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及其插接方法
2023-06-13 00:51:26 2
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及其插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及其接插方法,它包括殼體、蓋板、開關、指示燈、第一插孔、第一松夾螺釘、第一松夾螺母、火線導電銅條、零線導電銅條、地線導電銅條、火線槽、零線槽、地線槽、第一插頭支架等。本發明適用於擴展或者延伸一般固定於牆面或者地面上的電源接口,且僅需要一隻手就可以完成插頭拔出動作。當需要拔出插頭時,在確保開關關閉的情況下,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使得第一松夾螺母與火線支撐架和零線支撐架之間的距離增大,從而釋放被夾緊的插頭,被釋放的插頭可以輕易的用單手拔出。本發明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壽命長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及其插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插座,尤其涉及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及其接插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插座主要用於擴展或者延伸一般固定於牆面或者地面上的電源接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自以擴展或者延伸固定插座為目的的接線板誕生以來,由於大部分改進都是基於安全性或者外觀方面的考慮,因此插座的主體固定結構至今未有較大變動。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出於節約空間或者房間整體布局的考慮,插座有很大概率會被放置在桌子下方等狹小空間內。
[0003]目前的絕大部分插座通過簧片產生的夾緊力來固定插頭,因此在拔出插頭時,必須用先用一隻手固定住接線板殼體,方可使用另一隻手將插頭順利拔出。當插座處於上文所述的狹小空間內,雙手插拔的動作顯然不甚方便。對於殘疾人或者老年人來說,執行該動作還有可能帶來一定的危險。而且,現有結構耐久性較差,在頻繁插拔後,簧片可能會出現鬆動而造成接觸不良進而引發危險。因此,從該問題出發,設計僅需單手即可拔出插頭的安全接線板是十分必要的。現在人們渴望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及其接插方法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及其插接方法。
[0005]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包括殼體、蓋板、開關、指示燈、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第一松夾螺釘、第二松夾螺釘、第三松夾螺釘、第四松夾螺釘、第一松夾螺母、第二松夾螺母、第三松夾螺母、第四松夾螺母、火線導電銅條、零線導電銅條、地線導電銅條、火線槽、零線槽、地線槽、第一插頭支架、第二插頭支架、第三插頭支架、第四插頭支架;指示燈和開關分別固定在蓋板上,蓋板上依次設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第三插孔、第四插孔,蓋板固定在殼體上方,殼體內部與第一插孔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一插頭支架,與第二插孔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二插頭支架,與第三插孔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三插頭支架,與第四插孔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四插頭支架,殼體底面分別開有火線槽、零線槽、地線槽,火線導電銅條鑲嵌在火線槽內且分別與第一插頭支架、第二插頭支架、第三插頭支架、第四插頭支架的火線支架相連,零線導電銅條鑲嵌在零線槽內且分別與第一插頭支架、第二插頭支架、第三插頭支架、第四插頭支架的零線支架相連,地線導電銅條鑲嵌在地線槽內且與第四插頭支架的地線支架相連,第一插頭支架和第二插頭支架間設有第一松夾螺釘和第一松夾螺母,第一松夾螺釘穿過第一松夾螺母並經由蓋板、殼體固定,第一松夾螺母的內螺紋與第一松夾螺釘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一松夾螺母底部與殼體內部底面接觸,第二插頭支架和第三插頭支架間設有第二松夾螺釘和第二松夾螺母,第二松夾螺釘穿過第二松夾螺母並經由蓋板、殼體固定,第二松夾螺母的內螺紋與第二松夾螺釘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二松夾螺母底部與殼體內部底面接觸,第三插頭支架和第四插頭支架間設有第三松夾螺釘和第三松夾螺母,第三松夾螺釘穿過第三松夾螺母並經由蓋板、殼體固定,第三松夾螺母的內螺紋與第三松夾螺釘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三松夾螺母底部與殼體內部底面接觸,第四插頭支架和殼體內部末端之間設有第四松夾螺釘和第四松夾螺母,第四松夾螺釘穿過第四松夾螺母並經由蓋板、殼體固定,第四松夾螺母的內螺紋與第四松夾螺釘的外螺紋配合,且第四松夾螺母底部與殼體內部底面接觸。
[0006]所述的第一松夾螺釘、第二松夾螺釘、第三松夾螺釘、第四松夾螺釘、第一松夾螺母、第二松夾螺母、第三松夾螺母、第四松夾螺母的材料均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螺紋均為牙型角為25度的右旋梯形螺紋,螺紋升角為3?4度。
[0007]所述的第一松夾螺母、第二松夾螺母、第三松夾螺母、第四松夾螺母的側面設有兩個夾板。
[0008]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的接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插入插頭時:
O關閉開關,並確保指示燈處於熄滅狀態;
2)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第一松夾螺釘帶動第一松夾螺母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之間的距離增大;
3)將插頭插入第一插孔;
4)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第一松夾螺釘帶動第一松夾螺母向與步驟2)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之間的距離減小,並最終夾緊插頭;
5)搖晃插頭,確保插頭已經被夾緊;
6)打開開關;
7)步驟I)到步驟6)為將插頭插入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第一插孔的方法,將插頭插入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它插口的方法與步驟I)到步驟6)相同。
[0009]拔出插頭時:
8)關閉開關,並確保指示燈處於熄滅狀態;
9)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第一松夾螺釘帶動第一松夾螺母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之間的距離增大,從而釋放被夾緊的插頭;
10)將插頭從第一插孔中拔出;
11)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第一松夾螺釘帶動第一松夾螺母向與步驟9)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之間的距離減小,直到無法繼續轉動為止;
12)打開開關;
13)步驟8)到步驟12)為將插頭從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第一插口拔出的方法,將插頭從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它插口拔出的方法與步驟8)到步驟12)相同。
[0010]本發明通過採用螺旋副實現對插頭的夾緊,在保證安全和可靠性的基礎上,實現了插頭的單手拔出,提升了插座的易用性,同時避免了多次插拔造成的簧片鬆動問題,保證了長期使用的安全性;通過選擇合適的螺紋牙型和升角,既保證了螺旋傳動副的自鎖,同時使得旋轉所需的力矩處於合適範圍內,避免了由於旋轉力矩過大造成的插座傾覆問題;通過選用強度高、耐磨性好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作為螺旋副材料,提升了產品壽命,避免了由於頻繁使用造成的磨損問題。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應用範圍廣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內部結構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第一松夾螺母的零件圖;
圖6為本發明的零線導電銅條的零件圖;
圖7為本發明的接插原理示意圖;
圖中,殼體1、蓋板2、開關3、指示燈4、第一插孔5、第二插孔6、第三插孔7、第四插孔
8、第一松夾螺釘9、第二松夾螺釘10、第三松夾螺釘11、第四松夾螺釘12、第一松夾螺母13、第二松夾螺母14、第三松夾螺母15、第四松夾螺母16、火線導電銅條17、零線導電銅條18、地線導電銅條19、火線槽20、零線槽21、地線槽22、第一插頭支架23、第二插頭支架24、第三插頭支架25、第四插頭支架26。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2、3、4所示,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包括殼體1、蓋板2、開關3、指示燈
4、第一插孔5、第二插孔6、第三插孔7、第四插孔8、第一松夾螺釘9、第二松夾螺釘10、第三松夾螺釘11、第四松夾螺釘12、第一松夾螺母13、第二松夾螺母14、第三松夾螺母15、第四松夾螺母16、火線導電銅條17、零線導電銅條18、地線導電銅條19、火線槽20、零線槽21、地線槽22、第一插頭支架23、第二插頭支架24、第三插頭支架25、第四插頭支架26 ;指示燈4和開關3分別固定在蓋板2上,蓋板2上依次設有第一插孔5、第二插孔6、第三插孔7、第四插孔8,蓋板2固定在殼體I上方,殼體I內部與第一插孔5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一插頭支架23,與第二插孔6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二插頭支架24,與第三插孔7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三插頭支架25,與第四插孔8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四插頭支架26,殼體I底面分別開有火線槽20、零線槽21、地線槽22,火線導電銅條17鑲嵌在火線槽20內且分別與第一插頭支架23、第二插頭支架24、第三插頭支架25、第四插頭支架26的火線支架相連,零線導電銅條18鑲嵌在零線槽21內且分別與第一插頭支架23、第二插頭支架24、第三插頭支架25、第四插頭支架26的零線支架相連,地線導電銅條19鑲嵌在地線槽22內且與第四插頭支架
26的地線支架相連,第一插頭支架23和第二插頭支架24間設有第一松夾螺釘9和第一松夾螺母13,第一松夾螺釘9穿過第一松夾螺母13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一松夾螺母13的內螺紋與第一松夾螺釘9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一松夾螺母13底部與殼體I內部底面接觸,第二插頭支架24和第三插頭支架25間設有第二松夾螺釘10和第二松夾螺母14,第二松夾螺釘10穿過第二松夾螺母14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二松夾螺母14的內螺紋與第二松夾螺釘10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二松夾螺母14底部與殼體I內部底面接觸,第三插頭支架25和第四插頭支架26間設有第三松夾螺釘11和第三松夾螺母15,第三松夾螺釘11穿過第三松夾螺母15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三松夾螺母15的內螺紋與第三松夾螺釘11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三松夾螺母15底部與殼體I內部底面接觸,第四插頭支架26和殼體I內部末端之間設有第四松夾螺釘12和第四松夾螺母16,第四松夾螺釘12穿過第四松夾螺母16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四松夾螺母16的內螺紋與第四松夾螺釘12的外螺紋配合,且第四松夾螺母16底部與殼體I內部底面接觸。
[0013]所述的第一松夾螺釘9、第二松夾螺釘10、第三松夾螺釘11、第四松夾螺釘12、第一松夾螺母13、第二松夾螺母14、第三松夾螺母15、第四松夾螺母16的材料均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螺紋均為牙型角為25度的右旋梯形螺紋,螺紋升角為3?4度。
[0014]如圖5所示,所述的第一松夾螺母13、第二松夾螺母14、第三松夾螺母15、第四松夾螺母16的側面設有兩個夾板,這兩個夾板在接插過程中分別與插頭支架的火線支架、零線支架相互配合,實現插頭的夾緊。
[0015]如圖7所示,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的接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插入插頭時:
1)關閉開關3,並確保指示燈4處於熄滅狀態;
2)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第一松夾螺釘9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增大;
3)將插頭插入第一插孔5;
4)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第一松夾螺釘9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向與步驟2)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減小,並最終夾緊插頭;
5)搖晃插頭,確保插頭已經被夾緊;
6)打開開關2;
7)步驟I)到步驟6)為將插頭插入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第一插孔5的方法,將插頭插入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它插口的方法與步驟I)到步驟6)相同。
[0016]拔出插頭時:
8)關閉開關3,並確保指示燈4處於熄滅狀態;
9)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第一松夾螺釘9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增大,從而釋放被夾緊的插頭;
10)將插頭從第一插孔5中拔出;
11)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第一松夾螺釘9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向與步驟9)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減小,直到無法繼續轉動為止;
12)打開開關3;
13)步驟8)到步驟12)為將插頭從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第一插口5拔出的方法,將插頭從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它插口拔出的方法與步驟8)到步驟12)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I)、蓋板(2)、開關(3)、指示燈(4)、第一插孔(5)、第二插孔(6)、第三插孔(7)、第四插孔(8)、第一松夾螺釘(9)、第二松夾螺釘(10)、第三松夾螺釘(11)、第四松夾螺釘(12)、第一松夾螺母(13)、第二松夾螺母(14)、第三松夾螺母(15)、第四松夾螺母(16)、火線導電銅條(17)、零線導電銅條(18)、地線導電銅條(19)、火線槽(20)、零線槽(21)、地線槽(22)、第一插頭支架(23)、第二插頭支架(24)、第三插頭支架(25)、第四插頭支架(26);指示燈(4)和開關(3)分別固定在蓋板(2)上,蓋板(2)上依次設有第一插孔(5)、第二插孔(6)、第三插孔(7)、第四插孔(8),蓋板(2)固定在殼體(I)上方,殼體(I)內部與第一插孔(5)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一插頭支架(23),與第二插孔(6)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二插頭支架(24),與第三插孔(7)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三插頭支架(25),與第四插孔(8)相適應的位置設有第四插頭支架(26),殼體(I)底面分別開有火線槽(20)、零線槽(21)、地線槽(22),火線導電銅條(17)鑲嵌在火線槽(20)內且分別與第一插頭支架(23)、第二插頭支架(24)、第三插頭支架(25)、第四插頭支架(26)的火線支架相連,零線導電銅條(18)鑲嵌在零線槽(21)內且分別與第一插頭支架(23)、第二插頭支架(24)、第三插頭支架(25)、第四插頭支架(26)的零線支架相連,地線導電銅條(19)鑲嵌在地線槽(22)內且與第四插頭支架(26)的地線支架相連,第一插頭支架(23)和第二插頭支架(24)間設有第一松夾螺釘(9)和第一松夾螺母(13),第一松夾螺釘(9)穿過第一松夾螺母(13)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一松夾螺母(13)的內螺紋與第一松夾螺釘(9)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一松夾螺母(13)底部與殼體(I)內部底面接觸,第二插頭支架(24)和第三插頭支架(25)間設有第二松夾螺釘(10)和第二松夾螺母(14),第二松夾螺釘(10)穿過第·二松夾螺母(14)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二松夾螺母(14)的內螺紋與第二松夾螺釘(10)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二松夾螺母(14)底部與殼體(I)內部底面接觸,第三插頭支架(25)和第四插頭支架(26)間設有第三松夾螺釘(11)和第三松夾螺母(15),第三松夾螺釘(11)穿過第三松夾螺母(15)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三松夾螺母(15)的內螺紋與第三松夾螺釘(11)的外螺紋配合,且第三松夾螺母(15)底部與殼體(O內部底面接觸,第四插頭支架(26)和殼體(I)內部末端之間設有第四松夾螺釘(12)和第四松夾螺母(16),第四松夾螺釘(12)穿過第四松夾螺母(16)並經由蓋板(2)、殼體(I)固定,第四松夾螺母(16)的內螺紋與第四松夾螺釘(12)的外螺紋配合,且第四松夾螺母(16)底部與殼體(I)內部底面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松夾螺釘(9)、第二松夾螺釘(10)、第三松夾螺釘(11)、第四松夾螺釘(12)、第一松夾螺母(13)、第二松夾螺母(14)、第三松夾螺母(15)、第四松夾螺母(16)的材料均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螺紋均為牙型角為25度的右旋梯形螺紋,螺紋升角為3?4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松夾螺母(13)、第二松夾螺母(14)、第三松夾螺母(15)、第四松夾螺母(16)的側面設有兩個夾板。
4.一種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的接插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插入插頭時:O關閉開關(3),並確保指示燈(4)處於熄滅狀態;2)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 ),第一松夾螺釘(9 )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 )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增大;.3)將插頭插入第一插孔(5);.4)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第一松夾螺釘(9)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向與步驟.2)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減小,並最終夾緊插頭;.5)搖晃插頭,確保插頭已經被夾緊;.6)打開開關(2);.7)步驟I)到步驟6)為將插頭插入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第一插孔(5)的方法,將插頭插入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其它插口的方法與步驟I)到步驟6)相同;拔出插頭時:.8)關閉開關(3),並確保指示燈(4)處於熄滅狀態;.9 )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 ),第一松夾螺釘(9 )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 )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增大,從而釋放被夾緊的插頭;.10)將插頭從第一插孔(5)中拔出;.11)逆時針旋轉第一松夾螺釘(9),第一松夾螺釘(9)帶動第一松夾螺母(13)向與步驟.9)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松夾螺母(13)的夾板與第一插頭支架(23)之間的距離減小,直到無法繼續轉動為止;.12)打開開關(3);.13)步驟8)到步驟12)為將插頭從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全插座第一插口(5)拔出的方法,將插頭從可單手拔出插頭的安 全插座其它插口拔出的方法與步驟8)到步驟12)相同。
【文檔編號】H01R13/46GK103441364SQ201310324137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劉宇澄, 陳振宇, 胡樹根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