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玄幻小說都是古代(古代小說為什麼大多以)
2023-06-21 10:25:31 1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來自湯顯祖的《牡丹亭》,道盡了人間的風月之事,抒盡了風流人物的情思,成為了人們口口相傳的經典名句。古往今來,人們習慣給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加上一抹神話的色彩。如此一來,這些故事,不止浪漫了許多,也讓人有了更多的期待與遐想的空間。
從這一點來說,做得最完美的要數《牡丹亭》了,可以說,杜麗娘的老師不只為她打開了文學世界的大門,更給了情竇初開的她一份美好而又浪漫的愛情。
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一心想把心愛的女兒杜麗娘培養成大家閨秀,於是,就聘請了老師到家中為其授課,以《詩經》向杜麗娘灌輸「后妃之德」。但是,杜麗娘不以為然,卻在大好地春光面前做了一個美美的夢。在夢中,杜麗娘在牡丹亭遇到了柳夢梅,一見鍾情的她把夢做的太認真,以至於送了性命。
而杜麗娘死後,遊魂來到地府,判官問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狀元柳夢梅結親之事,便準許放她回返人間。此時,書生柳夢梅赴京應試,途中感風寒,臥病住進梅花庵中。機緣巧合的是,柳夢梅竟在梅園遇見了畫上的杜麗娘並一見傾心,與杜麗娘在夢中相會才知杜麗娘之事。
不久,此事為老道姑察覺,柳夢梅與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議請人掘了杜麗娘墳墓,杜麗娘得以重見天日,並且復生如初。之後,杜麗娘與柳夢梅終成眷屬,永結秦晉之好。這是一個浪漫且有魅力的愛情故事,雖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故事是杜撰的,但是,卻沒有人去戳破真相。
想必,如此美好的事情,也是大家夢寐以求的。無獨有偶,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著同樣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
相傳,有一戶人家家境頗為殷實,只是膝下單薄唯有一子,因此,對其嬌生慣養愛如珍寶。
而這個孩子在長大之後,卻無所事事,整日只是在街上閒逛。一天,看到賣香粉的姑娘生得粉妝玉砌,便顧盼神飛、心生愛慕。可是,又不好直截了當地的說出口,便日日去姑娘那裡買香粉,付了錢就走,從來不多留,兩人也從來不說一句話。
久而久之,姑娘覺得奇怪,便先開了口:「公子買了如此多的香粉,是要往哪裡用嗎?」這下機會來了,他連忙回答道:「我並非為了買香粉,只是因為心裡喜歡你,又不好意思說,所以,天天來買香粉,好見你一面。」姑娘聽後,被公子的真情所感動,便與公子私定了終身,並相約明晚在公子的家中相見。
到了約定的時辰,公子靜靜地在屋裡等待,他躺在床上一邊數著星辰一邊注意著窗外的動靜。果不其然,只見心上人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對此,公子是何等欣喜,一把將姑娘摟入懷中。他因緊張和興奮輕輕地喘著粗氣,多日來傾慕的女子終於走下了蓮花臺,被自己折在手中了。
他覺得這份幸福太真切,從未如此欣喜若狂,結果,樂極生悲一命嗚呼了。
姑娘又害怕又傷心慌亂之中便跑了,天亮之後才回到了家裡。吃早飯時,父母不見兒子的身影,就去房間找尋,卻發現了兒子的屍體。這對夫妻已是遲暮之年,唯有這一個獨苗兒,一旦失去悲痛欲絕。在入殮的時候,父母在他的箱子裡,發現了百餘包香粉,於是,他們便認定是這些香粉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之後,為了找出真兇,他們拿著粉包與街上的香粉鋪子一家一家地對比,終於,他們找到了這位姑娘的香粉店。姑娘一看公子的家人找來了,便對著他們哭訴道:「我與公子相戀,不想那夜幽會,公子過於興奮,所以,就過世了。」他的父母顯然不相信這套說辭,堅持要把她扭送到官府。
面對縣太爺的質問,姑娘百口莫辯,只好認罪伏誅。不過,她卻說道:「既然心上人已死,我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不如讓我隨他而去,也好成全了我們倆的情義。不過,請青天大老爺允許我去看看他的遺體,就當是跟他告個別。」縣令答應了她的請求。
姑娘來到公子的棺槨旁,伏著屍體,哭得傷心欲絕:「公子啊,你若是在天有靈,知道我是冤枉的,那麼,我死了也心甘情願... ...」就在這時,公子竟突然甦醒過來了,眾人見此無不大驚失色。之後,他說出了事情的原委,不僅洗刷了姑娘的冤屈,還與姑娘結為了夫妻。
這個故事與《牡丹亭》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古代的很多愛情傳說,都以浪漫和美好結尾。比如:《梁祝》,雖然相愛之人在生前陰差陽錯地錯過了,但是,他們卻在死後化蝶比翼雙飛;再比如:《孔雀東南飛》,雖然生前經歷了悲歡離合,但是,死後卻成為了一對相依相偎的鴛鴦。
我們不能說這是迷信,這只是人們的美好想像,是人們對於真善美的追求而發出的想像。《牡丹亭》和賣粉姑娘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可以超越一切界限,哪怕是生死都要為之讓路。」而《梁祝》和《孔雀東南飛》則詮釋了愛情的真諦,那就是:「不管彼此相隔多遠,不管世俗有多少桎梏,甚至,不管是否可以長相廝守,只要兩顆心依偎在一起,那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愛從來都不是為滿足人性的原始欲望而生的,它更是柏拉圖式的精神需求。所以,「真愛無需多言,安好便是晴天。」
參考資料:
【《牡丹亭》、《世說新語》、《梁祝》、《孔雀東南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