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與流程
2023-06-13 08:28:2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封蓋帶,具體涉及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行業迅速發展,電子元器件使用量日益增多,包裝使用熱封蓋帶需求量不斷增大,因現有市場熱封蓋帶PET/PE複合膜表面整體塗膠,且未與載帶封合處都有塗膠。所以在與載帶封合過程時不但浪費膠水,浪費資源,而且包裝內部電子元器件時因膠水原因導致熱封蓋帶透明度不夠,包裝後透過熱封蓋帶影響檢驗電子元器件外觀及批號等信息。並熱封蓋帶整體塗膠,包裝後膠水與電子元器件長時間緊密接觸形成粘合,當貼片時容易發生粘連元件的不良現象,導致貼片時無法準確抓取電子元器件,反而電子元器件被粘連在熱封蓋帶上並帶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熱封蓋帶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
(B)製備膠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烘乾,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上述方法中步驟A和步驟B的順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換。
優選地,所述膠水是由65-75wt%乙撐雙硬脂醯胺、15-25wt%樹脂和10wt%透明粉組成;所述膠水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Ⅰ)將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優選地,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優選地,在步驟C和步驟D之間還包括步驟c1製備蠟和步驟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
優選地,所述蠟是由85-97wt%PE微蠟粉和3-15wt%矽油組成;所述蠟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ⅰ)將PE微蠟粉和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優選地,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優選地,步驟D中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
優選地,步驟C的具體方式為: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如此重複7~15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 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熱封蓋帶將通過版輥塗膠膠水與載帶很好的封合,形成閉合空間。因熱封蓋帶其它不需封合處未塗膠,第一大幅度節約成本,資源;第二包裝電子元器件後透明度非常好,清晰看清電子元器件外觀等信息,第三可避免電子元器件與熱封蓋帶粘連在一起,解決粘連元件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B)製備膠水;Ⅰ)將65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5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2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66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4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3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30m/min,如此重複7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3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67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3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 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3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30m/min,如此重複7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4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B)製備膠水;Ⅰ)將68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2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如此重複7~15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
(c1)製備蠟;ⅰ)將85重量份PE微蠟粉和15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5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B)製備膠水;Ⅰ)將69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1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 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10℃,行進速度3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10℃,行進速度3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86重量份PE微蠟粉和14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6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70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0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 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10℃,行進速度4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10℃,行進速度4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87重量份PE微蠟粉和13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7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71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19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 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10℃,行進速度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10℃,行進速度5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88重量份PE微蠟粉和12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8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B)製備膠水;Ⅰ)將72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18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 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3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3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89重量份PE微蠟粉和11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9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B)製備膠水;Ⅰ)將73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17重量份的樹脂 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4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4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0重量份PE微蠟粉和10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10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74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16重量份的樹脂 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5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1重量份PE微蠟粉和9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11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75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15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3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3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2重量份PE微蠟粉和8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12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65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5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4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4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3重量份PE微蠟粉和7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13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B)製備膠水;Ⅰ)將68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2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行進速度50m/min,如此重複10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4重量份PE微蠟粉和6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 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14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B)製備膠水;Ⅰ)將70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20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00~120℃,行進速度30~50m/min,如此重複7~15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5重量份PE微蠟粉和5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 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15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72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18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50m/min,如此重複15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6重量份PE微蠟粉和4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實施例16
一種熱封蓋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製備膠水;Ⅰ)將75重量份的乙撐雙硬脂醯胺、15重量份的樹脂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倒入甲苯溶劑溶解,一邊氣動攪拌一邊倒入10重量份的透明粉,達到固含量30%;Ⅱ)溶劑配比完後,使用氣動攪拌機以300rpm先攪拌5min;Ⅲ)攪拌5min後,倒入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h,然後開始浸泡24h,使乙撐雙硬脂醯胺、樹脂、透明粉充分溶解於溶劑中;Ⅳ)浸泡充分溶解後,形成膠水狀物,並再次在攪拌釜中以100rpm攪拌20min;Ⅴ)充分攪拌後製成膠水,並過濾,使用200目過濾袋進行過濾,將膠水中雜質及晶體物等過濾掉,形成無雜質膠水,並用溶劑桶盛裝,待生產使用;
(B)製作設有等間距凸條的版輥;所述凸條的寬度和兩條所述凸條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置、調整;
(C)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50m/min,然後再通過版輥將膠水塗布在PET/PE複合原膜PE面,塗膠後再通過3m的烘箱進行烘乾,烘箱溫度120℃,行進速度50m/min,如此重複15次後,即可充分烘乾,使膠水牢 靠的附在PE面上,形成具有等間距膠條的熱封蓋帶半成品;所述PET/PE複合原膜的PET層的厚度為23μm、PE層的厚度為15μm,所述膠條的厚度為10μm;
(c1)製備蠟;ⅰ)將97重量份PE微蠟粉和3重量份矽油按比例取出至溶劑桶內,並使用溶劑環己烷進行分散溶解,配成固含量30%;ⅱ)配好後進行攪拌以300rpm進行攪拌10min,即可;ⅲ)微蠟粉的製作因只能充分分散,不能溶解,則以上配好後入庫,待生產領用後需再次以300rpm攪拌5min達到分散均勻後直接使用;
(c2)將蠟通過網紋轉印在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的PE面;所述蠟的厚度為1μm;
(D)將所述熱封蓋帶半成品通過分條機沿所述膠條的中線進行分條,再通過收卷機進行收卷,得到熱封蓋帶成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範圍,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