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9:06:41 2
專利名稱: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泵三聯供機組,尤其是涉及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
背景技術:
在當今一個注重節能、減排、低碳的告訴發展社會,能源問題始終是國家的首要問題。每年用在空調製冷、供暖方面的能耗,在整個能耗中佔據相當大的比重。而同時,有很多廢水的產所,如溫泉廢水、地下水、湖泊水、工業設備冷卻水、洗浴廢水等場所,可作為冷熱源被利用,實現將室內的熱量通過一種設備排放到廢水中,實現室內製冷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設備回收部分廢水用於產生生活衛生熱水,達到熱量的充分利用,亦可以通過設備從廢水中吸取低位熱能,一方面將熱量通過載體水循環輸送到室內達到供暖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將熱量儲存於水中用於產生活熱水。這樣能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採用常規能源實現製冷、供暖的方式,大大降低運行能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包括壓縮機、與壓縮機出口連接的油氣分離器、通過一個第一電磁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同時通過一個四通換向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一個同時與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和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連接熱交換式儲液器、、以及一個控制系統;所述壓縮機進口通過一個裝有製冷劑的銅管與熱交換式儲液器連接,所述空調側板式換熱器分別通過第一單向管路組件和第二單向管路組件與熱交換式儲液器連接;所述四通換向閥上還連接一高壓控制組件;所述銅管上還連接一低壓控制組件;所述油氣分離器還通過一毛細管與銅管連接。本發明作為一種新型設備,創造性的以廢水作為冷熱源,來實現夏季製冷、冬季供暖、全年生活熱水的需求。在不同季節,根據需求的不同,可靈活調節五種不同的工作模式,分別為1、單獨製冷,2 :製冷同時產熱水,3 :單獨供暖,4 :供暖同時產熱水,5 :單獨產熱水。一機多用,熱量的合理充分利用,節能高效。在夏季製冷時,通過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從通過室內的循環冷凍水中吸取熱量,將熱量釋放到淨水中用於產生生活衛生熱水,滿足熱水量的需求後再將多餘的熱量釋放到廢水中,最後達到室內降溫製冷的目的。在冬季供暖時,通過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從廢水中吸取熱量,將熱量一部分釋放到淨水中用於產生生活衛生熱水,另一部分更多的熱量用於室內供暖。即使是在春秋季節不需要空調製冷供暖的時期,異能利用廢水源熱泵從低溫廢水中提取熱量,將熱量釋放到淨水中用於產生生活衛生熱水。在上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所述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包括H管口、I管口、J管口以及K管口 ;所述四通換向閥包括A管口、B管口、C管口以及V管口,;所述熱交換式儲液器包括D管口、E管口、F管口以及G管口 ;所述H管口與上述油氣分離器連接,所述I管口與V管口連接,所述J管口連接熱水側出水口,所述K管口連接熱水側進水口 ;所述V管口通過第一電磁閥分別與油氣分離器和H管口連接。在上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所述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包括L管口、M管口、N管口以及0管口 ;所述L管口與上述A管口連接;所述M管口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所述N管口和0管口分別連接熱源側進水口和熱源側出水口。在上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所述空調側板式換熱器包括P管口、Q管口、R管口以及S管口 ;所述P管口依次通過第二電磁閥和第一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所述Q管口通過第一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所述R管口以及S管口分別連接空調側出水口以及空調側進水口 ;該0管口還通過第二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所述P管口還通過第二電磁閥與Q管口連接;所述第二單向管路組件還與上述M管口連接。
在上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所述第一單向管路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單向閥、第一膨脹閥以及第一過濾器;所述第二單向管路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過濾器、第二膨脹閥以及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分別與上述Q管口以及第二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一過濾器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所述第二過濾器分別與上述Q管口以及第二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二單向閥分別與上述M管口和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在上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所述高壓控制組件包括高壓表、高壓控制器以及高壓截止閥;所述低壓控制組件包括低壓表、低壓控制器以及低壓截止閥;所述高壓表、高壓控制器以及高壓截止閥同時連接在四通換向閥的V管口 ;所述低壓表、低壓控制器以及低壓截止閥同時接在銅管上。在上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所述毛細管一端接在油氣分離器上,另一端接在銅管上;上述低壓控制組件連接在熱交換式儲液器的G 口和毛細管另一端之間的銅管上。因此,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1. 一機多用,能實現製冷、供暖、供熱水的需求,減少多臺設備的投入成本和佔地面積;以廢水作為冷熱源,大大提高了製冷、供暖、供熱水效率,降低運行費用;2.製冷同時冷凝熱回收產熱水,所產熱水免費,同時也提高了製冷效率;
3.僅採用電能驅動,減少常規能源的的使用,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汙染。
附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原理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首先介紹一下本發明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的具體結構,包括壓縮機、與壓縮機出口連接的油氣分離器、通過一個第一電磁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同時通過一個四通換向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以及一個同時與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和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連接熱交換式儲液器;所述壓縮機進口通過一個裝有製冷劑的銅管與熱交換式儲液器連接,所述空調側板式換熱器分別通過第一單向管路組件和第二單向管路組件與熱交換式儲液器連接;四通換向閥上還連接一高壓控制組件;銅管上還連接一低壓控制組件;油氣分離器還通過一毛細管與銅管連接。毛細管一端接在油氣分離器上,另一端接在銅管上;上述低壓控制組件連接在熱交換式儲液器的G 口和毛細管另一端之間的銅管上。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包括H管口、I管口、J管口以及K管口 ;所述四通換向閥包括A管口、B管口、C管口以及V管口,;所述熱交換式儲液器包括D管口、E管口、F管口以及G管口 ;所述H管口與上述油氣分離器連接,所述I管口與V管口連接,所述J管口連接熱水側出水口,所述K管口連接熱水側進水口 ;所述V管口通過第一電磁閥分別與油氣分離器和H管口連接。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包括L管口、M管口、N管口以及0管口 ;L管口與上述A管口連接…管口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所述N管口和0管口分別連接熱源側進水口和熱源側出水口。空調側板式換熱器包括P管口、Q管口、R管口以及S管口;P管口依次通過第二電磁閥和第一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Q管口通過第一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R管口以及S管口分別連接空調側出水口以及空調側進水口 ;該Q管口還通過第二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所述P管口還通過第二電磁閥與Q管口連接;所述第二單向管路組件還與上述M管口連接。第一單向管路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單向閥、第一膨脹閥以及第一過濾器;所述第二單向管路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過濾器、第二膨脹閥以及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分別與上述Q管口以及第二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一過濾器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所述第二過濾器分別與上述Q管口以及第二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二單向閥分別與上述M管口和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高壓控制組件包括高壓表、高壓控制器以及高壓截止閥;所述低壓控制組件包括低壓表、低壓控制器以及低壓截止閥;所述高壓表、高壓控制器以及高壓截止閥同時連接在四通換向閥的V管口 ;所述低壓表、低壓控制器以及低壓截止閥同時接在銅管上。下面介紹一下利用本發明的裝置實現的五種運行模式1、單獨製冷,2、製冷+產熱水,3、單獨供暖,4、供暖+產熱水,5、單獨產熱水。A:單獨製冷該模式下製冷劑流向如下I:壓縮機一2 :油氣分離器一15 :電磁閥1 — 4:四通換向閥一5 :熱源側板式換熱器一6 :熱交換式儲液器一7 :過濾器I — 8 :膨脹閥I — 9 :單向閥I — 10 :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6 :熱交換式儲液器一I:壓縮機原理說明如下通過控制系統32,將機組轉換到單獨製冷模式下運行,壓縮機I通電工作,將充注於整個系統銅管29中的製冷劑30變成高溫高壓下的氣體推動向前,製冷劑通過油氣分離器2,將壓縮機油分離,壓縮機油通過毛細管14回到壓縮機。製冷劑出油氣分離器2後再 通過電磁閥115進入四通換向閥4,四通換向閥4起到改變製冷劑30流向的作用。在該模式下,製冷劑通過四通換向閥4的A埠出進入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中,此時該換熱器作為冷凝器,與從熱源側進水口 27流進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的水進行熱量交換,製冷劑30冷凝釋放熱量到水中,製冷劑30的溫度和壓力降低,同時水的溫度升高後通過熱源側出水口 28出機組。製冷劑在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冷凝釋放熱量後溫度降低,再從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E埠進入,從F埠出進入過濾器17進行過濾,到膨脹閥18進行製冷劑節流後,製冷劑30瞬間變成低溫低壓狀,再通過單向閥19,進入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此時製冷劑在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中開始大量蒸發吸熱,使得從空調側進水口 25進入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的水的溫度降低,產生低溫水從空調側出水口 26流出,該低溫水作為空調製冷系統冷凍水到末端系統中循環起到室內製冷的作用。製冷劑30在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中蒸發吸收熱量後再回到四通換向閥4的C埠,之後從B埠出進入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D埠,從G埠出熱交換式儲液器6後回到壓縮機,完成製冷劑在系統銅管29中的Iv循環。B:製冷+產熱水模式 該模式下製冷劑流向如下I:壓縮機一2 :油氣分離器一3 :熱水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5 :熱源側板式換熱器一6 :熱交換式儲液器一7 :過濾器I — 8 :膨脹閥I — 9 :單向閥I — 10 :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6 :熱交換式儲液器一I:壓縮機原理說明如下通過控制系統32,將機組轉換到製冷+產熱水模式下運行,壓縮機I通電工作,將充注於整個系統銅管29中的製冷劑30變成高溫高壓下的氣體推動向前,製冷劑通過油氣分離器2,將壓縮機油分離,壓縮機油通過毛細管14回到壓縮機。製冷劑出油氣分離器2後,因電磁閥115斷電關閉,製冷劑通過熱水側板式換熱器3,此時將熱量釋放到從熱水側進水口 23流經熱水側板式換熱3的水中,產生熱水,熱水從熱水側出水口 24出熱水側板式換熱器3,所產熱水作為生活用熱水。製冷劑出熱水側板式換熱器3後進入四通換向閥4,四通換向閥4起到改變製冷劑30流向的作用。在該模式下,製冷劑通過四通換向閥4的A埠出進入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中,此時該換熱器作為冷凝器,與從熱源側進水口 27流進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的水進行熱量交換,製冷劑30冷凝釋放熱量到水中,製冷劑30的溫度和壓力降低,同時水的溫度升高後通過熱源側出水口 28出機組。製冷劑在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冷凝釋放熱量後溫度降低,再從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E埠進入,從F埠出進入過濾器17進行過濾,到膨脹閥18進行製冷劑節流後,製冷劑30瞬間變成低溫低壓狀,再通過單向閥19,進入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此時製冷劑在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中開始大量蒸發吸熱,使得從空調側進水口 25進入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的水的溫度降低,產生低溫水從空調側出水口 26流出,該低溫水作為空調製冷系統冷凍水到末端系統中循環起到室內製冷的作用。製冷劑30在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中蒸發吸收熱量後再回到四通換向閥4的C埠,之後從B埠出進入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D埠,從G埠出熱交換式儲液器6後回到壓縮機,完成製冷劑在系統銅管29中的一個循環。此過程實現製冷同時回收熱量產熱水,所產熱水達到需求後,控制系統自動轉換到單獨製冷模式。C:單獨供暖該模式下製冷劑流向如下I:壓縮機一2 :油氣分離器一15 :電磁閥1 — 4:四通換向閥一10 :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一11 :過濾器2 — 12 :膨脹閥2 — 13 :單向閥2 — 5 :熱源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6 :熱交換式儲液器一I:壓縮機
原理說明如下通過控制系統32,將機組轉換到單獨供暖模式下運行,壓縮機I通電工作,將充注於整個系統銅管29中的製冷劑30變成高溫高壓下的氣體推動向前,製冷劑通過油氣分離器2,將壓縮機油分離,壓縮機油通過毛細管14回到壓縮機。製冷劑出油氣分離器2後再通過電磁閥115進入四通換向閥4,四通換向閥4通電改變製冷劑的流向。在該模式下,製冷劑通過四通換向閥4的C埠出進入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中,此時該換熱器作為冷凝器,與從空調側進水口 25流進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的水進行熱量交換,製冷劑30冷凝釋放熱量到水中,將水的溫度提高,所產生的熱水從空調側出水口 26流出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所產熱水作為供暖循環水,將熱量帶到室內實現室內供暖。製冷劑30通過冷凝後溫度和壓力降低,再從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出進入濾器211過濾,再經過膨脹閥212節流,製冷劑溫度和壓力迅速降低,變成低溫低壓狀態,經過單向閥213後進入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製冷劑在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中蒸發,吸收經過熱源側進水口 27流經換熱器的水中,被吸收熱量的水通過熱源側出水口 28流出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吸收熱量的製冷劑30從熱源側 板式換熱器5中出後進入四通換向閥4的A埠,再從B埠出進入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D埠,從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G埠出後回到壓縮機1,完成製冷劑的一次吸熱放熱的循環過程,實現了對水的吸熱放熱,已達到產生循環熱水實現供暖的目的。D:供暖+產熱水該模式下製冷劑流向如下I:壓縮機一2 :油氣分離器一3 :熱水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10 :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一11 :過濾器2 — 12 :膨脹閥2 — 13 :單向閥2 — 5 :熱源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6 :熱交換式儲液器一I:壓縮機原理說明如下通過控制系統32,將機組轉換到供暖+產熱水模式下運行,壓縮機I通電工作,將充注於整個系統銅管29中的製冷劑30變成高溫高壓下的氣體推動向前,製冷劑通過油氣分離器2,將壓縮機油分離,壓縮機油通過毛細管14回到壓縮機。製冷劑出油氣分離器2後,因電磁閥115斷電關閉,製冷劑進入熱水側板式換熱器3中冷凝釋放熱量,將熱量釋放給從熱水側進水口 23流經熱水側板式換熱3的水中,將水的溫度提高,所產熱水再通過熱水側出水管24出熱水側板式換熱器3。製冷劑冷凝釋放熱量後,進入四通換向閥4,四通換向閥4通電改變製冷劑的流向。在該模式下,製冷劑通過四通換向閥4的C埠出進入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中,此時該換熱器作為冷凝器,製冷劑另一部分熱量與從空調側進水口 25流進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的水進行熱量交換,製冷劑30冷凝釋放熱量到水中,將水的溫度提高,所產生的熱水從空調側出水口 26流出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所產熱水作為供暖循環水,將熱量帶到室內實現室內供暖。製冷劑30通過冷凝後溫度和壓力降低,再從空調側板式換熱器(10)出進入濾器211過濾,再經過膨脹閥212節流,製冷劑溫度和壓力迅速降低,變成低溫低壓狀態,經過單向閥213後進入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製冷劑在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中蒸發,吸收經過熱源側進水口 27流經換熱器的水中,被吸收熱量的水通過熱源側出水口 28流出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吸收熱量的製冷劑30從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中出後進入四通換向閥4的A埠,再從B埠出進入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D埠,從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G埠出後回到壓縮機1,完成製冷劑的一次吸熱放熱的循環過程,實現了對水的吸熱放熱,已達到供暖同時產熱水的目的。E:單獨產熱水該模式下製冷劑流向如下I:壓縮機一2 :油氣分離器一3 :熱水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16 :電磁閥2 — 11 :過濾器2 — 12 :膨脹閥2 — 13 :單向閥2 — 5 :熱源側板式換熱器一4:四通換向閥一6 :熱交換式儲液器一I:壓縮機原理說明如下通過控制系統32,將機組轉換到供暖+產熱水模式下運行,壓縮機I通電工作,將充注於整個系統銅管29中的製冷劑30變成高溫高壓下的氣體推動向前,製冷劑通過油氣分離器2,將壓縮機油分離,壓縮機油通過毛細管14回到壓縮機。製冷劑出油氣分離器2 後,因電磁閥115斷電關閉,製冷劑進入熱水側板式換熱器3中冷凝釋放熱量,將熱量釋放給從熱水側進水口 23流經熱水側板式換熱3的水中,將水的溫度提高,所產熱水再通過熱水側出水管24出熱水側板式換熱器3。製冷劑冷凝釋放熱量後,進入四通換向閥4,四通換向閥4通電改變製冷劑的流向。在該模式下,製冷劑通過四通換向閥4的C埠出流經電磁閥216,再依次進入濾器211過濾,再經過膨脹閥212節流,製冷劑溫度和壓力迅速降低,變成低溫低壓狀態,經過單向閥213後進入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製冷劑在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中蒸發,吸收經過熱源側進水口 27流經換熱器的水中,被吸收熱量的水通過熱源側出水口 28流出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吸收熱量的製冷劑30從熱源側板式換熱器5中出後進入四通換向閥4的A埠,再從B埠出進入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D埠,從熱交換式儲液器6的G埠出後回到壓縮機1,完成製冷劑的一次吸熱放熱的循環過程,實現了對水的吸熱放熱,已達到單獨產熱水的目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包括壓縮機、與壓縮機出口連接的油氣分離器、通過一個第一電磁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同時通過一個四通換向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一個同時與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和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連接熱交換式儲液器、以及一個控制系統;所述壓縮機進口通過一個裝有製冷劑的銅管與熱交換式儲液器連接,所述空調側板式換熱器分別通過第一單向管路組件和第二單向管路組件與熱交換式儲液器連接;所述四通換向閥上還連接一高壓控制組件;所述銅管上還連接一低壓控制組件;所述油氣分離器還通過一毛細管與銅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包括H管口、I管口、J管口以及K管口 ;所述四通換向閥包括A管口、B管口、C管口以及V管口,;所述熱交換式儲液器包括D管口、E管口、F管口以及G管口 ;所述H管口與上述油氣分離器連接,所述I管口與V管口連接,所述J管口連接熱水側出水口,所述K管口連接熱水側進水口 ;所述V管口通過第一電磁閥分別與油氣分離器和H管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包括L管口、M管口、N管口以及O管口 ;所述L管口與上述A管口連接;所述M管口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所述N管口和O管口分別連接熱源側進水口和熱源側出水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側板式換熱器包括P管口、Q管口、R管口以及S管口;所述P管口依次通過第二電磁閥和第一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所述Q管口通過第一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所述R管口以及S管口分別連接空調側出水口以及空調側進水口 ;該9管口還通過第二單向管路組件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所述P管口還通過第二電磁閥與Q管口連接;所述第二單向管路組件還與上述M管口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單向管路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單向閥、第一膨脹閥以及第一過濾器;所述第二單向管路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過濾器、第二膨脹閥以及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分別與上述Q管口以及第二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一過濾器與上述熱交換式儲液器的F管口連接;所述第二過濾器分別與上述Q管口以及第二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二單向閥分別與上述M管口和熱交換式儲液器的E管口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壓控制組件包括高壓表、高壓控制器以及高壓截止閥;所述低壓控制組件包括低壓表、低壓控制器以及低壓截止閥;所述高壓表、高壓控制器以及高壓截止閥同時連接在四通換向閥的V管口 ;所述低壓表、低壓控制器以及低壓截止閥同時接在銅管上。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毛細管一端接在油氣分離器上,另一端接在銅管上;上述低壓控制組件連接在熱交換式儲液器的G 口和毛細管另一端之間的銅管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廢水源熱泵三聯供機組,包括壓縮機、與壓縮機出口連接的油氣分離器、通過一個第一電磁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同時通過一個四通換向閥與油氣分離器連接的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一個同時與熱水側板式換熱器和熱源側板式換熱器和空調側板式換熱器連接熱交換式儲液器、以及一個控制系統;因此,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一機多用,能實現製冷、供暖、供熱水的需求,減少多臺設備的投入成本和佔地面積;以廢水作為冷熱源,大大提高了製冷、供暖、供熱水效率,降低運行費用;製冷同時冷凝熱回收產熱水,所產熱水免費,同時也提高了製冷效率;僅採用電能驅動,減少常規能源的的使用,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汙染。
文檔編號F25B41/04GK102721229SQ20121023166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
發明者趙克, 黃鵬 申請人:趙克, 黃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