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城市建築(建築可閱讀這座)
2023-06-21 10:12:38 3
在楊浦濱江有這樣一座建築,它有著層層疊疊的綠植、DNA般螺旋上升的鋼結構、離地近20米的270度江景觀賞平臺以及如同丘陵般自由延展的邊界……去過的小夥伴們一定猜到了,這就是「綠之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下這座「拆」出來的網紅建築吧↓
連接城市與江岸的綠橋
「綠之丘」位於楊浦濱江南段,原為菸草公司機修倉庫,始建於1995年,是一座6層鋼筋混凝土廠房,其前身可追溯到1920年建立的怡和冷庫。
如今的綠之丘實現了市政和民用建築的高度融合,達到了技術體的再自然化,通過單體建築將江岸及其城市腹地相連,成為上海一座十分特殊的建築綜合體。
建築修繕·另闢蹊徑做「減法」
菸草公司機修倉庫是一座高30米、寬40米、長近100米的建築,它橫亙在楊浦濱江邊,離水岸只有10餘米。當時,由於既缺乏明確的工藝價值,也不具備明顯的建築特徵,這座六層鋼筋混凝土框架板樓對濱江岸線造成巨大的壓迫感,也阻隔了城市到江岸的聯繫。
2016年3月,在楊浦濱江實施公共空間貫通工程中,這座建築嚴重阻擋了濱江景觀視線,成為項目規劃的難題,曾一度面臨被拆除的可能。
但是,在盤活工業建築和減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城市規劃部門和市政建設部門反覆協商之後,決定保留該建築並進行改造,使之成為一個集市政基礎設施、公共綠地和公共配套服務於一體的城市濱江綜合體。
修正過程中,設計團隊拆除原有倉庫的第6層。拆除後,面向西南方向對建築做斜向切削,削弱建築對濱水空間的影響,形成臺地式景觀平臺,在面向城市的東北方向也進行了一次斜向切削,形成引導城市空間向濱水延伸的態勢。
整座建築的上半部分覆蓋著綠植,通過懸挑的樓梯和坡地與江岸連接,使得整個建築猶如一座巨大的綠橋。同時,對其內部進行規劃細分,形成「綠丘中的小房子」,用於公共配套服務用房。
為了將天光引入內部,改變建築內部幽暗的光線,設計團隊在建築的中心、下穿城市道路的上方置入中庭,其中的雙螺旋樓梯也起到了溝通各層的作用。整座建築通過城市道路、坡道、樓梯、雙螺旋中庭等多種交通空間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與城市和江岸進行連接。
打卡點
01
一層樓梯平臺
從一層樓梯平臺望向綠之丘,一座被綠植環繞的「丘陵」映入眼帘,從二層起逐層收縮形成層層疊疊的露臺,設計十分巧妙,也極具觀賞性。
02
中庭迴旋樓梯
楊浦大橋下,濱江步道旁,工業風的鋼鐵森林內部大有乾坤。建築的中央建有螺旋式扶梯,連通著各層的展廳,直達樓頂花園。迴旋樓梯搭配天台花園,是不可錯過的建築空間打卡地之一。
3
頂樓U型步道
綠之丘頂樓有一段U型步道,為市民遊客提供270度觀景平臺,漫步其間,有一種騰空臨江的視覺效果,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美景。
開放信息
綠之丘為全時段開放式建築,2樓因施工需要暫停開放。
周邊打卡點
01
楊浦大橋 塔吊
楊浦大橋全長8354米,主跨602米(此處黃浦江江面寬545米),為當時世界主跨徑最大的斜拉橋。而位於楊浦濱江沿岸的塔吊,作為昔日的工業遺存,不僅見證了沿江兩岸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更是成為市民遊客觀賞拍攝楊浦大橋的絕佳視角。
地址:楊浦濱江沿線(靠近楊樹浦路寧國路)
02
楊樹浦發電廠
楊樹浦發電廠有著「中國電力工業的搖籃」的美譽,最近,又被納入了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目錄。如今,這裡精心籌建並開放了楊樹浦發電廠陳列室,市民遊客可以在此了解這座百年電廠的發展歷史。
地址:楊樹浦路2800號
開放時間:周一、周三、周五(國定節假日、企業內部活動除外)9:00-11:00,13:30-15:30(15:00停止入場)
門票:免費
預約信息:致電021-65692200,僅接受團體預約,每團限25人及以下。
03
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
展示館位於一座始建於1902年的老建築舊址, 總建築面積1410㎡,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為鋼木混合結構。建築外觀看起來像個沐浴在陽光裡的「木盒子」,全面呈現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發展概述、理論淵源、豐富內涵、時代價值,是一個集歷史記憶、理論學習、宣傳教育、交流互動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共開放空間。
地址:安浦路、德紗路路口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場),節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門票:免費
預約信息:致電13002169879或至場館服務臺進行參觀預約登記。
04
水廠棧橋
楊樹浦水廠為古典哥特城堡式建築,水廠棧橋面層材料選擇了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菠蘿格木材,以木材來表達溫潤謙和的氣質,柔化楊浦濱江沿線的工業感,粗壯的防撞柱以不同的方式向上順延,被演繹成為人行棧橋中一個個功能或生態節點,富有創意。
地址:楊浦濱江沿線(靠近楊樹浦路1056號)
周邊旅遊線路推薦
黃浦碼頭舊址(秦皇島路碼頭)→楊樹浦水廠棧橋→雨水花園→東方漁人碼頭→綠之丘→皂夢空間→楊樹浦發電廠→上海國際時尚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