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製備方法
2023-06-22 00:24:41
一種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製備方法,屬於中藥製備方法【技術領域】。目前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一般採用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其缺點是毒副作用大。該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取鬼針草、穿心蓮、蚤休、明黨參、羅鍋底、知母、金果欖、金蓮花、金銀花、金盞銀盤、魚腥草、夜關門、貫葉連翹、大腹皮、天葵子、石燕、夾竹桃、冬瓜皮、赤小豆、椒目、玉米須、葫蘆、鴨蹠草、萹蓄、瞿麥、木通、石龍子和甘草,將以上28味中藥放入水中浸泡,然後文火煎制,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它的優點是:製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癒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處。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製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製備方法。
[0002]
【背景技術】
[0003]目前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一般採用:
1、青黴素:本品易發生變態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最危險的過敏性休克,可發生在做皮膚試驗的當時,極少數可發生在連續用藥過程中,遲發性過敏性休克),如不及時搶救,可危急生命,故用藥前、中、後都要提高防護,以免發生意外。注意:應用前,必須問清有無過敏性疾病,用青黴素後有無皮疫、發熱等變態反應出現,務必先做青黴素皮試。
[0004]2、羧苄西林:可以出現各種類型的變態反應。大劑量給藥後可能引起神經毒反應、肺水腫,用藥期間可能出現短暫性轉氨酶升高與粒細胞減少。
[0005]3、阿莫西林:偶見皮疹,口服大量後可有噁心、上腹部不適、腹瀉等;偽膜性結腸炎。
[0006]4、氨苄西林:大量口服常出現胃腸道不適。肌注局部有疼痛。無論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變態反應,以皮疹為多見。用藥前必須先做皮試。
[0007]5、哌拉西林:肌注後偶有局部疼痛,快速靜脈推注可導致暫時性噁心、胸悶、咳嗽、發熱、口腔異味、眼結膜充血,變態反應(皮疹、癢感、頭暈、麻木、發熱等),用藥前必須注意青黴素有無過敏史,並做青黴素皮試`。
[0008]6、頭孢噻肟:肌注局部可有疼痛;靜注時可有血栓性靜脈炎發生;皮疹、藥物熱等變態反應。
[0009]7、卡那黴素:本品對聽神經和腎臟均有毒性,前者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甚至永久性耳聾(因以前庭損害為主,故比較嚴重),為此對老年人、孕婦(可影響胎兒)必須高度警惕為孕;後者表現為蛋白尿、管型尿等。
[0010]8、採用磺胺甲惡唑患者有時引起胃腸道反應、結晶尿、血尿、皮疹、藥熱及白細胞減少。
[0011]9、頭孢哌酮:肌注局部可有疼痛;偶見皮疹、藥物熱等變態反應;個別病人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或出血等。
[0012]10、氨曲南:偶有味覺異常、皮疹、輕度胃腸道反應,肌注局部疼痛,靜注可出現靜脈炎。
[0013]
【發明內容】
[0014]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製備方法。根尖周炎是局限於牙齒根尖周圍組織的炎症,多由於牙髓病的感染通過根管擴散而來。造成牙齒根尖周炎的原因有三種:1、細菌感染:牙髓炎或牙髓壞死時,細菌、炎症滲出物與壞死組織,通過根尖孔侵入根尖周圍組織,為最常見的原因。2、化學刺激:牙髓治療特別是根管治療時,酚、醛、亞砷酸等藥物浸出根尖孔可引起根尖周炎。3、創傷:各種暴力如碰傷、咯傷及咬牙合創傷均可引起根尖周炎。
[0015]病因病機:由於素體下焦熱盛,熱灼津液而溲赤,熱與火互結上攻,而發本病。
[0016]臨床表現:溲赤、口乾、口渴、大便乾燥。牙齒自發性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由於根尖部牙周膜充血、滲出、水腫,患牙有明顯的浮起感,咬牙合時患牙與對牙合有過早接觸,叩擊與交牙合壓力均可引起疼痛,病人不敢咬牙合與咀嚼,當根尖部化膿時,患牙則有持續性跳痛,叩擊痛更明顯,出現全身不適,體溫升高、局部淋巴結腫大,並有輕度壓痛。舌紅,苔黃,脈數。
[0017]它的技術方案為:取鬼針草10重量份、穿心蓮6重量份、蚤休9重量份、明黨參3重量份、羅鍋底6重量份、知母6重量份、金果欖9重量份、金蓮花3重量份、金銀花3重量份、金盞銀盤6重量份、魚腥草6重量份、夜關門3重量份、貫葉連翹9重量份、大腹皮6重量份、天葵子3重量份、石燕3重量份、夾竹桃I重量份、冬瓜皮9重量份、赤小豆9重量份、椒目9重量份、玉米須9重量份、葫蘆6重量份、鴨蹠草3重量份、篇蓄6重量份、瞿麥3重量份、木通3重量份、石龍子I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28味中藥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後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
[0018]該發明的優點是:本方28味中藥,在藥店均能買到,製作簡單,製成的中藥液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癒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處。應用中藥的同時,避免了西藥磺胺藥、抗菌素引起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鬼針草、穿心蓮、蚤休、明黨參、羅鍋底、知母、金果欖、金蓮花、金銀花、金盞銀盤、魚腥草、夜關門、貫葉連翹。以上13味藥具有消癰化膿、祛瘀止痛、涼血止血、消腫止痛、清熱瀉火之功效。在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過程中,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大腹皮、天葵子、石燕、夾竹桃、冬瓜皮、赤小豆、椒目、玉米須、葫蘆、鴨蹠草、篇蓄、瞿麥、木通。以上13味`藥具有利尿消腫、排膿消癰、解毒排膿、行水消脹、清熱利膽、利尿通淋、宣通血脈、清心除煩之功效。在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過程中,能輔助主藥發揮治療作用,故為臣藥。石龍子:鹹,寒,有毒。入腎、脾二經。破結行水,解毒消腫,補腎壯陽。能率諸藥直達病灶,故為佐藥。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既能糾諸藥之偏性,又能緩解諸藥之毒性,故為使藥。鬼針草、穿心蓮、蚤休、明黨參、羅鍋底、知母、金果欖、金蓮花、金銀花、金盞銀盤、魚腥草、夜關門、貫葉連翹、大腹皮、天葵子、石燕、夾竹桃、冬瓜皮、赤小豆、椒目、玉米須、葫蘆、鴨蹠草、篇蓄、瞿麥、木通、石龍子、甘草,這28味藥配伍應用,共同起到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涼血止血,利水消腫、理氣止痛、熱降火,除煩止渴,生肌斂瘡、清心安神,降血壓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當,是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最佳配方。鬼針草:苦,平,無毒。入肺、胃、大腸、膽四經。散瘀消腫,截瘧退熱,止瀉除痢,清熱退黃,清熱消腫,解蟲蛇毒。穿心蓮:苦,寒。入肺、胃、大腸、膀胱經。清熱解毒,清腸止痢。蚤休:微苦,涼,有小毒。入肝經。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明黨參:甘、微苦,微寒。入肺、脾、肝三經。清肺化痰、平肝止眩、健脾和胃、清熱解毒。羅鍋底:苦,寒,有毒。入胃、大腸二經。清熱解毒、祛風利溼、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知母:苦,寒。入肺、胃、腎三經。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滑腸通便、利水消腫。金果欖:苦,寒。入肺、脾、肝三經。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清熱止嗽。金蓮花:苦,寒,無毒。入心、肝二經。清熱解毒、清肝明目、闢穢解毒。金銀花:甘,寒。入肺、胃、心、脾四經。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金盞銀盤:苦、甘、淡,平。入肺、大腸、脾、胃四經。疏風清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食化積。 魚腥草:辛、寒。入肝、肺二經。清熱解毒、解毒消癰、利尿消腫。夜關門:苦、辛,涼。入肺、 肝、腎三經。補益肝腎、止咳平喘、消腫散瘀、益肝明目。貫葉連翹:辛、潘、微苦,平。入肺、 大腸、胃三經。清熱解毒、收澀止血、祛風利溼、疏利通乳。大腹皮:辛,微溫。入脾、胃、大、 小腸四經。下氣寬中,利水消腫。天葵子:甘、苦,寒。入脾、小腸、膀胱三經。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止咳平喘,散結通乳,清熱熄風。石燕:鹹、甘,涼;無毒。入腎、肝二經。去溼通淋, 退翳消障,通經止帶。夾竹桃:辛、溫,有毒。入心、肺、腎三經。溫陽利水,祛痰平喘,散瘀止痛,鎮痙熄風。冬瓜皮:甘,微寒。入肺、胃、大腸、小腸經。清熱利水清腫。赤小豆:甘、酸, 平。入心、小腸經。利尿消腫、清熱利溼退黃、解毒排膿。椒目:苦,寒。入肺、脾、膀胱經。 行水消脹。玉米須:甘,平。入肝、腎、膀胱經。利尿消腫、降血壓、降血糖、清熱利膽。葫蘆: 甘,平、滑。入心、小腸經。利水消腫。鴨蹠草:甘。寒。入腎、膀胱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篇蓄:苦,平,入胃、膀胱經。利尿通淋、祛溼退黃、殺蟲止癢。瞿麥:苦,寒。入心、小腸經。利尿通淋、活血通經。木通:苦,寒。入心、肺、小腸、膀胱經。降火利尿、宣通血脈。石龍子:鹹,寒,有毒。入腎、脾二經。破結行水,解毒消腫,補腎壯陽。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
[0019]【具體實施方式】:
取鬼針草10g、穿心蓮6g、蚤休9g、明黨參3g、羅鍋底6g、知母6g、金果欖9g、金蓮花3g、 金銀花3g、金盞銀盤6g、魚腥草6g、夜關門3g、貫葉連翹9g、大腹皮6g、天葵子3g、石燕3g、 夾竹桃lg、冬瓜皮9g、赤小豆9g、椒目9g、玉米須9g、葫蘆6g、鴨妬草3g、篇蓄6g、瞿麥3g、 木通3g、石龍子Ig和甘草9g,將以上28味藥一起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後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共煎藥液390 毫升,當溲赤型根尖周炎的病人需要治療時,使藥液溫度為35°C,每次13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二日為一療程,若症狀仍存,再服第二療程,以至痊癒。
[0020]389例溲赤型根尖周炎患者中,男性216例,佔55.5% ;女性173例,佔44.5%。男性多於女性。
[0021]表一、389例溲赤型根尖周炎患者的年齡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藥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取鬼針草10克、穿心蓮6克、蚤休9克、明黨參3克、羅鍋底6克、知母6克、金果欖9克、金蓮花3克、金銀花3克、金盞銀盤6克、魚腥草6克、夜關門3克、貫葉連翹9克、大腹皮6克、天葵子3克、石燕3克、夾竹桃I克、冬瓜皮9克、赤小豆9克、椒目9克、玉米須9克、葫蘆6克、鴨蹠草3克、篇蓄6克、瞿麥3克、木通3克、石龍子I克和甘草9克,將以上28味中藥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 後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溲赤型根尖周炎的中 藥。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3432446SQ201310358515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8日
【發明者】李紅 申請人: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