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個大教育中心城市是哪裡(過去10年全國進步最大城市)
2023-06-21 16:55:24 1
20年前,如果你說合肥是「中國最大的縣城」,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反駁,新中國成立之初,合肥市區面積不超過5平方公裡,人口只有5萬的規模,而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合肥已經成為中國的「霸都」。
2001年,合肥的GDP只有363.4億元,2019年,就達到9409.億,20年時間,GDP翻了近25倍,全國漲幅最大的城市。近十年,合肥的GDP增幅——213%,排在全國各大城市第一。
城市發展與教育相輔相成。正如中科大與合肥,相互成就,共同進步,持續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帶去源源不斷的成長原動力。未來,中科大國際校區的落成與發展或將推動合肥更上一層樓。
01、中國科大與合肥的不解之緣歷史上,一座城市與一所大學結緣的故事不在少數。城市往往給予大學承載力,大學反哺城市以活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合肥就是如此。半個多世紀前,中國科大「舉家南遷」,合肥以傾城之力張開雙臂,開啟了兩者的相伴相生,進而成就了一段傾城之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和特色文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958年建校於北京,1970年南遷至安徽合肥,今年是該校在合肥辦學的第52個年頭。
1978年以來,學校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成為國家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
在很多人看來,合肥與中國科大城校攜手、共同發展,已成為全國城校並進的典範。可以說,從國家技術創新試點城市到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從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合肥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中國科大都以自己獨特的創新優勢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中科大國際校區
中國科大國際校區的提法由來已久。2019年10月,中科大新聞網還出現中科大蘇州國際校區的相關消息。
2021年4月,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李錦斌在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暨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推進大會上表示:
中國科大國際校區建設既是科大的大事,也是安徽的大事。50年前我們以「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糧,一定要讓科大師生吃飽」的力度,與科大結下了「傾城之戀」,今天我們更要以「傾省之力」支持中國科大國際校區建設。
今年2月發布的《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同樣提到了「規劃建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校區,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
如今,中科大國際校區,選址終於塵埃落定。中科大國際校區落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中科大國際校區屬於六大功能片區之一,佔地1000畝。西邊是大科學裝置區,有大氣環境模擬設施、能源研究院、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研究設施園區等;南邊是科學家小鎮。
自1970年南遷合肥以來,中國科大在合肥已陸續建成東區、西區、北區、南區和中區五個校區。
相較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來說,合肥國際教育起步較晚。中國大陸最早的國際化學校始於上世紀80年代,而合肥地區最早的國際化學校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誕生於2000年。
近年來,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受外企落地、人才引進以及居民教育觀念的影響,合肥的國際化學校增速較快。
從學校性質來看,合肥的國際化學校以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為主,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僅1所,為合肥加拿大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該校創辦於2014年,是安徽省首家15年一貫制IB國際學校。
從海外名校錄取offer方面來看,合肥一中國際部、合肥八中國際部等表現較為突出。
部分合肥國際化學校/國際部簡介
合肥潤安公學潤安公學國際部始於1993年,是安徽省第一所民辦學校、安徽省唯一服務中國籍學生的國際文憑幼小項目授權幼兒園、國際文憑小學項目授權學校、國際文憑中學項目候選學校,是安徽省唯一的華蒙IB學校協會成員學校、安徽省唯一的美國MTC成員學校、安徽省唯一的英國PSGN(全球夥伴學校聯盟)成員學校。15年一貫制,潤安公學國際部學生主要學習IB國際文憑課程。採用小班、包班授課,且每班都配一名專職外教,全天候與學生相處,加強彼此間的外語學習及文化融合。
合肥新華公學
合肥新華公學是新華控股集團為弘揚合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精神,順應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積極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深化國際教育理念與使命價值而創辦的一所十五年一貫制的國際化學校。
合肥新華公學由合肥市人民政府教育招商組招商引進,經市委、市政府批准,依照「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並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著力打造「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先鋒示範學校,為學生提供與世界接軌的雙語教學環境,為社會培養具有民族自信、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的未來世界傑出公民。
合肥八中國際部
合肥八中國際部創辦於2009年,是安徽省第一家國際教育項目。八中國際部擁有完備、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配備了一支業務精幹、熟悉東西方文化的教師隊伍,實施中外融合的雙文憑課程。
八中國際部,作為安徽省國際課程的領跑者,每年畢業生的名校錄取率,在全省堪稱翹楚。學校始終貫徹「以人為本,讓學生終身發展」的辦學理念,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卓越人才」作為育人目標。
合肥一中國際部
合肥一中國際部課程設置結合中西方教育的優勢及特色,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目的、學習狀況和學業選擇進行量身定製。旨在讓學生於積極互動、輕鬆愉快、優質高效的教育氛圍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學術能力和個人能力。
03、國際教育的又一片「藍海」?合肥佔據著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擁有眾多資源,當前其發展勢頭迅猛,國際教育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未來值得期待。
1、城市發展
定位:合肥將以「創新引領的全國典範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為發展願景,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遊、創新創業創造、追夢築夢圓夢的現代化大都市。
城市定位包括全球科創新樞紐、區域發展新引擎、美麗中國新樣板、美好生活新天地、城市治理新標杆。
環境:合肥,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繼上海之後國家第二個綜合性科學中心城市;2015年合肥被英國BBC和《經濟學人》評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合肥佔安徽全省GDP四分之一。在《2022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合肥置身「新一線城市」陣營。
合肥自然環境優美,名勝古蹟眾多,具有鮮明的園林生態環境,四度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中有園,園中有城,是國家首批命名的3個全國園林城市之一,也是全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
人口:合肥發展明顯提速,其中常住人口是最好的說明指標之一。不久前,《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草案發布,到2035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將超過1300萬,實際服務人口超過1500萬。
2、政策引領
今年5月,合肥市出臺加快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行動方案(2022—2025年)。要提升國際教育服務。加快推進新橋科創示範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建設,大力引進滬蘇浙優質國際教育資源,多渠道吸引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來肥合作辦學。
方案明確,提高國際班辦學質量,支持具有國際化辦學特徵的學校增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辦學資格,到2025年新增3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深化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加強因公出國(境)教育交流經費保障。加強國際化教育學校信息發布,督促學校加強課程、師資、國內外院校升學渠道等信息公開,促進校間良性競爭。適時拓寬「留學合肥」政府獎學金範圍,加強國際教育收費監督,減輕外籍人員子女入學負擔。
合肥,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屢屢創造奇蹟,成為過去10年,中國進步最大的城市。教育與城市發展相輔相成,合肥的快速發展為國際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而教育也將成為其未來發展的最強支撐。將合肥打造成國際化城市的願景,將推動國際教育的蓬勃發展,其未來值得期待。
編輯:阿黎
來源:澎湃新聞、國際教育在線、中科大等學校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