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護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07:46:16
專利名稱:頭髮護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頭髮護理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有在形成有風洞部的主體部的連結部上可轉動地連結有握柄部的摺疊 式的頭髮護理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該專利文獻1中,由設在形成於主體部的凸臺部上並在外周上突設有第1凸部 的旋轉環;和突設有一體地設在握柄部上,當使該握柄部相對於主體部相對轉動時,一邊使 旋轉環彈性變形一邊越過第ι凸部而卡合在第1凸部上的第2凸部的環狀肋形成節制機 構,通過該節制機構,分別在使用位置和摺疊位置上限制握柄部相對於主體部的轉動。[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2-77207號公報近年來,有將離子發生裝置搭載到頭髮護理裝置中等而使其具有各種功能的情 況,隨著這樣的高功能化,頭髮護理裝置的主體部有部件結構增加而變重的趨勢。此外,為 了提高安全性,也有使用通過在ABS樹脂等的樹脂材料中混入例如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等 的金屬水合物而難燃化的樹脂的情況。已知這樣難燃化的樹脂與通常的樹脂相比強度物理 性能下降。因此,在如以往的頭髮護理裝置那樣,將設有承受旋轉環的第1凸部的第2凸部的 環狀肋一體形成在握柄部上的結構中,在使用難燃化的樹脂提高安全性的情況下環狀肋的 強度也下降,所以有可能通過當第2凸部越過第1凸部時在環狀肋中產生的應力等,在握柄 部中發生形狀變化或斷裂。特別是,在具有各種功能的頭髮護理裝置的情況下,這樣的問題
變得顯著。
發明內容
所以,本發明的目的是得到能夠進一步提高節制機構的耐久性的頭髮護理裝置。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中,提供一種頭髮護理裝置,具備主體殼體;握柄殼體,可 轉動地安裝在該主體殼體的連結部上;以及節制機構,分別在使用位置和摺疊位置限制上 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轉動;該頭髮護理裝置的特徵在於,上述節制機構具備 第1卡合體,設在上述主體殼體和上述握柄殼體中的任一個部件上;以及第2卡合體,可相 對於該第1卡合體相對移動地設在另一個部件上,分別在使用位置和摺疊位置與第1卡合 體卡合,限制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轉動;上述第2卡合體由比上述另一個 部件強度高的材料形成。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1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 1卡合體和上述第2卡合體以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轉動中心軸為中心相對 轉動。在技術方案3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2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 1卡合體形成為以上述轉動中心軸為中心的環狀。
在技術方案4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3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 2卡合體對置於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而配置;並且,在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上以及上述 第2卡合體與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的對置部上,分別設有隨著壓接而相互自如越過的第 1凸部及第2凸部;通過上述第1凸部和第2凸部隨著壓接而相互越過,限制上述握柄殼體 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轉動,或將對該轉動的限制解除。在技術方案5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4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2卡合體形成為連續地圍繞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的環狀。在技術方案6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 在於,上述第2卡合體與上述另一個部件分體地形成。在技術方案7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 在於,在形成為環狀的上述第2卡合體上,設有沿與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 轉動中心軸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壁部。在技術方案8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5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另 一個部件使得不由上述第2卡合部的外周部承受從上述第1卡合部對該第2卡合部施加的 載荷。在技術方案9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 在於,在上述一個部件上,設有保持上述第2卡合體的保持部。在技術方案10的發明中,如技術方案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 徵在於,在上述主體殼體及上述握柄殼體的從上述節制機構離開的位置上,設有相互抵接 而限制上述主體殼體與上述握柄殼體的相對轉動的擋塊部。發明效果根據技術方案1的發明,由於將第2卡合體用比設置該第2卡合體的另一個部件 強度高的材料形成,所以能夠抑制通過在第1卡合體與第2卡合體的卡合時產生的應力等 使第2卡合體的形狀變化或破裂的情況。根據技術方案2的發明,由於使第1卡合體與第2卡合體以握柄殼體相對於主體 殼體的轉動中心軸為中心相對轉動,所以在使握柄殼體相對於主體殼體轉動時,能夠使第1 卡合體及第2卡合體分別與一個部件及另一個部件一體地轉動。結果,能夠實現節制機構 的構造的簡化。根據技術方案3的發明,由於將第1卡合體形成為以轉動中心軸為中心的環狀,所 以能夠抑制第1卡合體的形狀變化。根據技術方案4的發明,通過第1凸部和第2凸部隨著壓接相互越過,限制握柄殼 體相對於主體殼體的轉動、或將對該轉動的限制解除,所以在使用狀態、轉動狀態、摺疊狀 態的切換時能夠帶來咔噠感。此外,通過在第1卡合體的外周上及第2卡合體的與第1卡合體的外周的對置部 上設置隨著壓接而相互自如越過的第1凸部及第2凸部,能夠儘量減小當使第1卡合體及 第2卡合體相對轉動時在第1卡合體與第2卡合體之間產生的摩擦,能夠在儘量抑制使用 狀態及摺疊狀態下的保持性能的下降的同時,提高握柄殼體相對於主體殼體的轉動操作 性。根據技術方案5的發明,由於將第2卡合體形成為連續地圍繞第1卡合體的外周的環狀,所以能夠進一步抑制第2卡合體的形狀變化。根據技術方案6的發明,由於將第2卡合體與另一個部件分體地形成,所以能夠容 易製造第2卡合體及另一個部件。
根據技術方案7的發明,由於在形成為環狀的第2卡合體上設有沿與握柄殼體相 對於主體殼體的轉動中心軸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壁部,所以能夠抑制第2卡合體沿徑向變 形。根據技術方案8的發明,由於另一個部件不由該第2卡合部的外周部承受從第1 卡合部對第2卡合部施加的載荷,所以能夠抑制從第1卡合部對第2卡合部施加的載荷被 傳遞給另一個部件。結果,能夠抑制另一個部件破損。根據技術方案9的發明,由於在一個部件上設有保持第2卡合體的保持部,所以能 夠由保持部擋住從第1卡合部對第2卡合部施加的載荷,能夠進一步抑制第2卡合體的形 狀變化。根據技術方案10的發明,由於在主體殼體及握柄殼體的從節制機構離開的位置 上設有相互抵接而限制主體殼體與握柄殼體的相對轉動的擋塊部,所以能夠實現使用狀態 及摺疊狀態下的保持性能的提高。
圖1是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吹風機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吹風機的縱剖視圖。圖3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主體右側殼體的握柄安裝部和旋轉環的 分解立體圖。圖4是表示在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主體右側殼體的握柄安裝部上安裝有 旋轉環的狀態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旋轉環的俯視圖。圖6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握柄右側殼體和棘輪環的分解立體圖。圖7是表示在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握柄右側殼體上安裝有棘輪環的狀態 的圖。圖8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主體左側殼體和握柄左側殼體的內面側 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主體左側殼體和握柄左側殼體的外面側 的分解立體圖。圖10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節制機構的剖視圖。圖11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吹風機的使用狀態下的節制機構的內部 的說明圖。圖12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吹風機的摺疊狀態下的節制機構的內部 的說明圖。圖13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吹風機的使用狀態下的節制機 構的內部的說明圖。圖14是表示有關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吹風機的摺疊狀態下的節制機構的內部的說明圖。標記說明1吹風機(頭髮護理裝置)3H主體殼體(一個部件)4節制機構5H握柄殼體(另一個部件)10旋轉環(第1卡合體)12第1凸部20棘輪環(第2卡合體)21底壁部(壁部)22第2凸部32a保持部C轉動中心軸S3擋塊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詳細地說明。另外,以下作為頭髮護理裝置而 例示發刷。此外,在圖1到圖10中,X表示左方,Y表示前方,Z表示上方。有關本實施方式的吹風機1如圖1及圖2所示,具備作為使用者用手握持的部分 的握柄部5、和在與握柄部5交叉的方向上與握柄部5結合的主體部3,構成為,使得在使 用時由握柄部5和主體部3呈大致T字狀或大致L字狀(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大致T字狀) 的外觀。從握柄部5的突出端部引出了電源線7。此外,握柄部5可轉動地連結在主體部3 上。另外,握柄部5能夠摺疊到沿著主體部3的位置。主體部3具有形成其外壁的主體殼體3H。並且,在該主體殼體3H的內部中,形成 有從其長度方向(圖2的左右方向)的一側(右側)的入口開口 3a到出口開口 3b的風洞 2,通過使收容在該風洞2內的風扇F旋轉而形成空氣流W。即,空氣流W從外部經由入口開 口 3a流入到風洞2內,通過該風洞2內被從出口開口 3b排出到外部。此外,在主體殼體3H的內部中,設有大致圓筒狀的內筒3f,空氣流W主要在該內筒3f的內側流動。另外,空氣流W的一部分分支而在後述的空洞3g內流動,將該分支流用於 離子送風用。在內筒3f的內側,在最上遊側配置有風扇F,在其下遊側配置有驅動風扇F的馬達 M,在馬達M的更下遊側配置有作為加熱機構的加熱器H。並且,在使加熱器H動作時,從出 口開口 3b吹出暖風。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加熱器H為將帶狀且波紋板狀的電阻體沿著 內筒3f的內周卷繞配置的結構,但並不限定於這樣的結構。並且,在形成於主體殼體3H與內筒3f之間的空洞3g中,收容有生成金屬微粒子 (例如鉬離子)、或霧(例如負離子)等的離子的離子發生裝置I、以及對離子發生裝置I施 加電壓的電壓施加電路等。在本實施方式中,離子發生裝置I生成金屬微粒子和霧。在主體殼體3H上,如圖1所示,在作為空洞的出口開口 3b側的位置上,形成有形 成了金屬微粒子排出口 3c、霧排出口 3d、和發光部3e的罩3h。
此外,在握柄殼體5H的前側中央部,以能夠上下多級移動的方式設有作為主開關 的第1開關6,通過將該第1開關6上下移動,進行開 關及風量調節的切換。此外,在主體 殼體3H的握柄安裝部(連接部)31的前側設有第2開關61,通過該第2開關61進行暖風 和冷風的切換,進而,在握柄安裝部31的側面根部設有第3開關62,通過該第3開關62進 行離子發生裝置的開·關切換。此外,通過設在握柄安裝部31的下端部與握柄殼體5的上端部之間的節制機構4, 將主體殼體3H與握柄殼體5H帶有棘輪(々U 7々)功能而可轉動地連結。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體殼體3H通過將左 右2分割的主體左側殼體3H1和主體右側 殼體3Hr結合而形成,並且握柄殼體5H通過將左右2分割的握柄左側殼體5H1和握柄右側 殼體5Hr結合而形成。並且,節制機構4設在圖3所示主體右側殼體3Hr的握柄安裝部31的外側下部、 與圖6所示握柄右側殼體5Hr的內側上部之間。該節制機構4具備設在作為主體殼體3H和握柄殼體5H的其中一個部件的主體殼 體3H上的可彈性變形的旋轉環(第1卡合體)10、和能夠以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 3H的轉動中心軸C(參照圖3)為中心相對於該旋轉環10相對轉動(相對移動)地設在握 柄殼體(另一部件)5H上、分別在使用位置和摺疊位置上與旋轉環10卡合而限制握柄殼體 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轉動的棘輪環(第2卡合體)20。旋轉環(第1卡合體)10和棘 輪環(第2卡合體)20也可以分別設在主體殼體3H和握柄殼體5H上。旋轉環10如圖3所示,形成為在旋轉中心軸C方向上具有規定長度a的環狀(環 形狀)。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旋轉環10如圖5所示,負荷(在直線Ll方向上使旋轉環 10收縮的力)R作用在該旋轉環10上的部分IOK的徑向厚度tl形成得比其他部分ION的 徑向厚度t2厚(tl > t2)。具體而言,為了使厚度tl、t2具有差異,使旋轉環10的沿著外 周的輪廓形狀為圓形狀,並且使沿著內周的輪廓形狀為橢圓形狀。即,在本實施方式中,旋 轉環10的徑向厚度隨著從其他部分ION朝向負荷R作用的部分IOK逐漸變厚。另外,也可 以使旋轉環10的沿著內周的輪廓形狀為圓形狀、使沿著外周的輪廓形狀為橢圓形狀。此外,在使旋轉環10的壁厚tl變厚的部分IOK的外側設有第1凸部12,並且在旋 轉環10的壁厚t2變薄的部分ION的內側設有作為卡合到設在主體殼體3H上的凸臺部33 的卡合槽33a中的卡止部的卡止突起11。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凸部12及卡止突起11沿 旋轉環10的周向分別設有兩處。具體而言,第1凸部12在通過旋轉環10的中心的1條直線Ll上(相對於旋轉環 10的中心,點對稱的位置)設有兩處,並且卡止突起11在相對於直線Ll大致呈直角配置, 在通過旋轉環10的中心的1個直線L2上(相對於旋轉環10的中心,點對稱的位置)上設 有兩處。並且,旋轉環10如圖3及圖4所示,以其中心(直線Ll與直線L2的交點)與握 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轉動中心軸C大致一致的方式安裝在主體殼體3H上。此外,旋轉環10配置在設於主體右側殼體3Hr的外側的圓形凹部32內,並且嵌合 在從該圓形凹部32的底面以轉動中心軸C為中心突出的凸臺部33的外側。此時,在旋轉 環10的內周面與凸臺部33的外周面之間,設有容許旋轉環10的彈性變形(沿直線Ll方向收縮的變形)的程度的間隙。在凸臺部33的外周部上,在通過中心的1條直線上形成有一對卡合槽33a,通過將 旋轉環10的卡止突起11卡合在這些卡合槽33a中,將旋轉環10固定在凸臺部33上,在使 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相對轉動時,旋轉環10與主體殼體3H的握柄安裝部31 — 體地相對於握柄殼體5H相對轉動。另一方面,棘輪環(夕U ?夕U > V ) 20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與握柄殼 體5H的握柄右側殼體5Hr分體形成,並且如圖11所示,形成為連續圍繞旋轉環10的外周 的環狀。即,棘輪環20是對置於旋轉環 10的外周而配置的結構。此外,在形成為環狀的棘輪環20的轉動中心軸C方向的一端部、即對置於握柄右 側殼體5Hr的內面的一側的端部,設有沿與握柄殼體5H的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轉動中心 軸C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底壁部(壁部)21。該底壁部21與棘輪環20—體地設為環狀。並且,在棘輪環20對置於旋轉環10的外周的對置部、即棘輪環20的內周面上,設 有能夠隨著壓接而越過旋轉環10的第1凸部12的第2凸部22。該第2凸部22如圖7所示,當成為吹風機1的使用狀態、即、使握柄殼體5H相對 於主體殼體3H處於交叉的狀態(使用位置圖1所示的狀態)時,由在中央部容納第1凸 部12的兩凸起(& twn狀凸部22a、和設在相對於該兩凸起狀凸部22a變位了角度 θ 1(參照圖11)的位置上的棘輪凸部22b構成。角度θ 1比握柄殼體5Η相對於主體殼體 3Η的最大摺疊角度稍小。兩凸起狀凸部22a及棘輪凸部22b對應於一對第1凸部12分別 設有一對。此外,兩凸起狀凸部22a及棘輪凸部22b的突出部分為圓弧狀。棘輪環20如圖6及圖7所示,配置在設於握柄右側殼體5Hr的上端部上的圓形突 出部51的內側。圓形突出部51的中心與轉動中心軸C 一致,在該中心部形成有帶階差的 孔52。帶階差的孔52如圖10所示,將對置於圓形突出部51(主體右側殼體3Hr)的一側的 端部縮徑而形成階差部52a,使後述的筒狀軸56的前端碰抵在該階差部52a上。在棘輪環20的底壁部21上,如圖6所示,沿周向以大致等間隔朝向圓形突出部51 突設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是6處)卡合凸部23,並且在圓形突出部51的內側,設有分 別密接嵌合這些卡合凸部23的多個凹處53。凹處53設在以旋轉中心軸C為中心的多個放射狀的肋53c間,並且這些肋53c彼 此受以旋轉中心軸C為中心的弧狀的肋53d加強。並且,通過將棘輪環20的卡合凸部23 插入嵌合到凹處53中,將棘輪環20固定在握柄右側殼體5Hr上,在使握柄殼體5H相對於 主體殼體3H相對轉動時,棘輪環20與握柄殼體5H —體地相對於主體殼體3H相對轉動。此時,如圖6所示,使多個卡合凸部23中的一部分,在本實施方式中是位於下方的 兩個卡合凸部23a比其他卡合凸部23b稍稍突出而較高地形成。通過這樣使卡合凸部23 中的一部分比其他卡合凸部23b突出,在組裝棘輪環20時,首先將較高的卡合凸部23a插 入到凹處53中之後,能夠將插入的卡合凸部23a作為導引部而將其他的卡合凸部23b插入 到凹處53中,能夠容易地將卡合凸部23插入到凹處53中。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使卡合凸部23a的寬度比其他卡合凸部23b的寬度寬,並 且使插入卡合凸部23a的凹處53a的寬度匹配於卡合凸部23a的寬度而比其他凹處53b的 寬度寬,能夠防止棘輪環20向握柄右側殼體5Hr的誤組裝。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在嵌合旋轉環10的凸臺部33的卡合槽33a的兩側,形成有朝向外突出的突起部34,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在圓形突出部51對置於主 體右側殼體3Hr的面上,在帶有階差的孔52的周緣部上,在通過中心的1條直線上形成有 卡止突起部34的一對凸部54。
並且,在主體右側殼體3Hr與握柄右側殼體5Hr組裝時,將旋轉環10安裝在主體 右側殼體3Hr的凸臺部33上,並且在將棘輪環20組裝在握柄右側殼體5Hr的圓形突出部 51上之後,以使棘輪環20的內周對置於旋轉環10的外周的方式將圓形突出部51從外側覆 蓋在主體右側殼體3Hr的圓形凹部32上。這樣,將主體右側殼體3H與握柄右側殼體5Hr 試組裝。此時,嵌合了旋轉環10的凸臺部33的突起部34分別嵌合在形成於帶有階差的孔 52周緣部的一對凸部54間的弧狀凹部54a中,通過握柄殼體5H的使用位置與摺疊位置之 間的轉動,突起部34在弧狀凹部54a內移動。並且,在使吹風機1為使用狀態時,突起部34 碰抵在一對凸部54的一個上,並且在使吹風機1為摺疊狀態,即、使握柄殼體5H沿著主體 殼體3H的狀態(摺疊位置)時,突起部34碰抵在一對凸部54的另一個上。這樣,在本實 施方式中,由突起部34和凸部54構成內側的第1擋塊部Si。接著,對主體左側殼體3H1與握柄左側殼體5H1的組裝進行說明。如圖8、圖9所示,在主體左側殼體3H1的握柄安裝部31的下部外側形成有圓形 凹部35,在握柄左側殼體5H1的上端部上設有圓形突出部55。並且,在圓形突出部55的內 側,以旋轉中心軸C為中心,突設有到達握柄右側殼體5Hr的帶有臺階的孔52 (參照圖6) 的筒狀軸56,另一方面,在主體左側殼體3H1的圓形凹部35的中心部上,在旋轉中心軸C上 形成有旋轉自如地密接嵌合筒狀軸56的插通孔36。此外,在圓形凹部35的外側面上,以插通孔36為中心,以規定角度θ 2突設有一 對扇形凸部37,並且在圓形突出部55的內側面上,以筒狀軸56為中心設有收納扇形凸部 37的一對弧狀凹部57。並且,如圖9所示,使筒狀軸56插通在插通孔36中而將握柄左側殼體5Η1的圓形 突出部55覆蓋在主體左側殼體3Η1的圓形凹部35的外側。這樣,主體右側殼體3Hr與握 柄右側殼體5Hr的試組裝完成。此時,筒狀部56的前端部成為從插通孔36的內側突出規 定量的狀態。此外,在將圓形突出部55覆蓋在圓形凹部35上時,扇形凸部37嵌合在弧狀凹部 57中,隨著握柄殼體5H的轉動,扇形凸部37在弧狀凹部57內移動。並且,當處於吹風機1 的使用狀態及摺疊狀態時,扇形凸部37分別碰抵在弧狀凹部57的兩端壁57a上,由這些扇 形凸部37和兩端壁57a構成內側的第2擋塊部S2。進而,如圖8所示,在主體左側殼體3H1的圓形凹部35的下部,形成有圓弧狀的開 口部38,但在該開口部38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口部38a。並且,如圖4所示,在 主體右側殼體3Hr的握柄安裝部31的下端部上,突設有密接插入在上述切口部38a中的突 起39。這樣試組裝的主體右側殼體3Hr和握柄右側殼體5Hr、以及主體左側殼體3H1和握 柄左側殼體5H1在組裝了風扇F、加熱器H、馬達M、離子發生裝置I、第1至第3開關6、61、 62以及電源線7等的各功能部件之後,將主體右側殼體3Hr與主體左側殼體3H1對接,並且 將握柄右側殼體5Hr與握柄左側殼體5H1對接,將各自的對接部分結合。
此時,將從形成在主體左側殼體3H1上的插通孔36的內側突出的筒狀軸56的前 端部如圖10所示,插入到握柄右側殼體5Hr的帶有階差的孔52中,在此狀態下將固定小螺 釘(也可以是螺栓)B從外方(圖中右側)插入到階差部52a的中心孔52b中,螺合到筒狀 軸56的中心孔56a中並擰緊。由此,將主體右側殼體3Hr和握柄右側殼體5Hr、以及主體左 側殼體3H1和握柄左側殼體5H1在具備節制機構4的狀態下相互固定。此外,在使主體左側殼體3H1與主體右側殼體3Hr對接時,通過使主體右側殼體 3Hr的突起39密接嵌合到主體左側殼體3H1的切口部38a中,進行兩殼體3Hl、3Hr的下部 的對位。
將這樣組裝後的主體殼體3H和握柄殼體5H可在使用位置與摺疊位置之間相對轉 動地連結。並且,通過主體殼體3H與握柄殼體5H以旋轉中心軸C為中心相對轉動,旋轉環 10與棘輪環20相對轉動。於是,旋轉環10的第1凸部12與棘輪環20的第2凸部22 (兩 凸起狀凸部22a及棘輪凸部22b)隨著壓接而相互越過地移動。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當為了使用吹風機1而使握柄殼體5H轉動到使用位置 (例如將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逆時針轉動,以從圖12的狀態成為圖11的狀態) 時,第1凸部12隨著壓接而越過棘輪凸部22b和兩凸起狀凸部22a的棘輪凸部22b側的凸 起22c,嵌合(卡合)到凸起狀凸部22a的中央部上。這樣,通過使第1凸部12嵌合在兩 凸起狀凸部22a的中央部上,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相對轉動在圖11的握柄殼 體5H的順時針方向(使用方向)及逆時針方向(摺疊方向)上都被限制,握柄殼體5H被 保持在使用位置。另外,在該使用狀態下,通過第1擋塊部Sl及第2擋塊部S2,也成為握柄 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向使用方向的相對轉動被限制的狀態。此外,當吹風機1的使用結束,從圖11的狀態如圖12所示那樣將握柄殼體5H折 疊時,首先第1凸部12向反方向(摺疊方向)越過兩凸起狀凸部22a的棘輪凸部22b側的 凸起22c,進一步轉動,通過第1凸部12越過棘輪凸部22b,握柄殼體5H的相對於主體殼體 3H向使用方向的相對轉動被限制。另外,此時,通過第1擋塊部Sl及第2擋塊部S2,成為 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向摺疊方向的相對轉動被限制的狀態。因而,通過第1凸 部12與棘輪凸部22b的卡合、和第1擋塊部Sl及第2擋塊部S2,旋轉環10與棘輪環20的 順時針方向(使用方向)及逆時針方向(摺疊方向)的相對旋轉被限制,握柄殼體5H在折 疊狀態下被保持。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第1凸部12和第2凸部22隨著壓接而相互越過,限 制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轉動,或將對該轉動的限制解除。通過這樣,在使用狀 態、轉動狀態、摺疊狀態的切換時能夠帶來咔噠感。 這裡,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棘輪環20用比握柄右側殼體5Hr (握柄殼體5H)強度高 的材料形成。例如,在以合成樹脂為材料通過注射成形等分別一體成形的情況下,將棘輪環 20使用比握柄殼體5H的合成樹脂材料強度高的合成樹脂材料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體 殼體3H的左·右側殼體3Hl、3Hr及握柄殼體5H的左·右側殼體5Hl、5Hr使用通過在ABS 樹脂等的樹脂材料中混入例如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等的金屬水合物而難燃化的樹脂形成, 將棘輪環20使用沒有混入金屬水合物的ABS樹脂等的樹脂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將棘輪 環20使用鋁等的金屬形成,但在加工性及成本方面,使用強度較高的合成樹脂成形比使用 金屬更優選。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 中,握柄右側殼體5Hr (握柄殼體5H)使得不由棘輪環20的外 周部承受從旋轉環10對棘輪環20施加的載荷(棘輪環20從彈性變形的旋轉環10受到的 反作用力)。具體而言,在握柄右側殼體5Hr上,設有與棘輪環20的外周部(側壁部的外周面) 不接觸的非接觸部58 (參照圖10)。即,棘輪環20通過使卡合凸部23嵌合在設於圓形突出 部51的內側的凹處53中而固定在握柄右側殼體5Hr上,但此時,通過使圓形突出部51的 外周成為與凹處53的前端面大致相同的面,在握柄右側殼體5Hr上形成非接觸部58,消除 了接觸在棘輪環20的外周上的部分。換言之,使棘輪環20以棘輪環20的外周部以外的部位抵接在握柄右側殼體5Hr 上,將棘輪環20固定在握柄右側殼體5Hr上。另一方面,在主體右側殼體3Hr上,設有保持棘輪環20的外側的保持部32a。在本 實施方式中,該保持部32a利用形成有凸臺部33的圓形凹部32,由圓形凹部32的外周壁 32a形成保持部32a。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1及圖12所示,在主體殼體3H和握柄殼體5H的比 棘輪環20靠外側的位置(從節制機構4離開的位置)上,設有相互抵接而限制主體殼體3H 與握柄殼體5H的相對轉動的外側的擋塊部S3。該擋塊部S3由使主體殼體3H的握柄安裝 部31的前側下端部進一步朝向下方延伸設置的突出部40、和設在握柄殼體5H的後側內面 上的承受座59構成,成為在將握柄殼體5H摺疊時限制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 向摺疊方向的相對轉動的擋塊。突出部40如圖3及圖8所示,分別作為分割的半分割突出部40a、40b設在主體右 側殼體3Hr及主體左側殼體3H1上,通過將這兩個殼體3Hr、3Hl對接,將半分割狀突出部 40a、40b結合,形成前端部以圓弧狀突出的舌狀的突出部40。另一方面,承受座59如圖6所示,作為截面梯形狀設在安裝節制機構4的右側、即 握柄右側殼體5Hr的後側內面上。此時,承受座59形成為與握柄右側殼體5Hr的深度相當 的高度。另外,也可以使得當將兩殼體5Hr、5Hl對接時承受座59遍及握柄殼體5H的整個 內側寬度配置。如果這樣,則當將握柄殼體5H摺疊時能夠通過承受座59可靠地擋住突出 部40。此外,如圖1所示,握柄殼體5H的前側上部為沿著突出部40的形狀的凹設形狀部 5 3. ο進而,如圖11所示,在吹風機1的使用狀態下,握柄安裝部31的後側下端部31a 抵接在握柄殼體5H的後側上端部5b上,由這些後側下端部31a和後側上端部5b構成握柄 殼體5H的使用位置處的外側的擋塊部S4。如以上說明那樣,與主體殼體3H—體轉動的旋轉環10、和與握柄殼體5H—體轉 動的棘輪環20相對轉動,當旋轉環10的第1凸部12與棘輪環20的第2凸部22相互越過 時,旋轉環10彈性變形而沿直線Ll方向收縮,這樣彈性變形的旋轉環10的反作用力被輸 入給棘輪環20。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將棘輪環(第2卡合體)20用比握柄殼體(另一個部 件)5H強度高的材料形成,所以能夠通過強度變高的棘輪環20牢固地擋住上述反作用力, 能夠緩和影響到握柄殼體5H的情況。因此,能夠抑制棘輪環20的形狀變化或破裂,而且能夠抑制在握柄殼體5H上發生形狀變化及斷裂等。由此,能夠提高節制機構4的耐久性。這特別在如本 實施方式那樣將握柄殼體5H及主體殼體3H使用難燃化的材料形 成、實現了安全性的提高的情況下是有效的。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使旋轉環(第1卡合體)10與棘輪環(第2卡合體)20 以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轉動中心軸C為中心相對轉動,所以在使握柄殼體5H 相對於主體殼體3H轉動時,能夠使旋轉環10及棘輪環20分別與主體殼體(一個部件)3H 及握柄殼體(另一個部件)5H—體轉動。結果,能夠實現節制機構4的構造的簡化。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將旋轉環10形成為以轉動中心軸C為中心的環狀,所 以能夠抑制旋轉環10的形狀變化。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第1凸部12和第2凸部22隨著壓接而相互越過,限 制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轉動,或將該轉動的限制解除,所以在使用狀態、轉動 狀態、摺疊狀態的切換時能夠帶來咔噠感。此外,通過在與旋轉環10的外周及棘輪環20的旋轉環10的外周的對置部(內 周)上設置隨著壓接而相互自如越過的第1凸部12及第2凸部22,在使旋轉環10及棘輪 環20相對轉動時,能夠儘量降低在旋轉環10與棘輪環20之間產生的摩擦,能夠在儘量抑 制使用狀態及摺疊狀態下的保持性能的下降的同時,提高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 的轉動操作性。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將棘輪環20形成為環狀而連續地圍繞旋轉環10的外 周,所以能夠進一步抑制棘輪環20的形狀變化,能夠進一步提高節制機構4的耐久性。進而,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將棘輪環20與握柄殼體5H分體地形成,所以能夠容 易製造棘輪環20及握柄殼體5H。此外,由於能夠防止輸入給棘輪環20的旋轉環10的彈性變形帶來的反作用力被 直接傳遞給握柄殼體5H,所以即使通過難燃化等而握柄殼體5H的強度下降,也能夠提高節 制機構4的耐久性。進而,通過將棘輪環20與握柄殼體5H分體地形成,能夠抑制在握柄殼體5H的成 形時在外觀面上發生凹陷等,能夠實現外觀的改善。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在形成為環狀的棘輪環20的轉動中心軸C方向的一 端部上一體地設置沿與轉動中心軸C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底壁部(壁部)21,所以能夠通過底 壁部21抑制棘輪環20向徑向擴大,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棘輪環20的強度,能夠進一步提 高節制機構4的耐久性。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握柄殼體5H使得不由該棘輪環20的外周部承受從旋 轉環10對棘輪環20施加的反作用力(載荷),即由於在握柄殼體5H上設有不與棘輪環20 的外周部接觸的非接觸部58,所以能夠抑制棘輪環20在擴徑方向上受到的反作用力被傳 遞給握柄殼體5H。結果,能夠抑制握柄殼體5H破損。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在主體殼體3H上設有保持棘輪環20的外側的保持部 32a,所以能夠由保持部32a擋住從旋轉環10對棘輪環20施加的反作用力(載荷),能夠進 一步抑制棘輪環20的形狀變形。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在主體殼體3H和握柄殼體5H的比棘輪環20靠外側 的位置(從節制機構4離開的位置)上設有相互抵接而限制主體殼體3H與握柄殼體5H的相對轉動的外側的擋塊部S3,所以能夠實現使用狀態及摺疊狀態下的保持性能的提高。以上,對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 式,可以進行各種變形。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頭髮護理裝置而例示了吹風機,但也能夠將本發明 應用到具有刷部(主體部)和握柄部、能夠將握柄部相對於刷部摺疊的發刷中。此外,也可 以將本發明應用到其他頭髮護理裝置中。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將棘輪環與握柄殼體分體設置的結構,但也可以 將棘輪環通過例如雙色成形等與握柄殼體一體地成形。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通過在ABS樹脂等的樹脂材料中混入金屬 水合物而難燃化的樹脂的結構,但並不限於此,也可以使用公知的難燃化樹脂。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在主體部中搭載離子發生裝置等而具有各種功 能的頭髮護理裝置,但搭載這些公知的功能中的哪個功能,也包括什麼都不搭載的情況,能 夠適當地設定。此外,也可以將主體殼體及握柄殼體、棘輪環及旋轉環、其他細節部的規格(形 狀 、大小、布局等)適當地變更。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將棘輪環20的第2凸部 22用兩凸起狀凸部22a及棘輪凸部22b構成、在摺疊位置處棘輪凸部22b將第1凸部卡合 的結構,但如圖13及圖14所示,也可以使用僅設有凸起狀凸部22a的棘輪環20A,在使用位 置、摺疊位置的哪個位置上都是兩凸起狀凸部22a將第1凸部卡合。如果這樣,則能夠進一 步提高摺疊狀體的保持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頭髮護理裝置,具備主體殼體;握柄殼體,可轉動地安裝在該主體殼體的連結 部上;以及節制機構,分別在使用位置和摺疊位置限制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 的轉動;該頭髮護理裝置的特徵在於,上述節制機構具備第1卡合體,設在上述主體殼體和上述握柄殼體中的任一個部件 上;以及第2卡合體,可相對於該第1卡合體相對移動地設在另一個部件上,分別在使用位 置和摺疊位置與第1卡合體卡合,限制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轉動;上述第2卡合體由比上述另一個部件強度高的材料形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1卡合體和上述第2卡合體以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轉動中心軸 為中心相對轉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1卡合體形成為以上述轉動中心軸為中心的環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2卡合體對置於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而配置;並且,在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上以及上述第2卡合體與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的對 置部上,分別設有隨著壓接而相互自如越過的第1凸部及第2凸部;通過上述第1凸部和第2凸部隨著壓接而相互越過,限制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 體殼體的轉動,或將對該轉動的限制解除。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2卡合體形成為連續地圍繞上述第1卡合體的外周的環狀。
6.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2卡合體與上述另一個部件分體地形成。
7.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形成為環狀的上述第2卡合體上,設有沿與上述握柄殼體相對於上述主體殼體的轉 動中心軸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壁部。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另一個部件不由上述第2卡合部的外周部承受從上述第1卡合部對該第2卡合部 施加的載荷。
9.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一個部件上,設有保持上述第2卡合體的保持部。
10.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頭髮護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主體殼體及上述握柄殼體的從上述節制機構離開的位置上,設有相互抵接而限 制上述主體殼體與上述握柄殼體的相對轉動的擋塊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頭髮護理裝置,能夠進一步提高節制機構的耐久性。在由設在主體殼體(3H)上的第1卡合體(10)和第2卡合體(20)形成了節制機構(4)的頭髮護理裝置(1)中,將第2卡合體(20)用比握柄殼體(5H)強度高的材料形成,該第2卡合體(20)可相對於該第1卡合體(10)相對移動地設在握柄殼體(5H)上,分別在頭髮護理裝置(1)的使用位置和摺疊位置與第1卡合體(10)卡合而限制握柄殼體(5H)相對於主體殼體(3H)的轉動。
文檔編號A45D20/12GK102028349SQ20101029425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5日
發明者伊東謙吾, 山根裕二, 田中秀樹, 石川朋哉 申請人:松下電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