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法及所用培養基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5:05:26 3
專利名稱::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法及所用培養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海洋生防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屬於果實採後病害防治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第一水果生產大國。然而,我國水果採後損失十分嚴重。據保守估計,據保守估計,我國水果採後損失為20-25%,每年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由真菌病害引起的果實採後的腐爛變質是導致水果大量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化學殺菌劑是控制水果採後腐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化學殺菌劑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受到限制。利用安全且有拮抗病原菌活性的微生物進行生物防治的方法近10年來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替代化學殺菌劑的方法之一(Drobyetal.,2009;JanisiewiczandKorsten,2002)0其中拮抗酵母由於具有遺傳穩定、抑菌譜廣、效價高、不產生抗生素、對多種脅迫、逆境具有較強的耐受力等優點而成為研究的熱點。但是目前研究的採後拮抗酵母,包括已經商業化的產品對病原菌的控制效力與化學殺菌劑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其效力受到病原菌濃度、果實成熟衰老生理狀態等因素的影響,且一般都不能有效的控制處於潛伏狀態的病原菌,這些缺陷給採後拮抗酵母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帶來了諸多限制(Drobyetal.,2009),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採後拮抗酵母的生物防治效力。目前國內外提高採後拮抗酵母效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合控制上(Drobyetal.,2009JanisiewiczandKorsten,2002;Sharmaetal.,2009),近年來,隨著拮抗菌禾口病原菌之間的細胞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研究者發現通過調節採後拮抗酵母的生理代謝機制可能是增強其拮抗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JanisiewiczandKorsten,2002)。幾丁質(chitin),又稱甲殼素,廣泛分布於蝦蟹殼、軟體動物的外殼與內骨骼,節肢動物的外骨骼及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細胞壁中。幾丁質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物學特性,而且已經被美國EPA和FDA批准作為生物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使用。因此幾丁質的開發利用深受國內外的關注。海洋酵母是生活在海水中酵母的通稱,是酵母家族的一個生態類群,廣泛分布於各種自然海域中。其生物學性質和細胞的組成成分與陸生酵母基本相同。但是,海洋酵母具有較強的耐低溫、耐高滲透壓等特性,可以在低溫下長期貯存,這些特性是一般陸地或果實表面微生物所不具備的,因此開發海洋酵母作為生物保鮮劑的菌種資源,非常具有市場潛力。目前己知的一種海洋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被保藏於英國國際真菌研究所國際農業與生物中心基因資源保藏中心(InternationalMycologicalInstitute,CABIGeneticResourceCollection),保藏地址英國TW209TY薩裡郡艾格鎮貝克漢姆路國際農業與生物中心英國中心,保藏日期2006.4.19,保藏編號IMI394084。上述海洋酵母是一株兼性海洋酵母,它能顯著抑制番茄、冬棗等多種果實的採後病害(Wangetal.,2009;Wangetal.,2008),其細胞懸浮液已被用於生產生物保鮮劑,該專利的申請號為200610155209.0。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03135134.4,一種防治植物寄生線蟲的生防製劑)顯示與含有幾丁質等成分的物質混合後,能提高中華輪枝菌對防治植物寄生線蟲的效果。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410075042.8,海洋小單孢菌抗菌活性物質發酵促進劑)將幾丁質作為用於海洋小單孢菌(一种放線菌)抗菌活性物質發酵促進劑,可提高對枯草芽孢桿菌和念珠菌的抗菌效價。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2005100391.X,一種抗灰黴病的生物殺菌劑及其製備方法)通過含幾丁質等培養基培養木黴菌,可防治植物的灰黴病。此外,中國國家發明申請號200710057189.8(—種利用表面活性劑提高綠色木黴生防活性的方法)公開了一種利用表面活性劑提高綠色木黴生防活性的方法。該方法在綠色木黴孢子培養後,與含有幾丁質等物質混和,可以提高對蔬菜灰黴病、白粉病等的防治效果,提高綠色木黴在植株的定殖能力。中國國家發明申請號200710300087.4(—種防治菸草黑脛病的菌株及其菌劑)公開了一種以0.82.0%膠體幾丁質為碳源培養淡紫擬青黴的方法,通過該方法可提高其對菸草黑脛病的防治能力。以公開的文章YuTing(餘挺),WangLianping,YinYun,WangYixi,ZhengXiaodong.2008.EffectofchitinontheantagonisticactivityofCryptococcuslaurentiiagainstPenicilliumexpansuminpearfruit.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Microbiology122:44-48.(SCI收錄)告知了幾丁質能提高羅倫隱球酵母的微生物活性。參考文獻Droby,S.,ffisniewski,M.,Macarisin,D.,Wilson,C.,2009.Twentyyearsofpostharvestbiocontrolresearch:Isittimeforanewparadigm?PostharvestBiologyandTechnology52,137-145.(爵勞比等.,2009.20年採後生物防治研究採後生物學和技術52,137-145.)Janisiewicz,W.J.,Korsten,L.,2002.Biologicalcontrolofpostharvestdiseasesoffruits.AnnualReviewofPhytopathology40,411-441.,2002.水果採後病害生物防治.植物生理學年度綜述40,411-441.)Sharma,R.R.,Singh,D.,Singh,R.,2009.Biologicalcontrolofpostharvestdiseasesoffruitsandvegetablesbymicrobialantagonists:Areview.BiologicalControl50,205-221.(夏馬爾等.,拮抗微生物對果蔬採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綜述.生物防治50,205-221.)Wang,Y.,Yu,Τ.,Li,Y.,Cai,D.,Liu,X.,Lu,H.,Zheng,X.D.,2009.PostharvestbiocontrolofAlternariaalternatainChinesewinterjujubeby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JournalofAppliedMicrobiology107,1492—1498.(王一非等.,2009.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對冬棗鏈格孢病害採後生物防治研究.應用微生物107,1492-1498.)Wang,Y.F.,Bao,Y.H.,Shen,D.H.,Feng,W.,Yu,T.,Zhang,J.,Zheng,X.D.,2008.BiocontrolofAlternariaalternataoncherrytomatofruitbyuseofmarineyeast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Microbiology123,234-239.(王一非等.,2008.海洋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對櫻桃番茄鏈格孢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國際食品微生物123,234-239.)
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海洋生防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及所用液體誘導培養基。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液體誘導培養基,該培養基由以下含量的成分組成牛肉膏68g/L,酵母粉45g/L,葡萄糖810g/L,幾丁質120g/L,餘量為水。作為本發明的液體誘導培養基的改進幾丁質為10g/L。本發明還同時提供了利用上述液體誘導培養基進行的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選用海洋酵母I^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IMI394084作為酵母菌,依次包括以下步驟1)、固體活化把斜面保存的酵母菌接種到滅菌NYDA斜面培養基中,於25下培養4872小時,相同條件下重複傳代培養共兩次;NYDA斜面培養基組成為牛肉膏68g/L,酵母粉45g/L,葡萄糖810g/L和瓊脂1520g/L,餘量為水;2)液體活化將步驟1)所得的固體活化好的酵母菌接種到滅菌NYDB液體培養基中,於2528°C>150200rpm條件下培養1830小時;NYDB液體培養基組成為牛肉膏68g/L,酵母粉45g/L和葡萄糖810g/L,餘量為水;3)液體誘導培養將步驟幻所得的液體活化好的酵母菌按重量比為2%5%接種量接種到滅菌後的液體誘導培養基中,於25^°C、150200rpm條件下培養1830小時;然後於上述相同條件下重複誘導培養一次,培養時間為1880小時(即除了培養時間有區別,其餘培養條件均一致);得酵母發酵液;4)收集菌體及濃度確定將步驟3)所得的酵母發酵液於20004000rpm下離心515分鐘,收集酵母菌體;然後用無菌水洗滌酵母菌體(洗滌13次,以除去培養基),接著用無菌水重新懸浮酵母細胞,得濃度為IO6109cells/ml的酵母細胞懸浮液。作為本發明的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的改進步驟3)中重複誘導的培養時間為36小時。作為本發明的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的進一步改進:步驟4)中用血球計數板計數來調整酵母細胞懸浮液的濃度。本發明所用的海洋生防酵母為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保藏於英國國際真菌研究所(InternationalMycologicalInstitute)國際農業與生物中心基因資源保藏中心(CABIGeneticResourceCollection),保藏號為IMI394084。本發明所提供的提高海洋生防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利用幾丁質作為拮抗酵母活性激發子,能有效提高海洋生防酵母的拮抗活性,其機理與促進酵母在果實體內快速生長,激發與果實抗性相關的酶活性有關。利用本發明提供的培養方法對海洋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IMI39408進行培養,所得濃度為lX106cells/ml1X109cellS/ml的酵母細胞懸浮液能作為果實生物保鮮劑,將採後的果實直接浸泡在本發明的酵母細胞懸浮液中15分鐘,可防治多種果實的多種採後病害;包括蘋果、梨的青黴病,番茄的黑斑病,柑橘的酸腐病等。本發明的優點是(1)本發明中的海洋酵母Iihodosporidiumpaludigenumi^ell&Tallman遺傳穩定,抑菌譜廣,不產生抗生素,無化學汙染,安全性高;(2)幾丁質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物學特性,且已經被美國EPA和FDA批准作為生物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使用;C3)顯著降低多種水果的採後病害,具有經濟實用、安全高效、環境友好等特點。為了獲得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發明人曾進行了大量的驗證實驗,主要分成以下二類實驗一、獲得不同濃度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生防效力的影響調整液體誘導培養基幾丁質濃度分別為0.1%、0.2%、1.0%和2.0%(w/v),艮口,每L液體誘導培養基分別含有1、2、10和20;其餘內容均相同,最終所得的酵母細胞懸浮液的濃度均為108cells/ml。實驗一.1不同濃度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蘋果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實驗果實為蘋果,品種為富士。病原菌擴展青黴(Penicilliumexpansum)。果實表面用無菌打孔器製造大小和深度統一的傷口(大約直徑為5mm,深度為3mm),每個傷口處分別加入50μ1下述液體①無菌水(作為陽性對照);②在NYDB中培養的R.paludigenum懸浮液(1X108cells/ml);③本發明所得的R.paludigenum懸浮液(lX108cells/ml)。注②在NYDB中培養的R.paludigenum懸浮液是將本發明步驟3)的液體誘導培養改用NYDB培養基(其餘步驟均相同)製備而得。2小時後,在每個傷口處加入30μ1的P.expansum孢子懸浮液,濃度為lX104cells/mL·用PE塑料膜密封作保溼處理,並在室溫(2025°C)下貯藏,6天後觀察發病率。每處理3個平行,每平行包括12個果實。不同濃度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蘋果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如圖1所示。實驗一.2不同濃度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梨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實驗果實改為梨,品種為水晶,其餘均同實驗一.1。不同濃度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蘋果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如圖2所示。6實驗一.1和實驗一.2說明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液體誘導培養基(幾丁質濃度為0.2.0%)誘導培養海洋酵母R.paludigenum後,能顯著降低蘋果和梨青黴病的發病率,減小病斑直徑,其生防活性顯著提高。尤其在幾丁質濃度為1.0%的液體誘導培養基誘導培養後,蘋果和梨青黴病的發病率僅為觀.5%和17.9%,分別僅為NYDB對照發病率的52.8%和51.1%,這也說明幾丁質濃度為1.0%是本發明提供的液體誘導培養基的優選方案,即每L液體誘導培養基中含有幾丁質IOg為最佳。實驗二、獲得步驟3)重複誘導培養的最佳時間均選用每L中含有IOg幾丁質的液體誘導培養基,調整步驟幻重複誘導培養的時間;其餘內容均相同,最終所得的酵母細胞懸浮液的濃度均為108cells/ml。實驗二.1、不同誘導培養時間的海洋酵母對蘋果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在本實驗中,果實表面用無菌打孔器製造大小和深度統一的傷口(大約直徑為5mm,深度為3mm),每個傷口處分別加入50μ1下述液體①無菌水(作為陽性對照);②在NYDB中培養M48小時的R.paludigenum懸浮液(1X108cells/ml);③本發明所得的R.paludigenum懸浮液(1X108cells/ml),液體重複誘導培養時間分別為24、36、48、72小時。其餘同實驗一。不同誘導培養時間的海洋酵母對蘋果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如圖3所示。實驗二說明利用本發明提供的培養方法(液體重複誘導培養時間分別為對、36、48,72小時)誘導培養海洋酵母R.paludigenum後,能顯著提高其對蘋果青黴病的拮抗效力,尤其是液體重複誘導培養時間為36小時的時候,蘋果青黴病的發病率僅為17.4%,分別僅為NYDB對照發病率的44.7%;這也說明液體重複誘導培養時間為36小時是本發明提供的培養方法的優選方案。綜上所述,雖然有已公開的文章告知了幾丁質能提高羅倫隱球酵母的微生物活性,但由於羅倫隱球酵母為陸地來源的生防酵母,而本發明中所用的為海洋來源的酵母。海洋來源的生防酵母具有陸地來源酵母不具有的諸多特點,如耐受滲透壓、低溫等逆境能力強等等。因此,能提高陸地來源生防酵母的微生物活性的物質並不必然能提高海洋來源的酵母的微生物活性。發明人在大量篩選驗證實驗的基礎上,獲得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獲得的酵母細胞懸浮液適用多種果實病害,而現有技術報導均集中在擴展青黴等單一病原菌。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不同濃度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蘋果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對比圖;圖1中(a)為發病率,圖(b)為病斑直徑。圖2為不同濃度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梨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對比圖;圖2中(a)為發病率,圖(b)為病斑直徑。圖3為不同誘導培養時間的海洋酵母對蘋果青黴病的防治效果圖。圖4為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圖圖4中圖(a)為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蘋果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7圖;圖(b)為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梨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圖。圖5為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圖。圖6為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柑橘酸腐病的防治效果圖圖6中圖(a)為發病率,圖(b)為病斑直徑。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中所用的酵母菌均為保藏號為IMI39408的海洋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Iman)。實施例1、一種提高海洋生防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依次進行以下步驟1)固體活化把斜面保存的酵母菌接種到滅菌NYDA斜面培養基中,25下培養60小時。NYDA斜面培養基組成為牛肉膏7g/L,酵母粉4.5g/L,葡萄糖9g/L和瓊脂18g/L,餘量為水。即,將牛肉膏7g、酵母粉4.5g、葡萄糖9g和瓊脂18g放入去離子水中,並用去離子水定容至1L。然後將NYDA斜面培養基進行滅菌,滅菌條件為在1.1個大氣壓、121°C條件下滅菌20分鐘;得滅菌NYDA斜面培養基。將上述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在上述相同條件下重複傳代培養(即共培養兩次);得固體活化好的酵母菌。2)液體活化將步驟1)所得的固體活化好的酵母菌接種到滅菌NYDB液體培養基中,2528°CUSOrpm條件下培養25小時;得液體活化好的酵母菌。NYDB液體培養基組成為牛肉膏7g/L,酵母粉4.5g/L,葡萄糖9g/L,餘量為水。然後將NYDB液體培養基進行滅菌,滅菌條件為在1.1個大氣壓、121°C條件下滅菌20分鐘;得滅菌NYDB液體培養基。3)液體誘導培養液體活化好的酵母菌按4%接種量(重量比)接種到滅菌後的液體誘導培養基中,於25^°C、ISOrpm條件下培養25小時。然後在上述相同條件下重複誘導培養一次,但培養時間改為36小時。得酵母發酵液。液體誘導培養基組成為牛肉膏7g/L、酵母粉4.5g/L、葡萄糖9g/L和幾丁質IOg/L,餘量為水。然後將液體誘導培養基進行滅菌,滅菌條件為在1.1個大氣壓、121°C條件下滅菌20分鐘;得滅菌後的液體誘導培養基。4)收集菌體及濃度確定如步驟3)所得的酵母發酵液於3000rpm下離心10分鐘,收集酵母菌體,並用無菌水洗滌酵母菌體兩次除去培養基,接著用無菌水重新懸浮酵母細胞,並用血球計數板計數後調整成濃度為107cellS/ml的酵母細胞懸浮液。實驗1、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利用上述實施例1所得的酵母細胞懸浮液)實驗1.1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蘋果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實驗果實為蘋果,品種為富士。果實表面用無菌打孔器製造大小和深度統一的傷口(大約直徑為5mm,深度為3mm),每個傷口處分別加入50μ1下述液體①在NYDB中培養36小時的R.paludigenum懸浮液(lX107cells/ml);②實施例1所得的R.paludigenum懸浮液(1X107cells/ml)。用PE塑料膜密封作保溼處理,並在室溫(2025°C)下貯藏,定期取樣對酵母數量進行測定。測定方法是用50μ1無菌水反覆清洗果實傷口處組織,重複清洗三次,將洗滌液統一收集於1.5ml離心管中,最後定容至1ml,取樣在顯微鏡下用血球計數器對酵母菌數量進行統計,結果以每個傷口處總酵母數量為單位(logcellsperwound)0每個處理重複3次,每重複6個果實。注①在NYDB中培養36小時的R.paludigenum懸浮液(1X107cells/ml)是指將實施例1步驟幻中的液體誘導培養改用NYDB(其餘步驟均相同),製備而得。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蘋果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如圖4(a)所示。實驗1.2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梨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實驗果實為梨,品種為水晶,其餘均同實驗1.1。幾丁質誘導培養對海洋酵母在梨果實傷口處生長動態的影響如圖4(b)所示。實驗1.1和1.2說明利用實施例1提供的培養方法培養的海洋酵母R.paludigenum在蘋果和梨果實傷口處的生長明顯優於在普通NYDB培養基中培養的R.paludigenum。實施例2、將酵母細胞懸浮液的濃度由107cellS/ml改成108cellS/ml,其餘同實施例1。實驗2、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實驗果實為櫻桃番茄,品種為杭櫻1號。病原菌鏈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果實表面用無菌打孔器製造大小和深度統一的傷口(大約直徑為5mm,深度為3mm),每個傷口處分別加入30μ1下述液體①無菌水(作為陽性對照);②在NYDB中培養36小時的R.paludigenum懸浮液(1X108cells/ml);③實施例2所得的R.paludigenum懸浮液(lX108cells/ml)。2小時後,在每個傷口處加入20μ1的A.alternata孢子懸浮液,濃度為5X104cells/mL·用PE塑料膜密封作保溼處理,並在室溫(2025°C)下貯藏,4天後觀察發病率。每處理3個平行,每平行包括30個果實。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如圖5所示。實驗3、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柑橘酸腐病的防治效果實驗果實為柑橘,品種為宮川。病原菌酸腐菌(Geotrichumcitri-aurentii),病原菌使用濃度為1XIO5Cells/mlο其餘均同實驗2。幾丁質誘導培養的海洋酵母對柑橘酸腐病的防治效果如圖6所示。實驗2和3說明在優選了液體誘導培養基中的幾丁質濃度和液體重複誘導培養時間之後,利用本發明提供的培養方法(如實施例2所示)培養的海洋酵母R.paludigenum對番茄黑斑病和柑橘酸腐病的防治效力顯著提高,在第4天時的發病率為41.3%和20%,分別僅為NYDB對照發病率的60.7%和60.0%。最後,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若干個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權利要求1.液體誘導培養基,其特徵是該培養基由以下含量的成分組成牛肉膏68g/L,酵母粉45g/L,葡萄糖810g/L,幾丁質120g/L,餘量為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誘導培養基,其特徵是所述幾丁質為10g/L。3.利用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體誘導培養基進行的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其特徵是選用海洋酵母Mi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ImanIMI394084作為酵母菌,依次包括以下步驟1)、固體活化把斜面保存的酵母菌接種到滅菌NYDA斜面培養基中,於25下培養4872小時,所述NYDA斜面培養基組成為牛肉膏68g/L,酵母粉45g/L,葡萄糖810g/L和瓊脂1520g/L,餘量為水;然後於上述相同條件下進行重複傳代培養;2)、液體活化將步驟1)所得的固體活化好的酵母菌接種到滅菌NYDB液體培養基中,於25^°C、150200rpm條件下培養1830小時;所述NYDB液體培養基組成為牛肉膏68g/L,酵母粉45g/L和葡萄糖810g/L,餘量為水;3)、液體誘導培養將步驟幻所得的液體活化好的酵母菌按重量比為2%5%接種量接種到滅菌後的液體誘導培養基中,於25^°C、150200rpm條件下培養1830小時;然後於上述相同條件下重複誘導培養一次,培養時間為1880小時;得酵母發酵液;4)、收集菌體及濃度確定將步驟3)所得的酵母發酵液於20004000rpm下離心515分鐘,收集酵母菌體;然後用無菌水洗滌酵母菌體,接著用無菌水重新懸浮酵母細胞,得濃度為IO6IO9ceIls/ml的酵母細胞懸浮液。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步驟3)中重複誘導的培養時間為36小時。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海洋生防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步驟4)中用血球計數板計數來調整酵母細胞懸浮液的濃度。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體誘導培養基其由以下含量的成分組成牛肉膏6~8g/L,酵母粉4~5g/L,葡萄糖8~10g/L,幾丁質1~20g/L,餘量為水。本發明還同時公開了利用上述液體誘導培養基進行的提高海洋酵母對果實採後病害防治效力的培養方法,選用海洋酵母RhodosporidiumpaludigenumFell&TallmanIMI394084作為酵母菌,包括以下步驟1)固體活化;2)液體活化;3)液體誘導培養;4)收集菌體及濃度確定用無菌水懸浮酵母細胞,得濃度為106~109cells/ml的酵母細胞懸浮液。該酵母細胞懸浮液能防治多種果實的多種採後病害。文檔編號C12N1/16GK102061269SQ20101055175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9日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9日發明者餘挺,努爾哈音,盧黃娉,熱米拉,路來風,鄭曉冬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