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狄龍現狀(狄龍縱橫影壇50年)
2023-06-21 07:32:44 2
狄龍香港著名影視男演員,形象英俊瀟灑,玉樹臨風,尤其是古裝扮相更是深入人心,被央視評為「十大古裝美男」榜第一名,因此被稱為「武俠俊傑」和「古裝美男」等,80年代主演《英雄本色》系列,「豪哥」形象深入人心,因此被稱為「江湖大哥」、「豪哥」等。他從出道至今50餘年經歷過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也遭遇最尷尬的處境。今天我們通過票房數據來回顧,他的電影生涯和人生之路!
1969年 張徹導演《死角》98萬港幣。
1969年 張徹導演《保鏢》103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1970年 張徹導演《報仇》84萬港幣。
1970年 張徹導演《十三太保》139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1971年 張徹導演《鷹王》69萬港幣。
1971年 張徹導演《新獨臂刀》159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三名。
1971年 張徹導演《大決鬥》137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1971年 張徹導演《無名英雄》120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1971年 張徹導演《拳擊》172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二名。
1971年 張徹導演《雙俠》89萬港幣。
1972年 張徹導演《惡客》122萬港幣。
1972年 張徹導演《水滸傳》160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七名。
1972年 張徹導演《年輕人》123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十名。
1972年 張徹導演《水滸傳2之快活林》84萬港幣。
1972年 張徹導演《群英會》106萬港幣。
1972年 張徹導演《四騎士》109萬港幣。
1973年 張徹導演《刺馬》128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十名。
1973年 張徹導演《叛逆》69萬港幣。
1973年 張徹導演《大海盜》76萬港幣。
1974年 張徹導演《五虎將》45萬港幣。
1974年 姜大衛導演《吸毒者》47萬港幣。
1974年 自導自演《電單車》28萬港幣。
1974年 張徹導演《少林五祖》169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1969年到1974年五年時間狄龍主演電影23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有10部。這一階段是狄龍和姜大衛並稱「武俠雙子星」,是當時邵氏最當紅的男明星,人氣相當於後來的「四大天王」,票房號召力相當於「雙周一成」。這一階段值得一提的有兩部重要作品,第一部是《新獨臂刀》。話說張徹導演王羽主演《獨臂刀》是香港首部破百萬的武俠大片,從此張徹和王羽成為黃金組合票房保障,然而隨著邵氏內部出現問題,公司骨幹鄒文懷出走自立門戶嘉禾公司,邵氏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大男主王羽投奔嘉禾。王羽在嘉禾拍攝《獨臂刀大戰盲俠》票房橫掃香港和日本,可是他的做法涉嫌侵權,導致邵氏和嘉禾對簿公堂,張徹和王羽關係破裂。1971年王羽自導自演打造《獨臂拳王》,張徹則帶領姜大衛和狄龍推出《新獨臂刀》兩部蹭《獨臂刀》熱度的影片先後上映,《新獨臂刀》更勝一籌。另一部則是《刺馬》狄龍憑藉反派角色斬獲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演員特別獎。
1975年 自導自演《後生》36萬港幣。
1975年 程剛導演《嬉笑怒罵》29萬港幣。
1975年 李翰祥導演《傾國傾城》243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三名。
1975年 何夢華導演《降頭》72萬港幣。
1975年 劉家良導演《神打》141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七名。
1976年 李翰祥導演《瀛臺泣血》88萬港幣。
1976年 張徹導演《八道樓子》78萬港幣。
1976年 羅臻導演《蛇王子》36萬港幣。
1976年 楚原導演《天涯明月刀》105萬港幣。
1976年 何夢華導演《勾魂降頭》63萬港幣。
1976年 張徹導演《少林寺》122萬港幣。
1977年 張徹導演《海軍突擊隊》69萬港幣。
1977年 楚原導演《楚留香》250萬港幣,年度票房第五名。
1977年 楚原導演《白玉老虎》153萬港幣。
1977年 楚原導演《多情劍客無情劍》160萬港幣。
1977年 楚原導演《明月刀雪夜殲仇》146萬港幣。
1978年 程剛導演《清宮大刺殺》79萬港幣。
1978年 華山導演《殺絕》83萬港幣。
1978年 楚原導演《蝙蝠傳奇》151萬港幣。
1978年 楚原導演《蕭十一郎》148萬港幣。
1978年 孫仲導演《冷血十三鷹》75萬港幣。
1979年 孫仲導演《風流斷劍小小刀》271萬港幣。
1979年 孫仲導演《教頭》219萬港幣。
1975年到1979年五年時間狄龍主演電影23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有3部。1975年開始狄龍在張徹的支持下開始自導自演的模式推出《後生》,可惜票房不盡人意,狄龍志向也不再幕後,因此放棄轉型導演。1975年李翰祥外借狄龍拍攝《傾國傾城》,結果姜大衛卻更出風頭導致兩人結怨。隨著張徹暴力美學武俠片的衰落,楚原古龍懸疑武俠崛起狄龍與楚原和古龍三人組成新鐵三角。這一階段狄龍主演的古龍式武俠片,我基本都看過每一部都是經典,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白玉老虎》,這部堪稱武俠版政治預言。
1980年 張徹導演《廣東十虎與後五虎》89萬港幣。
1980年 楚原導演《插翅難飛》110萬港幣。
1980年 午馬導演《俠骨英雄傳》73萬港幣。
1980年 鮑學禮導演《金劍殘骨令》94萬港幣。
1981年 楚原導演《魔劍俠情》430萬港幣。
1981年 楚原導演《書劍恩仇錄》196萬港幣。
1981年 丁善璽導演《辛亥雙十》292萬港幣。
1981年 張徹導演《射鵰英雄傳第三集》189萬港幣。
1981年 鮑學禮導演《功夫皇帝》99萬港幣。
1981年 郭追導演《術士神傳》72萬港幣。
1982年 孫仲導演《拳擊小子》63萬港幣。
1982年 張鵬翼導演《大旗英雄傳》101萬港幣。
1982年 楚原導演《楚留香之幽靈山莊》133萬港幣。
1982年 李翰祥導演《武松》232萬港幣。
1983年 王晶導演《獵魔者》360萬港幣。
1983年 楚原導演《大俠沈聖衣》86萬港幣。
1983年 唐佳導演《少林傳人》527萬港幣。
1983年 鮑學禮導演《冰雪情關英雄膽》42萬港幣。
1983年 張徹導演《擂臺》113萬港幣。(空缺)
1984年 唐佳導演《洪拳大師》 62萬港幣。
1984年 張徹導演《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4年 楚原導演《魔殿屠龍》65萬港幣。
1984年 陳家蓀導演《奸人鬼》336萬港幣。
1985年 孫仲導演《教頭髮威》117萬港幣。
1980年到1985年五年時間狄龍主演電影24部,這一階段香港影壇是許冠傑、成龍和洪金寶接地氣喜劇片的時代,武俠片淪落為過氣題材冷門類型,因此沒有一部票房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狄龍的影壇生涯也陷入尷尬境地,屋漏偏逢連夜雨,隨著邵氏影業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電視劇製作,很多電影演員被裁員,狄龍就是其中之一。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86年狄龍遇上吳宇森,他們兩位都是張徹導演的弟子,一位是風光無限的明星,一位是深得師傅精髓的導演,可惜兩人都被媒體指責為票房毒藥,他們兩位都想找一個機會證明自己,不是想證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那些趨炎附勢的傢伙,我曾經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1986年 丁善璽導演《八二三炮戰》126萬港幣。
1986年 吳宇森導演《英雄本色》3465萬港幣,年度票房榜冠軍。
1986年 黃志強導演《英雄正傳》672萬港幣。
1986年 鮑學禮導演《荒漠英雄傳》108萬港幣。
1987年 泰迪羅賓導演《衛斯理傳奇》1871萬港幣。
1987年 爾冬陞導演《人民英雄》398萬港幣。
1987年 吳宇森導演《英雄本色2》2272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六名。
1988年 洗杞然導演《又見冤家》85萬港幣。
1988年 黃泰來導演《法中情》783萬港幣。
1988年 孫仲導演《義膽紅唇》1323萬港幣。
1989年 王鍾導演《老虎出監》288萬港幣。
1986年到1990年五年時間狄龍主演電影11部,《英雄本色》登頂票房年度冠軍,《英雄本色續集》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英雄本色》系列的成功讓狄龍迎來事業第二春,從此狄龍成為黑幫大哥和講義氣的代言人。據狄龍自己透露他90年代去北京,沒想到被計程車司機是認出來,興奮地說能給「豪哥」當一回司機,是我最大的榮幸。狄龍解釋說那時電影,我其實也是普通人。可是司怎麼也不肯收錢,最後狄龍和司機兩人拍了一張合影,留下一張籤名照。
1993年 林德祿導演《廉政第一擊》422萬港幣。
1993年 杜琪峯導演《赤腳小子》2010港元。
1993年 洪金寶導演《一刀傾城》197萬港幣。
1993年 陳勳奇導演《邊城浪子》154萬港幣。
1994年 劉家良導演《醉拳2》4097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二名。
1996年 章國民導演《一念之差》123萬港幣。
1998年 陳明華導演《中原鏢局》168萬港幣。
1999年 張之亮導演《流星雨》232萬。
90年代狄龍主演電影8部,其中《一刀傾城》、《赤腳小子》和《邊城浪子》三部武俠大製作被寄予厚望,可惜票房都以慘敗收場。這三部電影票房慘敗讓狄龍失去大製作男一號資格,因此後來在《醉拳2》中給成龍做陪襯,《流星雨》中給張國榮做陪襯。拋開票房來看《一刀傾城》論質量完全可以與徐克導演《黃飛鴻》相媲美,只可惜1993年香港電影人抄襲跟風,一年搞出上百部武俠片,導致觀眾審美疲勞。
2000年 阮世生導演《救姜刑警》379萬港幣。
2000年 鍾少雄導演《街女》102萬港幣。
2001年 鍾少雄導演《情陷百樂門》27萬港幣。
2001年 蔣家駿導演《諜影殺機》1.8萬港幣。
2003年 朱延平導演《灰色驚爆》38萬港幣。
2003年 李惠民導演《邊緣歲月》26萬港幣。
2007年 馬克斯·馬考斯基導演《茶舞》34萬港幣。
2018年 張爵西導演《我來自紐約》內地票房40.4萬。
新世紀狄龍主演電影有八部,這一階段電影無論是質量還是票房全面潰敗,從此狄龍失去擔任男主角的機會,但是他卻始終熱愛這個行業,因此他在影視劇中以配角或者友情客串身份出場,比如《三國之見龍解甲》中出演關羽,電視劇《楊門虎將》中出演楊業等,2018年再度等來主演《我來自紐約》的機會,票房雖然依舊慘澹,好在獲得第七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最佳男主角,為電影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總結狄龍從1969年到2018年縱橫影壇50年主演電影97部。70年代有《刺馬》、《傾國傾城》、《白玉老虎》和《楚留香》系列等經典作品,80年代《英雄本色》系列,90年代有《一刀傾城》和《邊城浪子》,新世紀有《我來自紐約》等,總之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經典,大家最喜歡狄龍主演的哪些電影,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註:以上內容均系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全網維權抄襲必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