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開啟式平衡鎖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1:24:26 3
專利名稱:直插開啟式平衡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鎖,特別是一種直插開啟式平衡鎖。
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機械鎖基本上是旋轉式的彈子鎖,其操作機理基本上都是先將鑰匙插入鎖孔內,將原先閉鎖時插置在鎖芯和鎖體之間的彈子全部頂起至完全脫離鎖芯,使得鎖芯和鎖體處於分離狀態後,接著轉動鑰匙帶動鎖芯轉動,從而通過鎖芯的轉動拉動鎖栓,使門鎖打開。這種機械式的彈子鎖很容易被破壞,因為即使盜賊採用工具無法將全部的彈子頂起至完全脫離鎖芯,也可以通過外力強行扭轉鎖芯,破壞彈子,從而通過鎖芯的轉動拉動鎖栓,使門鎖打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它改變了已有彈子鎖的機理,鑰匙不是通過轉動來開啟鎖,而必須採用與鎖完全配對的鑰匙完全插入鑰匙通道內才能將鎖打開,盜賊無法通過外力強行扭轉鎖芯的方式來打開鎖,因此大大提高了鎖的防盜性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鎖體和鎖套,鎖套的一端與鎖體鉸接,另一自由端與鎖體的鎖孔活動連接,鎖孔內側設有用於卡住鎖套自由端內側凹槽的活動鎖栓及其滑動定位裝置,鎖栓與鎖體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用於使鎖栓保持離開鎖套自由端凹槽的趨勢,其特徵在於a、鎖體的鑰匙插孔內側設有鑰匙通道、依次鋪設於鑰匙通道上方的一列平衡槓桿、設於鑰匙通道下方且可在鎖套的鉸接端與鎖栓推動端之間平行滑移的第一鎖定板、以及設於第一鎖定板下方的鎖定槓桿;b、平衡槓桿的中部鉸接於鎖體上,一端位於鑰匙通道上方,兩端或一端上設有復位彈簧,用於將遠離鑰匙通道的一端向上拉起,而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向下壓;與該鎖配對的鑰匙具有用於在插入鑰匙通道時,將各平衡槓桿頂起至平衡狀態的凹凸起伏的表面;所述平衡狀態指的是,當鑰匙未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處於非平衡位置,即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在其復位彈簧作用下,下壓扣住第一鎖定板以阻礙其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而當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被頂起至平衡位置,從而解除對第一鎖定板的阻礙;c、第一鎖定板在其與鎖套鉸接端相鄰的部位設有便於鎖套的鉸接端部在轉動時頂推的斜面或弧面,第一鎖定板與鎖體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用於使第一鎖定板保持向離開鎖孔方向移動的趨勢;d、鎖定槓桿鉸接於鎖體上,鎖定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向上彎曲,其上勾頭略伸入設於第一鎖定板上的定位孔內,鎖定槓桿的另一端通過彈性連接件聯接有向下彎曲的下勾頭,該下勾頭向下扣置在第二鎖定板的定位孔內,第二鎖定板與鎖栓聯動;所述鎖定槓桿的兩端或一端與鎖體之間設有復位彈簧用於使下勾頭保持向下壓的趨勢,而上勾頭保持向上頂起的趨勢。
本發明工作原理說明如下(一)鎖閉狀態時,平衡槓桿遠離鑰匙通道的一端在復位彈簧作用下向上翹起,使得靠近鑰匙通道的一端向下壓,扣住第一鎖定板,使第一鎖定板不能向遠離鎖孔的方向移動,此時,鎖定槓桿的上勾頭在其復位彈簧頂推作用下正好處於第一鎖定板的定位孔內,而其下勾頭向下扣置在第二鎖定板的定位孔內,通過第二鎖定板固定與其聯動的鎖栓,使鎖栓卡在鎖套自由端內側的凹槽內,而不能向鎖孔外移動。
(二)開鎖時,將與該鎖配對的鑰匙完全插入鑰匙通道內,將各平衡槓桿頂起至平衡位置時,第一鎖定板被釋放,在其復位彈簧拉力作用下第一鎖定板向左移動(即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迫使鎖定槓桿的上勾頭向下移動脫離第一鎖定板的定位孔,而上勾頭向上移動脫離第二鎖定板的定位孔,從而解除對第二鎖定板的束縛,第二鎖定板和鎖栓在復位彈簧作用下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脫離鎖套自由端內側的凹槽,因此鎖套自由端可向外打開。
(三)關鎖時,先將鑰匙從鑰匙通道內拔出,再將鎖套自由端向外翻轉打開,鎖套鉸接端在轉動時推動第一鎖定板的斜面或弧面,使第一鎖定板向右移動(靠近鎖孔的方向),同時頂推鎖栓(及第二鎖定板)向右移動至鎖孔位置;當第一鎖定板右移至其定位孔與鎖定槓桿上勾頭相對應的位置時(第二鎖定板的定位孔正好也處於與鎖定槓桿下勾頭相對應的位置),由於鑰匙已拔出,因此平衡槓桿在其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復位,其靠近鑰匙通道的一端向下壓,扣住第一鎖定板,使第一鎖定板不能向左移動讓位;同時,鎖定槓桿的上勾頭在復位彈簧作用下向上移動至伸入第一鎖定板的定位孔內,而鎖定槓桿的下勾頭同時向下扣置於第二鎖定板的定位孔內;之後只需將鎖套自由端向鎖孔內移動,至鎖套自由端的凹槽卡在鎖栓頭部前後兩側,即完成關鎖過程。
較之已有技術而言,本發明由於採用一列平衡槓桿作為鎖定第一鎖定板的部件,只有採用與該鎖配對的鑰匙,將所有平衡槓桿頂起至平衡位置,才可釋放第一鎖定板進行下一步的解鎖,因此竊賊撬鎖時不可能通過常規的強行扭轉鎖芯的方式來破壞鎖,從而大大增強了鎖的防盜性能。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構造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仰視圖。
圖4是圖2的開鎖狀態示意圖。
圖5是平衡槓桿與鑰匙配合的一種實施方式。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2構造示意圖。
圖7是圖6的B-B剖視圖。
標號說明1、鎖體,11、鎖孔,12、鑰匙插孔,13、支撐第一鎖定板移動的軌道,14、不鏽鋼外套體,15、平衡槓桿之間的間隔擋塊;2、鎖套,21、鎖套的鉸接端,221、鎖套自由端內側凹槽,22、鎖套的自由端;3、活動鎖栓,31、鎖栓的滑動定位裝置,32、鎖栓復位彈簧,33、鎖栓推動端,34、鎖栓鎖定端;4、鑰匙通道;5、平衡槓桿,51、平衡槓桿靠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2、平衡槓桿遠離鑰匙通道的一端,53、平衡槓桿的復位彈簧,54、平衡槓桿的鉸接軸,55、套置於平衡槓桿端部上的滑套;6、第一鎖定板,61、第一鎖定板的左限位凸緣、62、第一鎖定板的右限位凸緣,63、第一鎖定板的復位彈簧,64、第一鎖定板的定位孔,65、第一鎖定板的斜面或弧面,66、限位擋塊,67、讓位凹槽;7、鎖定槓桿,71、鎖定槓桿的上勾頭,72、鎖定槓桿的復位彈簧,73、彈性連接件,74、鎖定槓桿的下勾頭,75、鎖定槓桿的鉸接軸;8、鑰匙;9、第二鎖定板,91、第二鎖定板的定位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它包括鎖體1和U形或類似U形的鎖套2,鎖套的一端21與鎖體鉸接,另一自由端22與鎖體的鎖孔11活動連接,鎖孔內側設有用於卡住鎖套自由端內側凹槽221的活動鎖栓3及其滑動定位裝置31(所述滑動定位裝置可以採用圖1所示的滑套、或滑軌、或滑槽等,其作用在於限定活動鎖栓在同一直線方向移動),鎖栓與鎖體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32用於使鎖栓保持離開鎖套自由端凹槽的趨勢,其特徵在於a、鎖體的鑰匙插孔12內側設有鑰匙通道4、依次鋪設於鑰匙通道上方的一列平衡槓桿5、設於鑰匙通道下方且可在鎖套的鉸接端與鎖栓推動端33之間平行滑移的第一鎖定板6、以及設於第一鎖定板下方的鎖定槓桿7;b、平衡槓桿5的中部鉸接於鎖體上(鉸接軸54),一端位於鑰匙通道上方,兩端或一端上設有復位彈簧53,用於將遠離鑰匙通道的一端52向上拉起,而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向下壓;與該鎖配對的鑰匙8具有用於在插入鑰匙通道時,將各平衡槓桿頂起至平衡狀態的凹凸起伏的表面;所述平衡狀態指的是,當鑰匙8未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處於非平衡位置,即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在其復位彈簧53作用下,下壓扣住第一鎖定板以阻礙其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而當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被頂起至平衡位置,從而解除對第一鎖定板的阻礙;c、第一鎖定板在其與鎖套鉸接端相鄰的部位設有便於鎖套的鉸接端部在轉動時頂推的斜面或弧面65,第一鎖定板與鎖體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63用於使第一鎖定板保持向離開鎖孔方向移動的趨勢;d、鎖定槓桿7鉸接於鎖體上(鎖定槓桿的鉸接軸75),鎖定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向上彎曲,其上勾頭71略伸入設於第一鎖定板上的定位孔64內,鎖定槓桿的另一端通過彈性連接件73聯接有向下彎曲的下勾頭74,該下勾頭向下扣置在第二鎖定板9的定位孔91內,第二鎖定板9與鎖栓聯動;所述鎖定槓桿的兩端或一端與鎖體之間設有復位彈簧72用於使下勾頭保持向下壓的趨勢,而上勾頭保持向上頂起的趨勢(如圖2所示,復位彈簧72設於上勾頭的底側,在具體實施時,也可在下勾頭的上側設壓簧或下側設拉簧,或者在上勾頭和下勾頭與鎖體之間同時設復位彈簧以確保足夠的壓力或拉力)。下勾頭與鎖定杆杆之間通過彈性連接件進行連接,是為了使鎖套的自由端在越過鎖栓鎖定端頭部進入鎖孔時,鎖栓有略微向左後退的活動空間。
鎖體內設有用於支撐第一鎖定板移動的軌道13,該軌道可以為設置在第一鎖定板底部兩側的定位凸條、或者設置在第一鎖定板底部下方的支撐板或支撐柱。
鎖套自由端22的頭部和鎖栓鎖定端34的頭部設計為相配合的斜面以方便鎖套自由端越過鎖栓鎖定端的頭部進入鎖孔內。
所述鑰匙插孔的斷面根據鑰匙斷面的變化設計為與鑰匙斷面配合的任意形狀,如一字形、S形、圓柱形等。
所述平衡槓桿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組成,為了便於鑰匙順利插入鑰匙通道,在平衡槓桿處於鑰匙通道上方的端部上套有滑套55;而為了防止鑰匙插入鑰匙通道時,平衡槓桿被鑰匙推動移動,相鄰平衡槓桿之間設有間隔擋塊15。
為了使製造的鑰匙和鎖具有多樣化,以減少重複性,可採取下列兩種方式之一或者兩者的結合來設計鎖和對應鑰匙的結構(1)相鄰平衡槓桿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高低位置,所述鑰匙的表面具有與每一平衡槓桿對應配合的凹凸面,以使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能使每一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2)每一平衡槓桿用於與鑰匙接觸的底部上沿長度方向具有凹凸起伏的表面,所述鑰匙的相應位置沿寬度方向具有與該平衡槓桿相配合的凹凸起伏面,以使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能使該對應位置的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該方式尤其適合製造具有較寬斷面的鑰匙和鎖,如圖5所示)。
各復位彈簧可通過螺紋連接件或焊接等方式連接於鎖體上,製作時鎖體的外側可套置一層不鏽鋼外套體14,從而既提高鎖體外觀的美觀性,又防止鎖體被破壞或被鏽蝕。
在具體實施時,平衡槓桿及第一鎖定板的具體結構可採用如下兩種實施例設置,但不局限於這兩種情況實施例1如圖1-圖5所示,平衡槓桿5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的勾狀部51、52,第一鎖定板上側兩端對應勾狀部51、52的位置分別設有限位凸緣61、62;當鑰匙未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在其復位彈簧53作用下向下壓,扣住第一鎖定板相應側的限位凸緣,以阻礙其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當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即各平衡槓桿兩端的勾狀部同時高於第一鎖定板兩端的凸緣,從而可解除對第一鎖定板的阻礙。
實施例2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第一鎖定板上設有向上的限位擋塊66,該限位擋塊處於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且朝向鎖孔的一側,限位擋塊的中部設有讓位凹槽67;當鑰匙未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在其復位彈簧53作用下向下壓,與限位擋塊的凸部接觸,阻礙第一鎖定板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當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即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同時上升至限位擋塊上的讓位凹槽的位置,從而可解除對第一鎖定板的阻礙(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可在讓位凹槽內相對移動,即第一鎖定板可向左移動)。
權利要求
1.一種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它包括鎖體(1)和鎖套(2),鎖套的一端(21)與鎖體鉸接,另一自由端(22)與鎖體的鎖孔(11)活動連接,鎖孔內側設有用於卡住鎖套自由端內側凹槽(221)的活動鎖栓(3)及其滑動定位裝置(31),鎖栓與鎖體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32)用於使鎖栓保持離開鎖套自由端凹槽的趨勢,其特徵在於a、鎖體的鑰匙插孔(12)內側設有鑰匙通道(4)、依次鋪設於鑰匙通道上方的一列平衡槓桿(5)、設於鑰匙通道下方且可在鎖套的鉸接端與鎖栓推動端(33)之間平行滑移的第一鎖定板(6)、以及設於第一鎖定板下方的鎖定槓桿(7);b、平衡槓桿(5)的中部鉸接於鎖體上,一端位於鑰匙通道上方,兩端或一端上設有復位彈簧(53),用於將遠離鑰匙通道的一端(52)向上拉起,而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向下壓;與該鎖配對的鑰匙(8)具有用於在插入鑰匙通道時,將各平衡槓桿頂起至平衡狀態的凹凸起伏的表面;所述平衡狀態指的是,當鑰匙(8)未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處於非平衡位置,即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在其復位彈簧(53)作用下,下壓扣住第一鎖定板以阻礙其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而當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被頂起至平衡位置,從而解除對第一鎖定板的阻礙;c、第一鎖定板在其與鎖套鉸接端相鄰的部位設有便於鎖套的鉸接端部在轉動時頂推的斜面或弧面(65),第一鎖定板與鎖體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63)用於使第一鎖定板保持向離開鎖孔方向移動的趨勢;d、鎖定槓桿(7)鉸接於鎖體上,鎖定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向上彎曲,其上勾頭(71)略伸入設於第一鎖定板上的定位孔(64)內,鎖定槓桿的另一端通過彈性連接件(73)聯接有向下彎曲的下勾頭(74),該下勾頭向下扣置在第二鎖定板(9)的定位孔(91)內,第二鎖定板(9)與鎖栓聯動;所述鎖定槓桿的兩端或一端與鎖體之間設有復位彈簧(72)用於使下勾頭保持向下壓的趨勢,而上勾頭保持向上頂起的趨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平衡槓桿(5)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的勾狀部(51、52),第一鎖定板上側兩端對應勾狀部(51、52)的位置分別設有限位凸緣(61、62);當鑰匙未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在其復位彈簧(53)作用下向下壓,扣住第一鎖定板相應側的限位凸緣,以阻礙其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當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即各平衡槓桿兩端的勾狀部同時高於第一鎖定板兩端的凸緣,從而可解除對第一鎖定板的阻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鎖定板上設有向上的限位擋塊(66),該限位擋塊處於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且朝向鎖孔的一側,限位擋塊的中部設有讓位凹槽(67);當鑰匙未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在其復位彈簧(53)作用下向下壓,與限位擋塊的凸部接觸,阻礙第一鎖定板向離開鎖孔的方向移動;當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各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即各平衡槓桿接近鑰匙通道的一端(51)同時上升至限位擋塊上的讓位凹槽的位置,從而可解除對第一鎖定板的阻礙。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鎖體內設有用於支撐第一鎖定板移動的軌道(1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鎖套自由端(22)的頭部和鎖栓鎖定端(34)的頭部設計為相配合的斜面以方便鎖套自由端越過鎖栓鎖定端的頭部進入鎖孔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所述鑰匙插孔的斷面為與鑰匙斷面配合的任意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槓桿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組成,在平衡槓桿處於鑰匙通道上方的端部上套有滑套(55),相鄰平衡槓桿之間設有間隔擋塊(15)。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相鄰平衡槓桿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高低位置,所述鑰匙的表面具有與每一平衡槓桿對應配合的凹凸面,以使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能使每一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其特徵在於每一平衡槓桿用於鑰匙接觸的底部上沿長度方向具有凹凸起伏的表面,所述鑰匙的相應位置沿寬度方向具有與該平衡槓桿相配合的凹凸起伏面,以使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時,能使該對應位置的平衡槓桿被頂起至平衡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插開啟式平衡鎖,包括鎖體、鎖套、活動鎖栓、鎖栓復位彈簧,其特徵在於鎖體的鑰匙插孔內側設有鑰匙通道、平衡槓桿、第一鎖定板、鎖定槓桿;鑰匙未插入時,平衡槓桿受復位彈簧作用,扣住第一鎖定板防止其移動,鎖定槓桿在復位彈簧作用下上勾頭伸入第一鎖定板的定位孔內,下勾頭扣住第二鎖定板的定位孔防止其移動,與第二鎖定板聯動的鎖栓卡住鎖套自由端的凹槽防止鎖套移動;鑰匙插入時,可將各平衡槓桿頂起至平衡位置,從而釋放第一鎖定板以打開鎖。本發明改變了已有彈子鎖的機理,必須採用與鎖配對的鑰匙插入鑰匙通道內才能打開鎖,盜賊無法通過外力強行扭轉鎖芯的方式打開鎖,大大提高了鎖的防盜性能。
文檔編號E05B63/00GK1924265SQ20061012445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1日
發明者鄭成恩 申請人:鄭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