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1:11: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田開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
背景技術:
在各油氣田的生產開發過程中,連續油管施工最常見的是在2 7/8″或3 1/2″油管裡進行氣舉誘噴、衝砂解堵等作業,有時會因故出現連續油管斷脫後卡在油管裡,採用常規打撈方法無法撈出斷脫的連續油管,僅能依靠起油管帶出連續油管,通過卸開外面油管後對油管內部連續油管實施分段切割,待找到斷脫連續油管在油管內卡點後,通過井口打連續油管專用卡子反穿注入頭方式起出餘下掉落連續油管,但是在起油管進行卸油管絲扣操作中,可能會導致連續油管在油管內的卡點出現鬆動,造成連續油管再次掉落井內的風險,同時井口的連續油管內腔以及連續油管與油管小環空之間是處於無控制狀態,井控風險很大,一旦出現溢流等井控險情,無法採取有效措施很可能造成井噴或井噴失控事故,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裝置以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避免油水井連續油管進行打撈操作時掉落導致打撈困難,甚至造成井控險情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包括矛狀中心杆、限位防護筒和開槽卡瓦;所述矛狀中心杆、所述開槽卡瓦和所述限位防護筒自內向外依次套裝,所述限位防護筒內壁自上而下依次逐級向內凹陷形成有呈階梯狀的第一環形臺階和第二環形臺階,所述開槽卡瓦頂端端面抵在所述限位防護筒的第一環形臺階的下端面上; 所述矛狀中心杆外壁上設連接外螺紋,所述限位防護筒的第一環形臺階內壁上設有連接外螺紋,通過調節所述限位防護筒相對所述矛狀中心杆上螺紋連接處的位置對所述開槽卡瓦進行限位;
所述開槽卡瓦為一自底面開設有一盲孔的圓柱體結構;自所述開槽卡瓦側壁底面上開設有沿圓周方向均布的四道軸向割縫,使所述開槽卡瓦下部形成四瓣卡瓦結構;所述割縫深度與盲孔深度一致。
該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還包括一背帽;所述背帽為一中心開設有通孔的圓柱體,其內壁上設有連接內螺紋;所述背帽套裝並螺紋連接固定在所述矛狀中心杆上,對所述限位防護筒進行限位。
所述矛狀中心杆為一中心開設有用於液體流通的軸向通孔的筒體;所述筒體包括圓柱形上部和異形下部,所述異形下部底端加工為錐形且外壁自錐形端向上逐漸減小,使所述異形下部的外逕自下而上逐漸減小。
在所述開槽卡瓦底端外壁上設有多排沿圓周方向均布的鋸齒帶。
所述矛狀中心杆的螺紋長度大於所述限位防護筒與所述背帽螺紋長度之和。
在所述矛狀中心杆底端外壁上加工有一限位環形臺階,所述限位環形臺階外徑大於所述開槽卡瓦的內徑,使所述開槽卡瓦的底端限位於所述限位環形臺階的上端面處。
上述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的使用方法:將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插入至連續油管的內腔中,限位防護筒的下端面壓配在油管接箍內壁上的環形臺階處;調節限位防護筒相對於所述矛狀中心杆上的位置並螺紋連接固定,使位於連續油管內的開槽卡瓦脹開至與連續油管內壁緊密貼合在一起後,對油管進行卸扣操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易於加工與組裝、使用操作方便、作業效率高等優點,既能起到打撈連續油管時防掉落的功能,當井口出現溢流險情時,及時搶裝與之配套的防噴短節,還可以解決連續油管內腔以及連續油管與油管之間小環空的防噴問題,避免了一旦出現溢流等井控險情, 因無法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井口,造成井噴或井噴失控事故,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同時可以實施壓井作業,待井壓穩後可重新恢復先前打撈連續油管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的剖視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中背帽的剖視圖;
圖2(b)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中背帽的側視圖;
圖3(a)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中開槽卡瓦的剖視圖;
圖3(b)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中開槽卡瓦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中限位防護筒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中矛狀中心杆的剖視圖;
圖6為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的實現井口防掉、防噴功能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下述實施例絕非對本實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如圖1所示,該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包括矛狀中心杆1、背帽2、限位防護筒3和開槽卡瓦4;其中:
如圖5所示,所述矛狀中心杆1為一中心開設有用於液體流通的軸向通孔的筒體結構,筒體包括圓柱形上部和異形下部,異形下部底端加工為錐形且外壁自錐形端向上逐漸減小,使異形下部的外逕自下而上逐漸減小;在所述矛狀中心杆1的圓柱形上部外壁上設有與所述矛狀中心杆1上部外壁上的連接外螺紋相互配合的連接外螺紋;
如圖2(a)和圖2(b)所示,所述背帽2為一中心開設有通孔的圓柱體, 其內壁上設有連接內螺紋;
如圖4所示,所述限位防護筒3為圓柱形筒體結構,其上部內壁自上而下開設有呈階梯狀的第一環形臺階301和第二環形臺階302,使所述限位防護筒3的內壁自上而下依次減小;在第一環形臺階301的內壁上設有與所述矛狀中心杆1上部外壁上的連接外螺紋相互配合的連接內螺紋
如圖3(a)和圖3(b)所示,所述開槽卡瓦4為一自底面開設有一盲孔401的圓柱體結構;自所述開槽卡瓦4側壁底面上開設有沿圓周方向均布的四道軸向割縫402,使所述開槽卡瓦4下部形成四瓣卡瓦結構;在割縫402深度與盲孔401深度一致;在所述開槽卡瓦4底端外壁上設有多排沿圓周方向均布的鋸齒帶403,增大摩擦力。
其中,所述矛狀中心杆1的螺紋長度大於所述限位防護筒3與所述背帽2螺紋長度之和,以滿足可根據實際需要調節所述限位防護筒3相對於所述矛狀中心杆1上的位置,進而所述開槽卡瓦4通過與所述矛狀中心杆1發生相對位移使四瓣卡瓦結構脹開至合適尺寸,保證所述開槽卡瓦4卡連續油管8外壁上,阻止其掉落。
所述限位防護筒3第一環形臺階301的內徑大於所述開槽卡瓦4的最大外徑。
所述矛狀中心杆1、所述開槽卡瓦4和所述限位防護筒3自內向外依次套裝;具體地,所述限位防護筒3螺紋連接在所述矛狀中心杆1外側,使所述開槽卡瓦4頂端端面抵在所述限位防護筒3的第一環形臺階的下端面上;所述背帽2自所述矛狀中心杆1頂端套裝並螺紋連接固定在所述矛狀中心杆1上,使所述限位防護筒3的上端面抵在所述背帽2上,對所述限位防護筒3進行限位;
另外,在所述矛狀中心杆1底端外壁上加工有一限位環形臺階,環形臺階外徑大於所述開槽卡瓦4的內徑,使所述開槽卡瓦4的下端面限位於限位環形臺階的上端面處。
本實用新型一種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的實施方式如下:
現場使用前,要按照說明完成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的組裝:首先,將開槽卡瓦4從矛狀中心杆1的上端套入,再將矛狀中心杆1穿入限位防護筒3內,通過矛狀中心杆1上的絲扣,調整好矛狀中心杆1與限位防護筒3的相對位置後,在矛狀中心杆1的上部,旋上背帽2並擰緊,即組裝完了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
當連續油管在油管裡進行作業,因故出現斷脫且卡在油管後,採用常規打撈工具無法撈出斷脫的連續油管,只能依靠起油管帶出連續油管,通過卸開外面油管後對連續油管實施分段切割,待找到斷脫連續油管在油管內卡點以後,通過井口打專用連續油管卡子反穿注入頭方式起出餘下掉落連續油管,為防止在卸井口油管絲扣操作時引起井內連續油管卡點鬆動,造成連續油管再次落井的複雜事故,將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組裝好後,如圖6所示,將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插入連續油管8的內腔,限位防護筒3的下端面壓配在油管接箍6內壁上的環形臺階處,此時位於連續油管8內的開槽卡瓦4便與連續油管8內壁緊密貼合在一起後,再實施對油管5進行卸扣操作,若在此期間發生井內連續油管8卡點鬆動,引起連續油管8下滑,開槽卡瓦4與連續油管內壁之間在摩擦力使該裝置便能緊緊抓住連續油管8,實現連續油管防掉落的功能。若在進行打撈連續油管處理操作期間,井口出現溢流,可迅速搶裝與連續油管防掉落裝置配套的防噴短節1,防噴短節1與油管接箍6內壁螺紋連接,從而解決了連續油管內腔以及連續油管與油管之間小環空的防噴問題,降低了井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