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彈力絲及其製造方法
2023-06-02 10:28:26
專利名稱::柔軟彈力絲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於具有優良捲曲能力而能夠向織物賦予柔軟彈性的柔軟彈力絲及用其製成的織物。與天然纖維織物或半合成纖維織物相比,合成纖維織物具有耐用和免燙等優點,因此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審美性或手感方面要比天然纖維織物或半合成纖維織物差,因此人們在近年來一直對其進行各種改進。一種方向是模仿天然纖維或半合成纖維。另外,人們近年來正在為了使合成纖維在外觀或手感方面具有與天然纖維或半合成纖維完全不同的獨特特性的方向而積極地進行各種改進。在某些領域,天然纖維或半合成纖維不能令人滿意而合成纖維卻能令人滿意,現在人們正在進行各種研究以便擴大合成纖維可以令人滿意的領域。其中,作為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被稱為彈力的特性。為了賦予彈性,過去採用的方法有,例如向織物中混入聚氨酯類纖維以賦予彈性的方法。然而,聚氨酯類纖維存在的問題是作為其固有性質的手感發硬,織物的手感或懸垂性差。而且,使用聚酯纖維用的染料難以使聚氨酯類纖維染色,即便在合併使用聚酯纖維的情況下,其染色工序也不但操作複雜,而且難以染出所希望的色彩,這是存在的問題。因此,作為不使用聚氨酯類纖維或假捻加工紗的方法,有人提出了利用通過聚合物的並列式複合形成的聚酯纖維的各種方案。例如,在特公昭44-2504號公報和特開平4-308271號公報中記載了具有固有粘度差或極限粘度差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並列式複合絲,而在特開平5-295634號公報中記載了均聚PET的並列式複合絲及具有比其更強伸縮性的共聚PET的並列式複合絲。使用上述這類具有潛在捲曲性的聚酯纖維確實能夠獲得某種程度的彈性,但是在使織物伸長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應力較大,也就是說,成為一種使人感到較強繃緊感的硬的織物,這是其缺點。另外,象上述那樣的並列式複合絲在織物約束中發揮捲曲作用的能力低,或者在利用外力使其捲曲時容易發生彈力減弱現象,這是存在的問題。並列式複合絲在原理上不是象聚氨酯類纖維那樣利用聚合物基質所具有的彈性,而是利用在複合聚合物之間將收縮率大的聚合物置於內側而捲曲的作用所產生的彈性。因此可以認為,上述問題發生的原因是由於例如象織物約束那樣在聚合物的收縮被限制的狀態下經受熱處理並在此狀態下直接被熱固定,從而使其喪失上述的收縮能力。另外,在特公昭43-19108號公報告記載了一種利用作為具有一定彈性的聚酯的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或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製成的並列型複合絲,但是在該公報的實施例15中記載,要使複合絲伸長對所需的能量較大,實際上根據經過熱處理的織物的精加工紗支數推定,在編號為XV-d的實驗中,當織物伸長30%時所產生的應力高達60×10-3cN/dtex以上,因此仍然是一種具有很強繃緊感的織物。另外,當本發明人進行補充試驗時發現,這種複合絲的烏斯特(Uster)均勻度(U%)差,當將其製成織物時產生的染斑大,這是其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以往並列型複合絲所存在的繃緊感過強和織物粗硬化的問題以及絲條不勻的問題,提供一種柔軟彈力絲及用其製成的織物,這種織物在柔軟彈性和均染色性方面皆優於以往的同類織物。上述本發明的目可以通過一種實質上由聚酯構成的柔軟彈力絲來達到,這種彈力絲的特徵在於,經過熱處理的絲能同時滿足在伸長50%時產生的應力在30×10-3cN/dtex以下和恢復率在60%以上。優選是其烏斯特均勻度在2.0%以下,捲曲直徑在250μm以下。另外,所說的柔軟彈力絲優選是一種由PTT作為其中一種成分的兩種聚酯構成並按下述方法製成的偏芯型複合絲,也就是按1200m/分以上的速度紡絲,並按照拉伸溫度50~80℃和拉伸絲伸長20~45%的拉伸倍率進行拉伸和熱定形。對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表示強伸度曲線的滯後情況。圖2表示並列複合紡絲用的噴絲頭。圖3表示聚酯纖維的纖維斷面形狀。圖4表示曲率半徑的計算方法。圖5表示紡絲/卷繞裝置。圖6表示拉伸裝置。圖7表示拉伸裝置圖8、9表示紡絲直接拉伸裝置。圖10表示捲曲伸長率測定法。圖11是電子顯微鏡照片,其中示出了柔軟彈力絲捲曲形狀的一個實例。對符號的說明1旋轉部件2非織布過濾器3噴絲頭4氣道5絲條6給油導槽7交絡導槽8第1導絲輥(1GD)9第2導絲輥(2GD)10卷繞機11未拉伸絲12給料輥(FR)13第1熱輥(1HR)14第2熱輥(2HR)15冷拉輥16拉伸絲17熱板18第1熱納爾遜輥(1HNR)19第2熱納爾遜輥(2HNR)20非接觸式加熱器21蒸汽調節器在本發明中,為了達到柔軟彈性,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求對絲伸長時產生的抵抗力小並且相對於絲伸長的恢復率高,這一特性可以通過絲伸長50%時的應力和強伸度曲線滯後恢復率來評價(圖1)。在實際操作中,首先對絞紗後絲進行熱處理以使其具有捲曲性能,然後使用自動拉伸試驗機來向絲施加4.4×10-3cN/dtex(5mgf/d)的初期張力,然後讀取該絲在伸長50%的應力。對於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來說,當絲伸長50%時的應力在30×10-3cN/dtex以下,這一點是重要的,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柔軟彈性並能製成無繃緊感的柔軟織物。另一方面,對於以往的並列型複合絲來說,當絲伸長50%時的應力非常大,超過50×10-3cN/dtex,因此只能製成繃緊感強並且粗硬感強的織物。對應於絲伸長50%時的應力優選在10×10-3cN/dtex以下。另外,為了獲得充分的彈性,恢復率在60%以上是重要的。恢復率優選在70%以上。另外,熱處理後的柔軟彈性絲的捲曲直徑優選在250μm以下,這樣能容易地顯示柔軟彈性,而且在製成織物時能夠獲得一種減少表面粗糙感的高質量的織物。柔軟彈性絲的捲曲直徑更優選是在200μm以下。另外,如果使單絲間的捲曲相位一致,則在製成織物時能夠獲得一種表面具有細皺紋的美觀的織物。另一方面,如果使單絲間的捲曲相位錯開,則能容易製成一種表面平滑的,光滑性良好的織物。另外,如果在實質上無荷重下的捲曲伸長率(E0)在45%以上,則能進一步地提高其彈性,因此較好。此處所說的捲曲伸長率是表示捲曲程度的一個指標,捲曲伸長率的數值越大,則捲曲程度越高,其彈性也越高。E0值更優選是在60%以上。E0值反映在無荷重下的捲曲程度,但是,在把並列型複合絲製成強捻絲或織物的情況下,由強捻產生的約束力或由織物的組織產生的約束力有時會導致難以發揮捲曲作用。因此,在荷重下的捲曲伸長率也是重要的,這一特性可以根據在承受3.5×103cN/dtex(4mgf/d)荷重時的捲曲伸長率(E3.5)來估計。對於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來說,E3.5優選在10%以上。另一方面,對於以往的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類的並列型複合絲來說,E3.5為0.5%左右,這樣,在將其製成強捻絲或織物的情況下,難以發揮捲曲性能,從而成為一種缺乏彈性的製品。E3.5更優選是在14%以上。另外,如果在反覆伸長10次後的捲曲保持率達到85%以上,則說明該捲曲絲不易發生彈力減弱現象,從而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相對於織物伸長的形狀保持性,因此較好。反覆伸長10次後的捲曲保持率優選在90%以上,更優選在95%以上。另一方面,對於以往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類的並列型複合絲來說,反覆伸長10次後的捲曲保持率在80%以下,相對於織物伸長的形狀保持性低劣。另外,為了克服強捻絲或織物的約束以發揮捲曲作用,收縮應力也是重要的,應力的極大值優選在0.25cN/dtex(0.28gf/d)以上,更優選在0.30cN/dtex(0.34gf/d)以上。另外,使收縮應力達到極大值時的溫度優選在110℃以上。另外,絲的初期拉伸抵抗度優選在60cN/dtex以下,這樣可以用其製成一種柔軟的織物。絲的初期拉伸抵抗度更優選在50cN/dtex以下。另外,在織物的高次加工工序中,如果過度收縮,則會使織物粗硬化,因此,柔軟彈力絲的乾熱收縮率優選在20%以下。在本發明中,作為絲的纖度均勻度(粗細均勻度)指標的烏斯特均勻度在2.0%以下是重要的。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織物產生染斑,而且在製造織物時能夠抑制絲的收縮疵點,從而可以獲得美觀的織物表面。烏斯特均勻度優選在1.2%以下。另外,為了確保柔軟彈力絲在高次加工工序中的通過性和製成織物時的撕裂強度,柔軟彈力絲的強度優選在2.2cN/dtex(2.5gf/d)以上,更優選在3.0cN/dtex(3.4gf/d)以上。另外,從絲的操作性方面考慮,柔軟彈力絲的拉伸度優選為20~45%。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的結構沒有特殊限定,但是它優選是一種偏芯型複合絲,其中至少有一種成分為PTT,也就是說,如果是一種並列型複合絲或編芯芯鞘型複合絲,則它對應於絲伸長50%時的應力容易降低,同時容易提高其恢復率。另外,優選是增大兩種聚酯的熔融粘度差,這樣可以提高對應於絲伸長50%時的恢復率或捲曲伸長率等的彈力特性。另外,如果將PTT配置於捲曲絲的內側,這樣更有利於提高其彈性。另外,將PTT和PET組合使用有利於提高其耐熱性。另外,將高粘度PTT和低粘度PTT組合使用可以降低楊氏模量,這樣,在製成織物時可以獲得更柔軟的手感,因此較好。另外,將PTT和PBT組合使用可以提高絲的捲曲保持率,捲曲絲的彈力不易減弱,從而可以提高織物對伸長的形狀保持性,因此較好。另外,對聚酯的複合比例沒有任何限定,但是,從發揮捲曲作用的觀點考慮,優選為3/7~7/3,更優選為4/6~6/4,特別優選為5/5。應予說明,在本發明中所說的PET是指使用對苯二甲酸作為酸性成分和使用乙二醇作為二醇成分合成的縮聚物,所說的PTT是指使用對苯二甲酸作為酸性成分和使用1,3-丙二醇作為二醇成分合成的縮聚物,所說的PBT是指使用對苯二甲酸作為酸性成分和使用1,4-丁二醇作為二醉成分合成的縮聚物。另外,二醇成分和酸成分各有15mol%以下的一部分可以被其他可以共聚的成分替換。當共聚成分是聚乙二醇的情況下,其比例為15重量%以下。除此之外,還可以含有其他聚合物、消光劑、阻燃劑、除靜電劑、顏料等的添加物。但是,如果複合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差過大,則會發生所謂的絲條彎曲,因此使紡絲效率顯著降低。為此,有必要使用象特開平11-43835號公報記載的插入式的複雜噴絲頭(圖2(b)),但這樣會在組件或噴絲頭內發生聚酯的異常滯留,因此,有時會使紡絲效率顯著降低。另外,使用在特公昭43-19108號的圖3中記載的在吐出的同時兩種聚酯合流在一起的複合的噴絲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種噴絲頭的複合狀態或聚酯的流量容易變得不穩定,成為絲條不勻增大的主要原因,所以最好避免使用。可是,如果使兩種聚酯的熔融粘度比變小,即便使用單純平行合流的複合噴絲頭(圖2(a)),也能避免象使用纖維學會志,Vol,54,p-173(1998)中所記載那樣的噴絲頭時所發生的由絲條彎曲引起的紡絲效率低下的問題。這樣利用熔融粘度的組合可以大幅度地改善作業效率,這是其優點。熔融粘度比優選為1.05~5.00,更優選為1.20~2.50。此處所說的熔融粘度比按下述公式定義。熔融粘度的測定條件與聚酯的熔融紡絲條件一致,溫度為280℃,應變速度為6080秒-1。熔融粘度比=V1/V2V1熔融粘度相對地較大的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值(泊)V2熔融粘度相對地較小的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值(泊)另外,低粘度側的聚酯的熔融粘度優選為300~700泊,這樣可以提高紡絲效率,減少絲條不勻或斷絲的現象,並且可以提高其柔軟彈性。在本發明中對纖維的斷面形狀沒有任何限定,但是可以考慮採用例如象圖3所示的斷面形狀。其中,可以根據不同的用途來選擇適宜的斷面形狀,例如從發揮捲曲性和手感二者平衡的觀點考慮,可以選擇圓形斷面中具有半圓狀並列的斷面,但在以乾燥手感為目標時可以選擇三角形斷面,而在以量輕和保溫為目標時可以選擇中空的平列型斷面。另外,在本發明中,並列型複合絲的複合界面優選是在絲的斷面中呈直線形,這樣有利於發揮捲曲作用,從而提高其彈性。所謂以複合界面呈直線性為指標,是指例如象圖4所示的絲斷面中的複合界面那樣,從絲表面向中心方向深度為2μm的點a、b和界面的中心點c共三點構成的圓的曲率半徑R(μm)優選為R≥10×D0.5。此處,D表示單絲纖度(dtex)。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的製造方法沒有特殊限定,例如它可以按照下述方法來製造。首先說明本發明柔軟彈力絲製造方法中的第1和第2的優選方案。也就是說,把由兩種聚酯構成的偏芯型複合絲按1200m/分以上的速度紡絲,然後按拉伸溫度50~80℃、拉伸絲伸長20~45%的拉伸倍率進行拉伸的熱定形的方法。此處,作為用於複合的兩種聚酯的組合,只要使其熔融粘度比處於1.05~5.00的範圍內,即可以提高紡絲效率,但優選是聚酯中至少一方是PTT或PBT,這樣可以容易地發揮其柔軟彈性,其中更優選是PTT。另外,為了抑制絲條不勻,紡絲溫度和紡絲速度的選定是重要的。PTT的熔點約比PET低30~35℃,因此其紡絲溫度也低於PET通常的紡絲溫度,優選設定為250~280℃。這樣可以抑制PTT的熱劣化和粘度的過度降低,並能防止絲強度的降低,而且可以減少絲條不均的現象。紡絲溫度更優選為255~275℃。另外,當紡絲速度在1200m/分以上時,可以穩定紡絲的冷卻過程,並能大幅度地抑制搖紗或絲固化點的變動。與按照低於上述的速度紡絲獲得的絲線相比,可以大幅度地抑制絲條不勻的現象。另外,如此還有提高絲強度的優點。但是,當紡絲速度為3000m/分左右時容易導致柔軟彈力絲的彈性降低,因此最好避免。可是,當紡絲速度達到5000m/分以上時,反而會使彈性提高,因此採用高速紡絲也是理想的。在進行拉伸和熱定形時,最好考慮到與PET相比,PTT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和熔點皆較低並且其耐熱性較差這些特點。特別是為了抑制絲條不勻,拉伸溫度的選定是重要的,拉伸溫度優選為50~80℃。這樣可以抑制在預熱時絲的過度結晶化或熱劣化。這樣一來,由於在預熱輥上或熱針上的搖紗作用或由於拉伸點的變動所引起的絲條不勻就減少了,斷絲情況也減少了,而且絲的強度也提高了。拉伸溫度優選為65~75℃。另外,為了降低拉伸絲的乾熱收縮率,優選在拉伸之後接著進行熱定形,但是,在使用熱輥作為熱定形裝置的情況下,熱定形溫度優選為120~160℃左右,而在使用熱板的情況下優選為110~180℃左右,這樣可使其收縮率在20%以下。另外,如果使用熱板作為熱定形裝置,則分子鏈的緊張狀態被熱固定下來,從而可以提高絲的收縮應力,因此較好。另外,為了發揮本發明的柔軟彈性,拉伸倍率是重要的,優選將拉伸絲的拉伸度設定為20~45%。這樣可以抑制由於過度高倍率拉伸所引起的在拉伸過程中斷絲的發生和柔軟彈性的降低,以及在織物形成過程中斷絲的發生,而且還可以避免由於低倍率拉伸引起的彈性的降低以及在織物形成過程中發生的パ-ンヒケ等的麻煩。對拉伸倍率的設定更優選是使拉伸絲的拉伸度為25~35%。另外,拉伸工序可以採用兩種優選方案,一種方案是在將紡成的絲條卷繞好之後轉入拉伸工序的紡絲/拉伸的二工序法(第1種優選方案),另一種方案是不捲繞紡成的絲條就直接將紡成的絲拉伸的方法(第2種優選方案)。下面通過附圖來具體地說明紡絲/拉伸的二工序法。在圖5中,熔融的聚酯被過濾器2過濾,進而通過噴絲頭3進行紡絲。然後,紡出的絲條在通過冷卻裝置冷卻和由給油裝置6給油之後,根據需要利用空氣噴嘴對其施加交絡處理,在經過第1牽引輥(1GD)8和第2牽引輥(2GD)9牽引之後,被卷繞機10卷繞。其中,1GD8的圓周速度等於紡絲速度。然後,對卷繞後的未拉伸絲11用公知的拉伸裝置進行拉伸並進行熱定形處理,例如在圖6中,未拉伸絲11在由給料輥(FR)12送出之後被第1熱輥(1R)13預熱,然後在1HR13和第2熱輥(2HR)14之間進行拉伸。接著在2HR14處被熱定形,進而在通過冷輥15之後便成為拉伸絲16而被卷繞。另外,在圖7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熱板17代替2HR14作為熱定形裝置。應予說明,1HR13的溫度為拉伸溫度,2HR14或熱板17的溫度為熱定形溫度,冷輥15的速度為拉伸速度。下面利用附圖來具體地說明紡絲直接拉伸法。在圖8中,熔融的聚酯被過濾器2過濾,進而通過噴絲頭3進行紡絲。然後,紡出的絲條在通過冷卻裝置冷卻和由給油裝置6給油之後,根據需要利用空氣噴嘴對其施加交絡處理,進而在由第1熱納爾遜輥(1HNR)18牽引和預熱後,在1HNR18和第2熱納爾遜輥(2HNR)19之間進行拉伸,進而在2HNR19處熱定形之後,被卷繞機10卷繞。此處,1HNR18的圓周速度為紡絲速度,1HNR18的溫度為拉伸溫度,2HNR19的溫度為熱定形溫度。這樣,如果採用紡絲直接拉伸法代替以往的紡絲、拉伸二工序法,則可以提高製造工藝的效率和降低其成本,這是其優點,另外還容易使柔軟彈力絲的捲曲位相隨機化,特別是在使用不捻絲的情況下可以使織物中的絲隨機地收縮結果容易獲得一種平滑性良好的織物,這也是其優點。下面利用圖9來說明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製製造方法的第3優選方案,即簡略化的紡絲直接拉伸法。在圖9中,在噴絲頭3和1GD8之間的紡絲線路上設置一個非接觸式加熱器20,由於以4000m/分以上的高速進行紡絲,使得上述偏芯型複合絲在非接觸式加熱器20中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而自動地拉伸並接著被熱定形。這時,由於絲線以非集束狀態通過非接觸式加熱器,因此使得在單絲之間發生隨機的拉伸和熱定形,從而使得它與上述熱輥型紡絲直接拉伸法相比,柔軟彈力絲的位相更易隨機化,因此較好。下面利用圖5來說明本發明柔軟彈力絲的製造方法的第4優選方案,即高速紡絲法。在圖5中,由於以5000m/分以上的紡絲速度來紡制上述偏芯型複合絲,使得該複合絲在噴絲頭3和1GD8之間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而自動地拉伸並由於絲條本身所具有的熱的作用而被熱定形。可是,對於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來說,當生產100段/m以上的捻絲時,其捲曲相位容易對齊,即使在織物的狀態下也容易發揮其彈性,因此較好。另外,一般來說,如果將並列型複合絲製成強捻絲,則其捲曲作用發揮不好,從而使其彈性降低,但是,對於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來說,其E3.5值要比以往的PET類並列型複合絲高得多,因此,即使將其製成強捻絲,也能顯示充分的彈性。應予說明,此處所說的強捻是是指進行捻度係數在5000以上的捻絲操作,當絲的纖度為56dtex時,其捻數在700段/m以上。捻度係數被定義為捻數(段/m)與纖度(dtex×0.9)平方根的乘積。另外,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也可以按不捻絲使用,在此情況下,在絲條的單絲之間的捲曲相位對不齊,可以製成一種表面平滑的織物,例如可以作為平滑性優良的彈力裡子等使用。另外,與捲曲相位對齊的情況相比,其膨鬆性好,這也是其優點之一。另外,用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製成的編織物具有一種為以往的編織物所沒有的彈性,成為一種彈力優良的編織物。特別是對於針織物來說,在高次加工工序中,織物在約束力弱的狀態下收縮,因此使得包含捲曲收縮在內的表觀收縮變大,從而使織物的網眼堵塞,因此,在使用彈力絲的情況下,織物容易粗硬化。因此,對於針織物來說,絲本身所具有的柔軟彈性是特別重要的參數,而使用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可以製得一種在過去所無法獲得的柔軟彈性針織物。另外,如果使用捲曲相位對齊的柔軟彈力絲,則容易在織物網之間產生細的捲曲並形成細的皺紋,從而可以獲得審美性高的針織物。另外,如果將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與一些由沸水收縮率在10%以下的聚酯或尼龍構成的低收縮絲進行混纖,則不但可以進一步提高織物的柔軟感,而且可以提高其膨鬆感或回彈感,因此較為理想。如果使低收縮絲存在於柔軟彈力絲較外層的周圍,則可起到一種彈簧墊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其柔軟感,另外,由於增大了復絲的絲徑,因此提高了膨鬆感。因此,低收縮絲的沸水收縮率越低越有利,其沸水收縮率優選在4%以下,更優選在0%以下。另外,低收縮絲的初期抗拉伸力越低越好,優選在50cN/dtex以下。另外,低收縮絲的單絲纖度越細,越能提高其柔軟感,單絲纖度優選在2.5dtex以下,更優選在1.0dtex以下。另外,如果將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與天然纖維和/或半合成纖維混用,則可以在不損害天然纖維或半合成纖維所具有的吸放溼性或接觸冷感、回彈性等優良手感的條件下獲得附加的彈性,因此較為理想。此處所說的混用是指混纖或交織、交編等。為了使柔軟彈力絲所具有的特性與天然纖維或半合成纖維的手感相互平衡,天然纖維與半合成纖維的總重量優選為織物重量的10~90%。本發明適合用於襪子、襯衣、罩衫、羊毛衫、短褲、裙子、連衣裙、套裝、ブルゾン、內衣褲、衣裡等。下面利用實施例來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應予說明,在實施例中使用以下的測定方法。A.相應於絲伸長50%時的應力和恢復率首先將絲絞紗,在實質上無荷重的狀態下於沸水中浸漬15分鐘,藉此進行熱處理。然後使用自動拉伸試驗機對此熱處理絲按照初期試樣長度50mm的條件向其施加4.4×10-3cN/dtex(5mgf/d)的初期張力,從此時開始按照100%分的拉伸速度使絲伸長50%,然後立即按相同速度返回,使拉伸率恢復至0%,畫出其滯後曲線(圖1)。然後以初期張力作為基準,以達到的最高應力作為相應於伸長50%時的應力。在圖1中,恢復率按照恢復率(%)=[(50-a)/50]×100%計算。其中,a表示在滯後曲線的恢復過程中產生的應力等於初期張力時的拉伸率。B.捲曲伸長率(圖10)捲曲伸長率(%)=[(L1-L2)/L1]×100%L1將纖維絞紗置於沸水中處理15分鐘之後再在180℃下乾熱處理15分鐘,然後使其吊掛180×10-3cN/dtex荷重時的絞紗長度。L2在測定L1之後,將吊掛的荷重由180×10-3cN/dtex(0.2gf/d))變換為0.9×10-3cN/dtex(1mgf/d)時的絞紗長度E0在實質上無荷重下進行熱處理時的捲曲伸長率。E3.5在3.5×10-3cN/dtex(4mgf/d))荷重下進行熱處理時的捲曲伸長率。C.捲曲保持率在捲曲伸長率的測定中,以熱處理時的荷重為0.9×10-3cN/dtex(1mgf/d)來測定E1。然後以重的荷重(180×10-3cN/dtex)和輕的荷重(0.9×10-3cN/dtex)反覆地追加9次負荷,如此讓其進行總計10次伸長/恢復,然後測定它在吊掛輕荷重時的絞紗長度L10』,然後按下式求出伸長10次後的捲曲拉伸率E110(%),並通過它與初次捲曲伸長率E1之比來求出捲縮保持率。捲曲保持率(%)=[E110/E1]×100(%)E110(%)][(L0』-L10』)/L0』]×100(%)D.捲曲徑對測定E0後的絲在儘可能在不加任何力的狀態下取樣,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圖11)。希後隨機地選擇100個捲曲,測定其直徑(外徑),以這些捲曲直徑的平均值作為捲曲徑。E.烏斯特均勻度(U%)使用Zellweger公司制的USTERTESTER1ModelC,一邊按200m/分的速度給絲,一邊按常規方法進行測定。F.收縮應力使用カネボウEngineering社制的應力測定儀按150℃/分的升溫速度進行測定。將樣品製成10cm×2的彈簧形,使其初期張力為纖度(分特)×0.9×(1/30)gf。G.強度和拉伸度使初期試樣長度=50mm,拉伸速度=50mm/分(100%/分),按照JISL1013所示的條件求出荷重-伸長曲線。將伸長值除以初期試樣長度,以所獲比值作為拉伸度。H.熔融粘度使用東洋精機制的キヤピログラフ1B,在氮氣氛中進行測定。按照測定溫度280℃和變形速度6080秒-1的條件測定3次,以其平均值作為熔融粘度。I.極限粘度在鄰氯酚中,25℃下進行測定。J.初期的拉伸抵抗度按照JISL1013進行測定。K.沸水收縮率和乾熱收縮率沸水收縮率(%)=[(L0″-L1″)/L0″)]×100%L0″將拉伸絲絞紗,在初荷重0.18cN/dtex(0.2gf/d)的條件下測得的絞紗的原始長度。L1″把測定L0″之後的絞紗在實質上無荷重的狀態下於沸水中處理15分鐘,在風乾之後在初荷重0.18cN/dtex(0.2gf/d)的條件下測得的絞紗長度。乾熱收縮率(%)=[(L0″-L2″)/L0″)]×100%L2』把測定L1』之後的絞紗在實質上無荷重的狀態下於180℃的乾熱下處理15分鐘,在風乾之後在初荷重0.18cN/dtex(0.2gf/d)的條件下測得的絞紗長度。L.手感評價對實施例和比較例中獲得的織物就柔軟感、膨鬆感、回彈感、彈性、染斑、表面感(織物表面的審美性)進行1~5級的官能評價。以3級以上為合格。實施例1把熔融粘度為40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為37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均聚PET分別於260℃和285℃下熔融,使用一種絕對過濾孔徑15μm的不鏽鋼製非織布過濾器分別將其過濾,然後使其在275℃的紡絲溫度下從一個孔數為12的平行合流複合紡絲噴絲頭(圖2(a))中吐出,成為一種複合比為1∶1的並列型複合絲(圖3(b))。這時的熔融粘度比為1.08。按照1500m/分的紡絲速度卷繞168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然後使用具有圖6所示熱輥的拉伸機按照1HR13的溫度70℃、2HR14的溫度130℃、拉伸倍率3.00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紡絲、拉伸兩種制絲性能均良好,沒有發生斷絲現象。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T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200μm,成為一種非常高質量的產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42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1%,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28℃。該纖維中兩種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徑為80μm。實施例2把熔融粘度為70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為39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均聚PET作為聚合物組合物,與實施例1同樣地紡絲,卷繞168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這時的熔融粘度比為1.75,並列型複合絲呈(圖3(b))的形狀。然後使用具有圖7所示熱板的拉伸機按照1HR13的溫度70℃、熱板17的溫度165℃、拉伸倍率3.00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紡絲、拉伸兩種制絲性能均良好,沒有發生斷絲現象。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T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190μm,成為一種非常高質量的產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44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1%,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45℃。該纖維中兩種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徑為40μm。實施例3把熔融粘度為190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為39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均聚PET作為聚合物組合物,使用一種在特開平9-157941號公報中記載的孔數為12的插入型複合紡絲噴絲頭(圖2(b)),以1350m/分的紡絲速度與實施例同樣地紡絲,卷繞190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這時的熔融粘度比為4.87,並列型複合絲呈(圖3(b))的形狀。然後按照拉伸倍率3.40的條件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拉伸。其紡絲、拉伸兩種制絲性能均良好。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T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190μm,成為一種高質量的產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44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1%,具有足夠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有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45℃。應予說明,雖然處於允許範圍內,但是與實施例1、2相比,在紡絲、拉伸過程中發生的斷絲現象有所增加。該纖維中兩種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徑為25μm。實施例4把熔融粘度為150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為40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TT分別於270℃和260℃下熔融,然後使用一種在特開平9-157941號公報中記載的孔數為12的插入型複合紡絲噴絲頭(圖2(b)),以265℃的紡絲溫度和1350m/分的紡絲速度與實施例1同樣地紡絲,卷繞132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這時的熔融粘度比為3.75,並列型複合絲呈(圖3(b))的形狀。然後,按照1HR13的溫度65℃、2HR14的溫度130℃、拉伸倍率2.35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紡絲、拉伸兩種制絲性能均良好。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高粘度的PT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190μm,成為一種非常高質量的產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22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2%,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25℃。應予說明,雖然處於允許範圍內,但是與實施例1、2相比,在紡絲、拉伸過程中發生的斷絲現象有所增加。該纖維中兩種成分界面的半徑為60μm。實施例5把熔融粘度為700泊(極限粘度1.18)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為600泊(極限粘度0.82)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均聚PBT作為聚合物組合物,與實施例4同樣地紡絲,卷繞168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這時的熔融粘度比為1.17,並列型複合絲呈(圖3(b))的形狀。然後使用具有圖7所示熱板的拉伸機按照1HR13的溫度65℃、熱板17的溫度160℃、拉伸倍率3.00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T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較細,為220μm,成為一種高質量的產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34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2%,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53℃。該纖維中兩種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徑為28μm。實施例6把熔融粘度為115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BT和熔融粘度為30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均聚PTT作為聚合物組合物,與實施例4同樣地紡絲。這時的熔融粘度比為3.83,並列型複合絲呈(圖3(b))的形狀。然後使用具有圖7所示熱板的拉伸機按照1HR13的溫度65℃、熱板17的溫度160℃、拉伸倍率3.00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B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為290μm,其質量稍差於實施例1的產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31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1%,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50℃。應予說明,雖然處於允許範圍內,但是與實施例1、2相比,在紡絲、拉伸過程中的斷絲有所增加。該纖維中兩種成分界面的曲率半徑為46μm。實施例7除了紡絲速度為3000m/分和卷繞77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之外,其餘按照與實施例2同樣的條件進行熔融紡絲。使用該未拉伸絲,除了拉伸倍率為1.40倍之外,其餘按照與實施例2同樣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紡絲、拉伸兩種制絲性能均良好,沒有發生斷絲現象。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T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220μm,成為一種非常高質量的產品。實施例8除了把並列複合變成偏芯芯鞘複合(圖3(h)),以及對聚合物和複合比作如下所述的變更之外,其餘按照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進行熔融紡絲。這時,作為鞘聚合物的是熔融粘度為400泊的含有0.40重量氧化鈦的PET,其比例為60重量%,而作為芯聚合物的是熔融粘度為70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PTT,其比例為40重量%。使用該未拉伸系,除了拉伸倍率為2.60、2HR14的溫度為140℃之外,其餘按照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紡絲、拉伸兩種制絲性能性能均良好,沒有發生斷絲現象。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它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較細,為240μm,成為一種高質量的產品。實施例9除了纖維斷面形狀為中空斷面(圖3(f))之外,其餘按照與實施例2同樣的條件進行熔融紡絲,卷繞168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使用該未拉伸絲,除了拉伸倍率為2.95之外,其餘按照與實施例2同樣的條件進行拉伸。其物性值示於表1中,可以看出,PPT處於捲曲的內側,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較細,為240μm,成為一種高質量的產品。實施例10除了使用熔融粘度為39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下簡稱PBT)代替PTT之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紡絲,卷繞168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然後,按照拉伸倍率3.00,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拉伸,獲得了柔軟彈力絲。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它顯示出良好的捲曲能力。但是,相應於伸長50%時的應力超過了10×10-3cN/dtex,而且其恢復率不到70%,因此其柔軟性和彈性均稍差於實施例1的產品。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為300μm,故其質量稍差於實施例1的產品。另外,其捲曲相位與實施例1相比是隨機的。實施例11除了使用熔融粘度為105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PBT來代替PTT之外,其餘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紡絲,卷繞190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然後,按照拉伸倍率3.40,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拉伸,獲得了柔軟彈力絲。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它顯示出良好的捲曲能力。但是,相應於伸長50%時的恢復率不到70%,因此其彈性稍差於實施例2的產品。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為280μm,故其質量也稍差於實施例1的產品。另外,其捲曲相位與實施例2相比是隨機的。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55cN/dtex,故其柔軟性稍差於實施例2的產品,但是其乾熱收縮率為12%,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28℃。應予說明,雖然處於允許範圍內,但是與實施例1、2相比,在紡絲、拉伸過程中的斷絲有所增加。實施例12除了使用熔融粘度為39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的PBT代替PTT和將紡絲速度定為6000m/分之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紡絲,獲得62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使用該未拉伸絲,除了拉伸倍率為1.10之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拉伸,獲得了柔軟彈力絲。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該柔軟彈力絲顯示良好的捲曲能力。但是,相應於伸長50%的恢復率不到70%,因此其彈性稍差於實施例6的產品。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下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為260μm,其質量稍差於實施例1的產品。另外,其捲曲相位與實施例1相比是隨機的。實施例13除了使用圖8的紡絲直接拉伸裝置,1HNR18的周速度1500m/分、溫度75℃,2HNR19的周速度4500m/分、溫度130℃之外,其餘與實施例2同樣地紡絲,卷繞56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所獲得柔軟彈力絲的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TT處於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200μm,成為一種非常高質量的產品。另外,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42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0%,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28℃。實施例14使用圖9的紡絲直接拉伸裝置,非接觸式加熱器20的溫度為190℃,紡絲速度為5000m/分,在2GD9與卷繞機10之間用100℃的蒸汽進行熱處理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紡絲。所獲柔軟彈力絲的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PTT處理捲曲的內側並顯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190μm,成為一種非常高質量的產品。另外,捲曲的相位在單絲之間是隨機的,因此,與實施例2相比,是一種具有膨鬆感的產品。進而,其初期拉伸抵抗度為43cN/dtex,足夠柔軟,而其乾熱收縮率為12%,,具有足夠低的收縮性。另外顯示極大收縮應力時的溫度足夠高,為126℃。實施例15除了將紡絲速度改變為7000m/分之外,其餘按照與實施例2同樣的條件進行熔融紡絲。對所獲的絲不進行拉伸,可以按其卷繞的狀態直接使用。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它顯示優良的捲曲能力。另外,通過用於測定E0的熱處理發現的捲曲徑非常細,為120μm,而且其捲曲相位在單絲之間是隨機的,故與實施例2相比,是一種具有膨鬆感的產品。進而,其乾熱收縮率為5%,是一種具有足夠低收縮性的收縮。比較例1使用熔融粘度為850泊的不含氧化鈦的均聚PTT和熔融粘度為850泊的含有0.03重量%的均聚PET作為聚合物的組合物,按照900m/分的紡絲速度和286℃的紡絲溫度,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紡絲,獲得了168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然後,除了拉伸倍率為3.00倍之外,其餘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拉伸和熱定形。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它雖然顯示出某種程度的捲曲能力,但是其紡絲溫度較高,在PTT一側發生熱劣化,因此噴絲不穩定,而且於未拉伸絲的紡絲速度低,因此使得在紡絲過程中的搖紗或固化點的變動增大。因此導致拉伸絲的絲強度顯著降低的烏斯特均勻度劣化。另外,相應於伸長50%時的應力超過50×10-3cN/dtex,因此其柔軟性和彈性均不及實施例2。比較例2使用比較例1的聚合物組合物,按照280℃的紡絲溫度和1500m分的紡絲速度,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紡絲,獲得了146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然後,除了拉伸倍率為2.70倍、1HR13的溫度為100℃之外,其餘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拉伸和熱定形。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它雖然顯示出某種程度的捲曲能力,但是由於1HR13的溫度較高,因此PTT發生了熱劣化並頻繁地發生斷絲。另外,所獲拉伸絲是一種絲強度低和烏斯特均勻度差的產品。另外,相應於伸長50%時的應力超過50×10-3cN/dtex,因此其柔軟性和彈性均不及實施例2。比較例3將熔融粘度為130泊(極限粘度0.46)和熔融粘度為2650泊(極限粘度0.77)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均聚PET分別於275℃和290℃熔融,使用一種絕對過濾孔徑20μm的不鏽網制非織布過濾器分別將其過濾,然後在290℃的溫度下使其以複合比1∶1的並列型複合絲(圖3(a))的形式通過一個孔數為12的在特開平9-157941號公報中記載的插入型噴絲頭(圖2(b))噴出。這時的熔融粘度比為20.3。按照1500m/分的紡絲速度卷繞154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然後在1HR13的溫度90℃、熱板17的溫度150℃、拉伸倍率2.80的條件下進行拉伸。其紡絲、拉伸這兩種制絲性皆低劣,頻繁地發生斷絲。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其相應於伸長50%時的應力超過50×10-3cN/dtex,不能成為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另外,其E3.5=0.5%並且在約束下的捲曲能力低劣。而且,它的初期拉伸抵抗度為75cN/dtex,是一種缺乏柔軟度的產品。比較例4作為聚合物的組合物,使用熔融粘度為2000泊的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均聚PET與熔融粘度為2100泊並含有10mol%間苯二甲酸作為酸成分和含有0.03重量%氧化鈦的共聚PET,將它們分別於285℃和275℃下熔融,以285℃的紡絲溫度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紡絲,按照1500m/分的紡絲速度卷繞154dtex、12條長絲的未拉伸絲。然後按照2.75的拉伸倍率與比較例3同樣地進行拉伸。紡絲和拉伸這兩種制絲性性能均良好,沒有發生斷絲。其物性值示於表2中,可以看出,相應於伸長50%的應力超過了50×10-3cN/dtex,不能成為本發明的柔軟彈力絲。另外,其E3.5=0.4%並且在約束下的捲曲能力低劣。表1表2TS收縮應力的極大值(cN/dtex);強度柔軟彈力絲的強度(cN/dtex)實施例16使用實施例1~15和比較例1~4獲得的絲作為原絲,將其按照捻數700段/m的條件進行捻絲,以65℃的蒸汽進行止捻定形。然後用其進行28針(gange)的圓形編織,如此將其編成一種具有雙羅紋組織的編織物。然後按照常規方法將其在90℃下進行鬆弛精加工,再在180℃下對其進行中間定形。然後,仍然按照常規方法對其施加10重量%的鹼性減量處理,最後在130℃下進行染色。然後對所獲織物的手感進行官能評價(表3)。使用實施例1~13的柔軟彈力絲製成的織物具有優良的柔軟性和彈性,而且織物的表面富於審美性。進而,由於實施例1~4和7、12、13的柔軟彈力絲具有足夠的捲曲迴轉直徑,因此可以製成一種審美性非常優良的織物。另一方面,在比較例1、2中獲得的產品產生染色斑,是一種質量低劣的產品。另外,在比較例3、4中獲得的產品是一種手感粗硬的產品。表3實施例17使用實施例1~15和比較例3、4獲得的絲作為原絲,將其按照捻數1500段/m的條件進行捻絲,以65℃的蒸汽進行止捻定形。然後使用同一種絲作為經紗和緯紗製成平紋織物。這時的紗線密度為經紗110支/英寸,緯紗91支/英寸,按照S捻/Z捻交替配置的方式使其扭矩平衡。對所獲得的坯布進行如下的加工。首先於90℃進行鬆弛精加工,然後於180℃進行乾熱處理,再用針式拉幅機進行中間定形。然後按常規方法進行15%的鹼性減量處理,接著仍然按照常規方法於130℃進行染色。最後對所獲織物的手感進行官能評價(表4)。對於使用實施例1~13獲得的絲作為原絲製成的織物來說,象根據原絲的特性所預想的那樣,每一種織物都具有良好的彈性,但是按照比較例3、4獲得的織物則是彈性低劣的產品。表4實施例18使用實施例13和14獲得的柔軟彈力絲按無捻狀態作為經紗和緯紗製成平紋織物。這時的紗線密度,經紗為110支/英寸,緯紗為91支/英寸。對所獲的坯布進行如下加工。首先於90℃進行鬆弛精加工,然後於180℃進行乾熱處理,再用針式拉幅機進行中間定形。然後按常規方法於130℃進行染色。獲得的織物具有平滑的表面和非常良好的平滑性,適合作為柔軟彈性的裡子使用。實施例19使用實施例1、2、8、9和比較例3、4獲得的柔軟彈力絲作為原絲,然後用其與按照表5所示條件由PET製成的低收縮絲一起製成混纖絲,用65℃的蒸汽對其進行止捻定形。然後與實施例17同樣地進行織造和加工,最後對其進行評價。對所獲織物的手感進行官能評價(表6)。對於以實施例的產品作為原絲製成的織物來說,角根據原絲的特性所預想的那樣,每一種織物的手感都是柔軟的並且具有良好的彈性,但是以比較例3、4獲得的絲作為原絲製成的織物則是粗硬感強的產品。表5YM初期拉伸抵抗度表6實施例20使用實施例13獲得的柔軟彈力絲按無捻狀態作為緯紗和使用旭化成工業(株)制的銅氨人造絲(「キユプラ」(83dtex、45條長絲)作為經紗製成平紋織物。這時的紗線密度,經紗為110支/英寸,緯紗為91支/英寸。對所獲的坯布按如下方法進行加工。首先於90℃進行鬆弛精加工,然後於150℃進行乾熱處理,再用針紅拉幅機進行中間定形。然後按常規方法於100℃進行染色。所獲的織物是一種柔軟而且富有彈性的產品,並且由於銅氨人造絲所特有的強接觸冷感而顯示高度的乾燥感。另外,其吸放溼性、織物表面的平滑性均良好,是一種最適合作為裡子使用的織物。實施例21使用實施例2中獲得的柔軟彈力絲作為原絲,將其按捻數700段/m的條件進行捻絲,進而用65℃的蒸汽進行止捻定形處理。然後使用這種絲作為緯紗和使用旭化成工業(株)制的粘膠人造絲「Silma」(83dtex、38條長絲)作為經紗製成平紋織物。這時的紗線密度,經紗為110支/英寸,緯紗91支/英寸,按S捻/Z捻交替配置的方式來使其扭矩平衡。這所獲的坯布按如下方法進行加工。首先於90℃進行鬆弛精加工,然後於150℃用針式拉幅機進行中間定形。最後於100℃進行染色。所獲的織物是一種柔軟而且富有彈性的產品。另外,由於粘膠人造絲所特有的優良回彈感而獲得一種有彈力的觸感,另外由於其強的接觸冷感而顯示高度的乾燥感。另外,其吸放溼性能也是良好的。實施例22使用實施例2中獲得的柔軟彈力絲作為原絲,將其按捻數500段/m的條件進行捻絲,進而用65℃的蒸挑汽進行止捻定形處理。將所獲的絲與實施例20中獲得的銅氨人造絲混用,用其進行24針的圓形編織,如此將其編成一種具有雙羅紋組織的編織物。然後按照常規方法將其在90℃下進行鬆弛精加工,最後於100℃進行染色。所獲的編織物是一種柔軟而且富有彈性的產品,並且由於銅氨人造絲所特有的強接觸冷感而顯示高度的乾燥感。另外,其吸放溼性能也是良好的。實施例23除了使用在實施例21中使用的粘膠人造絲代替銅氨人造絲之外,其餘與實施例22同樣地製造編織物。所獲的編織物是一種柔軟而且富有彈性的產品。並且由於粘膠人造絲所特有的優良的回彈感而獲得一種有彈力的觸感,另外由於其強的接觸冷感而顯示高度的乾燥感。另外,其吸放溼性能力是良好的。本發明可以解決在以往成為問題的繃緊感強的問題或織物粗硬化的問題,提供一種用於製造柔軟彈性比過去優良的織物所需的柔軟彈力絲及其織物。權利要求1.一種實質上由聚酯構成的絲,其特徵在於經過熱處理的絲能同時滿足在伸長50%時產生的應力在30×10-3cN/dtex以下和恢復率在60%以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其烏斯特均勻度在2.0%以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其捲曲直徑在250μm以下。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絲,其捲曲直徑在200μm以下。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其強度在2.2cN/dtex以上,收縮應力在0.25cN/dtex以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它在反覆伸長10次之後的捲曲保持率在85%以上。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絲,它在反覆伸長10次之後的捲曲保持率在90%以上。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絲,它在反覆伸長10次之後的捲曲保持率在95%以上。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它是偏芯型複合絲。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絲,在其偏芯型複合絲中的至少一種成分是PTT或PBT。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絲,在其偏芯型複合絲中的至少一種成分是PTT。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絲,其中的偏芯型複合絲由PTT和PET構成。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它在無荷重下進行熱處理時的捲曲伸長率(E0)在45%以上。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它在荷重3.5×10-3cN/dtex(4mgf/d)的條件下進行熱處理時的捲曲伸長率(E3.5)在10%以上。15.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按照1200m/分以上的紡絲速度紡制由兩種以上的聚酯構成的偏芯型複合絲,然後按照50~80℃的拉伸溫度和拉伸絲伸長20~45%的拉伸倍率進行拉伸和熱定形。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絲的製造方法,該方法是紡絲直接拉伸法。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絲的製造方法,該方法是在紡絲之後先進行卷繞然後再將其拉伸的紡絲、拉伸二工序法。18.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噴絲頭和導絲輥之間設置非接觸式的加熱器,按照4000m/分以上的紡絲速度紡制由兩種聚酯構成的偏芯型複合絲。19.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按照5000m/分以上的紡絲速度紡制由兩種聚酯構成的偏芯型複合絲。20.如權利要求15、18或19所述的絲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紡絲溫度為250~280℃。21.如權利要求15、18或19所述的絲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兩種聚酯的熔融粘度比為1.05~5.00。22.一種混纖絲,其特徵在於,它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與一種沸水收縮率在10%以下的低收縮絲混纖而成。23.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或權利要求22所述的混纖絲,其特徵在於,對其施加捻絲係數在5000以上的強捻處理,捻絲係數=每米捻數(段/m)×纖度(dtex×0.9)。24.一種織物,其特徵在於,其中至少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25.一種織物,其特徵在於,其中至少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與天然纖維和/或半合成纖維混合使用。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實質上由聚酯構成的柔軟彈力絲,其特徵在於,經過熱處理的絲能同時滿足在伸長50%時產生的應力在30×10文檔編號D02G3/32GK1276444SQ00117899公開日2000年12月13日申請日期2000年6月6日優先權日1999年6月8日發明者越智隆志,望月克彥,前田裕平申請人:東麗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