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板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9:40:01 1
專利名稱: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板模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材料,具體是指具有儲熱與熱緩釋功能的複合地板模塊。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室內供暖一般是採用電或天然氣作為熱源,通過將電能或天然氣燃燒產生的熱能按一定方式與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使室內溫度升高。這類供熱系統一般都安裝在室內地面以上,室內地板沒有供熱功能。雖有安裝了供暖系統的地面結構,但這類地面結構往往儲熱性能差,不能有效利用熱源,能耗大,運行成本高。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 200410009093. 0) 「一種相變蓄能地板空調採暖方法及裝置」採用10%_50%的相變材料與混凝土混合成蓄能材料,這種蓄能材料的蓄熱能力有限,且蓄能材料與地面之間沒有隔熱層, 導致熱量向下洩漏,造成熱源浪費。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0820080456. 3)「乾式相變蓄熱地板採暖末端裝置」現場安裝困難,尤其是以熱水為熱源時,熱水管道安裝密封要求很1 。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板模塊,由其組成的地板具有儲熱與熱緩釋功能,可對室內進行均衡供熱。該地板模塊生產工藝簡單,節能無汙染,熱損失小、熱效率高,現場安裝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它有隔熱底板和上蓋板;在所述隔熱底板和上蓋板之間並於模塊兩側各設有木方,且木方設有用以同相鄰模塊相接的連接結構;所述模塊兩端分別設有位於所述隔熱底板與上蓋板之間的端板; 所述隔熱底板與上蓋板之間裝有貫通的金屬圓管,且所述金屬圓管兩端分別置於所述兩端板的對應圓孔中;所述隔熱底板與上蓋板之間還填充有相變材料。以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參加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有隔熱底板1和上蓋板2 ;在所述隔熱底板1和上蓋板2之間並於模塊兩側各設有木方3,且木方3設有用以同相鄰模塊相接的連接結構;所述模塊兩端分別設有位於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之間的端板4 ;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之間裝有貫通的金屬圓管5,且所述金屬圓管5兩端分別置於所述兩端板4的對應圓孔中;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之間還填充有相變材料6。所述木方3的連接結構為榫7和對應的榫槽8。所述上蓋板2為三夾板。所述端板4為木板。所述隔熱底板1由兩層三夾板9和位於兩層三夾板9之間的隔熱材料層10組成。所述隔熱材料層10為石棉。所述相變材料是XB-I型相變材料,相變溫度為20-22°C。本實用新型的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板模塊可按以下方法生產[0014](1)將三夾板與石棉材料通過膠合成隔熱底板;(2)將經乾燥後的木材加工成榫、槽可相互配合的木方;(3)將有開榫(槽)木方膠合在隔熱底板的二個側邊,將端板嵌入木方兩端的槽內,端板底邊與隔熱底板緊密接觸成為框架;(4)將金屬圓管穿過端板上的圓孔並固定於兩端板上;(5)將加強條嵌入兩端板上邊的凹槽內,將相變材料填充於框架內;(6)將上蓋板用小鐵釘固定於框架上;(7)室內安裝時,先將單個地板模塊通過榫、槽連接成整體,再在模塊表面鋪設普通地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是,實際使用時,將地板模塊通過榫、榫槽連接成整體,模塊中的金屬圓管與前、後相鄰模塊中的金屬圓管順次相連,組成熱介質通道。熱介質是由太陽能轉換的熱空氣,熱介質通過金屬圓管時,將熱量傳遞並儲存於相變材料中,相變材料因吸收熱量從固態變成粘稠態,這一過程是吸熱過程;當熱源停止供熱後(如夜間太陽能轉換器不工作),相變材料溫度逐漸下降,從粘稠態逐漸轉變成固態,同時緩慢放出熱量,這一過程是放熱過程。由相變材料釋放的熱量向上傳遞給上蓋板,上蓋板再將熱量傳遞給表面的普通地板,普通地板將熱量釋放於室內,提高室內的溫度。在該地板模塊的下部由於配置了隔熱材料,熱量不能往下傳遞。由以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具有儲熱與熱緩釋功能的複合地板模塊,由它組成的地板有以下主要特點(1)採用的熱源是由太陽能轉換的熱空氣,不產生汙染,是一項清潔環保、節能無炭的技術;(2)可實現利用太陽能對室內進行均衡供熱;(3)熱源-熱空氣可在由金屬圓管組成的管路系統中進行循環,熱量損失小,熱效率尚;(4)模塊化設計便於標準化,也便於貯存、運輸和安裝使用;(5)生產工藝簡單,設備數量少,建廠投資小。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模塊產品結構示意圖,兩側木方設有連接用榫;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模塊產品結構示意圖,兩側木方設有連接用榫槽;圖3是圖1或圖2中隔熱保溫底板一種實施例的截面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有隔熱底板 1和上蓋板2 ;在所述隔熱底板1和上蓋板2之間並於模塊兩側各設有木方3,且木方3設有用以同相鄰模塊相接的連接結構;所述模塊兩端分別設有位於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 2之間的端板4 ;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之間裝有貫通的金屬圓管5,且所述金屬圓管5 兩端分別置於所述兩端板4的對應圓孔中;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之間還填充有相變材料6。所述木方3的連接結構為圖1所示的榫7和圖2所示的對應榫槽8,木方3開榫7 的模塊與木方3開榫槽8的模塊的數量應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配置;也可在同一模塊的對應兩側分別設置一個開榫7的木方3和一個開榫槽8的木方3。所述上蓋板2為三夾板,所述端板4為木板。如圖3所示,所述隔熱底板1由兩層三夾板9和位於兩層三夾板9之間的隔熱材料層10組成。所述隔熱材料層10為石棉。
權利要求1.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它有隔熱底板(1)和上蓋板(2);其特徵是, 在所述隔熱底板(1)和上蓋板(2)之間並於模塊兩側各設有木方(3),且木方(3)設有用以同相鄰模塊相接的連接結構;所述模塊兩端分別設有位於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 之間的端板(4);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之間裝有貫通的金屬圓管(5),且所述金屬圓管(5)兩端分別置於所述兩端板(4)的對應圓孔中;所述隔熱底板(1)與上蓋板(2)之間還填充有相變材料(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其特徵是,所述木方(3) 的連接結構為榫(7)和對應的榫槽(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其特徵是,所述上蓋板 (2)為三夾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其特徵是,所述端板(4) 為木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其特徵是,所述隔熱底板(1)由兩層三夾板(9)和位於兩層三夾板(9)之間的隔熱材料層(10)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模塊板模塊,其特徵是,所述隔熱材料層(10)為石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材料,具體是指儲熱與熱緩釋複合地板模塊,它有隔熱底板和上蓋板;在所述隔熱底板和上蓋板之間並於模塊兩側各設有木方,且木方設有用以同相鄰模塊相接的連接結構;所述模塊兩端分別設有位於所述隔熱底板與上蓋板之間的端板;所述隔熱底板與上蓋板之間裝有貫通的金屬圓管,且所述金屬圓管兩端分別置於所述兩端板的對應圓孔中;所述隔熱底板與上蓋板之間還填充有相變材料。本實用新型所述地板具有儲熱與熱緩釋功能,可對室內進行均衡供熱,該地板模塊生產工藝簡單,節能無汙染,熱損失小、熱效率高,現場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E04F15/02GK202023334SQ20112011549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9日
發明者羅丹, 鄒越, 韓健 申請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