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羅布泊餘純順(酷熱的羅布泊作死的餘純順)
2023-06-28 17:13:39 3
羅布泊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東部邊緣,緊挨著中國最大的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羅布泊中的太陽墓葬群
羅布泊為中國四大無人區(其他三個是羌塘、可可西裡和阿爾金)之首。在四大無人區中,羅布泊雖然面積最小,卻最詭異,發生在這裡的科學都無法解釋的詭異事件層出不窮。每次沙塵暴過後,都會有無名乾屍被吹出來,這些人是誰,因何進入的羅布泊,又如何魂歸於此,至今都是難解之謎。
一位遇難者的乾屍
羅布泊極度炎熱乾旱,漫天昏黃,荒無人煙,「天上無飛鳥,地上無寸草」,是羅布泊最真實形象的寫照。置身其中,仿佛是到了荒涼、沉寂的月球上。
羅布泊中的雅丹地貌
羅布泊為何如此荒涼?
實際上它是一個乾涸的鹹水湖盆。在遠古時期,羅布泊稱西海,為我國最大的鹹水湖,湖水面積高達一萬多平方公裡。在古書《尚書·禹貢》及《山海經》中,都有關於羅布泊的記載。
民國地質、地理學家陳宗器
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描述了羅布泊(當時稱西海)的情形。在上世紀30年代,羅布泊還有3000多平方公裡的水面,這是民國地質學家陳宗器,在1930年實地考察測繪後得出的結果。
陳宗器所拍攝的羅布泊人捕魚的畫面
歷史上著名的樓蘭古國,曾經繁華一時,就位於羅布泊西北處孔雀河北岸。這兒也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只是滄海桑田,世事輪迴,曾經的樓蘭古城,早已湮沒於歷史的滾滾車輪裡。
當時的羅布泊,湖水蕩漾,漁民駕船捕魚
新中國70年代實施的西部大開發,大量的移民移民新疆,定居於塔裡木河兩岸。人們瘋狂地向塔裡木河、孔雀河及車爾臣河、疏勒河要水,用於農田灌溉、發電及生活用水,導致流入羅布泊的數條河流斷流,最終致使羅布泊徹底乾涸。
陳宗器(右)
羅布泊乾枯後,地表形成一層堅硬的鹽鹼殼,所以植物無法存活,沒有植物也就沒有動物生存,所以羅布泊終究變成了一片不毛之地,被稱為是「死亡之海」。
美國衛星所拍攝的羅布泊形狀,酷似一個大耳朵
特殊的地形,導致羅布泊常年乾旱無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塔克拉瑪幹沙漠每年都以幾米的速度向東侵蝕,造成了羅布泊的半沙漠化。此外,以各種理由進入羅布泊的人不在少數,但能活著走出來的卻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人都沉睡於這片荒漠之中了。每年被大風吹出來的無名乾屍有很多,大多無名無姓。
羅布泊呈現出來的乾屍
羅布泊另一個神秘之處是,這兒曾是新中國的核試驗場,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氫彈,都是在這裡成功試爆的。
每年六月,是進入羅布泊的禁忌,當地有「六月不過羅布泊」之說。這是因為,6月的羅布泊氣候最惡劣,酷熱難耐。在熾熱的陽光暴曬下,氣溫輕鬆攀升至四、五十攝氏度,地表溫度更是能達到70多度,能輕鬆煎熟雞蛋。
1980年彭加木所率領的科考隊
彭加木失蹤的那天(1980年6月17日)午後2時,當地氣象局測得的羅布泊地表實時溫度高達73.5℃,如此可怕的溫度,一般人置身其中,恐怕連1個小時都難以堅持下來。
沙塵暴過後,一具乾屍被大風吹出來
羅布泊吞噬了很多人的性命,其中最著名的有兩位,一位是科學家彭加木,他於1980年5月末率隊進入羅布泊考察,最終因缺水而於6月17日離隊獨自去找水,最終失蹤,至今仍下落不明,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另一位就是80年代著名的徒步探險家餘純順,他於1996年6月孤身橫穿羅布泊失敗,最終慘死於羅布泊湖心處。
餘純順徒步到黑龍江時,路人的眼神中透露著仰慕之情
餘純順是上海人,從87年7月開始孤身徒步中國行,到96年時,他用了8年時間,完成了大半個中國的徒步穿越,總行程四萬餘公裡,發表遊記40多萬字,拍攝照片一萬多張,沿途做了156場「壯心獻給父母之邦」的演講,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穿越滇藏、新藏、青藏、川藏以及中尼公路的全程,徒步徵服了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壯舉。
餘純順為學生們籤名
這裡要吐槽一下餘純順演講題目——壯心獻給父母之邦,不倫不類,頗有點「嬌柔造作」的意味,說嚴重點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所謂「壯心」,何為壯心?人家彭加木是科學家,進入羅布泊是做科學考察的,是為國家尋找礦產資源的,你餘純順是幹嘛的?你的身份又是什麼?你進入羅布泊的目的何在呢?說白了還是兩個字——名利!
羅布泊湖心處的標誌
在當時,餘純順就是一個名人,走到哪兒都是一個英雄,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和追捧。這得益於他找到了一條迅速出名的捷徑——徒步探險。那時候沒有人從事這項運動,他屬於敢吃螃蟹的人,當時也沒有網絡,還沒有「網紅」、「粉絲」等詞,但他依然成功了,人們靠廣播、電視和報刊雜誌等媒介,知曉了他,對他非常追捧和仰慕。
餘純順為「粉絲們」講述旅行的過程
但就是這樣一位徒步探險家,卻在1996年6月13日命喪於羅布泊之中,死狀極慘。救援人員在6月18日發現他的帳篷時,餘純順是全身赤裸,五官腫脹得不成比例,頭髮、鬍鬚像水洗過一般溼漉漉的,上身布滿水泡,右臂彎曲,全身側臥,肘下壓著趙子允送給他的那頂草帽。在酷熱的環境下,屍體早已經腐敗,散發出一股惡臭味,撲鼻而來,令人作嘔。
倒塌的藍色帳篷裡,隱約可見餘純順腐爛的遺體
法醫檢驗報告說明,餘純順系高溫脫水導致全身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說通俗點,他是渴死的!
那麼,餘純順準備了很多瓶裝礦泉水,為什麼還會渴死呢?
羅布泊穿越路線圖
實際上,餘純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身穿越,他在配合上海電視臺拍攝完展現羅布泊風情地貌的紀錄片後,在眾人的陪同下,坐著沙漠車,把需要獨自穿越的107公裡行程事先走了一遍,並沿途每隔7公裡預埋了充足的食物、水及其他物資。在餘純順看來,此番穿越是水到渠成、馬到成功的。但很顯然,他還是低估了羅布泊的威力,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其實,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脆弱的、不堪一擊的,渺小得如同一粒塵埃。
1996年6月11日下午,眾人坐沙漠車追趕上餘純順時,他依然信心十足
再退一步說,餘純順既不是縱貫,也不是橫穿,只是從北往南稍微向羅布泊湖心深入了一下,他的「穿越」路線還沒有抵達羅布泊湖心,就折返西行,出了羅布泊核心區後,再傍著樓蘭古城遺址,往西北方向而行,最終抵達孔雀河故道邊的前進橋,與事先趕到這裡的大部分匯合。
餘純順穿越前手握相機的情景
如此就算是完成了「穿越」。
那麼,餘純順準備得如此充分,可謂萬無一失,為何還是出了意外呢?
其實這根本就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餘純順徒步到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時與工作人員合影
餘純順雖然有八年的徒步經歷,但他從沒有穿越過沙漠、荒漠的經驗,他之前的活動,都是在有人區,都是傍著公路、建築物走的,有方向,有參照物,出現危險時還能求助。而羅布泊是一個荒涼的世界,漫天黃沙和堅硬的鹽鹼殼,沒有一棵樹,沒有一棵草,見不到一絲生命,連個野兔子都沒有。進入羅布泊,如果沒有指南針、羅盤或GPS導航系統的話,會失去方向,進而迷路。
羅布泊中的墓葬遺址
此外,餘純順的此番穿越,雖然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協助,各種設備和生活物資堆積如山,但在關鍵時刻,這些物資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嚮導趙子允,退休的新疆地質地礦局工程師
正式孤身穿越前,所有人都勸他取消這次行動,改在金秋10月再進行,包括「羅布泊活地圖」趙子允,新疆巴州旅遊局資深導遊彭戈俠等人,大家深知六月份進入羅布泊的兇險,但餘純順不為所動,堅持要完成這項壯舉,說什麼要打破「六月不入羅布泊」的神話。
餘純順與上海電視臺攝製組合影
實際上,餘純順並不是莽夫,事前也做了100多公裡的徒步熱身,熟悉當地環境、氣候。拍攝紀錄片時,他也是認真觀察、體會了羅布泊的地形地勢,自認為有把握,他樂觀地表示:「這麼好的機會,不穿越就可惜了!以後也不會有這麼好的條件了。」正式孤身穿越前的那天晚上,餘純順甚至信誓旦旦地表態,此次穿越成功率百分之百,如果真的失敗了,那是「天亡我也」,怨不得誰。
餘純順在新疆牧民家中做客
至今都沒有搞清楚,上海電視臺的那次拍攝,到底是宣傳羅布泊還是宣揚餘純順本人,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呢?餘純順本來沒有徒步荒漠、沙漠的計劃,正是因為家鄉電視臺的「助力」,讓他豪情頓生,壯氣沖天,並萌發了孤身穿越這個恐怖無人區的計劃,並提前在五月初就抵達庫爾勒,做了大量的宣傳造勢,在各式各樣的媒體面前,在大大小小的鎂光燈下,餘純順膨脹了,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而新疆巴州政府,為了得到宣傳效果,為了旅遊業,也是不遺餘力地提供一切贊助,包括兩部奔馳牌沙漠車、發電機、導航儀,食品、礦泉水、八寶粥、牛肉乾、蔬菜、藥品等,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甚至西洋參含片、燕窩、高能量即食食品等都準備妥當。
羅布泊中發現的「大團結」,只是不知道它的主人結局如何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關鍵是輿論已經造出,報紙、雜誌、電視臺跟蹤拍攝,出發前的歡送會,美麗的蒙古族姑娘獻歌獻舞,敬上馬酒,大小領導的祝詞,遠在北京的女友的尚昌平的關注,身在寧夏的女友芬陀蓮子的祝福,近在身邊的女友徐金玉的仰慕,都讓餘純順退無可退,勢必「決一死戰」,不可能臨陣退卻。
餘純順的北京女友尚昌平
當然,拋卻這些外部因素,名利的驅使,也讓餘純順必須要前進,哪怕面前是萬丈深淵,他也必須要一頭紮下去。他是探險家,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怎能食言呢?換言之,假如他這次成功了,那麼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榮譽伴隨著巨大的名利,這種誘惑,不是凡人能漠視的。除非是四大皆空的佛教徒,或者是修行得道的道士,看淡一切的高僧,才能幡然醒悟,清心寡欲,視名利如糞土。
餘純順的寧夏女友蓮子
實際上,餘純順既不純,也不順,早已失去了最初徒步時的初衷!也許,名人就是如此;也許,冥冥中就是這樣的結局。註定他要把靈魂丟失在羅布泊這片無人區中。
餘純順的新疆女友徐金玉
餘純順遇難的直接原因,是迷路缺水;間接原因,還是名利薰心,難以逃脫出凡夫俗子的怪圈。他出名後,光是有實無名的女性朋友,就有好幾個。因此,為了名聲,為了利益,為了「英雄」這個頭銜,也為了他的好幾個女朋友,他都得義無反顧。
回頭一撇,是餘純順留給大家的最後告別
不巧的是,他6月11日正式孤身穿越,12日羅布泊中就颳起了一場規模超大的沙塵暴,所以他迷路了,沿途事先做好的記號,也失去了作用。到了湖心以北7公裡該拐彎的地方,他沒有右轉,而是一直往南走去,最終錯失了那個致命的丁字路口,失去了預留的飲用水的補充,他渴死了!死前,他試圖自救,也曾反覆折返尋找預埋的給養,並試圖用那把藏刀挖水井,但一切都徒勞無功。
餘純順遇難時,大家將他就地掩埋
所以說,天狂有雨,人狂有禍!漠視自然規律,逆天而行,下場必定是悽慘的。
當時的報刊對此事的報導
「6月不入羅布泊」,可不是一句戲謔的話,不是危言聳聽。
12年後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黑龍江人雷殿生終於完成了孤身穿越羅布泊的壯舉,不過他是在10月份進行的,他歷時31天,行程一千多公裡,經歷九死一生,終於活著走出了羅布泊。在羅布泊湖心處宿營的那一夜,他就睡在餘純順的墓前,深夜竟然被鬼魂襲擊,嚇得他一夜無眠,抱著一把藏刀在帳篷裡坐到天亮。
雷殿生穿越羅布泊時在湖心處留念
因此,餘純順之死,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反過來看,大凡玩冒險、穿越、極限運動的人,最終的歸宿只有一個,那就是死於自己喜歡、追求的所謂「事業」,比如王勇、劉銀川、李聰明、王相軍、衣瑞龍、高家虎等……
餘純順墓前的菊花
也許,這就是應了那句老俗話「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吧!當然,也可以說是「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活法。只是,神秘的羅布泊湖心處,至此多了一個醒目的標誌——餘純順墓和餘純順遇難處。
餘純順的父親餘金山(右)
餘純順生前的那些「女朋友」,在他遇難後一鬨而散,消失得無影無蹤。所謂的「感情」,不過是一句玩笑話罷了,切勿當真,誰認真誰就輸了。
徒步中的餘純順,斯人已去
反倒是,他的父親餘金山和三弟餘純民,在他遇難後為他的遺產打起了官司,所謂「遺產」,不過是餘純順留下來的書籍、照片、信件、郵戳和錄像帶罷了,不論官司最終誰勝誰負,父子反目,這都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