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及使用方法
2023-06-02 15:44:46 4
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及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所述藥劑的活性成分為乙蒜素。本發明能夠增加再生稻有效穗,從而達到提高再生稻產量目的,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農藥領域,尤其是一種能夠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再生稻是我國東南部地區充分利用秋季溫光資源,增加糧食產量的一條重要途 徑。頭季稻生長後期再生芽生長狀況直接關係到再生稻產量對再生稻的研究表明:頭季稻 收割前後再生芽死亡率高是制約再生稻產量的重要因素。
[0003] 頭季收割後的稻樁如不能生長足夠的基本苗,就不能保證再生稻形成足夠的有效 穗,從而再生稻不能達到滿意的產量。國內外就溫度、溼度、光照、施肥及頭季稻後期光合物 質積累與再生芽生長發育關係進行了較多研究,並提出了再生芽生長適宜的生態條件與物 質基礎,但是這些研究並沒有提供可實際應用的方法。
[0004] 國內外還就頭季稻莖鞘中總糖、可溶液性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澱粉含量等與再 生力的關係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並提出了適合再生芽生長發育的生態、生理、生化指標,但 在生產實踐中要實現這些指標的可控性差,難以明確其高產栽培的主攻方向。
[0005] 現有提高出芽率的方法主要包括採用專用的配方肥和增產調節劑,但是這些方法 需勞動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效果並不明顯。
【發明內容】
[0006] 發明目的: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並進一步提供使用該藥劑的 使用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
[0007] 技術方案:一種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其活性成分為乙蒜素。
[0008]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佔藥劑總重量的百分比為0. 15%?100%。
[0009] -種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方法,採用上述藥劑浸種,拌種或包衣。在浸種水溶液 中,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為〇. 75微克/毫升一 1000000微克/毫升。具體的:取含有0. 5wt% 乙蒜素的藥劑兌水,配製成100倍水溶液1000毫升,浸稻種450?550克,浸種48-60小時 後催芽播種。
[0010] 一種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方法,在頭季稻收割前1個月至收穫期間,採用上述藥 劑進行莖葉噴霧,所述活性成分在噴霧溶液中的含量為〇. 75微克/毫升一 1000000微克/ 暈升。
[0011] 有益效果:本發明能夠增加再生稻有效穗,從而達到提高再生稻產量目的,操作簡 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本發明提供一種促進再生稻出芽率的藥劑,該藥劑含有一種有機硫化合物,其含 量0. 15 %-100 %,上述有機硫化合物化學名為乙基硫代亞磺酸乙酯或乙基硫代磺酸乙酯, 其他名稱還有乙蒜素、401、402等。
[0013] 乙蒜素作為一種殺菌劑,可防治水稻爛秧、稻溫病、棉苗病害、棉花枯萎病、油菜霜 黴病、番薯黑斑病、大豆紫班病、馬鈴薯晚疫病。
[0014] 一般的研究認為:乙蒜素通過殺滅種子上的病菌,可以預防水稻的多種病,並減少 病菌對稻種的侵害,降低種子的變質比例,從而使種子的平均出芽率提高。
[0015] 該藥劑的主要用法是種子處理和莖葉噴霧。種子處理方法包括浸種、拌種和包衣 等技術措施。
[0016] 例如,每畝水稻種子用上述藥劑量為0. 01- 1000ml,浸種水溶液濃度折算成有效 成分含量為:〇. 75微克/暈升一1000000微克/暈升。種子處理後,按照常規栽培方法播種 育秧移栽。經本專利所涉及藥劑種子處理後,前茬收割後,稻樁上休眠芽與不處理相比,明 顯出苗速度快而且齊。
[0017] 莖葉噴霧主要是在頭季稻收割前1個月至再生稻收穫期間採用本藥劑兌水進行 莖葉噴霧,以提高稻樁上休眠芽的萌發率,從而達到提高水稻再生力目的。莖葉噴霧濃度折 算成有效成分含量為:〇. 75微克/暈升一1000000微克/暈升。
[0018] 實施例I一浸種
[0019] 實施例10採用水稻品種鎮稻99。取含有0. 5%乙蒜素的藥劑兌水配製成100倍 水溶液1000毫升,浸稻種500克,浸種48?60小時後催芽播種。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 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計算再生苗率。
[0020] 實施例11採用水稻品種鎮稻99。取含有0. 05%乙蒜素的藥劑兌水配製成100倍 水溶液1000毫升,浸稻種500克,浸種48?60小時後催芽播種。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 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計算再生苗率。
[0021] 實施例12採用水稻品種鎮稻99。取含有3. 5%乙蒜素的藥劑兌水配製成100倍 水溶液1000毫升,浸稻種500克,浸種48?60小時後催芽播種。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 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計算再生苗率。
[0022] 實施例13採用水稻品種鎮稻99。取含有25%乙蒜素的藥劑兌水配製成100倍 水溶液1000毫升,浸稻種500克,浸種48?60小時後催芽播種。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 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計算再生苗率。
[0023] 實施例14採用水稻品種鎮稻99。取含有50%乙蒜素的藥劑兌水配製成100倍 水溶液1000毫升,浸稻種500克,浸種48?60小時後催芽播種。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 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計算再生苗率。
[0024] 再生苗率(%)=稻樁上再生苗數/稻樁數X 100%
[0025] 實施例II一拌種
[0026] 實施例20將含有2%乙蒜素的藥劑兌水1公斤配製200倍水溶液,於頭季稻收割 前15天進行噴霧。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計 算再生苗率。
[0027] 實施例21將含有20%乙蒜素的藥劑兌水1公斤配製200倍水溶液,於頭季稻收 割前15天進行噴霧。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 計算再生苗率。
[0028] 實施例22將含有40%乙蒜素的藥劑兌水1公斤配製200倍水溶液,於頭季稻收 割前15天進行噴霧。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 計算再生苗率。
[0029] 實施例23將含有0. 2%乙蒜素的藥劑兌水1公斤配製200倍水溶液,於頭季稻收 割前15天進行噴霧。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 計算再生苗率。
[0030] 實施例24將含有50%乙蒜素的藥劑兌水1公斤配製200倍水溶液,於頭季稻收 割前15天進行噴霧。待頭季稻收割後15天左右,計數稻樁上休眠芽萌發後形成再生苗,並 計算再生苗率。
[0031] 再生苗率(%)=稻樁上再生苗數/稻樁數X 100%
[0032] 具體再生苗率的實驗數據見下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其特徵在於,其活性成分為乙蒜素。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活性成分佔藥劑 總重量的百分比為〇. 159T100%。
3. -種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劑浸種,拌種 或包衣。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 藥劑浸種,在浸種水溶液中,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為0. 75微克/毫升一 1000000微克/毫 升。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取含有0. 5wt%乙蒜素 的藥劑兌水,配製成100倍水溶液1000毫升,浸稻種45CT550克,浸種48-60小時後催芽播 種。
6. -種提高再生稻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頭季稻收割前1個月至收穫期間,採 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劑進行莖葉噴霧,所述活性成分在噴霧溶液中的含量為〇. 75微克/ 暈升一1000000微克/暈升。
【文檔編號】A01N41/00GK104322493SQ201410490088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3日
【發明者】楊紅福, 姚克兵, 束兆林, 吉沐祥, 繆康, 趙來成, 費子華, 吳祥, 陳源, 王莉莉, 張建華, 龔幫東, 邵春, 王建, 朱成剛 申請人:江蘇省綠盾植保農藥實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