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熱走珠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5:28:51
專利名稱:退熱走珠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理降溫類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封裝和塗覆退熱凝膠的退熱走珠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尤其是兒童發燒治療起來更是麻煩,因兒童身體機能發育並不完全,在沒有找到引起發燒的原因前,不能一味的使用退燒藥物進行治療,這樣容易掩蓋病情,影響進一步的治療。因此,目前發燒38. 5°C以下提倡的是採用物理降溫方式退燒。現有技術常用的物理退燒產品為退熱貼,將其貼於患者額頭、太陽穴和大椎穴,利用水汽化時帶走熱量的機理,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具有清涼舒適、使用方便、衛生、 安全的特點。但退熱貼使用起來有很多的缺點,不但粘貼不牢,容易脫落,且每貼退熱貼僅能使用一次,作用時間短,貼劑表面的凝膠鎖水量有限,實際降溫作用並不大。作為退熱貼的改良替代產品,退熱走珠器已經開始出現。現有技術的退熱走珠器主要由瓶身、設置在瓶身開口處的滾珠組件和蓋體組成,瓶內裝有起退熱作用的退熱成分, 其藥用方式是塗覆式外用。使用時,滾珠接觸皮膚並在皮膚表面滾動,帶動瓶內的液態退熱成分塗抹到皮膚上,達到使人體降溫的效果。發明人在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的退熱走珠器結構中,滾珠直接鑲嵌在瓶口,多次使用後,滾珠與瓶口易因多次摩擦而產生較大縫隙,造成塗抹過程中液態凝膠洩露問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另外,塗抹的的退熱成分多為液態水劑,塗抹後四處流淌,增加了產品入眼、入口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退熱走珠裝置,該裝置在多次塗抹後,滾珠與瓶口不會因多次摩擦而產生較大縫隙,造成塗抹過程中液態凝膠洩露問題,避免了使用過程中的浪費,且塗抹的液態凝膠不易流淌,更加安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退熱走珠裝置,用於封裝和塗覆退熱凝膠,包括有頂部開口的瓶身、設置在所述瓶身開口處的滾珠組件、以及與所述瓶身可取下地連接並蓋住所述滾珠組件的蓋體,所述滾珠組件包括有滾珠座和可滾動地部分嵌入該滾珠座內的滾珠,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珠座包括有用於鑲嵌所述滾珠的上端和用於與瓶身連接的下端,且該滾珠座內還設置有一對所述滾珠起限位作用的凸臺,該凸臺與所述下端之間形成可容納所述瓶身頂部的槽。優選地,所述瓶身主體為直圓柱形結構。優選地,所述瓶身頂部設置有與所述滾珠座連接的第一連接部,而所述第一連接部下方設置有與所述蓋體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且該第二連接部的孔徑大於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孔徑。優選地,在所述下端的內壁上凸設有第一凸環,而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外壁上凸設有與該第一凸環配合的第二凸環,所述第一連接部伸入所述下端和凸臺之間的槽內,通過該第一凸環和第二凸環的上下配合實現所述滾珠座和瓶身的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而所述蓋體內壁上設有與該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通過該外螺紋和內螺紋的旋接實現所述瓶身和蓋體的連接。優選地,該裝置由聚丙烯材料(PP)製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通過滾珠和瓶身之間設置一個凸臺,凸臺卡在瓶口,從而達到了有利於滾珠固定的效果,且多次塗抹後,滾珠與瓶口不會因多次摩擦而產生較大縫隙, 造成塗抹過程種液態凝膠洩露問題,避免了使用過程中的浪費,給患者帶來經濟效益,且達到了更高的安全性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退熱走珠裝置一個實施例的分解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退熱走珠裝置的實施例。參考圖1,該圖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退熱走珠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剖視圖; 本實施例可用於封裝和塗覆退熱凝膠,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有頂部開口的瓶身1、設置在瓶身1開口處的滾珠組件2、以及與所述瓶身2可取下地連接並蓋住所述滾珠組件2的蓋體(圖中未示出),所述滾珠組件2包括有滾珠座21和可滾動地部分嵌入該滾珠座21內的滾珠22,其中所述滾珠座21包括有用於鑲嵌所述滾珠22的上端211和用於與瓶身1連接的下端212,且該滾珠座21內還設置有一對所述滾珠22起限位作用的凸臺213,該凸臺213與所述下端212之間形成可容納所述瓶身1頂部的槽。本實施例中,瓶身1主體為直圓柱形結構。具體實現時,所述瓶身1頂部設置有與所述滾珠座21連接的第一連接部11,而所述第一連接部11下方設置有與所述蓋體3連接的第二連接部12,且該第二連接部12的孔徑大於所述第一連接部11的孔徑。另外,在所述下端212的內壁上凸設有第一凸環2121,而在所述第一連接部11的外壁上凸設有與該第一凸環2121配合的第二凸環111,所述第一連接部11伸入所述下端 212和凸臺213之間的槽內,通過該第一凸環2121和第二凸環111的上下配合實現滾珠座 21和瓶身1的連接。具體實現時,本實施例可由無毒聚丙烯材料(PP)製成,其封裝的液態凝膠可由薄荷腦、對羥基苯甲酸、水、親水性高分子物質(包含甘油)等混合配製而成。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瓶身採用圓柱體設計,貯存量大,可多次使用,而且方便拿握,使用時不用調節瓶身方向,增加了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滾珠和瓶身之間設有凸臺,凸臺卡在瓶口,有利於滾珠固定,且多次塗抹後,滾珠與瓶口不會因多次摩擦而產生較大縫隙,造成塗抹過程種液態凝膠洩露問題,避免了使用過程中的浪費,給患者帶來經濟效益。蓋體採用旋蓋式設計,密封性更好,可防止液態凝膠在放置過程中的揮發,影響退熱效果。退熱成分採用液態凝膠形式,具有一定的粘稠度,有利於退熱成分的自由塗抹,且塗抹後不流淌,降低了產品入眼、入口風險;同時,凝膠鎖水性更強,使產品降溫性能有了更大的提升。本實用新型屬於新型冷敷理療及物理降溫類醫療器械,可應用於減輕兒童及成人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燒症狀、特別適用於低燒38.5°C以下的物理降溫及高燒就診過程的應急物理降溫;也可以應用於夏季消暑或高溫作業時的人體降溫等場合。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退熱走珠裝置,用於封裝和塗覆退熱凝膠,包括有頂部開口的瓶身、設置在所述瓶身開口處的滾珠組件、以及與所述瓶身可取下地連接並蓋住所述滾珠組件的蓋體,所述滾珠組件包括有滾珠座和可滾動地部分嵌入該滾珠座內的滾珠,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珠座包括有用於鑲嵌所述滾珠的上端和用於與瓶身連接的下端,且該滾珠座內還設置有一對所述滾珠起限位作用的凸臺,該凸臺與所述下端之間形成可容納所述瓶身頂部的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熱走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瓶身主體為直圓柱形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退熱走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瓶身頂部設置有與所述滾珠座連接的第一連接部,而所述第一連接部下方設置有與所述蓋體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且該第二連接部的孔徑大於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孔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退熱走珠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下端的內壁上凸設有第一凸環,而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外壁上凸設有與該第一凸環配合的第二凸環,所述第一連接部伸入所述下端和凸臺之間的槽內,通過該第一凸環和第二凸環的上下配合實現所述滾珠座和瓶身的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退熱走珠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而所蓋體內壁上設有與該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通過該外螺紋和內螺紋的旋接實現所述瓶身和蓋體的連接。
6.如權利要求1、2、4、5中任一項所述的退熱走珠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由聚丙烯材料製成。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退熱走珠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由聚丙烯材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退熱走珠裝置,用於封裝和塗覆退熱凝膠,包括有頂部開口的瓶身、設置在所述瓶身開口處的滾珠組件、以及與所述瓶身可取下地連接並蓋住所述滾珠組件的蓋體,所述滾珠組件包括有滾珠座和可滾動地部分嵌入該滾珠座內的滾珠,所述滾珠座包括有用於鑲嵌所述滾珠的上端和用於與瓶身連接的下端,且該滾珠座內還設置有一對所述滾珠起限位作用的凸臺,該凸臺與所述下端之間形成可容納所述瓶身頂部的槽。本實用新型在多次塗抹後,滾珠與瓶口不會因多次摩擦而產生較大縫隙,造成塗抹過程種液態凝膠洩露問題,避免了使用過程中的浪費,且塗抹的液態凝膠不易流淌,更加安全。
文檔編號A61M35/00GK202289207SQ20112018426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日
發明者譚波 申請人: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