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後發生了什麼(皖南事變發生時)
2023-06-21 15:49:35 1
1941年,國民黨包圍了新四軍軍部,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皖南事變爆發後舉世皆驚,總理更是寫出了「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為被國民黨扣押的軍長葉挺鳴冤。
皖南事變發生後,新四軍經過數晝夜血戰,依然無法突圍,隨著國民黨的包圍圈越收越緊,越來越多的新四軍戰士犧牲,為了增加突圍的成功率,葉挺親自到國民黨指揮部談判,卻不幸被扣押,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的第二年才恢復自由。
皖南事變期間,新四軍的突圍情況並不理想,高級將領中,只有傅秋濤率領兩千餘人突圍成功(也有一千人與三千人的說法),其餘大部分將士都在突圍過程中犧牲或者被俘。值得一提的是,皖南事變期間,有一位政委拒絕執行葉挺的突圍命令,此人是誰呢?他的結局又如何呢?
這位拒絕執行軍長葉挺突圍命令的政委名叫林開鳳,皖南事變爆發時,林開鳳擔任了新四軍軍部第三縱隊第五團的政委。那麼,作為一名團級幹部,林開鳳為何拒絕執行軍長葉挺的命令呢?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林開鳳出生於1915年,福建龍巖人,他的家鄉是革命之鄉,1929年,14歲的林開鳳開始為紅四軍站崗放哨。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離開蘇區,林開鳳選擇留守蘇區,堅持了三年遊擊戰爭。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方的遊擊部隊被改編為新四軍,林開鳳進入新四軍,皖南事變爆發前,他擔任了第三縱隊第五團的政委。
1941年1月7日,新四軍被包圍後召開了緊急會議,制定了從高嶺地區撤退的方案。會議結束後,作為軍長的葉挺立刻前往第五團,命令團長與政委率領第五團佔領高嶺,掩護大部隊撤退,掩護完成後,第五團自行突圍。林開鳳與團長徐錦樹立刻帶領第五團向高嶺地區前進,到達高嶺後,他們在幾乎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智取高嶺,完成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
按照軍長葉挺的命令,此時的第五團應該自行突圍,不過,作為政委的林開鳳與團長徐錦樹卻拒絕執行葉挺的命令,這是為什麼呢?當時的情況比較特殊,按照本來的計劃,第五團佔領高嶺是要付出巨大傷亡的,但第五團卻智取了高嶺,幾乎沒什麼損失,整個第五團還成建制存在。因此林開鳳便與團長徐錦樹商量,繼續追趕大部隊,幫助大部隊突圍。
在戰爭的關鍵時刻,不用說一個團,就是一個營也能瞬間改變戰局。因此林開鳳與徐錦樹便沒有執行葉挺的命令,他們沒有自行突圍,而是帶著第五團往北追趕大部隊,在1月10日成功追上已經迷路的大部隊。葉挺見到第五團後先是高興,後來則是生氣。高興是因為第五團居然成建制保存,這是一個巨大的驚喜;生氣則是因為第五團沒有執行自己的命令,如果執行命令,第五團很有可能已經突圍成功了。
隨著國民黨包圍圈越收越緊,新四軍只能分散突圍,在突圍過程中,第五團政委林開鳳不幸被國民黨俘虜,之後被關進了江西上饒集中營。國民黨也知道林開鳳是新四軍的團級幹部,而且是一名優秀的政工幹部,因此有意拉攏他,但林開鳳識破了國民黨的陰謀,在獄中堅貞不屈,他也因此被國民黨視為「頑固分子」,遭到嚴密監視。
1942年,林開鳳在鐵嶺山麓一帶被國民黨殺害,犧牲時年僅27歲。
參考資料:
《皖南事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