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萬科世紀水岸設計(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曲水灣)
2023-06-20 11:49:15 1
文化是建築的靈魂。
建築師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
深度關注項目自身差異性,
不斷挖掘項目所在地域的文化、歷史元素,
並將其融入設計中,文化結合商業,傳統結合現代,
形成城市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順德,一座傳承了幾千年嶺南文化的歷史名城,不僅匯集了粵劇、粵曲、粵菜、南國絲綢等歷史文化遺產,更是有著細膩溫潤的嶺南水鄉生活和獨一無二的嶺南園林。順德歷史悠久,其傳統建築形態的演變充分反映了這座城市的氣候、經濟以及人文等特徵。
01
歡樂海岸PLUS
華僑城第5代文旅產品
「歡樂海岸PLUS」是在深圳歡樂海岸基礎上的升級產品,是華僑城首次將主題商業與主題公園結合的綜合性項目,將「城市文化客廳、都市休閒娛樂目的地」的概念擴展到「主題商業 主題公園」的文化旅遊綜合體,旨在進一步豐富都市人的生活,滿足城市人群日益豐富的文化、娛樂、休閒等多元化需求。
歡樂海岸位於順德新城區中心地帶,順峰山公園東側,北側毗鄰規劃路環湖路,是廣東省「十三五」重點文化旅遊項目。順德歡樂海岸總佔地面積4100畝(273萬㎡),其中主題商業佔地面積20萬㎡,主題公園23萬㎡,溼地公園佔地115萬㎡,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都市文化旅遊綜合體,目標是打造珠三角腹地最佳都市休閒娛樂目的地。項目中的曲水灣商業街位於歡樂海岸購物中心的南側,南側隔湖相望為歡樂谷主題公園。
02
城市公共文化客廳
重塑傳統嶺南建築空間場景
在設計曲水灣時,我們試圖容納除了商業以外更多的城市公共功能,重新定義商業街區。我們將商業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的界限進行了擴展,通過打造一座完備的「城市客廳」,使人們不僅可以在該項目裡愉快地購物,更能悠閒地駐足、觀賞和享受這一空間。
規劃布局
化整為零,活化街巷:不同於傳統商業建築的整體感和大體量空間,順德歡樂海岸採取了相反的策略--分散化。一個個體塊化為散落在場地上的「點」,不同尺度的街巷則是串聯它們的「線」,從而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商場化身為一個有趣的小鎮,人們行走其中的每一刻都是新鮮的。這些零散的體量和街巷共同組織起一處充滿活力和當地人文風情的場所。
院巷交替,一步一景:曲水灣整體劃分兩橫三縱三中心,針對街道、院子不同的位置、尺度及業態,設計希望賦予他們不同的空間體驗感受。從高端精緻的「慢生活」,到高效便捷的「快生活」,再到時尚活力的「新生活」,打造穿越從古至今的購物體驗。在設計上通過「曲水」環繞串聯曲水灣的各個組團,場景再現嶺南傳統的「戲院」,「水院」,「荷院「,增強各個組團的之間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1.街道規劃
▵意象與材料:慢生活,快生活,新生活(從左到右)
2.庭院規劃
在設計上則通過「曲水」環繞串聯曲水灣的各個組團,再現「看戲」、「遊水」、「賞荷」等傳統嶺南場景,形成 「戲院」、「水院」、「荷院」等三大組團空間,並以開放、狹長、圍合等不同的空間形態構成組團的院落,塑造多樣化的空間體驗,賦予每個組團以不同的故事和趣味。
· 戲院 ·
戲院位於東側組團,因靠近人流密集的棕櫚大道,故在組團中央設置戲臺,更容易吸引遊客。在棕櫚大道上通過冷巷空間時,很容易就會發現戲院裡的戲臺表演空間。
圍繞戲臺周圍一圈的空間向人們敞開,從一樓廣場延伸至二層建築平臺,公共室外空間提供了休閒座位、餐廳座位以及戲院座位等給人們休憩,觀看表演,欣賞景色。這些靈活的開放空間可重新布局,除了用於表演經典的粵劇粵曲以外,還可用於舉辦其它各種類型的活動等。在戲院組團內,建築以現代手法來演繹傳統元素,包括花格窗、木格柵等。
· 水院 ·
水院位於中間組團,狹長筆直的空間形態重現了嶺南水鄉的情景。水院以逢簡水鄉為原型,逢簡水鄉承載了順德人以往的生活記憶,其中的碼頭、橋、樹、親水臺階等都是水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在這裡,水鄉的岸堤則承載著人們休憩、同行、聚集的功能。
在進入每個院落組團之前,人們都會先經過一道月亮門,再進入院落內部。當人們進入水院時,水鄉的景象徐徐展開。小船在水面上輕輕搖曳,兩旁的岸堤邊上,人們坐在座椅上悠閒地欣賞水鄉美景,品嘗順德美食。
在水鄉遊走的過程中,碼頭樹、橋、臺階等元素構成了水鄉的碼頭景象,與此同時,水鄉兩岸的建築立面也在不斷變化。琳琅滿目的彩色玻璃、貝殼窗、蠔殼牆等傳統符號一幕一幕展開,強化遊客心裡對傳統嶺南的印象。在遊走中不經意地發現冷巷,喚起當地居民兒時在嶺南巷子嬉戲的記憶。
· 荷院 ·
荷院位於西側組團,安靜的氛圍營造出如嶺南園林般的靜謐空間。荷院以清暉園的澄漪亭為原型,以簡約的形式重現靜謐的亭臺、荷花池的空間景象。
在荷院內重點體現出月亮門、水磨磚牆、空窗彩陶等部件,於無聲處讓遊人感受到嶺南園林的空間氛圍及元素精髓。新建築與收購的老房子共同圍合成荷院,新與舊之間,既存在強烈的對比,但又和諧存在。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 廣東省順德市
業主:順德華僑城
主創建築師: 肖誠、凌崢、王靜
設計團隊: 毛偉偉、陳嘉健、陳俊傑、陳晨、梁舒婷、徐燚琛、黃小強
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
結構材料: 磚、鋁板、瓦、玻璃
設計時間: 2016年
竣工時間: 2019年
規劃設計:Laguarda.Low
施工圖合作:悉地國際
景觀設計:Martha Schwartz
建築攝影: 張超、李勉、王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