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及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23 01:08:51 1
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及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屬於除塵設備。其包括外層旋流筒體和離心導管,所述外層旋流筒體上端埠處設置有外層離心導葉,所述離心導管通過外層離心導葉通孔進入外層旋流筒體的內部,所述外層旋流筒體包括圓柱筒和上大下小的截頭圓錐筒,所述外層旋流筒體的圓柱筒內設有內層旋流筒體,所述內層旋流筒體為圓柱筒,內層旋流筒體上端埠處設置有內層離心導葉,所述離心導管通過內層離心導葉通孔進入內層旋流筒體的內部,所述內層旋流筒體的外壁與外層旋流筒體的內壁間設有除塵間隙。採用改旋流分離器的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的效率達到98-99%。
【專利說明】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及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旋流分離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及採用這種分離器的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屬於除塵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用於除塵領域的旋風分離器的原理是利用氣流的高速旋轉,使密度大的塵粒在離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並在重力作用下下落達到氣固分離,排除氣體中的固體雜質,提純、淨化氣體,這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採用旋風分離器的多管除塵器可以有效的達到除塵淨化的目的。目前國內的搗固焦爐的幹熄焦生產工藝使二次除塵器的進口氣體濃度大幅提高,有的甚至達到28g/m3,採用普通旋風分離器的單級多管除塵器不能滿足工藝需要,其一般對於氣體濃度為5_8g/m3的氣體具有較好的除塵效果,而對於高濃度、粉塵粒徑差別大、粉塵表面硬度高而且溫度高的氣體的除塵效果不理想。
[0003] 申請人:申請的中國專利CN202460861U公開的「複式分層旋流器及其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做出了改善高濃度粉塵粒徑差別大、粉塵表面硬度高而且溫度高的氣體的除塵效果的努力,但是經過實際使用發現,該技術方案能夠滿足一般性除塵要求,但是其除塵效率仍然不高,難以勝任某些要求苛刻的適用場合。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及採用該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的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來解決以往旋流分離器及相應的多管除塵器在處理高濃度、粉塵粒徑差別大、粉塵表面硬度高且溫度高的氣體除塵時分離器間互相干擾大,整體除塵效率不高的問題。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包括外層旋流筒體和離心導管,所述外層旋流筒體上端埠處設置有外層離心導葉,所述離心導管通過外層離心導葉通孔進入外層旋流筒體的內部,所述外層旋流筒體包括圓柱筒和上大下小的截頭圓錐筒,所述外層旋流筒體的圓柱筒內設有內層旋流筒體,所述內層旋流筒體為圓柱筒,內層旋流筒體上端埠處設置有內層離心導葉,所述離心導管通過內層離心導葉通孔進入內層旋流筒體的內部,所述內層旋流筒體的外壁與外層旋流筒體的內壁間設有除塵間隙。
[0006]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除塵效率,所述外層旋流筒體內,在外層離心導葉下端設有圓柱整流筒,所述圓柱整流筒直徑不小於內層旋流筒體。
[0007]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外層離心導葉的上端直徑小於下端直徑。
[0008]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內層旋流筒體的上端為喇叭狀開口,所述喇叭狀開口的外徑不小於圓柱整流筒直徑。
[0009]本發明所涉及的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包括煙氣的進出口、粉塵收集的灰鬥以及放置旋風子的箱體,所述旋風子是採用的本發明所述的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
[0010]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分離器工作時,高濃度的含塵氣體由外層離心導葉導向後進入外層旋流筒體,在外層旋流筒體與圓柱整流筒之間旋轉形成旋風,依靠離心力作用,氣體中粉塵進行第一級的分離。分離後的粉塵與一部分氣體從內層旋流筒體的外壁與外層旋流筒體的內壁間的除塵間隙直接進入外層旋流筒體的下部截頭圓錐筒內。另外一大部分的含塵氣體則由內層離心導葉導向後進入內層旋流筒體,在內層旋流筒體與離心導氣管之間旋轉形成旋風,依靠離心力作用,氣體中粉塵進行第二級的分離。分離後的粉塵落入外層旋流筒體的下部截頭圓錐筒內,潔淨的氣體由離心導氣管排出分離器。採用該結構分層旋流分離器的多管除塵器,在除塵時極大的減少了多個旋流分離器在下端出灰時的相互影響,減少了分離器與分離器之間的擾流,使整個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的效率從95-96% 提高至 98-99%。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立體示意圖;
[0012]圖2為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14]請參見圖1及圖2,本實施方式的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主體為包括由上部圓柱筒Ia和下部上大下小的截頭圓錐筒Ib構成的外層旋流筒體1,在上部圓柱筒Ia的上端設置外層離心導葉3。與現有技術一樣,外層離心導葉3的葉片之間構成氣體通道,氣體通道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螺旋偏轉,使得氣體進入外層旋流筒體I時發生偏轉產生旋風。外層離心導葉3的上端直徑小於下端直徑。這樣氣體進入外層旋流筒體I時不但發生偏轉,並且產生的旋風更加貼合於外層旋流筒體3的筒壁。在外層旋流筒體I的圓柱筒Ia內設有內層旋流筒體4,內層旋流筒體4為圓柱筒,內層旋流筒體4上端埠處設置有內層離心導葉5。離心導管2分別通過外層離心導葉3的通孔以及內層離心導葉5的通孔進入內層旋流筒體4的內部。內層旋流筒體4的外壁與外層旋流筒體I的內壁間設有除塵間隙6。
[0015]為了進一步強化旋風效果,在外層旋流筒體I內,外層離心導葉3下端設有圓柱整流筒7,圓柱整流筒7直徑不小於內層旋流筒體4。該結構相比於現有技術可防止未經旋風分離的含塵氣體過分靠近中央的離心導氣管2而使得粉塵離心力不夠無法除塵,進而隨氣體一起排出,影響除塵效果。在圓柱整流筒7這一段稱為一級除塵段8,緊接著一級除塵段8的是由離心導氣管2和外層旋流筒體I構成的分離段9,旋風由一級除塵段8到達分離段9後,粉塵與一部分氣體從內層旋流筒體4的外壁與外層旋流筒體I的內壁間的除塵間隙6直接進入外層旋流筒體I的下部截頭圓錐筒Ib內。另外一大部分的含塵氣體由內層離心導葉5導向後進入內層旋流筒體4,內層旋流筒體4的上端為喇叭狀開口 4a,喇叭狀開口 4a的外徑不小於圓柱整流筒7直徑。具有喇叭狀開口 7a的內層旋流筒4利於從分離段9捕獲更多的旋風氣體,內層旋流筒體4稱為二級除塵段10,旋風氣體在二級除塵段10進一步離心分離,潔淨的氣體由離心導氣管2排出分離器。
[0016]本發明的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主要結構與現有技術相似,包括煙氣的進出口、粉塵收集的灰鬥以及放置旋風子的箱體,旋風子是採用的本實施方式所述的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整個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的效率從95-96%提高至98-99%。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包括外層旋流筒體(I)和離心導管(2),所述外層旋流筒體(I)上端埠處設置有外層離心導葉(3),所述離心導管(2)通過外層離心導葉(3)通孔進入外層旋流筒體(I)的內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層旋流筒體(I)包括圓柱筒(Ia)和上大下小的截頭圓錐筒(Ib),所述外層旋流筒體(I)的圓柱筒(Ia)內設有內層旋流筒體(4),所述內層旋流筒體(4)為圓柱筒,內層旋流筒體(4)上端埠處設置有內層離心導葉(5),所述離心導管(2)通過內層離心導葉(5)通孔進入內層旋流筒體(4)的內部,所述內層旋流筒體(4)的外壁與外層旋流筒體(I)的內壁間設有除塵間隙(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層旋流筒體(I)內,在外層離心導葉(3)下端設有圓柱整流筒(7),所述圓柱整流筒(7)直徑不小於內層旋流筒體(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層離心導葉(3)的上端直徑小於下端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旋流筒體(4)的上端為喇叭狀開口(4a),所述喇叭狀開口(4a)的外徑不小於圓柱整流筒(7)直徑。
5.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高效複式分層旋流器的複式分層多管除塵器。
【文檔編號】B04C5/26GK103949357SQ201410189009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束雲峰, 陳方 申請人:常熟市華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