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8:30:41 2
專利名稱:一種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利用風口風力發電同時對源頭的沙塵綜合治理,屬風力發電綜合治沙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根據衛星照片進行數據處理,結合野外現場考察,獲取近地表風力場數據,建立區域近地表風力場和流沙場的三維立體數學模型,確定風沙口集中地段即風口,然後利用人工砌築風牆,使風集中在一個風道中流過,以加大風力,有利發電,同時又達到治沙的目的。
本發明提出的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包括導風牆、發電機組、卷門,導風牆設於兩個山體之間的風口中,導風牆有多座,兩座導風牆之間的距離m=10-30m,導風牆呈階梯狀,發電機組置於兩導風牆之間的橫梁上;所述的卷門置於相鄰兩座導風牆之間的前端。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風牆的高度h=50-150m,長度l=100-300m,寬度d=10-30m。
本發明提出的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在風口處設立了導風牆,使風集中在一個風道中流過,導風牆的迎風端設立風力發電機,既利用風口的風力發電,利用了風能,又緩減了風速,減少了揚沙造成的自然災害,因而從源頭治理了沙漠及沙塵飛揚。
圖2是導風牆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
圖1的A-A剖視圖。
圖1至圖3中,1是山體,2是風口,3是導風牆,4是卷門橫嚮導軌,5是卷門支柱,6是卷門,7是發電機,8是相鄰導風牆之間的橫梁,9是綠樹,10是青草,11是導風牆空腔,12是導風牆階梯。
上述系統中的導風牆,是在風口處在順風向砌築的若干組無約束力的牆體,其高度h=50-150m,長度l=100-300m,寬度d=10-30m,但是導風牆的長、寬、高可以根據兩個山體之間的距離、山體的高度進行具體設計,例如,山體之間的距離大,即風口很寬,山體也不高,則導風牆的高度可以小一點。導風牆體迎風面為三角形,背風面為階梯形,階梯用來架接兩牆間的風力電機組。在牆的迎風面的上端還可以裝上太陽能發電設備(圖中未示出),當風小或無風時可繼續發電。導風牆可以是橫向多座,綜向多列,在兩列導風牆之間的沙地上種上青草,在多列導風牆後植樹造林,這樣就可以在利用風能的同時又固沙治沙。
本發明提出的系統,其治理沙漠的功能是這樣實現的源頭用風力發電方式降低風速減少風沙飛揚,在風口風力場的相當範圍內營造大量的森林或其它植被,使其治理沙漠從源頭抓起,從根本上解決了沙塵暴問題。
如圖1所示,當風口的風2經山體1之間的峽谷後,進入導風牆3之間的風道,此時風力加速,風量加大,帶動橫梁8上的發電機組7發電。如某一發電機組出了故障,使將卷門6沿卷門支柱5垂直放下,將風堵住,以便對發電機組進行檢修,卷門6可以分段設置。導風牆3中的空腔11可以填沙子,亦可利用空腔建築檢修室。
權利要求
1.一種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包括導風牆、發電機組、卷門;所述的導風牆設於兩個山體之間的風口中,導風牆有多座,兩座導風牆之間的距離m=10-30m,導風牆呈階梯狀;所述的發電機組置於相鄰兩導風牆之間的橫梁上;所述的卷門置於相鄰兩座導風牆之間的前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風牆的高度h=50-150m,長度l=100-300m,寬度d=10-30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包括導風牆、發電機組、卷門。導風牆設於兩個山體之間的風口中,導風牆有多座,兩座導風牆之間的距離m=10-30m,導風牆呈階梯狀。發電機組置於兩導風牆之間的橫梁上,卷門置於相鄰兩座導風牆之間的前端。本發明提出的風口發電源頭治沙的系統,在風口處設立了導風牆,使風集中在一個風道中流過,導風牆的迎風端設立風力發電機,既利用風口的風力發電,利用了風能,又緩減了風速,減少了揚沙造成的自然災害,因而從源頭治理了沙漠及沙塵飛揚。
文檔編號F03D3/04GK1350119SQ01134378
公開日2002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2日
發明者王全祥, 李相博, 孟易辰, 王 華 申請人:王全祥, 孟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