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0:12:31 2
專利名稱: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供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的裝置。
人們使用的自行車,鞍座及座管基本都是固定式連接,而騎車人都有一種感覺,即把鞍座定的低些,無論是上下車還是過路口,都比較方便安全,但騎行起來感覺就不舒服了。把鞍座定高些騎行時比較舒適,但又增加了一些麻煩和不安全感。
目前,許多人在研究自行車的自停或鞍座的升降裝置,綜合分析其結構各式各樣,特點各有所長。但有的結構對騎車人身材的高矮不能兼顧,有的在製造工藝上有一定難度等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使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的裝置。該裝置能按照人的意願,在上下自行車或騎行中急停時,能使自行車鞍座自動下降,降低騎車人的高度,使其雙腳著地,保證自行車不倒,增加安全效果。在正常騎行中又可使鞍座自動調到高位,使騎車人更加舒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自行車鞍座下面有一個升降裝置,靠人體的重力和彈簧力的作用使鞍座下降或上升。該升降裝置在與自行車架子固定的套管內裝有彈簧和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支撐杆,鞍座固定在支撐杆上部,支撐杆下部連接著可以水平轉動和垂直運動的支撐塊,通過套管下部的旋轉導向套內的旋轉導向槽,並由嵌在導向槽內的支撐塊的凸軸,控制旋轉支撐塊,改變支撐點,從而控制整個支撐杆的升降,改變鞍座的高低位置。
旋轉導向套是由耐磨的塑料或尼龍注塑而成的。套內360度分布著四個齒狀旋轉導向槽道,其中對稱的一對槽的齒底,各有一條垂直向下的槽道,是支撐杆帶動支撐塊上、下升降的軌道,旋轉導向套是一個由直線運動變旋轉運動的機構,它使旋轉支撐塊在旋轉導向槽的四個齒狀軌道槽內,每兩次上下運動的旋轉角度之和為180度。旋轉導向套的上端有一個導向孔,導向孔與支撐杆滑動配合作為支撐杆上下運動時的導向孔,並限制支撐杆的晃動。外圓的圓槽與套管擠壓在一起鎖定旋轉導向套的軸向,徑向的鎖定是由旋轉導向套下端的突出部分卡在套管的長方形套筒處,圖4是其內徑旋轉導向槽360度展開圖,考慮注塑工藝,可將其注成上下兩個套,組合後形成該旋轉導向套。
旋轉支撐塊是用調質的冷拔方鋼加工的。它是一個長方體,長略小於旋轉導向套的內徑,寬略小於套管壓扁部分長方形的寬,長端面突出的兩個導向軸的長,略小於旋轉導向槽的槽深,中心孔與支撐杆滑動配合。導向軸嵌在旋轉導向槽內,使旋轉支撐塊在上下運動時順槽旋轉。
套管是普通直座管,在下埠(以鞍座升降的距離為尺寸)擠扁,擠扁後形成長方形的套筒,用以限制支撐塊在低位時的角度,套管與擠扁部分的交接處所形成的平臺為旋轉支撐塊的支撐點。上埠在裝入旋轉導向套後,在埠處衝壓定位鍵用以限制支撐杆的徑向轉動,並在埠處翻邊增加埠強度。
支撐杆用調質的冷拔圓鋼與耐磨並有一定強度的塑料或尼龍注成。注塑端用以固定鞍座,注出的鍵槽與套管的定位健滑動配合。加工後的另一端,裝配時,插入套管並穿過旋轉導向套的導向孔和套管的長方形套筒後,在套筒的敞口處裝入旋轉支撐塊和止退擋圈並將止退擋圈與支撐杆焊牢。旋轉支撐塊與支撐杆滑動配合。支撐杆注塑端端頭是固定鞍座處,其下有一突出注塑部分,它與套管的圓埠接觸,是鞍座低位時的支撐點。
本實用新型由於所有升降及運動部件均在管內完成,所以鞍座固定的高低可由騎車人選擇,增加了適用範圍,各種新舊自行車均適用。
以下結合附圖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結構的縱向剖面圖(鞍座在不同位置時)。
圖3、4是本實用新型旋轉導向套放大後的剖面圖和內徑所構成的旋轉導向槽360度展開圖。
首先結合附圖介紹主要部件的構造、材料與工藝本實用新型是由套管(1)支撐杆(2)彈簧(3)旋轉導向套(4)旋轉支撐塊(5)和止退擋圈(6)組成。
圖1是鞍座的低位狀態,當要將鞍座升高時,騎車人將臀部抬起,此時彈簧(3)推動支撐杆(2)並由支撐杆(2)帶動與之焊在一起的止退擋圈(6)由止退擋圈(6)託著旋轉支撐塊(5)此時的旋轉支撐塊(5)受套管(1)長方形套筒的控制,垂直向上運動。旋轉支撐塊(5)向上運動到旋轉導向槽直槽部位時旋轉支撐塊(5)兩端突出的導向軸進入槽內,受槽控制。當接進槽的旋轉部位時旋轉支撐塊(5)已完全脫開套筒的控制,並在向上運動的同時順槽旋轉,到達頂點時旋轉支撐塊(5)約旋轉70度,鞍座到達最高位,騎車人坐下,支撐杆(2)壓縮彈簧(3)並推著旋轉支撐塊(5)向下運動,旋轉支撐塊(5)壓到套筒平臺時它又旋轉了約20度,此時旋轉支撐塊(5)共旋轉90度,即升高後鞍座的位置(見圖2)。要將鞍座降至低位時,騎車人再次抬起臀部,因旋轉支撐塊(5)在旋轉槽的低位,彈簧(3)使旋轉支撐塊(5)再次向上運動並旋轉,當騎車人坐下時,旋轉支撐塊(5)又旋轉90度,順著旋轉槽的直槽部分,並穿過長方形套筒,降到最低(見
圖1)。支撐杆(2)注塑的突出部分頂到套管(1)的埠,所以旋轉支撐塊(5)在低位時不起支撐作用,支撐杆(2)與套管(1)構成低位支撐。
權利要求1.一種由套管(1)、支撐杆(2)、彈簧(3)、等組成的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裝置,其特徵是,在套管(1)的下部裝著旋轉導向套(4),套內的旋轉導向槽控制著支撐塊(5)運動,在支撐杆(2)的帶動下旋轉支撐塊(5)的凸軸在旋轉槽內運動,改變支撐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裝置,其特徵是旋轉導向套(4)套內360度分布著四個齒狀旋轉導向槽道,其中對稱的一對槽的齒底,各有一條垂直向下的槽道,旋轉支撐塊(5)在旋轉導向套內每兩次上下運動的旋轉角度之和為180度,它上端的導向孔作為支撐杆(2)上下運動時的導向孔,並限制支撐杆(2)的晃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裝置,其特徵是旋轉支撐塊(5)是一長方體,長略小於旋轉導向套(4)的內徑,寬略小於套管(1)長方形部分的寬,其長的兩端突出的導向軸,應能嵌在旋轉導向槽內,使旋轉支撐塊在上下運動時順槽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裝置,其特徵是套管(1)壓扁一端,壓扁後,形成的長方形套筒,用以限制旋轉支撐塊(5)在低位時的角度,圓與方交接處的平臺,作為鞍座升高時旋轉支撐塊(5)的支撐點。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裝置,其特徵是支撐杆(2)是用調質冷拔圓鋼與耐磨並有一定強度的塑料或尼龍注在一起的,其注塑直徑的突出部分與套管(1)的圓埠為鞍座低位時的支撐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供自行車鞍座自動升降的裝置。該裝置通過人體重力與彈簧的作用,由鞍座的支撐杆帶動旋轉支撐塊通過旋轉導向套,使旋轉支撐塊在套管內上下運動,並使旋轉支撐塊旋轉,以改變支撐點,達到自動升降的目的。該裝置的優點在於騎車人僅以臀部的抬起和坐下就能使騎行中的鞍座迅速準確的任意升降,以達到安全和騎行舒適之目的。
文檔編號B62J1/00GK2204263SQ9421024
公開日1995年8月2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28日
發明者方鐵寶 申請人:方鐵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