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及其聲屏障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6:39:1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領域噪聲治理的設施,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及其聲屏障。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發展方向的變化和結構的調整,引起了道路網絡形態的變化。隨著城市道路網絡的快速發展,提高了車輛的通行效率,然而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噪聲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大,城市交通噪聲強度不斷增大,影響範圍越來越廣,嚴重幹擾人們的正常工作、學習和休息,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投訴較多的汙染源。
針對交通噪聲汙染,可以從噪聲源、傳播途徑、受聲點進行控制,而在道路沿線設立聲屏障則是國內外公認的治理交通噪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目前在實際中應用較多的聲屏障均為矩形平板或弧形結構,向著噪聲源側的表面有穿孔,內含多孔性吸聲材料,逐一插接在H型鋼立柱內,形成對聲波的阻擋和吸收,如中國專利文獻CN 201620363、CN 103015338A等。此種結構的聲屏障在一定厚度下,對於中高頻噪聲具有較好的吸收阻礙效果,但對低頻噪聲吸收效果較差。低頻噪聲的聲波波長較長,隨距離增加的衰減較慢,繞射和穿透能力強。低頻噪聲的聲壓級不高,人耳對其並不敏感,只有在夜晚或安靜的時候,才會對其有所察覺。然而低頻噪聲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的危害。
對於高速鐵路而言,列車運行的噪聲來源有輪軌噪聲、空氣動力噪聲、集電系統噪聲以及橋梁構築物的二次噪聲等,主要是中高頻噪聲;對於城市軌道交通,則以低中頻噪聲為主,而制動嘯叫等偶發的高頻噪聲對總體貢獻不大;而公路較為複雜,與車型、車流量、車速等有關,通常同時含有低中高頻噪聲。因此,在採用聲屏障治理交通噪聲汙染時,應根據噪聲的頻率特性,進行有針對的治理,不應使用單一功能的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實用新型為了增加聲屏障吸收噪聲頻率的範圍,滿足噪聲混合複雜地區的降噪要求,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及其聲屏障。
所採用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其包括正面板和背面板,所述正面板上設有多個呈平行設置且向外延伸的凸起結構,所述凸起結構的縱截面呈三角形和梯形兩種結構,其呈交替設置於所述正面板上。
所述正面板上成型一內陷區域,所述內陷區域位於所述正面板的兩端邊緣之間,所述凸起結構設置於所述內陷區域內。
所述凸起結構上成型有用於聲波傳入的穿孔。
所述穿孔成型於所述凸起結構的上側面和下側面。
所述穿孔成型於所述凸起結構的下側面。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聲屏障,包括多根H型鋼立柱和插接固定於相鄰兩H型鋼立柱之間的聲屏障板,所述聲屏障板為上述的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A.本實用新型採用尖劈的吸聲原理,從尖劈的尖端到基部,聲阻抗是從空氣的特性阻抗逐步過渡到內部吸聲材料的阻抗的,實現了很好的阻抗匹配,使入射聲能得到高效的吸收,同時採用三角形和梯形凸起的交替設置,使兩種凸起結構交替設置更能加寬吸聲頻率範圍,同時也增加了吸聲面積,使聲屏障對於低、中、高頻噪聲都有較好的吸收效果。
B.本實用新型在正面板上設置了內陷區域,凸起結構排列在內陷區域,這樣在保證聲屏障板厚度不變的情況下,採用具有內陷區域的正面板,顯著增加了尖劈部位的長度,可以加強對噪聲的吸收效果,同時保障了與行車道路的安全距離。
C.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兩種凸起結構,同時在凸起結構上進行穿孔處理,當僅在凸起結構下側面上穿孔時,具有防雨的功能。
D.本實用新型的尖劈聲屏障結構穩定,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及規範對聲屏障的要求,降噪性能較好,可以滿足噪聲混合複雜地區的噪聲治理。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聲屏障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正面板;2-背面板;3-側封板;4-凸起結構;5-穿孔;6-內陷區域;7-H型鋼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其包括正面板1、背面板2、側封板3以及內部骨架,其中背面板2、正面板1、側封板3通過內部骨架連接在一起,形成具有空腔的聲屏障板,在正面板1上設有多個呈平行設置且向外延伸的凸起結構4,凸起結構4的縱截面呈三角形和梯形,呈交替設置於正面板1上。通過採用具有三角形和梯形交替分布的縱截面凸起結構,利用尖劈的吸聲原理,從尖劈的尖端到基部,聲阻抗是從空氣的特性阻抗逐步過渡到內部吸聲材料的阻抗,實現了很好的阻抗匹配,使入射聲能得到高效的吸收,同時採用三角形和梯形凸起的交替設置,使兩種凸起結構交替設置更能加寬吸聲頻率範圍,同時也增加了吸聲面積,使聲屏障對於低、中、高頻噪聲都有較好的吸收效果。
優選地,在圖1中的凸起結構4上設置了穿孔5,穿孔5的位置可以設置在所有凸起結構4的下側面上,這樣可以起到防雨作用;當然,也可以在整個凸起結構4上設置穿孔5,比如在凸起結構4的上側面和下側面上設置穿孔5,其吸聲效果更好,如圖3所示,在圖3中僅僅示出了在其中一個凸起結構4上設置有穿孔5,其餘位置的凸起結構4也具有穿孔5,只是在圖中沒有示出。當在凸起結構上成型的穿孔為微孔時,可以不在正面板1和背面板2之間的空腔中設置吸聲材料;當在凸起結構上成型較大的穿孔時,可以在正面板1和背面板2之間的空腔中填充吸聲材料。
為了進一步增加吸聲效果,在保持聲屏障板原有厚度的情況下,在正面板1上成型一內陷區域6,內陷區域6位於正面板1的兩端邊緣之間,凸起結構4設置於內陷區域6內,如圖2所示,由於基部的位置採用下沉處理,從而使凸起結構4的高度增大,吸聲效果更好。
從圖5中可以看出,梯形和三角形凸起結構的交替設置,更有利於噪聲的吸收,這裡就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中的尖劈部分的長度可根據需求調整,增加尖劈的長度可以加強吸聲效果,當然,內陷區域6的設置可以在保證尖劈聲屏障總厚度一定的情況下,增加尖劈的長度,從而保證了與行車道路的安全距離。
如圖4所示,所形成的組合式尖劈聲屏障板逐一插接到道路兩側的H型鋼立柱7翼緣板內,穿孔的面板一側朝向道路,這樣形成吸聲能力強大的聲屏障。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