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純電動船舶收卷充電線纜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1:41:11
本發明屬於充電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純電動船舶收卷充電線纜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船用彈簧電纜需要在船舶及岸基充電樁之間進行頻繁的移動,當船舶充完電收起電源線時,需要將電纜存儲起來,當船舶遠離充電樁電源時,要將電纜舒展開來。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充電船電纜較粗較長,因此,在集卷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電纜從收卷設備上脫落的現象,必須要船員重新整理收集,嚴重增加船員的工作負擔及工作效率。另外,現有技術中的針對不同卷大小的電纜,目前的電纜收卷裝置不具備可調性,使用範圍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純電動船舶收卷充電線纜裝置,,從而有效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不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純電動船舶收卷充電線纜裝置,包括充電樁立柱和設於所述充電樁立柱下端的充電線插口,所述充電樁立柱的前端面中部設有由電機一驅動的纏繞圈,還包括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由電機二驅動並穿過所述纏繞圈圓環中部的渦輪、套板、蝸杆一和蝸杆二,所述蝸杆一和蝸杆二豎直設置於渦輪的左右兩端,所述套板包括相互套接的套板一和套板二,所述蝸杆一和蝸杆二的頂端分別對應連接有套板一和套板二,所述套板中部沿豎直方向上還開有行走槽,所述渦輪穿過行走槽。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渦輪穿過行走槽的中部,且兩者之間相互不接觸。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蝸杆一和蝸杆二的長度均大於纏繞圈的外徑。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充電樁立柱的頂部還設有雨棚4。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套板設於蝸杆一與纏繞圈之間。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發明的線纜纏繞圈在電機一的作用下纏繞線纜時,當線纜纏滿纏繞圈時,但是還有線纜尚未纏繞的情況下,我們當立即啟動電機二來驅動渦輪,渦輪驅動蝸杆一和蝸杆二,蝸杆一和蝸杆二背向的豎直移動,帶動套板一和套板二分離,從而起到對纏繞圈內的線纜的一個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則增大了纏繞圈的纏繞能力和能夠纏繞的線圈數,實現對線纜纏繞的可調性。另外,採用套板擋在蝸杆和線纜之間,避免因蝸杆和線纜的直接接觸而產生磨損線纜的現象發生。並且本發明還具有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使用,成本較低的優點,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純電動船舶收卷充電線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
參閱圖1,一種純電動船舶收卷充電線纜裝置,包括充電樁立柱1和設於所述充電樁立柱1下端的充電線插口10,所述充電樁立柱1的前端面中部設有由電機一驅動的纏繞圈2,還包括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由電機二驅動並穿過所述纏繞圈2圓環中部的渦輪7、套板、蝸杆一3和蝸杆二8,所述蝸杆一3和蝸杆二8豎直設置於渦輪7的左右兩端,所述套板包括相互套接的套板一5和套板二9,所述蝸杆一3和蝸杆二8的頂端分別對應連接有套板一5和套板二9,所述套板中部沿豎直方向上還開有行走槽6,所述渦輪7穿過行走槽6。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渦輪7穿過行走槽6的中部,且兩者之間相互不接觸,保證套板在上下移動的順利進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蝸杆一3和蝸杆二8的長度均大於纏繞圈2的外徑,提高本發明所述。線纜收集裝置的可調節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充電樁立柱1的頂部還設有雨棚4,具有遮雨避雨的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套板設於蝸杆一3與纏繞圈2之間。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線纜纏繞圈在電機一的作用下纏繞線纜時,當線纜纏滿纏繞圈時,但是還有線纜尚未纏繞的情況下,我們當立即啟動電機二來驅動渦輪,渦輪驅動蝸杆一和蝸杆二,蝸杆一和蝸杆二背向的豎直移動,帶動套板一和套板二分離,從而起到對纏繞圈內的線纜的一個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則增大了纏繞圈的纏繞能力和能夠纏繞的線圈數,實現對線纜纏繞的可調性。另外,採用套板擋在蝸杆和線纜之間,避免因蝸杆和線纜的直接接觸而產生磨損線纜的現象發生。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並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