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垃圾的進料烘乾攪碎分散式燃燒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9:10:3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垃圾的燃燒爐。
背景技術:
垃圾燃燒處理之前,需要將垃圾中的水分去除,通常採用烘乾設備實現,烘乾後的垃圾再進入燃燒爐焚燒。現有用於垃圾烘乾的設備主要為烘乾箱,利用熱風對著烘乾箱中的垃圾吹,將垃圾吹散並加快垃圾中殘留的水分的蒸發。現有的烘乾箱由於缺少將垃圾攪碎的功能,故垃圾的烘乾效率還較低,還影響後續的燃燒效率。現有的燃燒爐,一般只設有單個爐腔及單個爐排,燃燒效率低,並且爐排上方缺少將進爐垃圾分散的裝置,故進爐垃圾容易堆積在爐排上,導致不充分燃燒。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燃燒爐的缺點,申請人進行研究及改進,提供一種垃圾的進料烘乾攪碎分散式燃燒裝置,具有攪碎、烘乾功能,提高垃圾的烘乾效率,利於充分燃燒,提高燃燒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方案:
一種垃圾的進料烘乾攪碎分散式燃燒裝置,包括燃燒爐及安裝於燃燒爐進料口的進料攪碎烘乾裝置,所述燃燒爐包括下層爐腔及上層爐腔,上層爐腔與所述進料攪碎烘乾裝置安裝於下層爐腔的上方,所述下層爐腔中安裝有位於進料攪碎烘乾裝置的下方的第一爐排及位於上層爐腔下方的第二爐排,第一爐排一側的下層爐腔中安裝有推料分散裝置;
所述攪碎烘乾裝置包括進料鬥、安裝於進料鬥下方的進料腔及安裝於進料鬥與進料腔之間的粉碎烘乾組件;所述粉碎烘乾組件包括與進料鬥底部連通的環狀烘乾體及安裝於環狀烘乾體下方並與環狀烘乾體之間帶有攪碎空間的旋轉體,所述環狀烘乾體的中間部分為導料腔,導料腔的底部設有與攪碎空間連通的導出口;所述環狀烘乾體的側壁具有環形烘乾腔,環狀烘乾體與熱風管連通,所述環形烘乾腔的底面向下傾斜設置並設有連通環形烘乾腔與攪碎空間的導風孔,環形烘乾腔的底面外側間隔布置有多個上攪碎齒;
所述旋轉體轉動安裝於進料腔上,並由攪碎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旋轉體呈錐體狀,其錐面上具有多個下攪碎齒,所述下攪碎齒與上攪碎齒錯開設置;
所述推料分散裝置包括上端鉸接於下層爐腔側壁的擺動推料板及安裝於擺動推料板外側的推料油缸,推料油缸通過支架固定安裝於燃燒爐的外側,推料油缸的活塞杆貫穿下層爐腔後與擺動推料板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環形烘乾腔包括進氣環腔及出氣環腔,出氣環腔的內環面向環形烘乾腔的中心傾斜。
所述進料腔為環形腔體,包括內柱形腔及外環形壁腔,所述內柱形腔中安裝有驅動所述旋轉體的所述攪碎驅動裝置,所述外環形壁腔的上端具有開口。
所述擺動推料板的背面設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動安裝有滑塊,推料油缸的活塞杆與所述滑塊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的燃燒裝置,採用雙層爐腔的燃燒爐,燃燒效率高、燃燒充分企且排煙量小;採用的進料烘乾攪碎裝置,具有攪碎效果好、烘乾效果好的特點;燃燒爐中設置推料分散裝置,防止垃圾堆積在爐排上,進一步提高燃燒效率,減小煙塵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進料攪碎烘乾裝置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推料分散裝置的結構圖。
圖中:1、進料鬥;2、進料腔;21、內柱形腔;22、外環形壁腔;23、開口;3、環狀烘乾體;4、攪碎空間;5、旋轉體;6、導料腔;7、導出口;8、環形烘乾腔;81、進氣環腔;82、出氣環腔;83、內環面;9、熱風管;10、導風孔;11、上攪碎齒;12、下攪碎齒;13、攪碎驅動裝置;100、燃燒爐;101、下層爐腔;102、上層爐腔;103、第一爐排;104、第二爐排;200、進料攪碎烘乾裝置;300、推料分散裝置;301、擺動推料板;302、推料油缸;303、支架;304、滑槽;305、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垃圾的進料烘乾攪碎分散式燃燒裝置,包括燃燒爐100及安裝於燃燒爐100進料口的進料攪碎烘乾裝置200,燃燒爐100包括下層爐腔101及上層爐腔102,上層爐腔102與進料攪碎烘乾裝置200安裝於下層爐腔101的上方,下層爐腔101中安裝有位於進料攪碎烘乾裝置200的下方的第一爐排103及位於上層爐腔102下方的第二爐排104,第一爐排103一側的下層爐腔101中安裝有推料分散裝置300。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垃圾的進料烘乾攪碎分散式燃燒裝置,包括進料鬥1、安裝於進料鬥1下方的進料腔2及安裝於進料鬥1與進料腔2之間的粉碎烘乾組件;粉碎烘乾組件包括與進料鬥1底部連通的環狀烘乾體3及安裝於環狀烘乾體3下方並與環狀烘乾體3之間帶有攪碎空間4的旋轉體5,環狀烘乾體3的中間部分為導料腔6,導料腔6的底部設有與攪碎空間4連通的導出口7;環狀烘乾體3的側壁具有環形烘乾腔8,環形烘乾腔8包括進氣環腔81及出氣環腔82,出氣環腔82的內環面83向環形烘乾腔8的中心傾斜。環狀烘乾體3與熱風管9連通,環形烘乾腔8的底面向下傾斜設置並設有連通環形烘乾腔8與攪碎空間4的導風孔10,環形烘乾腔8的底面外側間隔布置有多個上攪碎齒11;旋轉體5呈錐體狀,其錐面上具有多個下攪碎齒12,下攪碎齒12與上攪碎齒11錯開設置;
如圖2所示,旋轉體5轉動安裝於進料腔2上,進料腔2為環形腔體,包括內柱形腔21及外環形壁腔22,內柱形腔21中安裝有驅動旋轉體5的攪碎驅動裝置13,外環形壁腔22的上端具有開口23。
如圖1、圖3所示,推料分散裝置300包括上端鉸接於下層爐腔101側壁的擺動推料板301及安裝於擺動推料板301外側的推料油缸302,推料油缸302通過支架303固定安裝於燃燒爐100的外側,推料油缸302的活塞杆貫穿下層爐腔101後與擺動推料板301連接。擺動推料板301的背面設有滑槽304,滑槽304中滑動安裝有滑塊305,推料油缸302的活塞杆與滑塊305鉸接。推料油缸302來回推動擺動推料板301,將落至擺動推料板301上的進爐垃圾向第一爐排103的另一側推送,推送時垃圾會分散落至第一爐排103上。
使用時,垃圾物料從進料鬥1進入導料腔6,從導出口7導入至攪碎空間4中;攪碎驅動裝置13驅動旋轉體5轉動,上攪碎齒11與下攪碎齒12相對錯開運動,將垃圾物料攪碎;熱風管9中通入熱風,進入環形烘乾腔8中,吹出的氣體噴射至攪碎空間4中,將垃圾物料烘乾,攪碎烘乾後的垃圾物料從旋轉體5的錐形面上滑落至進料腔2中。進料腔2中的垃圾落至第一爐排103的過程中,推料分散裝置300對垃圾進行分散處理,分散的落至第一爐排103上進行初步燃燒,同時部分垃圾落至第二爐排104上進行二次燃燒,實現充分燃燒。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徵的範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內容,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徵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