導氣孔412與導氣管連通,以致導氣孔與鎢鋼噴咀46下端的氣體噴出孔465導通,令氣體噴出孔465在整個列印頭列印過程中能夠噴出惰性氣體,以有效防止列印頭擠出的半固態金屬流體在工作檯上形成金屬堆積層時被氧化,還可以有效對金屬流體起到冷卻成型的作用,這樣可有效提高本整個3D印表機的工作質量,以製造出質量優良的金屬模型產品。
[0039]所述的惰性氣體包括氬氣、氦氣、二氧化碳或其混合氣體等。
[0040]所述鎢鋼噴咀46於環狀安裝位461下方成型有若干相互形成有間隔的第一環形凸出部467,該鎢鋼噴咀46下端成型有若干與該第一環形凸出部467對應的第二環形凸出部468,令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同心嵌套於鎢鋼噴咀46外表面後形成所述的通道;所述鎢鋼噴咀46於環狀安裝位461下方向下開設有若干導氣槽469,令環狀安裝位461與所述的通道連通,其中,所述第一環形凸出部468位於相鄰兩導氣槽469之間。
[0041]所述鎢鋼噴咀46內部的容置位460包括:由鎢鋼噴咀46上端面向下開設的用於容置外陶瓷管472的第一容置位4601以及位於第一容置位4601底部並用於用於容置內陶瓷管471的第二容置位4602,其中,第二容置位4602與所述擠出孔464連通,且第一容置位4601底部和第二容置位4602底部均呈圓錐狀。
[0042]所述機頭3下端設置有一用於控制所述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44的加熱功率的溫度控制器7,該溫度控制器7包括一紅外線測溫探頭,該紅外線測溫探頭對準列印頭42的下端部。當紅外線測溫探頭檢測的列印頭42溫度值低於設定值時,控制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44提高加熱功率,使列印頭42正常工作;當紅外線測溫探頭檢測的列印頭42溫度值高於設定值時,控制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31降低加熱功率,使列印頭33正常工作。
[0043]本發明採用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44配合高頻線圈43對列印頭42進行加熱,並通過紅外線測溫探頭時刻檢測列印頭42的溫度,以至可有效控制加熱溫度,以達到溫度穩定、節能的效果,其還具有加熱溫度高,可控範圍廣、成本低,結構簡單等優點。[0044]所述高頻線圈43前端具有一開放式加熱圈431,並通過該開放式加熱圈431夾緊鎢鋼噴咀46下端,由於開放式加熱圈431隻對鎢鋼噴咀46下端加熱,使穿入內陶瓷管471下端的金屬線材才會被加熱呈半固態流體,而不是將穿入內陶瓷管471的金屬線材過早軟化,這樣有利於金屬線材在傳送過程中,能夠利用固態的金屬線材將熔融形成半固態的金屬流體從鎢鋼噴咀下端的擠出孔擠出,形成一種連續絲狀的半固態金屬流體,以致提高列印頭的列印(擠出)效果。
[0045]所述的機頭3下端表面安裝有至少一個用於對由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的雷射器31,該雷射器31呈傾斜裝配,且雷射器31射出光束聚焦於列印頭42的下方。具體而言,機頭下端設置有兩個與列印頭適配的雷射器,其分別設置於列印頭兩側,且該雷射器射出光束相交點位於列印頭正下方,雷射器能夠對由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以至可提高本發明的列印效果和模型成型效果,有利於提高市場競爭力。
[0046]上述雷射器31為光纖稱合雷射器。
[0047]所述送料裝置5包括:設置於機架I上方的用於放置金屬線材卷的絲盤51和用於驅動絲盤51轉動的第一伺服電機52、設置於機頭3中的第二伺服電機53以及設置於第二伺服電機53前端的導線座54,其中,導線座54中設置有一壓線輪55及一主動送線輪531,主動送線輪531與壓線輪55配合傳送金屬線材,其中,所述壓線輪55外表面成型有用於夾緊金屬線材的環形槽。
[0048]所述導線座54中部具有一孔位541,該導線座541 —側設置有一可調節位移的彈性安裝座542 ;所述的壓線輪55安裝於該彈性安裝座542中,且其外沿顯露於孔位541中;所述主動送線輪531安裝於第二伺服電機53的轉軸上,該主動送線輪531顯露於孔位541中,並與壓線輪55之間形成有用於夾緊傳送金屬線材的間隙;所述導線座54上端及下端分別設置有貫通孔位541,且與該間隔對應的穿孔;該穿孔與所述列印頭42中供金屬線材穿過的孔對應。
[0049]所述工作檯2下方設置的分別用於驅動工作檯2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的第三伺服電機和第四伺服電機、機架上設置有用於驅動機頭3沿Z軸方向移動的第五伺服電機、送料裝置中的第一伺服電機52、第二伺服電機53分別相互獨立,其通過驅動器控制,可以用一個運動控制卡接受外部電腦的程序指令,或插入USB卡直接讀取運動指令,輸出各軸運動參數,指令各軸運動,達到工作檯2、機頭3和送料裝置中能按設計程序同步、順暢工作之目的,由此組成一個完整的3D列印運動系統。
[0050]所述機架I上還設置有水冷裝置7,所述高頻線圈43的銅管中形成有供冷水通過的流道,水冷裝置7通過管道連接該流道。
[0051]本發明採用半固態鑄造(成型)技術,其與普通鑄造技術的不同之處在於:
[0052]在普通鑄造過程中,初晶以枝晶方式長大,當固相率達到到20% -30%時,枝晶就形成連續網絡骨架,流動性就會由於先凝固的固相所形成的網架結構而基本消失。
[0053]在半固態鑄造過程中,由於半固態金屬漿料的澆注溫度控制在固液兩相區內,漿料中的固相以近球狀的非枝晶組織形式懸浮在液相基體中,使熔體具有良好的流變性和觸變性,當其固相率達到40% -60%時,依然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從而可利用常規的成形工藝如壓鑄、擠壓、模鍛等實現金屬的成形。[0054]上述的金屬流是指一種從鎢鋼噴咀46中擠出孔464擠出的呈連續絲狀的並呈半固態的金屬流體。
[0055]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非來限制本發明實施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
1.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機架(1),該機架(1)上安裝有一可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的工作檯(2)以及可沿Z軸方向移動的機頭(3); 一列印裝置(4),其包括:通過一連接座(41)安裝於機頭(3)中的列印頭(42)、用於對列印頭(42)進行加熱的高頻線圈(43)以及高頻電感應加熱裝置(44),該列印頭(42)包括:一鎢鋼噴咀(46)、設置於鎢鋼噴咀(46)內部的陶瓷管組(47)、嵌套於鎢鋼噴咀(47)外表面的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以及套蓋於鎢鋼噴咀(46)上端的不鏽鋼端蓋(49),該鎢鋼噴咀(46)具有一擠出孔(464); 一用於對列印裝置(4)輸送金屬線材的送料裝置(5),該送料裝置(5)安裝於機架(1)上; 所述機頭(3)下端表面安裝有至少一個用於對由金屬線材列印成型的金屬層進行局部預熱熔融或用於加強金屬層之間結合力的雷射器(31),該雷射器(31)呈傾斜裝配,且雷射器(31)射出光束聚焦於列印頭(42)的下方;所述機架(1)上還設置有一用於對列印頭(42)提供惰性氣體,以至列印頭(42)可噴出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氣裝置(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雷射器(31)為光纖耦合雷射器,該光纖耦合雷射器的數量為兩個,其分別設置於列印頭(42)兩側,其中,該雷射器(31)射出光束相交點位於列印頭(42)正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送料裝置(5)包括:設置於機架(1)上方的用於放置金屬線材卷的絲盤(51)和用於驅動絲盤(51)轉動的第一伺服電機(52)、設置於機頭(3)中的第二伺服電機(53)以及設置於第二伺服電機(53)前端的導線座(54),其中,導線座(54)中設置有一壓線輪(55)及一主動送線輪(531),主動送線輪(531)與壓線輪(55)配合傳送金屬線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座(54)中部具有一孔位(541),該導線座(541) —側設置有一可調節位移的彈性安裝座(542);所述的壓線輪(55)安裝於該彈性安裝座(542)中,且其外沿顯露於孔位(541)中;所述主動送線輪(531)安裝於第二伺服電機(53)的轉軸上,該主動送線輪(531)顯露於孔位(541)中,並與壓線輪(55)之間形成有用於夾緊傳送金屬線材的間隙;所述導線座(54)上端及下端分別設置有貫通孔位(541),且與該間隔對應的穿孔;該穿孔與所述列印頭(42)中供金屬線材穿過的孔對應;所述壓線輪(55)外表面成型有用於夾緊金屬線材的環形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惰性氣體供氣裝置(6)包括:安裝於機架(1)外側的貯氣罐(61)、調節閥(62)以及導氣管,該導氣管伸入機頭⑶中,並與列印頭(42)中設置的用於噴出惰性氣體的冷卻孔連通;所述連接座(41)前端設置有一用於與所述列印頭(42)安裝的卡位(411),該連接座(41)後端向前設置有連通該卡位(411)的導氣孔(412),該導氣孔(412)與導氣管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鎢鋼噴咀(46)上端設置有一環狀安裝位(461),下端成型有一環狀凸緣(462),且該環狀凸緣(462)下端成型有一錐形端部(463),該錐形端部(463)具有所述的擠出孔(464),且該擠出孔(464)的孔徑小於金屬線材的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陶瓷管組(47)包括:相互嵌套裝配並安裝於鎢鋼噴咀(46)內腔中設置的容置位(460)中的內陶瓷管(471)和外陶瓷管(472),其中,內陶瓷管(471)的上端面和外陶瓷管(472)的上端面齊平,內陶瓷管(471)的下端伸出外陶瓷管(472)下端面外,並與所述鎢鋼噴咀(46)的擠出孔(464)對接;所述內陶瓷管(471)外壁和外陶瓷管(472)內壁之間形成有第一間隙;外陶瓷管(472)外壁與鎢鋼噴咀(46)中容置位(460)的內壁之間形成有第二間隙;所述不鏽鋼端蓋(49)中設置有與內陶瓷管(471)對應的進線孔(49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嵌套於鎢鋼噴咀(46)外表面,並與鎢鋼噴咀(46)下端的環狀凸緣(462)抵靠;其中,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與鎢鋼噴咀(46)外壁之間形成有若干供氣體流過的通道,鎢鋼噴咀(46)下端環狀凸緣(462)處設置有若干與該通道連通的並呈傾斜狀的氣體噴出孔(465);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內壁下端設置與氣體噴出孔(465)配合的避空槽(48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鎢鋼噴咀(46)於環狀安裝位(461)下方成型有若干相互形成有間隔的第一環形凸出部(467),該鎢鋼噴咀(46)下端成型有若干與該第一環形凸出部(467)對應的第二環形凸出部(468),令所述耐高溫陶瓷保護套(48)同心嵌套於鎢鋼噴咀(46)外表面後形成所述的通道;所述鎢鋼噴咀(46)於環狀安裝位(461)下方向下開設有若干導氣槽(469),令環狀安裝位(461)與所述的通道連通,其中,所述第一環形凸出部(468)位於相鄰兩導氣槽(469)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擠出式金屬流3D印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1)上還設置有水冷裝置(7),所述高頻線圈(43)的銅管中形成有供冷水通過的流道,水冷裝置(7)通過管道連接該流道。
【文檔編號】B22F3/115GK104014793SQ201410206527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馮堅 申請人:東莞市亞美精密機械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