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塵衝擊鑽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18:51:26 2

本發明涉及衝擊鑽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無塵衝擊鑽。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或者建築方面,經常會使用到電鑽,電鑽常用於打孔,打孔的過程中,牆面或者板材打孔會產生大量廢屑,同時由於摩擦的作用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廢屑伴隨高熱量,容易對周圍造成破壞,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無塵衝擊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塵衝擊鑽,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由於摩擦的作用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廢屑伴隨高熱量,容易對周圍造成破壞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塵衝擊鑽,包括衝擊鑽體,所述衝擊鑽體的左端插接有鑽頭,所述鑽頭的本體橫向開有輸液道,所述鑽頭的左端開有兩組出液口,所述鑽頭外壁的右端開有兩組進液口,所述衝擊鑽體外壁的左端套接有儲液外套,所述儲液外套的右側壁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安裝有緊固螺栓,所述緊固螺栓的底部連接有頂板,所述頂板的左右兩側均套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通過螺釘連接有壓板,所述壓板的底部連接有防滑墊,所述儲液外套的左側壁的底部連接有進液頭,所述儲液外套左側壁的中心位置開有外固定孔,所述儲液外套的內腔右側壁連接有儲液內套,所述儲液外套右側壁的中心處開有通槽,所述儲液內套的右端與通槽左側壁的邊緣處密封連接,所述安裝板安裝在通槽右側壁的邊緣處,所述儲液內套的左側壁的中心處開有內固定孔,所述外固定孔與內固定孔均套接於鑽頭的外壁,兩組所述進液口位於外固定孔與內固定孔之間,所述儲液外套與儲液內套組成的空腔為儲液套,所述儲液套的內腔右側設置有活塞圈,且活塞圈套接在儲液內套的外壁,所述儲液外套右側壁的頂部連接有高壓進氣頭。
優選的,所述鑽頭為麻花鑽,所述進液口位於鑽頭的鑽柄左側,兩組所述出液口分別置於鑽頭的兩個後刀面上。
優選的,所述安裝板的數量為三組,且三組安裝板呈圓周狀均勻分布在儲液外套的右側壁。
優選的,所述安裝板上開有連接孔,且連接孔的內壁開有與緊固螺栓相適配的內螺紋。
優選的,所述鑽頭的刃部為硬質合金鋼刃,且鑽頭的鑽柄及刀杆為高速鋼體。
優選的,所述外固定孔與內固定孔的結構相同,所述外固定孔與內固定孔的內腔均安裝有軸承,且兩組軸承與外固定孔和內固定孔的安裝處均安裝有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無塵衝擊鑽,通過儲液套將內部的液體輸送到鑽頭上,在鑽頭轉動時進行噴液,通過噴出的液體將由於摩擦產生的廢屑和熱量進行聚集落地和冷卻作用,對於鑽頭的保護效果較好,減少廢屑的飛舞,減少廢屑對環境的汙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衝擊鑽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鑽頭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緊固螺栓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儲液外套內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衝擊鑽體、2鑽頭、3輸液道、4進液口、5出液口、6儲液外套、7安裝板、8緊固螺栓、9頂板、10支撐板、11壓板、12防滑墊、13進液頭、14外固定孔、15儲液內套、16內固定孔、17儲液套、18活塞圈、19高壓進氣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5,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無塵衝擊鑽,包括衝擊鑽體1,衝擊鑽體1的左端插接有鑽頭2,鑽頭2的本體橫向開有輸液道3,鑽頭2的左端開有兩組出液口5,鑽頭2外壁的右端開有兩組進液口4,衝擊鑽體1外壁的左端套接有儲液外套6,儲液外套6的右側壁連接有安裝板7,安裝板7上安裝有緊固螺栓8,緊固螺栓8的底部連接有頂板9,頂板9的左右兩側均套接有支撐板10,支撐板10的底部通過螺釘連接有壓板11,壓板11的底部連接有防滑墊12,儲液外套6的左側壁的底部連接有進液頭13,儲液外套6左側壁的中心位置開有外固定孔14,儲液外套6的內腔右側壁連接有儲液內套15,儲液外套6右側壁的中心處開有通槽,儲液內套15的右端與通槽左側壁的邊緣處密封連接,安裝板7安裝在通槽右側壁的邊緣處,儲液內套15的左側壁的中心處開有內固定孔16,外固定孔14與內固定孔16均套接於鑽頭2的外壁,兩組進液口4位於外固定孔14與內固定孔16之間,儲液外套6與儲液內套15組成的空腔為儲液套17,儲液套17的內腔右側設置有活塞圈18,且活塞圈18套接在儲液內套15的外壁,儲液外套6右側壁的頂部連接有高壓進氣頭19。
其中,鑽頭2為麻花鑽,進液口4位於鑽頭2的鑽柄左側,兩組出液口5分別置於鑽頭2的兩個後刀面上,安裝板7的數量為三組,且三組安裝板7呈圓周狀均勻分布在儲液外套6的右側壁,安裝板7上開有連接孔,且連接孔的內壁開有與緊固螺栓8相適配的內螺紋,鑽頭2的刃部為硬質合金鋼刃,且鑽頭2的鑽柄及刀杆為高速鋼體,外固定孔14與內固定孔16的結構相同,外固定孔14與內固定孔16的內腔均安裝有軸承,且兩組軸承與外固定孔14和內固定孔16的安裝處均安裝有密封圈。
工作原理:將儲液外套6套接在衝擊鑽體1外壁的左端,外固定孔14和內固定孔16套接在鑽頭2上,兩組進液口4位於外固定孔14和內固定孔16之間,旋轉緊固螺栓8,緊固螺栓8與安裝板7的相互作用使得緊固螺栓8縱向移動,根據衝擊鑽體1外壁左端外徑的尺寸進行確定緊固螺栓8的上移或者下移,緊固螺栓8的縱向移動帶動頂板9和支撐板10縱向移動,頂板9與支撐板10為分體設計,使得頂板9的轉動並做上下移動能夠帶動支撐板10上下移動並不轉動,支撐板10帶動壓板11移動,使得壓板11與防滑墊12卡接在衝擊鑽體1外壁的左端並緊固,使用時,通過進液頭13向儲液套17內加入水,水的加入使得活塞圈18向右移動,通過高壓進氣頭19向儲液套17內加入高壓氣體,在高壓氣的壓力下活塞圈18向左移動,活塞圈18將儲液套17內的水向左擠壓,儲液套17內的水通過進液口4進入輸液道3中,輸液道3中的水隨著轉動的鑽頭2通過出液口5噴出,從而達到將廢屑聚集降落的作用並能將熱量吸收。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