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0:57:16 1
專利名稱: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線纜加工控制領域,特別是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 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便於成品線纜的安裝使用,在加工成品線纜的過程中,需要對單根 線纜的兩端部進行脫皮加工,使其兩端部暴露出一定長度的芯線。目前,線 纜熱脫皮方法大多採用電加熱片在線纜兩端部加工出一燙開環,使線纜的外 皮斷開,再將其末端外皮去除的方式。現有的燙開設備結構較為簡單,其電 加熱片為簡單固定設置於一工作檯上,加工過程中必須人工將線纜垂直在電 熱片上沿旋轉一周,才能在其端部制出燙開環。這種設備其存在的問題是 這種完全人工操作方式較大程度地依賴於操作人員的經驗及熟練程度,不僅 存在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的問題,而且也無法保證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保證加工精 度、提高生產效率的具有較高自動化水平的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由安裝在機架上的一對氣缸、控制箱 及其內部的控制電路構成,其特徵在於控制電路包括PLC控制模塊、穩壓 電源,PLC控制模塊的交流電源輸入埠及穩壓電源的輸入端分別與交流電源 相連接,PLC控制模塊的多個輸入埠分別與安裝在控制箱上的一組開關及固 裝在機架上的兩個感應器相連接,該組開關及兩個感應器的另一端與穩壓電 源的接地端相連接,PLC控制模塊的一輸出埠同時連接到與控制氣缸操作的 兩個繼電器的一端上,兩個繼電器的另一端同時連接到穩壓電源的24V輸出 端,穩壓電源的24V輸出端和接地端還分別與PLC控制模塊的兩個COM埠 相連接。
而且,所述的一組開關包括在一個工作模式選擇開關和1 8個拉線滑板 行程次數開關。
而且,所述的兩個感應器安裝在機架上的拉線滑板行程兩端與拉線滑板
行程方向垂直對應的位置上。
而且,所述的PLC控制模塊為0MR0N公司的CPM1A系列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 本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採用PLC控制模塊對線纜熱脫皮設備上
的氣缸開閉進行自動控制,PLC控制模塊通過輸入埠接收控制箱上的開關
輸入信號可以設置拉線滑板行程的次數,通過機架上的一對感應器檢測出拉
線滑板實際行程次數,當到達預先設置的拉線滑板行程的次數時,PLC控制 模塊通過輸出埠控制兩個繼電器操作,實現對兩個氣缸驅動的電熱燙刀的 開啟和閉合控制,從而在由拉線滑板對線纜連續進料過程中對線纜外皮進行 快速燙開,精確地控制氣缸上的電熱燙刀進行線纜脫皮操作。本發明的控制 過程不需要人工幹預,實現加工過程的自動化控制和連續化生產,從而保證 了加工精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
2. 本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採用了PLC控制模塊,可以根據實際加 工的需要,通過控制箱上的一組開關來確定控制方式以及一次線纜脫皮操作 時拉線滑板行程的次數,精確地控制氣缸啟動的電熱燙刀的開閉,擴大了適 應範圍。
3. 本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既可以通過交流電源對繼電器進行控制 操作,也可以通過直流電源對繼電器控制,這種多種控制方式,保證了控制 裝置可靠運行。
4. 本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採用了PLC控制模塊,可以根據不同的 需要通過對PLC控制模塊進行編程實現對工作參數或工作方式進行靈活設置 及修改,具有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的優點。
5.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通過精確地自動控制氣缸驅動的電熱燙刀的 開閉操作,實現對線纜脫皮自動控制功能,保證了線纜燙開的加工精度,降 低操作人員工作強度,提高了的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控制箱打開後的外形圖2是控制電路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詳述。
本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由安裝在機架上的一對氣缸、控制箱及 其內部的控制電路構成,該對氣缸驅動一對電熱燙刀進行平行移動,即兩電 熱燙刀分別由該兩氣缸驅動實現開閉移動,兩電熱燙刀由氣缸驅動閉合時, 即可對滑過其間的線纜進行燙開,同時在機架上安裝一拉線滑板,該拉線滑 板水平往返移動用來牽拉已經燙開的線纜向前移動。該控制箱由箱體8、箱門 1構成,如圖1所示的為箱門打開後的外形圖,在箱體上端設有一工作模式選擇開關3及1 8個拉線滑板行程次數開關4,其中工作模式包括自動工作模 式和手工工作模式兩種工作方式,在本實施例中,拉線滑板行程次數開關的 數量為4個,用來預置拉線滑板行程次數,即預置的拉線滑板行程次數為1 4。在箱門的內側安裝有一穩壓電源,輸入的交流電源經此穩壓電源輸出24V 直流電源與PLC控制模塊相連接;在箱體內安裝有PLC控制模塊5、接線柱 6和兩個繼電器7, PLC控制模塊通過接線柱與箱體上的開關、箱體內的繼電 器相連接。
控制箱內的控制電路包括PLC控制模塊、穩壓電源、 一組開關、兩個感 應器及兩個繼電器,在本實施例中,PLC控制模塊為0MR0N公司的CPM1A系列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接入到控制箱內的交流電源同時與穩壓電源的輸入端及 PLC控制模塊的交流電源輸入埠相連接,該穩壓電源可以將交流電源轉換為 直流24V電源為PLC控制模塊提供電源,該24V電源可以為兩個繼電器及無 源的輸入信號供電,交流電源輸入到PLC控制模塊上為兩個繼電器供電。PLC 控制模塊的多個輸入埠分別與安裝在控制箱上的一組開關及安裝機架上的 兩個感應器相連接,該組開關及兩個感應器的另一端與穩壓電源的接地端相 連接,在本實施例中,PLC控制模塊使用了7個輸入埠,該7個輸入埠分 別與開關(1)、開關(2)、開關(3)、開關(4)、開關(5)、感應器(1)和 感應器(2)相連接,開關(1)即為控制箱上的工作模式選擇開關,開關(2)、 開關(3)、開關(4)和開關(5)分別為箱體上的4個拉線滑板行程次數開 關,感應器(1)和感應器(2)分別安裝在機架上的拉線滑板行程兩端與拉 線滑板行程方向垂直對應的位置上,當拉線滑板到達拉線滑板行程的一端時, 即拉線滑板到達感應器(1)時,感應器(1)產生感應信號輸入給PLC控制 模塊,當拉線滑板到達拉線滑板行程的另一端時,即拉線滑板到達感應器(2) 時,感應器(2)產生感應信號輸入給PLC控制模塊,PLC控制模塊對感應器 (1)和感應器(2)的輸入的感應信號進行檢測,當分別檢測出感應器(1) 和感應器(2)的信號時,PLC控制模塊判斷為完成1次拉線滑板行程,當拉 線滑板行程的次數到達了由預先設置的拉線滑板行程次數時,由PLC控制模 塊控制氣缸的操作。PLC控制模塊通過一輸出埠同時與兩個繼電器的一端相 連接,兩個繼電器的另一端同時連接到穩壓電源的24V輸出端,穩壓電源的 24V輸出端和接地端還分別與PLC控制模塊的兩個COM埠相連接。PLC控制 模塊通過繼電器的開閉來控制氣缸的移動和停止,該繼電器能夠由兩種電源 來驅動,即交流電源和24V直流電源,兩個繼電器具體使用哪種供電方式由
5PLC控制模塊來控制選擇。
本實用新型採用PLC對線纜熱脫皮設備上的氣缸開閉進行控制,PLC控 制模塊通過輸入埠檢測控制箱上的開關輸入信號,設置拉線滑板行程次數, 通過輸入埠檢測感應器(1)和感應器(2)的感應信號判斷拉線滑板行程 次數,當檢測出的拉線滑板行程次數到達預先設置的拉線滑板行程次數時, PLC控制模塊通過輸出埠控制兩個繼電器操作,實現對兩個氣缸驅動的電 熱燙刀開閉控制,從而在由拉線滑板對線纜連續進料過程中對線纜外皮進行 快速燙開,精確地控制氣缸上的電熱燙刀進行線纜脫皮操作,實現加工過程 的自動化控制和連續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實用新型 並不限於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的實施例,凡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 新型的技術方案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同樣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由安裝在機架上的一對氣缸、控制箱及其內部的控制電路構成,其特徵在於控制電路包括PLC控制模塊、穩壓電源,PLC控制模塊的交流電源輸入埠及穩壓電源的輸入端分別與交流電源相連接,PLC控制模塊的多個輸入埠分別與安裝在控制箱上的一組開關及固裝在機架上的兩個感應器相連接,該組開關及兩個感應器的另一端與穩壓電源的接地端相連接,PLC控制模塊的一輸出埠同時連接到與控制氣缸操作的兩個繼電器的一端上,兩個繼電器的另一端同時連接到穩壓電源的24V輸出端,穩壓電源的24V輸出端和接地端還分別與PLC控制模塊的兩個COM埠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組開關包括在一個工作模式選擇開關和1 8個拉線滑板行程次數開 關。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兩個感應器安裝在機架上的拉線滑板行程兩端與拉線滑板行程方向垂 直對應的位置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PLC控制模塊為OMRON公司的CPM1A系列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線纜熱脫皮設備的控制裝置,其控制電路包括PLC控制模塊、穩壓電源,PLC控制模塊的交流電源輸入埠及穩壓電源的輸入端分別與交流電源相連接,PLC控制模塊的多個輸入埠分別與安裝在控制箱上的一組開關及固裝在機架上的兩個感應器相連接,該組開關及兩個感應器的另一端與穩壓電源的接地端相連接,PLC控制模塊的一輸出埠同時連接到與控制氣缸操作的兩個繼電器的一端上,兩個繼電器的另一端同時連接到穩壓電源的24V輸出端,穩壓電源的24V輸出端和接地端還分別與PLC控制模塊的兩個COM埠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自動控制氣缸驅動的電熱燙刀的開閉操作實現線纜脫皮功能,保證了線纜燙開的加工精度,降低操作人員工作強度,提高了的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G05B19/05GK201110959SQ20072009919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4日
發明者劉家升, 崔明哲, 張立國, 捷 金 申請人:天津市華之陽特種線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