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板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1:12:26
專利名稱:螺旋板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螺旋板式換熱器,應用於石油化工、輕工、醫藥、食品之類的生產行業,屬於熱交換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公開的文獻例如中國專利文獻中不乏有螺旋板式換熱器的技術方案介紹,較為代表性的有CN2221198Y、CN2259607Y、CN2725827Y、CN2742365Y等。
CN2221198Y所涉螺旋板式換熱器所推薦的技術方案對於減少流體阻力、提高換熱效率具有貢獻。因為通常的螺旋板式換熱器是用金屬整板一折為二,由中心向外卷制而成,中心直板會使流體形成渦流造成阻力;並且從中心到外圈,因兩側板的間距均等,半徑越小、曲率越大,流體的阻力也越大,有礙流體的運動,導致換熱效率難以充分發揮。據此,該專利採用兩條(道)金屬板,將中心呈太極S形組合,兩道金屬板構成的通道間距為非均勻等間距,即間距由中心向外圈隨著各圈半徑的增大而縮小。暫且不論及這種結構的換熱器存在加工工藝難度大、有效換熱面積受到影響之欠缺,最為突出的問題有二,一是物料即交換介質無法充分放(排)除,在被換熱通道內存在積料現象;二是在更換另一種物料之前,儘管先予以清洗,但由於存在積液,如果無法保障足夠的清洗效果,那麼會導致先前積集於換熱器中的積液造成對後一種物料的幹擾,影響產品質量,而如果要達到相對良好的清洗效果,勢必會延長清洗時間和浪費清洗資源。
CN2259607Y介紹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對改善防腐蝕、延長使用壽命有建樹,但同樣存在前述的二處欠缺。同理,CN2725827Y公開的螺旋板式換熱器雖對換熱器的受壓能力的提高具有積極效果(增設加固板),但前述的二處欠缺無法避免。
CN2742365Y提供的耐壓螺旋板式換熱器的技術貢獻在於省去了螺旋板通道內的定距柱,改用直接對螺旋板上加工出凹坑的結構形式實現對通道的定距,然而,前述的突出問題未被顧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要提供一種能有效地將換熱通道內的熱交換物料排盡的螺旋板式換熱器。
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螺旋板式換熱器,它包括一由金屬板11以中心呈兩個對合的e字形向外卷製成具有彼此分隔的物料通道111和冷媒通道112的封閉式的換熱筒體1、延設在換熱筒體1側部的分別與所述物料通道111、冷媒通道112相通的物料引入口2和冷媒引入口3以及延設在換熱筒體1底部的分別與所述兩個對合的e字形相通的物料引出口4和冷媒引出口5,所述的物料通道111、冷媒通道112所對應於物料引出口4和冷媒引出口5的一端分別構成為錐形通道。
本發明所述的物料通道111內間設有第一定距柱1111,第一定距柱1111的兩端分別與物料通道壁固定。
本發明所述的冷媒通道112內間設有第二定距柱1121,第二定距柱1121的兩端分別與冷媒通道壁固定。
本發明所述的物料通道111的寬窄度是與第一定距柱1111的長度相等的。
本發明所述的冷媒通道112的寬窄度是與第二定距柱1121的長度相等的。
本發明所述的固定為焊接固定。
本發明所述的固定為焊接固定。
本發明所述的換熱筒體1上延設有至少一對支座6。
本發明所述的一對支座6上延設有支座軸61。
本發明的優點由於將物料通道111和冷媒通道112各自對應於物料引出口4和冷媒引出口5的一端設計成錐形通道,因此能將物料通道111中的物料放盡,不會出現積料;當更換加工另一種物料時,清洗方便,既可縮短清洗時間、保證清洗效果,又可節省清洗資源。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圖2中,換熱筒體1是用金屬板11例如金屬卷板以中心構成為兩個對合的e字形即一個大致的字形為起點向外卷製成相互分隔有具物料通道111和冷媒通道112的封閉式的換熱筒體1,每卷制一圈物料通道111和冷媒通道112應在相應的通道壁上焊固第一、第二定距柱1111、1121,藉由第一、第二定距柱1111、1121的長度限定物料通道111和冷媒通道112的通道寬度以及藉由第一、第二定距柱1111、1121隔設出相應的物料通道111和冷媒通道112。在本發明中,對於第一、第二定距柱1111、1121的具體長度不需要限定,因為可以根據實際的應用需要進行變化。延設在換熱筒體1側部的物料引入口2應當是與最外面一圈的物料通道111相通的,以便需要被換熱的物料自最外面一圈的物料通道111經過層層換熱後匯及到屬於物料通道111中央的e字形腔,進而由物料引出口4引出;同樣地延設在換熱筒體1側部的冷媒引入口3應當與最外面一圈的冷媒通道112相通的,以便自最外面一圈的冷媒通道112經過層層流過後匯及屬於冷媒通道112中央的e字形腔,進而由冷媒引出口5引出,層層流動的過程即為對物料換熱的過程。上面所講的物料通常情況是料液,而所講的冷媒可以是冷水,也可以是冷氣。
在金屬板11卷製成換熱筒體1的過程中,將對應於物料引出口4和冷媒引出口5的換熱筒體1的一端即圖中所示的下端自中心向外漸漸減縮(詳見圖2)。於是,不論是將物料通道111中的物料放除,還是將冷媒通道112中的冷媒排除,都可以表現出得以排淨的效果,不存在已有技術中的積料現象,而且當更換物料之前,對物料通道的清洗效果可以保障,無需耗用大量的清洗液如潔淨水以及可縮短清洗時間。
換熱筒體1的上部通過密蓋形式的封口板12封閉,下部通過錐蓋13封閉,所述的封閉通過焊接實現,並且應確保封口板12、錐蓋13將物料通道111、冷媒通道112充分分隔。
延設在換熱筒體1近中部的一對支座6是供安裝使用,具體是由延設於支座6上的支座軸61實現。
若將本發明應用與製藥化工行業,那麼只要將需換熱的物料自物料引入口2引入,同時將作為冷媒的冷卻液自冷媒引入口3引入,由冷媒在冷媒通道112中流過後對物料通道111中的物料冷卻,使從物料引出口4引出的物料完成換熱過程。反之,當要對物料通道111內的物料加熱,那麼冷媒通道112中的介質改為熱水或類似物如蒸汽。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旋板式換熱器,它包括一由金屬板(11)以中心呈兩個對合的e字形向外卷製成具有彼此分隔的物料通道(111)和冷媒通道(112)的封閉式的換熱筒體(1)、延設在換熱筒體(1)側部的分別與所述物料通道(111)、冷媒通道(112)相通的物料引入口(2)和冷媒引入口(3)以及延設在換熱筒體(1)底部的分別與所述兩個對合的e字形相通的物料引出口(4)和冷媒引出口(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物料通道(111)、冷媒通道(112)所對應於物料引出口(4)和冷媒引出口(5)的一端分別構成為錐形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物料通道(111)內間設有第一定距柱(1111),第一定距柱(1111)的兩端分別與物料通道壁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冷媒通道(112)內間設有第二定距柱(1121),第二定距柱(1121)的兩端分別與冷媒通道壁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物料通道(111)的寬窄度是與第一定距柱(1111)的長度相等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冷媒通道(112)的寬窄度是與第二定距柱(1121)的長度相等的。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為焊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為焊接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換熱筒體(1)上延設有至少一對支座(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對支座(6)上延設有支座軸(61)。
全文摘要
一種螺旋板式換熱器,屬於熱交換裝置技術領域。它包括一由金屬板以中心呈兩個對合的e字形向外卷製成具有彼此分隔的物料通道和冷媒通道的封閉式的換熱筒體、延設在換熱筒體側部的分別與所述物料通道、冷媒通道相通的物料引入口和冷媒引入口以及延設在換熱筒體底部的分別與所述兩個對合的e字形相通的物料引出口和冷媒引出口,所述的物料通道、冷媒通道所對應於物料引出口和冷媒引出口的一端分別構成為錐形通道。優點由於將物料通道和冷媒通道各自對應於物料引出口和冷媒引出口的一端設計成錐形通道,因此能將物料通道中的物料放盡,不會出現積料;當更換加工另一種物料時,清洗方便,既可縮短清洗時間、保證清洗效果,又可節省清洗資源。
文檔編號F28D9/04GK1928482SQ20061009614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20日
發明者沈洪文 申請人:常熟市新世紀化工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