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及應用方法
2023-06-02 13:35:06 1
專利名稱:一種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及應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及應用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於穩定水 體的海藻養殖筏架及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水產養殖規模的日益擴大,一些與環境相關的問題日益突出,其中池 塘養殖水體環境汙染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實踐證明,在池塘內混養大型海藻是一種 經濟高效和環境友好的環境調控方式,大型海藻的生長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在我國南方海 域秋、冬低溫季節可用於環境調控的經濟藻類較少,而此時恰逢馬尾藻的最佳生長時期,前 期研究表明,馬尾藻可以有效地吸收水體中的營養物質,調控水體環境,可以作為一種潛在 的池塘環境修復者加以利用。在自然界中馬尾藻是以假根附著於海底的礁石或者貝殼等 硬質附著基之上,普通的池塘環境難以滿足其附著的條件,由於馬尾藻具有氣囊這一結構, 直接將其投放到池塘藻體則會漂浮於水面之上,降低空間利用率的同時藻體還特別容易死 亡、腐爛,因此亟需一種適合於池塘環境的馬尾藻養殖設施,這樣才能使相關的生產順利進 行。目前關於馬尾藻養殖的報導較少,直接將馬尾藻掛於繩子之上進行養殖的方法會使馬 尾藻飄浮於水面,降低空間的利用率,影響其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一種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及應用方法。本 發明能充分利用水體空間,能提高藻體生長效率和環境控制能力,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 廉,便於管理和收穫,同時也可以為養殖的魚、蝦提供遮蔽物的優點。一種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包括纜繩、浮子、浮綆、苗繩以及重物,浮綆通過纜繩牽 引並通過纜繩固定於池塘岸基兩端,浮子連接於浮綆並浮出水面,苗繩與重物間隔連接於 浮綆上,苗繩用於與馬尾藻連接;浮綆通過纜繩的牽引力、馬尾藻自身的浮力和重物的重力 作用懸浮於水中。所述浮綆懸浮在水體中的深度為1. 0 1. 5m。所述苗繩繫於浮綆之上,長度為0. 4 0. 6m,苗繩之間的間隔距離為0. 5 1. Om ; 重物利用繩子繫於浮綆之上,重物之間的間隔距離為2. 5 3. 0m,每塊重物重量為0. 3 0. 5kg。所述纜繩和浮綆為直徑6 8mm聚乙烯繩,苗繩為直徑8 IOmm的三股聚乙烯繩 或者紅棕繩;浮子為塑料浮子,浮子提供的浮力為1kg,所述重物為利用直徑3mm聚乙烯繩 綁縛的磚塊或者石塊。本發明還包括一種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的應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1 2 株馬尾藻作為一組,將其假根部分夾於苗繩上,各組間距為15 25cm,利用馬尾藻自身的 浮力使苗繩飄浮,並牽引浮綆懸浮於水體中;(2)在馬尾藻夾苗後,牽引浮綆兩端纜繩,使 浮綆在池塘中伸直,將纜繩固定在岸基;(3)每1 2周牽扯纜繩進行抖動,除去藻體汙損。
所述馬尾藻為半葉馬尾藻。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馬尾藻作為池塘養殖的對象,填補冬季池塘可以養殖的大型海藻種類的空 白;2、充分地利用馬尾藻自身的浮力,養殖對象由底棲附著狀態變為懸浮狀態,使藻 體在水體中均勻分布,有效地利用養殖空間;3、利用馬尾藻對池塘環境的調控能力,有利於環境修復,能夠降低池塘養殖的自 汙染問題,促進養殖動物的生長並減少病害的發生;4、養殖設施投入生產以後,可以為魚、蝦等養殖對象提供遮蔽物;5、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管理方便,便於收穫,能夠有效的降低勞動強度,實現馬尾 藻的大規模養殖;6、生產出有較高價值的海藻產品,為池塘養殖增加經濟效益。
圖1本發明的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用於馬尾藻池塘養殖的設施及應用方法,由纜繩、浮子、浮綆、 苗繩以及墜石等部分組成利用直徑6 8mm的聚乙烯繩製作纜繩和浮綆,利用直徑8 IOmm的三股聚乙烯繩或者紅棕繩製作苗繩;利用普通塑料浮子或者空礦泉水瓶等作為浮 子,浮力約為Ikg ;利用0. 3 0. 5kg的普通磚塊或者石塊作為重物,並用直徑3mm聚乙烯 繩綁縛。用於馬尾藻池塘養殖的設施及應用方法,其苗繩長度約為0. 5m,繫於浮綆之上,苗 繩間隔距離為0. 5 1. Om ;利用繩子將墜石繫於浮綆之上,其間隔距離為2. 5 3. 0m,可通 過調節墜石繫繩的長度使浮綆懸浮在水體中的深度約為1. O 1. 5m。將1 2株馬尾藻作為一組,將其假根部分夾於苗繩之上,各組間距為15 25cm, 利用馬尾藻自身的浮力使苗繩飄浮,並牽引浮綆懸浮於水體中,除了兩端外,浮綆上無需另 加浮漂。馬尾藻夾苗後,牽引浮綆兩端纜繩,使浮綆在池塘中伸直,將纜繩固定在岸基,由 於池塘內水流不暢,馬尾藻體容易附著泥沙等汙物,因此每一周左右需要牽扯纜繩進行抖 動,以除去藻體汙損。具體實例2010年1月31日起,按照上述方法構建養殖設施,於中科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 合實驗站後的蝦塘進行相關的實驗所用的馬尾藻為臨近海域採集的半葉馬尾藻,其單 株平均溼重為38. 6士 10. Ig;養殖設施投放池塘後,馬尾藻能夠均勻的懸浮於水體之中, 充分的利用空間,為對蝦提供遮蔽物;為了防止減少藻體汙損,養殖期間每隔1 2周 抖動纜繩一次;養殖期間相關水質指標為平均水溫為22. 2°C,鹽度為27. 0,pH為8. 3, TN為12. 4ymol/L,TP為1. 3 μ mol/L ;2010年3月26日收穫,單株馬尾藻溼重增長至 91. 5士24. 0g,平均增長率達0. 95g/d。這表明利用該養殖設施在池塘進行馬尾藻養殖具有很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
一種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其特徵在於包括纜繩、浮子、浮綆、苗繩以及重物,浮綆通過纜繩牽引並通過纜繩固定於池塘岸基兩端,浮子連接於浮綆並浮出水面,苗繩與重物間隔連接於浮綆上,苗繩用於與馬尾藻連接;浮綆通過纜繩的牽引力、馬尾藻自身的浮力和重物的重力作用懸浮於水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浮綆懸浮在水體中 的深度為1.0-1. 5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其特徵在於苗繩繫於浮綆之上,長度 為0. 4 0. 6m,苗繩之間的間隔距離為0. 5 1. Om ;重物利用繩子繫於浮綆之上,重物之間 的間隔距離為2. 5 3. Om,每塊重物重量為0. 3 0. 5kg。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其特徵在於所述纜繩和浮綆為直徑 6 8mm聚乙烯繩,苗繩為直徑8 IOmm的三股聚乙烯繩或者紅棕繩;浮子為塑料浮子,浮 子提供的浮力為1kg,所述重物為利用直徑3mm聚乙烯繩綁縛的磚塊或者石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的應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 驟(1)將1 2株馬尾藻作為一組,將其假根部分夾於苗繩上,各組間距為15 25cm,利 用馬尾藻自身的浮力使苗繩飄浮,並牽引浮綆懸浮於水體中;(2)在馬尾藻夾苗後,牽引浮 綆兩端纜繩,使浮綆在池塘中伸直,將纜繩固定在岸基;(3)每1 2周牽扯纜繩進行抖動, 以除去藻體汙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的應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馬尾藻為 半葉馬尾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用於馬尾藻池塘養殖設施及應用方法,具體為一種用於馬尾藻養殖的簡易筏架,解決池塘養殖馬尾藻設施缺乏的問題。該設施由纜繩、浮子、浮綆、苗繩以及墜石組成。其中纜繩牽引浮綆使其保持平直,浮子連接於浮綆兩端提供浮力並指示位置,苗繩繫於浮綆上用於固定馬尾藻,利用馬尾藻自身浮力使浮綆處於漂浮狀態,調節墜石延繩長度使浮綆處於適宜水深。該設施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夠藉助馬尾藻自身的浮力使藻體在水體中均勻分布,以充分利用水體空間,提高生長效率,並且便於管理和收穫。利用該設施養殖馬尾藻,在提高藻體生長效率的同時,能夠有效地淨化水質,並可為魚、蝦提供遮蔽物,養殖產品馬尾藻具有較高經濟價值。
文檔編號A01G33/00GK101946685SQ2010102482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6日
發明者於宗赫, 任春華, 彭鵬飛, 李海鵬, 胡超群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