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氣胸針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5:56:01 1
一種醫用氣胸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醫用氣胸針,容納腔,容納腔的頂部具有開口且底部設置有通孔;在容納腔下方設置有下端具有尖端的刺入管,容納腔和刺入管之間緊密安裝有可拆式卡扣環;容納腔內設置有氣流單向閥,單向閥的底部向下連通設置有中空排氣管,排氣管向下穿過通孔並同軸設置在卡扣環和刺入管的內部,排氣管的下端不超出刺入管的尖端,且排氣管與尖端底部的距離小於卡扣環的高度。本發明解決沒有一種便於攜帶、適應於緊急使用的氣胸急救儀器的技術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醫用氣胸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醫用氣胸針。
【背景技術】
[0002]氣胸又稱肺膜穿、爆肺,中醫病名為胸痺、喘症,是指氣體進入胸膜腔致使胸膜腔內的氣壓上升,當該氣壓超過人體能承受的範圍時,對肺部進行擠壓,造成患者胸痛、胸悶、呼吸困難、休克,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患者死亡。
[0003]經過調查後,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一般使用專用設備進行治療,該設備體積大、質量高且不利於移動,通常放置於醫院的相應科室,當病人突發氣胸疾病時,若沒有即時將病人送往醫院進行搶救,可能引起生命危險。然而,目前還沒有一種便於攜帶、適應於緊急使用的氣胸急救儀器,當進行抗洪搶險,地震救災,部隊演練等緊急任務時,若突發氣胸疾病,不僅會影響任務進展,還會危及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醫用氣胸針,結構簡單,便於攜帶和操作使用,適應於多種緊急情況下的使用,且醫療救治效果好。
[0005]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氣胸針,包括:容納腔,容納腔的頂部具有開口且底部 設置有通孔;在容納腔下方設置有下端具有尖端的刺入管,容納腔和刺入管之間緊密安裝有可拆式卡扣環;容納腔內設置有氣流單向閥,單向閥的底部向下連通設置有中空排氣管,排氣管向下穿過通孔並同軸設置在卡扣環和刺入管的內部,排氣管的下端不超出刺入管的尖端,且排氣管與尖端底部的距離小於卡扣環的高度。
[0006]進一步的,刺入管的內部同軸設置有限位導向環,限位導向環的內側與排氣管的外壁緊密配合連接。
[0007]進一步的,在刺入管的外部水平固定安裝有用於限制刺入人體深度的擋板。
[0008]進一步的,尖端的底端與擋板在豎直方向上的距離為6-9釐米。
[0009]進一步的,單向閥為在頂端具有中空三角體的橡膠材質的腔體,單向閥的三角體左側面和右側面為單獨的單元,兩者的頂部靠攏緊閉。
[0010]進一步的,卡扣環一側具有開口。
[0011]進一步的,卡扣環的高度為1-2釐米。
[0012]進一步的,限位導向環的數量為一個或均勻設置的多個。
[0013]進一步的,刺入管的直徑為0.2-0.6釐米;排氣管的直徑為0.3.-0.4.釐米。
[0014]進一步的,刺入管的直徑為0.55釐米;排氣管的直徑為0.35釐米。
[0015]通過上述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醫用氣胸針,當病人突發氣胸疾病時,可以立即進行緊急救治,緩解病情,特別是在進行抗洪搶險,地震救災,部隊演練等緊急任務時,能即時解除患者痛苦,保證任務順利進展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一種醫用氣胸針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明中的單向閥的側視圖;
[0018]圖3為本發明中的單向閥的正視圖;
[0019]圖4為本發明中的單向閥的俯視圖;
[0020]圖5為本發明中的卡扣環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發明一種醫用氣胸針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1:
[0023]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醫用氣胸針,包括:頂部具有開口的長方體容納腔2,容納腔2底部設置有通孔;設置於容納腔2內部的氣流單向閥I ;該單向閥可以為目前市面上銷售的任何單向閥,只要尺寸大小合適,能實現相同功能即可,本實施例不對單向閥做任何限定。
[0024]現介紹一種單向閥作`為示例:如圖2、3和4所示,所述單向閥I為橡膠材質的且在頂端具有中空的三角體的腔體,所述單向閥I的三角體左側面8和右側面9均為單獨的單元,兩者的頂部靠攏緊閉。當單向閥I內部的氣壓大於外部的氣壓時,左側面8和右側面9分開,氣體從左側面8和右側面9中間的縫隙出去,但氣體不能從外界進入所述單向閥I的內部。
[0025]在單向閥I的底部,設置有與單向閥I連通的中空排氣管3,排氣管3通過通孔伸出在容納腔2的下方;在容納腔2下方設置有圓柱形的可拆式卡扣環7,卡扣環7的上端與容納腔2的下表面緊密接觸,卡扣環7的下端與刺入管4的上端表面緊密接觸。
[0026]如圖5所示,卡扣環7—側具有開口,卡扣環7的高度為1-2釐米,1.5釐米為宜。使用時,可以通過開口直接將卡扣環7剝離。
[0027]下端具有尖端10的中空圓柱形刺入管4,刺入管4的內部同軸設置有限位導向環6,限位導向環6的內側與排氣管3的外壁緊密配合連接。排氣管3同軸設置於卡扣環7和刺入管4的中空圓柱形腔內,排氣管3通過限位導向環6與刺入管4連接,排氣管3不超出刺入管4,且排氣管3與尖端10底部的距離小於卡扣環7的高度。排氣管3通過分別設置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兩個限位導向環6連接。卡扣環7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容納腔2和與之連通的排氣管3相對於刺入管4進行相對運動。
[0028]刺入管4的直徑為0.5-0.6釐米;排氣管3的直徑為0.3-0.4釐米。較為常用的尺寸是:刺入管4的直徑為0.55釐米;排氣管3的直徑為0.35釐米。
[0029]本發明在使用時,向下用力使刺入管4插入病人的氣胸患病處,然後剝離卡扣環7,手持容納腔2向下推動使排氣管3穿出刺入管4,在排氣管3向下運動的同時,排氣管3與刺入管4之前的限位導向環起到導向作用,排氣管3的底部到達患處時,患處的氣體由於自身壓力大於大氣壓,從排氣管3經單向閥I排出體外,如圖6所示。
[0030]本發明通過上述方案,提供一種醫用氣胸針,當病人突發氣胸疾病時,可以立即進行緊急救治,緩解病情,特別是在進行抗洪搶險,地震救災,部隊演練等緊急任務時,能即時解除患者痛苦,保證任務順利進展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0031]實施例2:
[003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唯一不同的是在刺入管4的管面上增設了圓環形的擋板5,尖端10的底端與擋板5在豎直方向上的距離為6-9釐米。這樣做的目的是更方便的使用氣胸針,由於大部分病人氣胸的患處與人體表面的距離一定,因此擋板5可以起到限制刺入管4過多插入人體體內的效果,使用時可以不必擔心插入得過深,造成其他器官損害的情況發生。
[0033]通過上述方案,提供一種具有環形擋板的醫用氣胸針,當病人突發氣胸疾病時,可以立即進行緊急救治,緩解病情,特別是在進行抗洪搶險,地震救災,部隊演練等緊急任務時,能即時解除患者痛苦,保證任務順利進展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增加擋板後,只要找準了患處,非醫務人員也可以較為準確是使用氣胸針,增加了氣胸針使用的覆蓋面。
[0034]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 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包括:容納腔(2),所述容納腔(2)的頂部具有開口且底部設置有通孔; 在所述容納腔(2)下方設置有下端具有尖端(10)的刺入管(4),所述容納腔(2)和刺入管(4)之間緊密安裝有可拆式卡扣環(7); 所述容納腔(2 )內設置有氣流單向閥(I),所述單向閥(I)的底部向下連通設置有中空排氣管(3),所述排氣管(3)向下穿過所述通孔並同軸設置在所述卡扣環(7)和刺入管(4)的內部,所述排氣管(3)的下端不超出所述刺入管(4)的尖端(10),且所述排氣管(3)與所述尖端(10)底部的距離小於所述卡扣環(7)的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刺入管(4)的內部同軸設置有限位導向環(6),所述限位導向環(6)的內側與所述排氣管(3)的外壁緊密配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刺入管(4)的外部水平固定安裝有用於限制刺入人體深度的擋板(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尖端(10)的底端與所述擋板(5)在豎直方向上的距離為6-9釐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閥(I)為在頂端具有中空三角體的橡膠材質的腔體,所述單向閥(I)的三角體左側面(8)和右側面(9)為單獨的單元,兩者的頂部靠攏緊閉。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 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扣環(7)—側具有開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扣環(7)的高度為1-2釐米。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導向環(6)的數量為一個或均勻設置的多個。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刺入管(4)的直徑為0.5-0.6釐米;所述排氣管(3)的直徑為0.3-0.4釐米。
10.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醫用氣胸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刺入管(4)的直徑為0.55釐米;所述排氣管(3)的直徑為0.35釐米。
【文檔編號】A61M1/04GK103751866SQ201410042359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8日
【發明者】趙芳, 李小飛, 張濤, 朱以芳, 齊海妮, 陳德風 申請人: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