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2:55:36 2
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數位電視【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PCB包括主板與CM板,主板與CM板上分別設有多個電氣連接端子,PCB固定結構包括底蓋、垂直固定於底蓋一邊緣的後蓋,CM板通過卡鉤水平固定於底蓋上,主板垂直固定於CM板上,主板與CM板上分別具有的電氣連接端子由後蓋上伸出。本發明中,主板與CM板採用垂直連接方式,較現有的疊加式與平鋪式,佔用空小,接觸面積小,有利於散熱;CM板通過卡鉤固定於底蓋上,便於拆、裝;各電氣連接端子由後蓋上伸出,不僅便於信號輸入輸出,而且各電氣連接端子伸出時,也對主板與CM板進行一定的限位,使主板與CM板相對後蓋不會發生位移,增強安裝穩固性。
【專利說明】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數位電視【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背景技術】
[0002]目前,機頂盒內PCB在腔體內的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平鋪後固定;另一種是疊加後固定。前一種固定方式,佔用空間大,這樣最後成型的產品也比較寬大,成本高,不能滿足現在產品小型化、輕、薄化的要求;後一種方式結構緊湊、佔用空間小,但是固定成本偏高,且不利散熱,不利於機頂盒內各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影響機頂盒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一種機頂盒PCB固定結構,這種固定結構可靠、組裝簡單、成本低,且有利於散熱。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所述PCB包括主板與CM板,所述主板與所述CM板上分別設有多個電氣連接端子,包括底蓋、垂直固定於所述底蓋一邊緣的後蓋,所述CM板通過卡鉤水平固定於所述底蓋上,所述主板垂直固定於所述CM板上,所述主板與所述CM板上分別具有的電氣連接端子由所述後蓋上伸出。
[0005]具體地,所述卡鉤對稱設置於所述底蓋的兩邊緣,各所述卡鉤頂部具有的鉤腳分別勾於所述CM板的邊緣。
[0006]進一步地,所述底蓋上還設有定位柱,所述CM板上對應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設於所述定位孔內。
[0007]具體地,所述定位柱頂部設有臺階,所述臺階將所述定位柱分隔為上凸臺與下凸臺,所述上凸臺伸入所述定位孔內,且所述臺階抵頂所述CM板的下表面。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沿所述底蓋的兩邊緣對稱設置。
[0009]具體地,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第一上凸臺與第一下凸臺均呈圓柱體結構,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第二上凸臺與第二下凸臺截面均為十字型。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底蓋上還設有可供所述主板下邊緣卡入的定位加強筋。
[0011 ] 具體地,所述定位加強筋包括加強筋主體及設於所述加強筋主體頂部的卡口,所述主板下邊緣卡入所述卡口內。
[0012]具體地,所述CM板上設有公排插,所述主板上設有與所述公排插對應插接的母排插。
[0013]具體地,所述底蓋與所述後蓋上分別設有若干散熱孔。
[0014]本發明中,主板與CM板採用垂直連接方式,較現有的疊加式與平鋪式,佔用空小,二者接觸面積小,有利於散熱;且CM板通過卡鉤固定於底蓋上,採用卡鉤固定方式,便於拆、裝;同時,主板與CM板上分別具有的電氣連接端子由後蓋上伸出,一方面,便於信號輸入輸出,另一方面,各電氣連接端子伸出時,也對主板與CM板進行一定的限位,使主板與CM板相對後蓋不會發生位移,增強安裝穩固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頂盒內PCB固定結構的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中A處放大圖;
[0017]圖3是圖1的爆炸圖;
[0018]圖4是圖3中B處放大圖;
[0019]圖5是圖3中C處放大圖;
[0020]圖6是圖1的另一角度觀察圖;
[0021]圖7是圖6中D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2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將主板與CM (Cable Modem,電纜數據機)板垂直固定,同時通過卡鉤將CM板固定於底蓋上,而主板與CM板上分別具有的電氣連接端子由後蓋上伸出。採用這種固定結構,組裝方便,成本低,散熱效果好。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施例進行更詳細描述。
[0025]參照圖1,本實施例中,PCB包括主板100與CM板200。主板100與CM板200上分別設有多個電氣連接端子。PCB固定結構包括底蓋300、垂直固定於底蓋300 —邊緣的後蓋400。主板100垂直固定於CM板200上,CM板200通過卡鉤310水平固定於底蓋300上,而主板100與CM板200上分別具有的電氣連接端子由後蓋400上伸出。本實施例中,底蓋300與後蓋400 —體成型,簡化了後序組裝工序,而主板100與CM板200採用垂直連接方式,較現有的疊加式與平鋪式,佔用空小,且二者接觸面積小,有利於散熱且CM板200通過卡鉤310固定於底蓋300上,採用卡鉤310固定方式,便於拆、裝;同時,主板100與CM板200上分別具有的電氣連接端子由後蓋400上伸出,一方面,便於信號輸入輸出,另一方面,各電氣連接端子伸出時,也對主板100與CM板200進行一定的限位,使主板100與CM板200相對後蓋400不會發生位移,增強安裝穩固性。
[0026]具體地,關於CM板200與底蓋300的固定安裝,本實施例中,卡鉤310設於底蓋300上,且對稱設置於底蓋300的兩邊緣。參照圖2,各卡鉤310頂部均具有一鉤腳311,兩卡鉤310的鉤腳311分別勾於CM板200的邊緣,這樣對CM板200起到固定作用。由圖中看出,鉤腳311頭處具有由上至下的傾斜斜面312,這樣,安裝時,CM板200的邊緣在斜面312導向作用下滑,同時,由於卡鉤310本身具有彈性,CM板200將兩卡鉤310向外側推動後最終移至鉤腳311底部,這樣,實現卡鉤310對CM板200的限位固定。同樣的,在拆卸時,利用卡鉤310的彈性,將兩卡鉤310向外側推動使CM板200移出。採用這種卡鉤310固定方式,拆、裝方便。
[0027]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底蓋300上還設有定位柱,CM板200上對應設有定位孔,定位柱穿設於定位孔210內。這樣,在安裝時,將CM板200上的定位孔210套於定位柱上,實現安裝時的快速、準確對位,同時,由於定位柱的限位作用,也保證在安裝後CM板200在水平方向上不會移動。
[0028]參照圖3,本實施例中,定位柱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定位柱320和第二定位柱330,第一定位柱320和第二定位柱330沿底蓋300的兩邊緣對稱設置。具體地,參照圖4,第一定位柱320上的臺階321將第一定位柱320分隔為第一上凸臺322與第一下凸臺323,第一上凸臺322與第一下凸臺323均呈圓柱體結構。參照圖5,第二定位柱330上的臺階331將第二定位柱330分隔為第二上凸臺332與第二下凸臺333,而第二上凸臺332與第二下凸臺333截面均為十字型。在安裝CM板200時,第一定位柱320的第一上凸臺322與第二定位柱330的第二上凸臺332分別伸入兩定位孔210中,第一定位柱320的臺階321與第二定位柱330的臺階331均抵頂於CM板200的下表面。這樣,CM板200與底蓋300之間即留有一定的空間,此空間的高度即是第一下凸臺323和第二下凸臺333的高度。同時,底蓋300上設有若干散熱孔340,在CM板200工作時,其產生的熱量即可及時通過空間擴散至底蓋300並通過散熱孔340發散出去,散熱效率高,從而保證CM板200始終處於正常的工作溫度。
[0029]通過上述結構將CM板200牢固固定於底蓋300上。由於主板100垂直固定於CM板200上,為進一步地增強固定效果,參照圖3、圖6和圖7,本實施例中,底蓋300上還設有可供主板100下邊緣卡入的定位加強筋350。定位加強筋350包括加強筋主體351及設於加強筋主體351頂部的卡口 352,主板100下邊緣卡入卡口 352內。且由圖中可以看出,定位加強筋350垂直於主板100設置,這樣,通過卡口 352的限位作用,有效避免主板100左、右擺動。
[0030]具體地,本實施例中,CM板200與主板100之間的垂直固定是通過公排插220與母排插110的插接實現的。具體地,公排插220設於CM板200上,母排插110設於主板100上,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設置,這樣,通過公排插220與母排插110的插接,一方面實現電氣連接,一方面實現結構上的固定連接,這樣省去了專門的固定結構,簡化了內部結構,節省了更多的內部空間。
[0031]請再參照圖3,主板100上的電氣連接端子包括PS/2(鍵盤及滑鼠)接口 120、SPDIF(SONY PHILIPS數字音頻)接口 130以及區域網USB接口 140。此三個接口由上至下依次設於主板100的一邊緣上。CM板200上的電氣連接端子包括電源接頭230、DC IN (直流電輸入)接口 240、RF IN (射頻輸入)接頭250、RF OUT (射頻輸出)接頭260,此三個端子也沿CM板200的一邊緣依次設置。請再參照圖1,後蓋400上對應上述各電氣連接端子均設有開口 410,各電氣連接端子由開口 410中伸出便於一外部的通信連接。
[0032]進一步地,由於各電氣連接端子在工作時會發熱,為提高散熱效果,後蓋400上也設有若干散熱孔420。
[0033]綜上,本實施例中機頂盒內PCB採用上述的固定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且散熱效果好,提高了機頂盒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
[0034]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所述PCB包括主板與CM板,所述主板與所述CM板上分別設有多個電氣連接端子,其特徵在於:包括底蓋、垂直固定於所述底蓋一邊緣的後蓋,所述CM板通過卡鉤水平固定於所述底蓋上,所述主板垂直固定於所述CM板上,所述主板與所述CM板上分別具有的電氣連接端子由所述後蓋上伸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鉤對稱設置於所述底蓋的兩邊緣,各所述卡鉤頂部具有的鉤腳分別勾於所述CM板的邊緣。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底蓋上還設有定位柱,所述CM板上對應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設於所述定位孔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柱頂部設有臺階,所述臺階將所述定位柱分隔為上凸臺與下凸臺,所述上凸臺伸入所述定位孔內,且所述臺階抵頂所述CM板的下表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柱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沿所述底蓋的兩邊緣對稱設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第一上凸臺與第一下凸臺均呈圓柱體結構,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第二上凸臺與第二下凸臺截面均為十字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底蓋上還設有可供所述主板下邊緣卡入的定位加強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加強筋包括加強筋主體及設於所述加強筋主體頂部的卡口,所述主板下邊緣卡入所述卡口內。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CM板上設有公排插,所述主板上設有與所述公排插對應插接的母排插。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頂盒的PCB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底蓋與所述後蓋上分別設有若干散熱孔。
【文檔編號】H04N21/41GK103561295SQ201310530118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0日
【發明者】唐志飛 申請人:深圳市九洲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