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的故事動畫片(10部動畫電影合成一封家書)
2023-06-28 23:10:42 1
親愛的老婆、女兒:
我在空蕩蕩的高鐵車廂裡,給你們寫下這封信。
非常時期,能乖乖呆在家中,就千萬不要出門;我也是為了生活,才不得不東奔西跑。
空蕩蕩的火車車廂
沿途的空曠、透過口罩噴到眼鏡上的霧氣、乘務員疲憊的眼神、寥寥旅客悄悄翻看的《烏合之眾》、窗外飛逝的枯樹影……好像一切都在壓抑即將到來的春天。
有那麼一瞬間,我對春天是否必然降臨,流露出了一絲懷疑。
攝於蘇州某巷子
但「懷疑」,不是我想傳達給你們的東西;上面那句話裡的另一個詞,更加重要:必然。
什麼是「必然」?必然就是:那些值得相信的事物。
那麼,哪些事物值得相信呢?嗯,我就是想跟你們聊聊這個話題。請允許我用一起看過的10部動畫電影作為線索,摻些回憶來表述。如此也算一份咱家獨有的片單,可以溫故知新、消磨時間。
《麥兜的故事》:相信現實少有比「麥兜」系列更現實的電影了。小豬麥兜平凡、貧窮的成長過程,因為麥太的「厲害」和春田花花幼稚園的美好,而顯得童真而彩色,甚至還有點兒哲學意味。
但那背後,仍是平凡和貧窮,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的不可抗力。
名場面:魚丸粗面
虛虛實實的馬爾地夫、永遠售罄的魚丸粗面、無奈的搶包山……我們大概率沒有書中那種設計好的升級路線,普通人的前行軌跡就是曲折的——此乃最大的現實,要相信這點,然後傻乎乎地加油。
《蠟筆小新:呼風喚雨!猛烈!大人帝國的反擊》:相信時間所有《蠟筆小新》的電影版裡,我最喜歡這部。電影用非常溫情的手法,講述的20世紀與21世紀的交替陣痛。「怪人」列儂,用懷舊的氣息,將大人們留在了20年前的美好過去。
名場面:兒童廣志和年輕的爺爺
但孩子們的崛起不可逆轉。時間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概念,但當一些人變化、另一些人跟不上變化時,時間這東西,又會變得那麼地具體。雖然我像電影中的廣志一樣,嚮往溫暖的回憶;但我希望你們能相信時間的動線,會將我們帶向更好的遠方。
《哈爾的移動城堡》:相信浪漫論知名度和思想高度,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和《千與千尋》都勝過《哈爾的移動城堡》。但《哈》卻最浪漫,是專屬女孩子、講述少女成長的動畫。極致浪漫,仍然清新、毫不油膩。
名場面:哈爾踏虛
哈爾給了蘇菲一個神級的浪漫邂逅,蘇菲則用自己的勇氣,戰勝了將自己變成老婆婆的魔法,還拯救了哈爾。「退縮時被魔法變成老嫗,但只要你前進,就永遠是少女」,請相信這份屬於女孩子的浪漫魔法。
《紅辣椒》:相信夢幻今敏是我最喜歡的動畫監督,《紅辣椒》是今敏的巔峰之作。可惜他在2010年去世了,那之後,日本動畫界就只有湯淺政明,才稱得上狂放不羈(不過為了吃飯,湯淺近年來也不行了,連《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此等平庸之作都搞出來了)。
名場面:畫皮
說回《紅辣椒》。這部電影涉足許多心理學、密碼學方面的知識,初看會有些雲裡霧裡,但視覺衝擊絕對強烈。其實主題很簡單,講的就是先進思想戰勝腐朽舊勢力,只不過表現方式用的是夢境。
名場面:最天馬行空的如夢
看過這部電影後,再看諾蘭的《盜夢空間》,反而覺得諾蘭被「嚴謹」兩個字困住,沒有表現出夢境的乖張和離奇。要知道,夢想、夢幻,本身就是力量,相信夢想與真實的邊界始終模糊,是掌握力量的開始。
《機器人總動員》:相信純粹皮克斯最好的作品,就是《機器人總動員》,沒有之一。整部電影幾乎沒有臺詞,用小機器人瓦力的表演,展現了純粹的深情和人文關懷——把最好的都給伊娃。
名場面:看日落
默片式的複雜表演和場景交替,承載著的是最純粹的小心思和底層情感。我找不到任何一部動畫,能在細節表現方面與之比肩。這部電影讓我們相信:純粹是抵達彼岸最好的方舟。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相信共情電影改編了原版繪本的結局,把小悲劇升華成了溫情。很多人說繪本的結局更好,但我覺得中間段已經夠殘酷了,作為兒童向作品,給個大團圓也算合情合理。
名場面:你看起來很美味
被食草龍養大的霸王龍,為了生存,獨自拼命。但它沒有辜負——不顧眾人反對而收養它的媽媽,於危難中拯救了族群。雖然它們吃草、「我」吃肉,但情感是一樣。於是我們可以相信:人與人之間雖然鴻溝永存,但共情也一樣,無處不在。
《頭腦特工隊》:相信自己很高興,皮克斯沒有被迪士尼帶偏,《頭腦特工隊》的劇情設定,比其中人物發光的毛髮還要細膩。一個小女孩內心的鬥爭,變成了大腦裡5個情緒小人的互動。內外同步,互相影響,觀影體驗堪稱享受。
名場面:替我帶他到月球
西方人說不出「一葉一菩提」這麼騷氣的禪語,但他們能夠表現。小小的一次人生抉擇,有那麼多的機緣巧合與內在的掙扎奮鬥。我們每個人都是複雜的;而無論好壞,每段記憶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證明。所以,務必相信自己,這是你我存世最大的倚靠。
《你的名字》:相信努力時下炙手可熱的動畫導演中,我最不喜歡新海誠;但我想,你們會喜歡的——因為如果我不是個暮氣沉沉的中年人,應該也會喜歡他的。新海誠的動畫電影,雖然無論如何都是談個戀愛,但卻有著珍貴的少年感。
電影裡沒有的名場面:立花瀧、宮水三葉
《你的名字》講的是錯過。兩人互換身體,結果時空交錯、災難降臨、天人永隔。這是讓我們最有共鳴的地方:人,總會錯過。錯過之後,要不要努力?這才是該部電影的下半闕主題:努力到極致,才能沒有遺憾。我希望你們能在這裡看到並相信的,不是泛濫的愛情,而是努力的可貴。
《大護法》:相信虛偽當年有很多家長,以為《大護法》是子供向的動畫電影,結果看了一半,都帶著孩子逃出了影院。以至於我們一起去看的時候,還有工作人員提醒,說這部片子小孩兒可能接受不了。
名場面:涕淚橫流
欣慰的是,我們到底是一家人,清一色地覺得這片子不錯,就是不知道怎麼過審的。人與花生、同類與異類、裝作同類的異類、殘殺與陰謀、花生人與蟻猴子、大花生與黑石頭……複雜黑暗如斯,十分過癮(缺點是太話癆,這也是國產動畫無一能克服的缺點,是仍然不夠自信的體現)。
名場面:太子竟是徐錦江?
劇中最驚悚的一對矛盾,是孫子小鳴與花生人小姜,唯一的友善背後,是虛偽的算計。我們能夠看透這些,也就必須相信這些。只有相信虛偽的存在,才能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就說到這裡吧:相信缺憾沒錯,到這裡,其實我只寫了9部電影。
第10部本來在《羅小黑戰記》和《白蛇:緣起》之間搖擺,但我忽然想到:留個意料之外的缺憾,似乎更有意思。
名場面:白毛小黑
我們的生命由「偶然」和「必然」構成,簡單而言,都是概率,都是數字。神學在這方面與科學不謀而合,元素論的盡頭,是數論。基因是數、病毒是數、你我是數,「數」決定了我們的方向——而我們所相信那些事物,無非是「數和概率」的體現。
名場面:對決
小概率事件總會發生,我討厭墨菲(笑)。
所以無論我們多麼相信一件事,總會有遺憾、總會有缺憾降臨,那時的感覺,就好像世界在跟我們對著幹——就好像這個遲遲不來的春天。此時此刻,我們能相信的,就是缺憾本身。
相信缺憾只是缺憾,會過去;然後我們之前相信的一切,會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