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築蒲鞋頭的裝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22:25: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於現代混凝土結構建築的仿古蒲鞋頭的連接、施工方案。
背景技術:
伴隨著中國國力增強,民族意識逐漸甦醒,人們開始從紛亂的「臨摹仿造」和「拷貝」中整理出頭緒,傳統文化復興的新時期漸漸來臨,新中式的建築風格便應運而生。
而如今的生活體制已建立在例如歐美等的西方標準之上,而內心深處依然嚮往著中華五千年的泱泱文明。需要如何處理這種矛盾呢?於是,現代的建築師們便想出了巧妙的方法,以鋼筋混凝土構造出符合現代力學強度要求的建築內構,並在外部輔以磚瓦及木飾面板,營造出傳統建築的粉牆黛瓦,配上中式景觀的內庭院,構築成的仿古建築讓用戶既能感受中式文化的同時,又能享受現代生活的堅固感受。
由於現代建築與傳統古建築在結構體系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構體系,現有的仿古建築,很多都是通過後期粉砌來滿足造型要求,在視覺感受上並沒有傳統建築那些木構件的精細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仿古建築蒲鞋頭的裝接結構,解決混凝土建築與傳統木構建築的蒲鞋頭相結合的問題,從而使建築能兼顧混凝土的性能構造和古建木結構的視覺美觀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將通過以下一種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仿古建築蒲鞋頭的裝接結構,基於混凝土的梁結構板構成,所述梁結構板具有豎直向下延伸一段距離的梁部,其特徵在於:對應不退梁式的仿古建築簷口,所述梁部外側固接定位有鋼結構預埋件,所述蒲鞋頭設有面向鋼結構預埋件的對接槽且蒲鞋頭籍由所述對接槽裝接固定於鋼結構預埋件之上。
進一步地,所述鋼結構預埋件具有豎直向的基板及其一側面垂直一體成型的結合板和另一側面垂直而設的四個支撐腳,所述結合板對應蒲鞋頭所設對接槽呈水平向,所述支撐腳為自基板一體成型的延伸杆或後裝的膨脹螺栓且支撐腳插接於梁部定位所述鋼結構預埋件。
進一步地,所述蒲鞋頭底部接設有螺接定位於結合板上的雲頭挑梓桁。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將通過以下另一種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仿古建築蒲鞋頭的裝接結構,基於混凝土的梁結構板構成,所述梁結構板具有豎直向下延伸一段距離的梁部,其特徵在於:對應退梁式的仿古建築簷口,所述梁部外側固接定位有鋼結構預埋件,且基於鋼結構預埋件裝接有木柱,所述蒲鞋頭榫卯連接與木柱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鋼結構預埋件具有豎直向的基板及其一側面垂直一體成型的結合板和另一側面垂直而設的四個支撐腳,所述結合板對應木柱所設對接槽呈水平向、豎直向或兩者的結合,所述支撐腳為自基板一體成型的延伸杆或後裝的膨脹螺栓且支撐腳插接於梁部定位所述鋼結構預埋件。
進一步地,所述蒲鞋頭上部通過榫卯相接的木梓桁與簷口底部相接,且蒲鞋頭底部接設有雲頭挑梓桁。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應用實施,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體現在:本方案將的受力依附於混凝土的梁結構板,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結構良好的整體性、耐久耐火性,以及經濟的工程造價和維護費用,並且通過整合木構的蒲鞋頭,使混凝土主體被賦予了木構件的視覺感受,在外觀上體現出了古建築的風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蒲鞋頭一種裝接實施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蒲鞋頭另一種裝接實施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用鋼結構預埋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針對混凝土建築缺乏古樸氣息、需實施仿古改造的問題,創新提出了一種仿古建築蒲鞋頭的裝接結構,能夠在混凝土的基礎建築上靈活裝接各種形式的木構蒲鞋頭。
從概括性的結構特徵描述來看,參考圖1所示,仿古建築蒲鞋頭的裝接結構,基於混凝土的梁結構板構成,該梁結構板1具有豎直向下延伸一段距離的梁部11。如何基於該混凝土的梁部選用合理的鋼結構預埋件實現木構件(特別是蒲鞋頭)的牢固裝接,將通過以下兩個實施例詳細展示。
在傳統古建中具有各種形式的梁、柱結構,現代建築所製成的混凝土材質的梁結構板,可以根據建築的設計風格需求選擇以退梁或不退梁的方式搭構而成。為此,本實用新型的蒲鞋頭便從這兩種情況分別實施。
如圖1所示可見,該仿古建築是一種不退梁結構,即作為支撐的實體牆或木柱與梁部豎直對齊。梁部不會相對支撐牆面凸出或縮退。在該實施例情況下,需要把蒲鞋頭直接裝接於梁部之上。從圖示可見,該梁部11外側固接定位有鋼結構預埋件6,而蒲鞋頭3設有面向鋼結構預埋件6的對接槽(未標識)。籍此,蒲鞋頭3通過對接槽裝接固定於鋼結構預埋件6之上。
結合圖1和圖3所示,該鋼結構預埋件6具有豎直向的基板61及其一側面垂直一體成型的結合板62和另一側面垂直而設的四個支撐腳63,該結合板對應蒲鞋頭所設對接槽呈水平向,而支撐腳可以選為自基板一體成型的延伸杆,也可以選為後裝的膨脹螺栓。支撐腳插接於梁部以實現定位所述鋼結構預埋件。只需滿足該鋼結構預埋件能牢固地裝接於混凝土的梁部並外露結合部,以供木構桁條進一步裝接並保證裝接強度。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實施例,該蒲鞋頭3底部還接設有雲頭挑梓桁4。通過穿接一定數量的沉頭螺釘將該雲頭挑梓桁螺接定位於結合板上。完成裝接後蒲鞋頭及雲頭挑梓桁,外觀上木構層次感強,且與混凝土結構的梁結構板結合牢固。
如圖2所示可見,該仿古建築是一種退梁結構,即作為支撐的木柱位於梁部外側,因此視覺上稱之為退梁。在該實施例情況下,無法把蒲鞋頭直接裝接於梁部之上,需要通過木柱間接裝接。從圖示可見,該梁部11外側固接定位有鋼結構預埋件6,而木柱設有對接槽並籍由該對接槽裝接固定於鋼結構預埋件之上,並且蒲鞋頭榫卯連接與木柱外側。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木柱與梁部的裝接結合依賴於鋼結構預埋件,涉及主體的承重受力,而蒲鞋頭與木柱的裝接結合才依賴於傳統的木構裝接結構,即常用的榫卯相接方式,因蒲鞋頭只需克服自身重量,故受力相對較小,傳統木構方式完全能滿足強度要求。
與實施例一相同,上述鋼結構預埋件的結構特徵大體相同,但由於其對應裝接的是木柱,因此結合部具有多種可選的變化,即可以是呈水平向的長條形面板,也可以是呈豎直向的長條形面板,當然也可以是橫豎交錯狀兩者相結合的條形面板,只需木柱開設與之形狀對應的對接槽即可,並可選用沉頭螺釘將木柱與鋼結構預埋件連接緊固。支撐腳為自基板一體成型的延伸杆或後裝的膨脹螺栓且支撐腳插接於梁部定位所述鋼結構預埋件。
從圖示還可以看到,該蒲鞋頭3上部通過榫卯相接的木梓桁5與簷口底部相接,且蒲鞋頭3底部接也設有雲頭挑梓桁4。完成裝接後蒲鞋頭及雲頭挑梓桁,外觀上木構層次感強,且與混凝土結構的梁結構板結合牢固。
綜上所述,應用實施本實用新型仿古建築蒲鞋頭的裝接結構方案,其有益效果體現在:將木構件蒲鞋頭的受力依附於混凝土的梁結構板,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結構良好的整體性、耐久耐火性,以及經濟的工程造價和維護費用,並且通過整合蒲鞋頭,使混凝土主體被賦予了木構件的視覺感受,在外觀上體現出了古建築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