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哪個地方是沙漠(美國沙漠中有很多大型城市)
2023-06-21 04:57:51 2
位於北美大陸上的美國和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都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國土面積都非常的大(美國有93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澳大利亞有769萬平方公裡,分布排行世界第四和第六),而且這兩個國家都分布著大面積的荒漠,美國的西部和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都是戈壁荒漠。奇怪的是美國在西部大沙漠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城市,而澳大利亞沙漠地帶卻無大城市,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沙漠城市建設進程。其從1776年7月4日獨立後,大量的移民湧入到北美這片沃土之上,僅僅從1861年到1913年的53年間美國就增加了2700萬的外國移民,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區的人口變得擁擠,急需開墾新的土地來解決人口增加的負擔。所以在18世紀末期開始到20世紀初期,美國針對荒蕪的西部地區發起了「西進運動」,吸引大量的人口到西部去,去開發西部,並且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城市,其中比較大的城市有拉斯維加斯,鳳凰城(菲尼克斯)和位於墨西哥邊境的埃爾帕索等。就以拉斯維加斯為例,20世紀30年代之前拉斯維加斯還是一個小村莊,但隨著科羅拉多河上的胡佛水壩的建成,通過渡槽把水送到了城市裡,拉斯維加斯的水源得到了解決,人口迅速的集聚,在戈壁沙漠上形成了城市。相同的,鳳凰城附近也有吉拉河和薩爾特河流過,可以從這兩條河流攔壩取水,作為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所以「人」和「水」是在沙漠戈壁中形成一個大城市的必備條件。
首先我們來對比分析一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河流分布,從圖上可以看的,美國幾乎所有的土地範圍內都有大型河流流過(沒有河流流經的地區距離大型河流的路程也不會太遠,引水方便),中西部分布著許多高海拔的山脈,比如洛磯山脈,加利福尼亞山脈,亞利桑那州的高地,為河流的水源提供了補給。相比之下澳大利亞的西南部地區地勢都不高,大分水嶺作為澳大利亞最為重要的水源山脈,距離內陸地區也十分的遙遠,圖中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幾乎是一片空白的河流「真空」區。
從數據上看,澳大利亞大陸上有近80%地區的年降水量低於600毫米,降水超過600毫米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北部和東部的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少的可憐,區域內最大的城市-愛麗絲泉僅擁有3萬左右的人口(主要是發展旅遊產業)。其實在大分水嶺周圍,澳大利亞建造了著名的「雪山工程」,可以把山脈兩側的水源雙向調動,完成水資源的動態調節,但是想要把水源引入西部地區,要比美國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水源是一個限制澳大利亞在沙漠戈壁上修建城市的一個因素。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769萬平方公裡才2500多萬人口,相當於一個上海市的人口(上海才6340平方公裡,面積是澳大利亞的1/1200)。而這2500多萬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區,雪梨(531萬),墨爾本(507萬),布裡斯班(251萬),珀斯(208萬)這四個城市加起來擁有超過1497萬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一半還多,人口排名前18名的城市總人口加起來超過2000萬,其中第18名的本迪戈只擁有10萬人。所以澳大利亞的人口都集中在了城市,當廣闊的中西部地區需要開發,需要建設的時候,澳大利亞卻沒有了足夠的人口去建設和發展(當然這要建立在水資源充足供應的情況之下,建設「引水」工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人」和「水」的原因之外,還有以下幾個因素造成了澳大利亞沙漠地區沒有大型城市分布:
第一,產業結構,澳大利亞和美國不同,其從未開發過大型的製造基地,不存在土地短缺的問題,也無需開發利用乾旱的沙漠戈壁。
第二,經濟活動,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源出口大國,礦物,穀類,牲畜是其主要的出口產品,而這些產品都不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而是屬於資本密集型產品,不需要大量人口,也不要建設眾多的城市。
第三,區位優勢,出口需要港口,而建立在沿海地區的港口,能夠便利地把資源運輸出去。人口自然而然也是往沿海聚集。
所以說澳大利亞無需在大沙漠中建設大城市,這是其和美國的有差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