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文明城區創建(河北省邢臺市開展中心城市成長行動)
2023-06-20 23:04:53 1
河北省邢臺市委九屆八次全會進一步明確了高質量趕超發展的目標要求,提出要開展中心城市成長行動,加快中心城市發展步伐,以邢臺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為契機,進一步豐富高質量趕超發展的「組合拳」內容,從歷史縱深中重振信心,從由大到強的嬗變中找準路徑,從統籌統領中實現融合發展,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級,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在邢臺市高質量趕超發展中的帶動輻射作用。
圖為信都區北國商城。
加強城市核心區規劃建設 增強中心城市集聚力輻射力發展活力不斷
「市委全會提出,要著力開展中心城市成長行動,全面提升城市能級,抓住邢臺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契機,加強城市核心區規劃建設。」市委黨校副教授麻曉宏認為,當前,邢臺的中心城市發展水平較為落後,要想在區域競爭中跨越趕超,必須把中心城市成長行動作為一項重要抓手,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搶抓行政區劃調整機遇,加速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輻射力、親和力和創新力,發揮其在資源整合、新業態孕育、體制機制創新、資源再分配方面的核心引領作用,帶動提升區域整體的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這是抓住歷史機遇,提升城市能級和輻射帶動力的使命所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顧鵬圖說,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之後,中心城區面積擴大,為改變邢臺中心城市能級過低,難以帶動輻射區域發展的現狀提供了重大機遇。客觀講,區劃調整後,邢臺是一線城市的面積,三線城市的牌子,四線城市的實力,五線城市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要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就必須把中心城市建設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立足面積、地理區位、人口等方面的優勢,大力提升城市能級和輻射帶動力。
「中心城市具備吸引集聚和輻射帶動的功能,是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周寶戰說,要結合中心城市成長行動,聚焦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加快拆遷「清零」步伐,推進城市更新改造,為城市發展騰出空間。圍繞建成「三個城市」,堅持以十大標配建設為統領,統籌推進「美麗城區」「美麗城鎮」創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力、輻射力和發展活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中心城市。
「邢東新區將加快城市標配建設,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提升中心城市能級。」邢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靳建立說,要對標城市十大標配,著力實施好十大工程,加快推動金融中心、會展中心、邢東CBD、遊客服務中心暨郭守敬紀念園建設進度,年內開工建設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努力打造高標準的城市地標,全面建成邢臺對外開放的城市客廳。
「信都區是突破發展瓶頸、順應時代潮流、全面深化改革的產物。從區位上看,信都區地處中心城區,是創城的主戰場,是項目『雙進雙產』的主力軍,是生態環境的戰略支撐。」信都區委書記李振軍表示,開展中心城市成長行動,要求信都區用改革破難題、出困境,用改革探新路、創新局,這是信都區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動力之本、活力之源。要突出「一心」,即中心城市建設;強化「三帶」,即環城經濟隆起帶、丘陵生態恢復帶、深山生態產業帶;點亮「四線」,即邢左線、邢和線、邢昔線、抗大路;打造「五區」,即中心城市區形成年產值千億量級、龍岡經濟開發區形成年產值五百億量級、濱江(會寧)產業園區形成年產值百億量級、皇寺現代科技與教育園區、生態涵養旅遊區,形成產城一體、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
大力培育發展城市經濟新業態 提高城市經濟在邢臺市經濟中的比重
全會提出,要加快市主城區和縣城建設,加速發展城市工業,到2022年底,邢臺市新增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城市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大力培育發展樓宇經濟、電商經濟、夜間經濟、創意經濟、共享經濟、流量經濟等城市經濟新業態,創新發展動漫遊戲、電商園區、數字園區、眾創空間、網紅經濟等,不斷提高城市經濟在邢臺市經濟中的比重。
「加快發展城市經濟,提升邢臺市中心城區首位度,需要用非常之策、非常之力。」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趙雪峰認為,要打造城市經濟發展新引擎,重點招引一批總部經濟、樓宇經濟、電商經濟、眾創空間、企業加速孵化器等項目;要推進城市工業快速集聚,繼續加大城市工業項目的招引力度和創業型、小微型、科技型企業集聚,主城區要重點發展科技地產、產業地產、標準廠房,出臺配套扶持政策,集聚一批「一高兩低」、集約化程度高的城市工業項目;要加快提升城市配套能級,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園和電商聚集區建設,主城區要建成1家國家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同時啟動申請B型物流保稅區和綜合保稅區,加快推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生產性服務業項目,著力提升城市配套水平;打造城市商業新業態,著力提升改造城市商業步行街,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同時優化商貿夜經濟環境,在商業綜合體、特色街區等場所開展美食節、購物節、音樂會、燈光秀、啤酒節等不同類型的豐富多彩的夜經濟活動,拓展夜購、夜娛、夜演、夜展等夜間消費服務,培育夜間消費風尚。
「全會提出要不斷提高城市經濟在邢臺市經濟中的比重,南和區要聚焦寵物產業,提升『南和寵物』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據南和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南和區將圍繞做亮寵物產業,聚焦寵物生老病亡全生命周期、衣食住行各方面,著力推進三產融合、校企融合、企企融合,實現功能互補,推動擴能升級;加快制定「南和寵業」區域品牌管理使用和規範辦法,抓緊建設寵物繁育養育基地項目,同步啟動一批寵物用品、寵物保健、寵物醫藥等相關上下遊產業項目,壯大完善產業鏈條,發揮產業集聚優勢,提升寵物產業綜合實力,力爭2021年實現「三百雙十」目標,2024年實現千億產業集群,叫響中國寵物產業之都。
「信都區要抓好『萬畝千億大平臺』、城市工業和科創區帶謀劃,盤活土地、樓宇資源,加大城市經濟項目招引,引導企業向樓宇集中,著力培育發展城市經濟新業態,打造產城一體的中心城區。」李振軍說。
「任澤區要聚焦做大做強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研發利用兩大主導產業。」任澤區委書記李海林表示,任澤區要牢固樹立「緊盯前沿、打造特色、全鏈布局、集群突破」的產業組織指導思想,全力引進一批龍頭型和強鏈、補鏈、延鏈型大項目、好項目,精準對接邢臺市各區功能定位,堅持把區域錯位協同發展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
「在發展城市經濟方面,邢東新區大力實施招商選資戰略,營造最優政策環境。」靳建立表示,要堅持把「一高兩低」作為首要條件,以高科技產業為定位,實打實引進一批「大好高優」項目,打造都市型工業園區。加大華為大數據產業園、北大燕園邢臺科技園、挪寶高端設備製造、醫藥產業園等在建項目建設力度,打造科技創新的新高地。大力實施好雙創中心、科技園區、文創小鎮等城市經濟體,培育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電商經濟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模式,做大做強服務業集群。
加強城市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全會指出,要全面加強城市智能化精細化管理。在現代城市競爭中,「精細管理」已經成為加強城市軟環境建設的重要手段,也是與邢臺市當前「大手筆」城市建設相輝映、全面提升城市品質的必然之選。
「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標準化水平,傾力辦好民生實事。」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城管局以中心城市成長行動為抓手,著力破解城市管理難題和發展瓶頸,重點開展背街小巷專項整治、停車秩序專項整治、城郊環境專項整治、門前「五包」專項整治等系列專項行動,用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通過強力治髒、治破、治亂,補齊城市短板,打通阻礙發展的「痛點」「堵點」。市城管局通過持續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等舉措,紮實做好每一項民生實事,實現「城市環境生態化、城市建設人性化、城市管理精細化、揚塵管控常態化、城管執法規範化、城鄉發展協同化」,不斷促進城市品質和功能提升。
襄都區委書記、區長張學鋒表示,襄都區作為中心城區,將扛起主城擔當,在有條件的區域打造智能樓宇、智慧社區、智慧停車場,推進數位化城市管理,著力打造智慧之城、數字之城、移動之城。同時,以社區重塑重構為契機,整合網格管理體系,抓好城區基礎組織社區化建設,加快形成系統的、有效的、扁平化的,以及直接到達老百姓、服務老百姓的治理體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任澤區制定完善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以建設「城市大腦」為引領,優化智慧產業、智慧服務、信息資源、基礎設施等各個層面的結構設計,加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與治理體系建設。整合綜治中心、智慧黨建、數字城管、廣電網絡等系統,籌建大數據管理服務中心,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與市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推進信息化手段在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綜合運用。
南和區推進城管智能化,藉助「大、智、移、雲、物」等現代科技手段,整合城管、公安、交警、環保、民政等部門資源,構建涵蓋市政、供水、排水、供熱、燃氣、市容、環衛、園林、照明等方面的城市管理智能化服務平臺,大力拓展數字城管平臺功能,實現數字城管平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推動數字城管向智能城管轉化,提升城市監管服務水平和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能力。整合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資源,依託智慧型手機、新媒介等載體多渠道開展便民服務,提升市民參與度。
「對照國家和省市創城工作標準和要求,把每一寸、每一方、每一片過篩子,逐巷、逐街、逐環節下繡花功,像家庭婦女打掃衛生一樣,統籌做好環境整治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城區創城各項任務。」李振軍表示,信都區要切實搞好「創城」工作,加大創城工作力度,提高城市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讓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心。同時,在優化城市交通上,城市公交將以新的區直單位為基礎,優化原有區縣資源,整合使用,便民利民。(記者謝霄凌)
來源:邢臺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