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板材雙面同步拋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4:57:51 2

本發明涉及板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板材雙面同步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對工件表面進行修飾加工,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
目前對板材的拋光工序中,一般為先將板材固定,然後對板材的朝外的一面進行拋光,繼而再將板材進行翻面,對另一面進行拋光。也存在部分拋光機構可實現對板材的雙面同時拋光,但用於驅動雙面拋光輥的驅動機構往往無法實現對兩個拋光輥的同步驅動,而雙面拋光的同時,用於支撐板材的支架的限位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採用高速旋轉的拋光輥對板材進行拋光的時候,拋光輥無法同步的結果將會導致板材兩面的拋光不均勻,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板材的形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材雙面同步拋光裝置,其可對板材雙面同時進行拋光作業,且雙面拋光部位能夠同步,以避免雙面拋光不同步,板材雙面受力不均導致的拋光不均勻或者板材形變。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板材雙面同步拋光裝置,包括板材固定架、拋光機構和同步驅動機構;
拋光機構的數量為2組,分別設置於板材固定架上用於固定板材的位置上方和下方;
所述每組拋光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安裝座和滑動連接安裝座的拋光機,拋光機包括拋光頭,兩拋光機的拋光頭的拋光工作面分別朝向板材固定架上的板材固定位置;
同步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轉軸、傳動繩和拉簧,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轉軸同軸設置,並固連轉軸一端;轉軸軸向垂直於板材固定狀態時的板材平面,設置於板材固定架的一側側方;轉軸兩端分別固定設置一繞線輪;傳動繩一端繞接繞線輪,另一端固接拋光機;拉簧一端固定連接拋光機,另一端固定於板材固定架靠近轉軸一側的對側側方;傳動繩繞接在繞線輪上的長度的增加,使得拉簧被拉伸。
本發明在應用時,控制驅動電機運行,即可帶動轉軸轉動,從而使得傳動繩在繞線輪上的繞接部分增加或減少。當繞接部分增加,傳動繩將拉動拋光機沿安裝座朝向轉軸設置的一側滑動,同時拉簧被拉長,相應的,拋光機的拋光頭從板材固定平面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實現對板材平面的拋光。當轉軸反轉,傳動繩的繞接部分減少,拋光機將在拉簧的收縮力驅使下被拉回,如此,控制驅動電機的正反轉即可實現對板材平面的拋光。同時,由於繞線輪的轉動同時由轉動帶動,因此兩傳動繩的繞接部位的長短也是相同的,即使得兩拋光機與板材的接觸部位是上下對應的,因此實現了板材雙面同步拋光。
進一步的,為了避免拋光過程中有雜質進入拋光頭與板材之間,破壞拋光效果,本發明還包括封閉外殼,板材支架、拉簧固定端、驅動電機和拋光機構的安裝座皆固定於封閉外殼上。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待拋光板材的更換,本發明的拋光機構還包括升降驅動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構包括伸縮杆,伸縮杆端部固連拋光機;升降驅動機構的運行可使得伸縮杆伸縮,從而帶動拋光機及拋光頭向板材運動或者遠離板材。
進一步的,拋光機構還包括拋光碟旋轉驅動電機,拋光碟旋轉驅動電機滑動連接安裝座,拋光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垂直於拋光頭的拋光面,並固定連接拋光頭的中心部位。
優選的,所述板材為長方形板材,拋光機的拋光頭與板材之間的接觸面為長方形。拋光機的拋光頭也可為拋光輥,此時拋光頭與板材平面的接觸為兩面相切形成的一直線。
優選的,拋光機的拋光頭為羊毛拋光碟。
優選的,所述拋光機構中的安裝座為固定設置的條形導軌,條形導軌的長度方向平行於拉簧伸縮方向,拋光機滑動連接條形導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可對板材進行雙面同步拋光,上下拋光機在同一時間點對板材的拋光位置是上下對應的,可使得板材上下受力均勻,從而達到拋光均勻的目的,且可避免形變;
拋光機構中升降驅動機構的設置能夠為代加工板材的更換讓出空間,更加方便操作;
拋光頭旋轉驅動機構可使得拋光裝置能夠適應多種拋光工藝,用途更廣泛;
由於位於板材上下的拋光機構可同步對板材雙面進行拋光,即對板材上下施加的壓力對等,因此本發明對於板材支架的限位作用要求不高,僅需簡單固定即可,可減少結構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描述。
參考圖1,本發明的板材雙面同步拋光裝置,包括板材固定架1、拋光機構和同步驅動機構;
拋光機構9的數量為2組,分別設置於板材固定架1上用於固定板材2的位置上方和下方;
所述每組拋光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安裝座15(16)和滑動連接安裝座的拋光機9(10),拋光機9(10)包括拋光頭11(12),兩拋光機的拋光頭的拋光工作面分別朝向板材固定架上的板材固定位置;
同步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3、轉軸4、傳動繩7(8)和拉簧13(14),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轉軸同軸設置,並固連轉軸一端;轉軸軸向垂直於板材固定狀態時的板材平面,設置於板材固定架的一側側方;轉軸兩端分別固定設置一繞線輪5(6);傳動繩一端繞接繞線輪,另一端固接拋光機;拉簧一端固定連接拋光機,另一端固定於板材固定架靠近轉軸一側的對側側方;傳動繩繞接在繞線輪上的長度的增加,使得拉簧被拉伸。
本發明在應用時,控制驅動電機運行,即可帶動轉軸轉動,從而使得傳動繩在繞線輪上的繞接部分增加或減少。當繞接部分增加,傳動繩將拉動拋光機沿安裝座朝向轉軸設置的一側滑動,同時拉簧被拉長,相應的,拋光機的拋光頭從板材固定平面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實現對板材平面的拋光。當轉軸反轉,傳動繩的繞接部分減少,拋光機將在拉簧的收縮力驅使下被拉回,如此,控制驅動電機的正反轉即可實現對板材平面的拋光。同時,由於繞線輪的轉動同時由轉動帶動,因此兩傳動繩的繞接部位的長短也是相同的,即使得兩拋光機與板材的接觸部位是上下對應的,因此實現了板材雙面同步拋光。
實施例
為了避免拋光過程中有雜質進入拋光頭與板材之間,破壞拋光效果,本發明還包括封閉外殼,板材支架1、拉簧固定端、驅動電機3和拋光機構的安裝座15(16)皆固定於封閉外殼上。
拋光機構中的安裝座為固定設置的條形導軌,條形導軌的長度方向平行於拉簧伸縮方向,拋光機滑動連接條形導軌。如圖1,條形導軌固定於封閉外殼上。
為了方便待拋光板材的更換,拋光機構還包括升降驅動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構包括伸縮杆,伸縮杆端部固連拋光機;升降驅動機構的運行可使得伸縮杆伸縮,從而帶動拋光機及拋光頭向板材運動或者遠離板材。升降驅動機構可採用液壓機構,如油缸、氣缸。
拋光機構還包括拋光碟旋轉驅動電機,拋光碟旋轉驅動電機滑動連接安裝座,拋光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垂直於拋光頭的拋光面,並固定連接拋光頭的中心部位。即拋光頭在拋光過程中為一邊旋轉一邊在板面上移動的狀態。
板材為長方形板材,即板材之間上預留的板材支撐部位為長方形,拋光機的拋光頭與板材之間的接觸面為長方形,拋光頭可為與板材寬度相同的長方形,使得拋光頭在傳動繩和拉簧的作用下,在板材上滑動一個單程即可對板材所有平面拋光完畢。拋光機的拋光頭也可為拋光輥,此時拋光頭與板材平面的接觸為兩面相切形成的一直線。拋光機的拋光頭可為羊毛拋光碟。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