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控制水位高度的娃娃魚人工養殖池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19:44:26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技術,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可控制水位高度的娃娃魚人工養殖池。
背景技術:
娃娃魚學名大鯢,是目前現存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表光滑無鱗,有各種斑紋,身體腹面顏色淺淡,全身布滿粘液,在食用、藥用、觀賞、科研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我國大鯢主要產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下遊支流的山溪中,遍及山西、陝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大鯢有喜陰怕風、喜潔怕髒、喜靜怕驚的特點,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因此娃娃魚養殖場所一般選擇陰暗、避風、冬暖夏涼、水溫較穩定(最好10℃~25℃)、水源方便、水質清潔、環境幽靜、無毒無害的地方。且大鯢生長速度較慢,在野生條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達到成年體格。成年的大鯢體重可以達500克以上。因此,娃娃魚養殖成本較高、技術困難較多,目前養殖還不是很普遍,僅限於江蘇、湖北、廣東等地的少數養殖場。但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大鯢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全社會對大鯢養殖技術的探索和優化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使得大鯢成為一種很有潛力的養殖品種。
目前大鯢的養殖大多採用人工水池,由於娃娃魚養殖的特殊性,需要經常對水池進行清理,以保持池內水質良好,最好是保證池內的養殖水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使得水池內的飼料殘渣和魚糞得到及時清理,為娃娃魚的健康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是傳統的養殖池如果排水系統堵塞或者流量減少時,池內水位會逐漸升高,娃娃魚容易從池中逃逸,造成養殖戶的損失。目前對這方面的關注和改進都較少,不利於娃娃魚大規模的健康養殖。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控制水位高度的娃娃魚人工養殖池。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控制水位高度的娃娃魚人工養殖池,包括池體、進水管、排水管和水位控制裝置。所述池體包括池壁和池底面,所述池底面和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0-15°;所述進水管的進水口連接水源,出水口懸掛在養殖池的上方,用於將水導入養殖池內;所述排水管設置在養殖池外,排水管的入水口設置在所述池底面的最低洼處,用於將養殖池內的水導出池外;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安裝在養殖池內,用於控制養殖池內的水位高度。
優選地,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包含限位管和限位孔,所述限位管豎直地安裝在養殖池內,限位管的下端可插拔的安裝在所述排水管內,排水管內與限位管接觸的部位有一層橡膠層,當把限位管插上排水管時,所述限位管和橡膠層貼合,可防止水從養殖池內通過排水管中流出,當拔下限位管時,可將養殖池內水排空。限位管上有限位孔,限位孔的高度可依據養殖池內所需的水位高度選定,當養殖池內的水位高於限位孔時,水會通過限位孔流入限位管內,並由限位管導到排水管,排到養殖池外。
優選地,上述所述限位孔豎直排列在所述限位管上,使用時,按照所需的水位高度選定對應高度的限位孔,並用軟木塞堵住高度比水位低的限位孔。
優選地,上述所述限位管內插入一根副限位管,所述副限位管和所述限位管採用略過盈配合,使得副限位管可在限位管內滑移,且水不會從副限位管和限位管的縫隙中流失。所述副限位管上端密封,管上只有一個流道孔。使用時,按照所需的水位高度選定對應高度的限位孔,將副限位管上的流道孔對準到選定的限位孔上。池內的水從選定的限位孔中流出,限位管上的其他限位孔被副限位管壁阻擋,阻止水從其他限位孔流出。
優選地,所述限位管上只有一個限位孔,所述副限位管上端安裝有支杆,支杆結構固定,不易變形。支杆末端安裝有浮球,使用時,浮球漂浮在養殖池內水中。
優選地,限位管上有高度的刻度。
優選地,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包括限位管和過濾網,所述限位管為可自由伸縮的天線狀,限位管管體兩端均開口,管體最下端安裝在所述排水管內。所述限位管伸長到最大時,管體上埠高度略低於養殖池;當收縮到最短時,管體上埠和所述池底面平齊。所述過濾網安裝在所述限位管的上埠處,用於防止池內的娃娃魚從限位管內逃逸。
優選地,所述池壁上鋪設一層大理石板,大理石板的表面光滑,防止池壁擦傷大鯢的皮膚。
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適用於大鯢的人工養殖;
2.可根據實際需要調節池內水位;
3.還可有效防止大鯢擦傷皮膚,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池壁;2、池底面;3、進水管;4、排水管;5、限位管;6、限位孔;7、橡膠層;8、軟木塞;9、副限位管;10、支杆;11、浮球;12、大理石板;13、流道孔;14、過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控制水位高度的娃娃魚人工養殖池,包括池體、進水管3、排水管4和水位控制裝置。池體包括池壁1和池底面2,池壁1上鋪設一層大理石板12,大理石板12的表面光滑,防止池壁擦傷大鯢的皮膚;池底面2和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0°;進水管3的進水口連接水源,出水口懸掛在養殖池的上方,用於將水導入養殖池內;排水管4設置在養殖池外,排水管4的入水口設置在池底面2的最低洼處,用於將養殖池內的水導出池外;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安裝在養殖池內,用於控制養殖池內的水位高度。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包含限位管5和限位孔6,限位管5豎直地安裝在養殖池內,限位管5的下端可插拔地安裝在排水管4內,排水管4內與限位管5接觸的部位有一層橡膠層7,當把限位管5插上排水管4時,限位管5和橡膠層7貼合,可防止水從養殖池內通過排水管4中流出,當拔下限位管5時,可將養殖池內水排空。限位管5上有限位孔6,限位孔6的高度可依據養殖池內所需的水位高度選定,當養殖池內的水位高於限位孔6時,水會通過限位孔6流入限位管5內,並由限位管5導到排水管4,排到養殖池外。
本實用新型所述養殖池建設在山腳下,養殖池進水管3的進水口連接泉水源,將泉水通過進水管道導入養殖池內。養殖過程中,按照池內娃娃魚養殖數量、魚個體的大小以及其他養殖需要選擇合適的水位高度,並選擇地使用具有合適高度限位孔6的限位管5。泉水不斷的流入養殖池內,池內水位上升,當水位到達限位孔的高度時,水會從限位孔中流入限位管,並進而排出池外,防止了池內水位過高,便於人工管理。當需要對養殖池進行清理時,拔下限位管5,將養殖池內的水排盡即可。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控制水位高度的娃娃魚人工養殖池,包括池體、進水管3、排水管4和水位控制裝置。池體包括池壁1和池底面2,池壁1上鋪設一層大理石板12,大理石板12的表面光滑,防止池壁擦傷大鯢的皮膚;池底面2和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0°;進水管3的進水口連接水源,出水口懸掛在養殖池的上方,用於將水導入養殖池內;排水管4設置在養殖池外,排水管4的入水口設置在池底面2的最低洼處,用於將養殖池內的水導出池外;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安裝在養殖池內,用於控制養殖池內的水位高度。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包含限位管5和限位孔6,限位管5豎直地安裝在養殖池內,限位管5的下端可插拔的安裝在排水管4內,排水管4內與限位管5接觸的部位有一層橡膠層7,當把限位管5插上排水管4時,限位管5和橡膠層7貼合,可防止水從養殖池內通過排水管4中流出,當拔下限位管5時,可將養殖池內水排空。限位管5上有限位孔6,限位孔6豎直排列在限位管5上,使用時,按照所需的水位高度選定對應高度的限位孔6,並用軟木塞8堵住高度比水位低的限位孔。
使用過程中,不需要替換限位管5,按照養殖池所需水位高度要求,選擇對應高度的限位孔6即可。當需要改變水位高度時,可以在同一根限位管上選擇相應的限位孔,並用軟木塞8堵住高度比該限位孔低的限位孔,就能達到調節水位的目的。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二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不需要採用軟木塞8。而是在限位管5內插入一根副限位管9,所述副限位管9和所述限位管5採用略過盈配合,使得副限位管9可在限位管5內滑移,且水不會從副限位管9和限位管5的縫隙中流失。副限位管9上端密封,管上只有一個流道孔13。使用時,按照所需的水位高度選定對應高度的限位孔6,將副限位管上的流道孔13對準到選定的限位孔6上。池內的水從選定的限位孔6中流出,限位管5上的其他限位孔被副限位管9壁阻擋,阻止水從其他限位孔流出。
實施例四:
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三不同之處在於,所述限位管5上只有一個限位孔6,副限位管9上端安裝有支杆10,支杆結構固定,不易變形。支杆10末端安裝有浮球11,使用時,浮球11漂浮在養殖池內水中。
實際養殖過程中,水不斷注入養殖池內,浮球11由於浮力作用,隨著池內水位上升而上升,並帶動副限位管9向上滑動。當副限位管9滑動到一定高度時,流道孔13對準到選定的限位孔6上,池內的水從選定的限位孔6中流出,水位不在上升。起到了控制池內水位的作用。
實施例五: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控制水位高度的娃娃魚人工養殖池,包括池體、進水管3、排水管4和水位控制裝置。池體包括池壁1和池底面2,池壁1上鋪設一層大理石板12,大理石板12的表面光滑,防止池壁擦傷大鯢的皮膚;池底面2和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5°;進水管3的進水口連接水源,出水口懸掛在養殖池的上方,用於將水導入養殖池內;排水管4設置在養殖池外,排水管4的入水口設置在池底面2的最低洼處,用於將養殖池內的水導出池外;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安裝在養殖池內,用於控制養殖池內的水位高度。所述水位控制裝置包括限位管5和過濾網14,限位管5為可自由伸縮的天線狀,限位管5兩端均開口,最下端安裝在排水管4內。所述限位管5伸長到最大時,管體上埠高度略低於養殖池;收縮到最短時,管體上埠和池底面2平齊。過濾網14安裝在限位管5的上埠處,用於防止池內的娃娃魚從管體內逃逸。
實際養殖過程中,按照養殖池所需水位高度要求,將限位管5上埠的高度調節到所需高度即可。當需要對養殖池進行清理時,將限位管5收縮到最短,池內的水即可從限位管5中排盡,方便清掃清潔。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