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的車輪拆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15:25:11 2

本發明涉及輪椅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輪椅行駛系統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輪椅是專為肢體傷殘者或行動不便人士提供的一種代步和康復工具,肢體傷殘者或行動不便人士藉助輪椅可進行身體鍛鍊或參與社會活動。而目前常見的輪椅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一是為方便搬運轉移,目前常見的輪椅一般為可摺疊式,但其車輪均無法進行方便快速地拆卸,使得輪椅佔用的空間較大,從而給輪椅的搬運轉移帶來了極大不便;二是目前常見的輪椅的剎車機構一般是依靠設置在輪椅車輪上的手推圈進行剎車,而採用這種剎車機構,輪椅的使用者需要用手對手推圈進行控制,不僅需要耗費較大的力氣,而且剎車效果差,有時甚至會對使用者的手部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種車輪可進行拆卸,且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十分便於搬運轉移,剎車機構的剎車效果好,使用方便的輪椅車輪拆卸裝置。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輪椅的車輪拆卸裝置,它包括有輪椅本體,所述輪椅本體包括有車架,它還包括有成對的車輪、中軸、鋼珠鎖定機構、剎車盤、剎車卡鉗、剎車操縱機構、座套和鎖緊杆,所述成對的車輪分別通過中軸安裝在車架的兩側部,並通過鋼珠鎖定機構進行鎖定,所述剎車盤分別固定安裝在成對的車輪上,在成對的車輪上分別設置有手推圈,在所述車架的兩側部分別設置有限位擋塊,所述座套套置在車架上,在該座套上開設有成對的鎖緊孔,所述鎖緊杆穿置在該成對的鎖緊孔內,將座套鎖置在車架上,所述剎車卡鉗固定安裝在座套上,該剎車卡鉗與剎車盤相對應,所述座套上還設置有與限位擋塊相對應的限位板,所述剎車操縱機構安裝在車架上,該剎車操縱機構通過剎車線與剎車卡鉗相連接。
它還包括有軸承,在所述車架的兩側部分別設置有安裝座,在該安裝座上開設有通孔,所述車輪中部設置有軸承腔,在該軸承腔一側的側壁上開設有孔,所述中軸從孔穿過,其前部通過軸承插置在軸承腔內,中軸的後部開設有鎖定腔,所述鋼珠鎖定機構主要由鎖定杆、鋼珠和彈簧構成,所述鎖定杆活動插置在中軸的鎖定腔內,在鎖定腔的周壁上開設有鋼珠槽,所述鋼珠呈周向排布活動嵌置在鋼珠槽內,在中軸上開設有與鋼珠相對應的楔形槽,在鎖定杆後部開設有環形槽,所述彈簧套置在鎖定杆上,並分別位於環形槽和鎖定腔內,所述安裝座通孔的內壁上開設有環形限位槽,在中軸上設置有與安裝座相對應的環形限位板,所述中軸的後部插置在安裝座的通孔內,中軸的環形限位板抵靠在安裝座上,所述鋼珠的外側部卡置在通孔內壁的環形限位槽內,將中軸鎖置在安裝座的通孔內。
它還包括有機頭,所述機頭固定安裝在車架的前部,該機頭上設置有把手,所述剎車操縱機構固定安裝在機頭的把手上。
所述剎車卡鉗通過支座固定安裝在座套上。
所述鎖緊杆為快拆杆。
所述軸承由2個構成,所述位於軸承腔內的中軸上開設有第一環形卡槽,軸承的內圈卡置在該第一環形卡槽內,在軸承腔的內周壁上開設有第二環形卡槽,軸承的外圈卡置在該第二環形卡槽內,在鎖定杆的後端部設置有環形擋板,所述鋼珠鎖定機構的鋼珠為3~6個,並沿鎖定腔側壁周向均布,所述鎖定腔的周壁上的鋼珠槽呈與鋼珠相對應的錐狀。
所述限位擋塊呈l型。
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車輪上安裝剎車盤,並利用剎車操縱機構操縱剎車卡鉗夾緊剎車盤進行制動,從而避免了使用者直接用手操縱車輪的手推圈進行制動,使用起來十分方便,而且,盤式剎車盤具有散熱性能好、抗熱衰減能力強、不忌泥水汙染等諸多優點,十分適合作為輪椅的剎車裝置;車輪通過中軸安裝在安裝座的通孔內,並通過鋼珠鎖定機構進行鎖定,當需要對車輪進行拆卸時,只需向外拉動鎖定杆的環形擋板,使鋼珠鎖定機構的鋼珠縮回,然後鬆開鎖緊杆,並移開座套,將剎車卡鉗與剎車盤進行分離,即可將車輪從車架上卸下,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從而實現了車輪的可拆卸化,可大大減小其佔用的空間,使得輪椅搬運轉移起來變得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車輪安裝在車架上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鋼珠鎖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中軸鋼珠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車輪與車架分離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剎車盤安裝在車輪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所示,輪椅的車輪拆卸裝置,它包括有輪椅本體,所述輪椅本體包括有車架1,它還包括有成對的車輪2、中軸3、軸承4、鋼珠鎖定機構、剎車盤5、剎車卡鉗6、剎車操縱機構7、座套8和鎖緊杆9,由圖7所示,所述剎車盤5分別通過螺栓31固定安裝在車輪2上,在所述成對的車輪2上分別設置有手推圈32。由圖2和圖3所示,在所述車架1的兩側部分別設置有安裝座10,在該安裝座10上開設有通孔11,所述車輪2中部設置有軸承腔12,在該軸承腔12一側的側壁上開設有孔13,所述中軸3從孔13穿過,其前部通過軸承4插置在該軸承腔12內,所述軸承4由2個構成,所述位於軸承腔12內的中軸3上開設有第一環形卡槽28,軸承4的內圈卡置在該第一環形卡槽28內,在軸承腔12的內周壁上開設有第二環形卡槽29,軸承4的外圈卡置在該第二環形卡槽29內。中軸3的後部開設有鎖定腔14,所述鋼珠鎖定機構主要由鎖定杆15、鋼珠16和彈簧17構成,所述鎖定杆15活動插置在中軸3的鎖定腔14內,由圖4所示,在鎖定腔14的周壁上開設有鋼珠槽18,所述鋼珠16呈周向排布活動嵌置在鋼珠槽18內,該鋼珠16為3~6個,並沿鎖定腔14側壁周向均布,所述鎖定腔14的周壁上的鋼珠槽18呈與鋼珠16相對應的錐狀,使得鋼珠16具有向鎖定腔14內部移動的餘量,同時可對鋼珠16進行很好的限位。在中軸3上開設有與鋼珠16相對應的楔形槽19,在鎖定杆15後部開設有環形槽20,所述彈簧17套置在鎖定杆15上,並分別位於環形槽20和鎖定腔14內,所述安裝座10通孔11的內壁上開設有環形限位槽21,在中軸3上設置有與安裝座10相對應的環形限位板22,所述中軸3的後部插置在安裝座10的通孔11內,中軸3的環形限位板22抵靠在安裝座10上,在彈簧17的彈力作用下,將鎖定杆15向鎖定腔14的內部頂推,並通過楔形槽19的斜面將鋼珠16向外頂推,對鋼珠16進行很好地限位,使鋼珠16的外側部卡置在通孔11內壁的環形限位槽21內,將中軸3鎖置在安裝座10的通孔11內,該鋼珠鎖定機構具有自鎖功能,當外力作用在鋼珠16的外側部時,不會使鋼珠16縮回。在鎖定杆15的後端部設置有環形擋板30,當需要將中軸3從通孔11內取出時,只需向外拉動環形擋板30使楔形槽19移動至鋼珠16下方,使鋼珠16落下,即可將中軸3從通孔11內取出,從而將車輪2從車架1上卸下。由圖5和圖6所示,在所述車架1的兩側部分別設置有限位擋塊23,所述座套8套置在車架1上,在該座套8上開設有成對鎖緊孔24,所述鎖緊杆9穿置在該成對的鎖緊孔24內,將座套8鎖置在車架1上,該鎖緊杆9為快拆杆,該快拆杆可直接從市面上購買得到,鬆開鎖緊杆9後,座套8可在車架1上進行滑動。所述剎車卡鉗6通過支座33固定安裝在座套8上,該剎車卡鉗6與剎車盤5相對應,所述座套8上還設置有與限位擋塊23相對應的限位板25,限位擋塊23可設置呈l型,使得限位板25可以正好卡置在呈l型的限位擋塊23上,可有效防止座套8沿軸向移動或轉動,從而對剎車盤5和剎車卡鉗6之間的位置關係進行精確定位。可在車架1的前部安裝機頭27,將輪椅設置成三輪輪椅,在機頭27上設置有把手34,所述剎車操縱機構7固定安裝在機頭27的把手34上,所述剎車操縱機構7通過剎車線26與剎車卡鉗6相連接,上述剎車卡鉗6、剎車盤5和剎車線均可直接從市面上購買得到,剎車操縱機構7可選用市面上常見的握把式剎車操縱機構,通過操縱剎車操縱機構7,並通過剎車線26帶動剎車卡鉗6動作,將剎車盤5夾緊進行制動。當需要將車輪2從車架1上卸下時,先將鎖緊杆9鬆開,並將座套8移開,使剎車卡鉗6從剎車盤5上脫離,然後向外拉動環形擋板30,使鋼珠鎖定機構的鋼珠16縮回,將中軸3從安裝座10的通孔11內脫出,即可將車輪2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