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4:11:3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乾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
背景技術:
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為雙錐形的迴轉罐體,罐內在真空狀態下,向夾套內通入蒸汽或熱水進行加熱,熱量通過罐體內壁與溼物料接觸,溼物料吸熱後蒸發的水汽,通過真空泵經真空排氣管被抽走。由於罐體內處於真空狀態,且罐體的迴轉使物料不斷的上下內外翻動,故加快了物料的乾燥速度,提高幹燥效率,達到均勻乾燥的目的。
物料在加熱真空乾燥過程中,由於物料的粘度隨溼分而變化,粘度可使物料團聚成塊,很容易黏附在雙錐迴轉真空乾燥機的內表面。一方面造成物料的損失,另一方面因為無法判斷黏附量的多少,影響批次間物料質量的穩定性。並且由於雙錐迴轉真空乾燥機的對稱錐形構造結構,開口口徑比較小,清理黏附在內壁的物料就會比較困難。而採用人工清理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設備的工作效率,並且會造成大量的粉塵,影響操作員工的職業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的黏附在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的罐體內表面的物料清理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物料清理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包括機架、罐體,所述機架上設有左轉軸、右轉軸,所述左轉軸固定在所述罐體左外壁面上,所述右轉軸固定在所述罐體右外壁面上,所述左轉軸與所述右轉軸同軸,所述機架上還設有驅動所述左轉軸、右轉軸轉動的動力裝置,所述罐體的上錐體頂端上連通一進料口,所述罐體的下椎體底端上連通一出料口,所述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還包括清洗裝置,所述清洗裝置包括軸承、轉軸杆,所述轉軸杆緊套接在軸承中心處,所述轉軸杆可在所述軸承內轉動,所述軸承的外側直徑大於所述進料口的直徑,所述轉軸杆頂端為突出的頂板,所述轉軸杆內設有第一通風孔、第一引線孔,所述第一通風孔、第一引線孔的開口端均位於所述頂板上端面,所述第一引線孔中設有一第一拉繩,所述第一拉繩一端穿過第一引線孔的開口端固定在一方形的限位柱上,所述頂板上端面上設有一方形孔,所述限位柱可卡入所述方形孔中,所述第一通風孔的開口端連通一第一軟管,所述頂板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增壓風機,所述第一軟管另一端連通所述增壓風機,所述轉軸杆側面上設有第二通風孔、第二引線孔、第三通風孔、第三引線孔,所述第二通風孔、第三通風孔均連通所述第一通風孔,所述第二通風孔在所述轉軸杆側面上的位置高於所述第三通風孔,所述第二引線孔、第三引線孔均連通所述第一引線孔,所述第二引線孔在所述轉軸杆側面上的位置高於所述第三引線孔,所述清洗裝置還包括中空的方塊形上導風塊、下導風塊,所述上導風塊頂端面上設有與上導風塊內部相通的一個以上的朝外張開的喇叭形導風孔,所述下導風塊底端面上設有與下導風塊內部相通的一個以上的朝外張開的喇叭形導風孔,所述上導風塊內部通過一第二軟管與所述第二通風孔在所述轉軸杆側面的開口端連通,所述下導風塊內部通過一第三軟管與所述第三通風孔在所述轉軸杆側面的開口端連通,所述上導風塊右側面與底端面相交處設有上轉輪,所述上導風塊與所述轉軸杆側面通過所述上轉輪轉動連接,轉動所述上導風塊,可使所述上導風塊距所述上轉輪中心最遠處,至所述轉軸杆軸線的垂直距離小於所述進料口的內壁半徑,所述下導風塊右側面與頂端面相交處設有下轉輪,所述下導風塊與所述轉軸杆側面通過所述下轉輪轉動連接,轉動所述下導風塊,可使所述下導風塊距所述下轉輪中心最遠處,至所述轉軸杆軸線的垂直距離小於所述進料口的內壁半徑,所述上導風塊底端面上固定一上彈簧,所述上彈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轉軸杆側面上,所述下導風塊頂端面上固定一下彈簧,所述下彈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轉軸杆側面上,所述上導風塊下端面上固定有一第二拉繩,所述第二拉繩穿過所述第二引線孔與所述第一拉繩相連接,所述下導風塊上端面上固定有一第三拉繩,所述第三拉繩穿過所述第三引線孔與所述第一拉繩相連接。
在所述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所述軸承上端面上固定有一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可驅動所述轉軸杆轉動。
在所述的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在位於所述軸承上方的所述轉軸杆側面上固定有一個以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方均連接有一萬向輪,所述固定杆可使所述萬向輪隨所述轉軸杆的轉動而同步在所述軸承上端面上沿圓軌跡線滾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要清洗罐體內壁面時,先從方形孔中拔出限位柱,纏繞第一拉繩在限位柱上,使上、下導風塊被拉著壓縮上、下彈簧的同時轉著靠向轉軸杆側面,在清洗裝置的上、下導風塊處於能經進料口裝入罐體內的位置時,把限位柱卡入方形孔中以固定上、下導風塊的位置,塞入清洗裝置至軸承靠在位於上端的進料口,即上、下導風塊被塞入罐體內;拔出限位柱,鬆開第一拉繩至上、下導風塊被上、下彈簧彈出至上導風塊靠近罐體上錐體內壁面與下導風塊靠近罐體下錐體內壁面時,把限位柱卡入方形孔中以固定上、下導風塊位置,使上、下導風塊不會碰到罐體內壁面;最後,開啟增壓風機並轉動轉軸杆,增壓風機的高速強風經導風孔吹向罐體整個內壁面,把黏附在罐體內壁面的物料吹落,從而達到很好的清洗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未裝清洗裝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上、下導風塊彈開時的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上、下導風塊收起時的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清洗裝置的下半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6為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清洗裝置的上半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說明:1、機架;2、左轉軸;3、右轉軸;4、動力裝置;5、罐體;6、進料口;7、出料口;8、軸承;9、轉軸杆;10、頂板;11、第一通風孔;12、第一引線孔;13、固定杆;14、萬向輪;15、增壓風機;16、第一軟管;17、第一拉繩;18、限位柱;19、方形孔;20、上轉輪;21、上導風塊;22、第二通風孔;23、第二軟管;24、第二拉繩;25、第二引線孔;26、上彈簧;27、導風孔;28、下轉輪;29、下導風塊;30、第三通風孔;31、第三軟管;32、第三拉繩;33、第三引線孔;34、下彈簧;35、清洗裝置;36、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6所示的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雙錐迴轉真空乾燥機的上、下錐體是相同形狀的錐體,且上、下錐體的中軸線重合。雙錐迴轉真空乾燥機包括機架1、罐體5,所述機架1上設有左轉軸2、右轉軸3,所述左轉軸2固定在所述罐體5左外壁面上,所述右轉軸3固定在所述罐體5右外壁面上,所述左轉軸2與所述右轉軸3同軸,機架1上還設有驅動所述左轉軸2、右轉軸3轉動的動力裝置4。動力裝置4可為電機,通過皮帶帶動左轉軸2、右轉軸3轉動,從而帶動罐體5轉動。
罐體5的上錐體頂端上連通一進料口6,打開進料口6以送入待乾燥的物料。所述罐體5的下椎體底端上連通一出料口7,打開出料口7以倒出已被乾燥的物料。
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包括清洗裝置35,所述清洗裝置35包括軸承8、轉軸杆9,所述轉軸杆9緊套接在軸承8中心處,所述轉軸杆9可在所述軸承8內轉動。這樣轉軸杆9可轉動,而且被軸承8緊套住使轉軸杆9不能沿軸承8軸線上下移動。
軸承8的外側直徑大於所述進料口6的直徑,這樣軸承8就可以抵靠在進料口6上。
轉軸杆9頂端為突出的頂板10,所述轉軸杆9內設有第一通風孔11、第一引線孔12。第一通風孔11、第一引線孔12的開口端均位於所述頂板10上端面。
第一引線孔12中設有一第一拉繩17,所述第一拉繩17一端穿過第一引線孔12的開口端固定在一方形的限位柱18上,所述頂板10上端面上設有一方形孔19,由於方形孔19和限位柱18均為方形,所述限位柱18可卡入所述方形孔19中以卡住限位柱18。
第一通風孔11的開口端連通一第一軟管16,所述頂板10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增壓風機15,所述第一軟管16另一端連通所述增壓風機15以提供高速強風,增壓風機15使用市面上的大功率鼓風機即可。
轉軸杆9側面上設有第二通風孔22、第二引線孔25、第三通風孔30、第三引線孔33,所述第二通風孔22、第三通風孔30均連通所述第一通風孔11,所述第二通風孔22在所述轉軸杆9側面上的位置高於所述第三通風孔30,所述第二引線孔25、第三引線孔33均連通所述第一引線孔12,所述第二引線孔25在所述轉軸杆9側面上的位置高於所述第三引線孔33。
清洗裝置35還包括中空的方塊形上導風塊21、下導風塊29,所述上導風塊21頂端面上設有與上導風塊21內部相通的一個以上的朝外張開的喇叭形導風孔27,所述下導風塊29底端面上設有與下導風塊29內部相通的一個以上的朝外張開的喇叭形導風孔27,喇叭形導風孔27可使風吹向更大面積的罐體5內壁面,使風能覆蓋整個罐體5內壁面。
上導風塊21內部通過一第二軟管23與所述第二通風孔22在所述轉軸杆9側面的開口端連通,所述下導風塊29內部通過一第三軟管31與所述第三通風孔30在所述轉軸杆9側面的開口端連通。
上導風塊21右側面與底端面相交處設有上轉輪20,所述上導風塊21與所述轉軸杆9側面通過所述上轉輪20轉動連接,轉動所述上導風塊21,可使所述上導風塊21距所述上轉輪20中心最遠處,至所述轉軸杆9軸線的垂直距離小於所述進料口6的內壁半徑,即使上導風塊21能與轉軸杆9一起塞入罐體5內;所述下導風塊29右側面與頂端面相交處設有下轉輪28,所述下導風塊29與所述轉軸杆9側面通過所述下轉輪28轉動連接,轉動所述下導風塊29,可使所述下導風塊29距所述下轉輪28中心最遠處,至所述轉軸杆9軸線的垂直距離小於所述進料口6的內壁半徑,即使下導風塊29能與轉軸杆9一起塞入罐體5內。
上導風塊21底端面上固定一上彈簧26,所述上彈簧26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轉軸杆9側面上,所述下導風塊29頂端面上固定一下彈簧34,所述下彈簧34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轉軸杆9側面上,所述上導風塊21下端面上固定有一第二拉繩24,所述第二拉繩24穿過所述第二引線孔25與所述第一拉繩17相連接,所述下導風塊29上端面上固定有一第三拉繩32,所述第三拉繩32穿過所述第三引線孔33與所述第一拉繩17相連接。第二拉繩24、第一拉繩17與上彈簧26相配合能固定上導風塊21的位置;第三拉繩32、第一拉繩17與下彈簧34相配合能固定下導風塊29的位置;第一拉繩17通過第二拉繩24、第三拉繩32使上導風塊21、下導風塊29同時靠向轉軸杆9或同時背離轉軸杆9。通過把第一拉繩17纏繞在限位柱18或鬆開纏繞在限位柱18上的第一拉繩17,控制上導風塊21、下導風塊29同時動作,然後,限位柱18卡入方形孔19中,以固定上導風塊21、下導風塊29的位置。
軸承8上端面上固定有一驅動裝置36,所述驅動裝置36可驅動所述轉軸杆9轉動,比如採用電機通過皮帶帶動轉軸杆9轉動。這樣就可以電動轉動,而不用手動轉動,提高了清洗效率。
在所述的雙錐迴轉真空乾燥裝置中,在位於所述軸承8上方的所述轉軸杆9側面上固定有一個以上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下方均連接有一萬向輪14,所述固定杆13可使所述萬向輪14隨所述轉軸杆9的轉動而同步在所述軸承8上端面上沿圓軌跡線滾動。這樣固定杆13、萬向輪14就可以限定住轉軸杆9不能上下移動,且不影響轉軸杆9轉動。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手段的介紹,並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制,根據本文的披露與說明所作的任何變更、等效替換、改進等均視為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