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最經典的武俠電影(徐克的8大電影三部曲)
2023-06-29 06:59:29 2
提起徐克,大部分觀眾都會想到武俠片,其實除了武俠片,徐克在懸疑、驚悚、槍戰等題材的創作之上,也都十分見長。
在漫長的電影生涯中,徐克也打造了不少「三部曲」式的電影系列。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徐克的8大電影「三部曲」。
1、「混亂三部曲」——《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
「混亂三部曲」,可謂是奠定徐克電影風格的三部作品。1979年,徐克得到了電影製作人吳思遠的賞識,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電影導演之路。步入影壇之後,徐克於1979年、1980年先後打造了《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三部作品,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混亂三部曲」。
《蝶變》是「混亂三部曲」的第一部,同時也是徐克的導演處女作。這部作品改編自黃鷹的武俠小說《吸血蛾》,講述了一起「蝴蝶吸血案」背後的江湖紛爭。
在這部《蝶變》裡,徐克對傳統武俠片進行了反思,他將故事放在了一個沒約束、秩序崩壞的混亂年代,在混亂背景下對人性的刻畫,也成為了其後徐克電影中的一個顯著性標誌。而在服裝、道具的運用上,徐克也擺脫了傳統武俠片的禁錮,獨特的人物造型、新奇的美術風格,也成為了這部《蝶變》的一大亮點。
《蝶變》之後,徐克又在1980年推出了《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兩部作品。《地獄無門》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吃人村落的故事。而《第一類型危險》則講述了現代都市裡,三個高中學生,根據課本上的知識製作炸彈,並將炸彈放在公共場合引爆,造成慌亂以此取樂的故事。
和《蝶變》一樣,《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都將故事放在了一個道德淪喪、秩序崩壞的混亂背景之中,「混亂三部曲」也由此得名。而新奇的美術風格,也成為了這三部影片共同的特色。
「混亂三部曲」之後,徐克的電影風格開始逐漸成型,「混亂的故事背景」與「新奇的美術設計」,成為了徐克電影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兩大元素,其後的《倩女幽魂》、《新蜀山劍俠》、《新龍門客棧》,無一不是如此。
即使以如今的眼光來看,「混沌三部曲」也依舊是三部十分不錯的作品,尤其是第二部《地獄無門》。沒有看過的朋友,強烈推薦去看一下,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2、「英雄本色三部曲」——《英雄本色I》、《英雄本色II》、《英雄本色III》
「混亂三部曲」雖然製作精良,但在上映後卻都是叫好不叫座。慘澹的票房成績,讓徐克陷入了事業低谷。1981年,在吳宇森的介紹下,徐克進入了「新藝城」,並在「新藝城」的電影銀幕中風生水起,還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榮譽。
1984年,事業有成的徐克決定單幹,並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工作室」。而此時的吳宇森,因為在拍戲過程中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被「嘉禾」炒了魷魚。感懷當初的恩情,徐克便邀請吳宇森加盟了自己的「電影工作室」。而徐、吳兩位導演的相聚,也促生了一個經典的電影系列,那就是「英雄本色三部曲」。
1986年,由徐克監製、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上映。出色的故事劇情,精彩的槍戰場景,周潤發、狄龍兩位影帝的精湛演技,讓這部影片獲得了不少好評。這一年,《英雄本色》不僅橫掃金像獎、金馬獎,還打破了港片的票房紀錄。
看到了《英雄本色》的票房成功,徐克便產生了拍續作的想法。吳宇森對於拍攝續作並不贊成,無奈老闆已經下達了命令,自己也只能執行。於是,《英雄本色II》應運而生。
《英雄本色II》在拍攝時只有一個大綱,吳宇森一直無法創作出一個完整的劇本。為了追趕拍攝進度,徐克便讓吳宇森帶著周潤發、石天去美國拍攝。而自己則帶著張國榮、狄龍在香港拍攝。拍攝完成後,將兩部分的故事進行剪輯、融合。雖然《英雄本色II》的動作戲碼,比之第一部精彩了不少,但故事劇情方面,卻也弱了許多。
徐克的介入,讓吳宇森在《英雄本色II》裡,成為了一名掛名導演。而電影理念的不同,也讓吳宇森與徐克產生了隔閡。1989年,吳宇森離開了徐克的「電影工作室」。而這一年,徐克親自上陣,執導了「英雄本色系列」的第三部《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
《英雄本色III》是《英雄本色》的前傳,講述了「小馬哥」早年在越南的一段經歷。在這部影片中,徐克一改吳宇森「直男式」的故事結構,為影片增加了一位極具魅力的女性角色「周英傑」。「越南混亂的時代背景」與「獨特的美術場景設計」,也讓這部影片透露出了濃重的徐克電影風格。
雖然《英雄本色III》裡,沒有了吳宇森式的「兄弟情義」,但徐克所刻畫的「亂世兒女情」,也讓影片看點十足。
3、「倩女幽魂」三部曲——《倩女幽魂》、《倩女幽魂:人間道》、《倩女幽魂:道道道》
80年代末,徐克與程小東共同打造的「倩女幽魂」三部曲,也是一個十分經典的電影系列。1987年,徐克、程小東合力,將邵氏大導演李翰祥的《倩女幽魂》進行了翻拍。在這部影片中,徐克再度展現了自己的美術造詣,新奇的人物造型、美術場景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眼球。
在徐克的早期電影作品中,「混亂背景下的人性剖析」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郭北縣縣令昏庸,治下百姓趨炎附勢、蘭若寺妖魔橫行。濃重的隱喻氣息,為《倩女幽魂》這個「人鬼戀」的故事增加了不少深度。
在《倩女幽魂》取得成功之後,徐克與程小東又在1990年推出了續作《人間道》。其實這部《人間道》,與「人鬼戀」的故事主題已經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了。在這部作品中,徐克加大了對混亂背景下人性剖析的力度。左千戶、臥龍先生、蜈蚣精國師等角色,也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間道》上映後,取得了2000多萬的成績,超越了第一部1800多萬的票房,1991年,徐克又打造了該系列的第三部《道道道》。在這部作品中,故事再度回歸到了「人鬼戀」的主題上。為了取得一個不錯的票房成績,徐克還在這部《道道道》裡融入了更多娛樂元素。不過遺憾的是,主演陣容的變動,讓《道道道》成為了「倩女幽魂三部曲」中,票房最差的一部。
4、「笑傲江湖三部曲」——《笑傲江湖》、《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0年,徐克與華語武俠片名導胡金銓合作,共同執導了電影《笑傲江湖》。雖然在影片的拍攝中,胡金銓因為與徐克產生意見分歧,而退出了劇組。但該片還是在徐克、程小東、許鞍華、李惠民的攜手之下,完成了最終的製作。憑藉過硬的製作水準,《笑傲江湖》在上映後獲得了觀眾們的一片好評。而徐克的武俠片時代,也從該片起正式拉開序幕。
《笑傲江湖》之後,徐克又在1992年打造了續作《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在這部續作裡,徐克將自己的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致。而林青霞、李連杰的出色表現,也讓這部作品成為了難得的武俠經典。
在《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之後,徐克、程小東在1993年又推出了該系列的第三部《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這部作品中,雖然是「笑傲江湖系列」的第三部,但故事內容已經與金庸先生的原著小說沒有了任何聯繫。借古諷今的故事劇情,讓影片顯得極具深度。而過於誇張的打鬥設計,也讓該片遭受了不少爭議,徒手接炮彈、翻船變潛水艇等橋段,至今仍讓許多觀眾印象深刻。
5、「黃飛鴻」系列輝煌的「前三部」——《壯志凌雲》、《男兒當自強》、《獅王爭霸》
90年代初的香港影壇,徐克的身影活躍不斷,而「黃飛鴻」系列,更是他在此時創作的經典作品。「黃飛鴻電影」從五十年代起,便開始在黑白粵語片的銀幕之上流行。70年代末,隨著成龍《醉拳》的熱映,「黃飛鴻電影」再次成為了不少香港電影人創作的重點。
80年代初,徐克也產生了拍攝「黃飛鴻電影」的想法,但因為沒能找到合適的動作演員,計劃一直沒有實施,直到遇到了李連杰。1991年,在嘉禾的支持之下,徐克、李連杰共同合作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民族大義的熱血故事、精彩的打鬥場景、雄渾的電影配樂,這些電影元素讓《壯志凌雲》備受好評。
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徐克憑藉《黃飛鴻之壯志凌雲》,與執導了《縱橫四海》的吳宇森、《逃學威龍》的陳嘉上、《坡豪》的潘文杰、《五億探長雷洛傳》的劉國昌,共同競逐了最佳導演的榮譽,並最終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導演」的獎盃。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之後,徐克又在1992年打造了續作《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在這部作品中,「華人第一武指」袁和平,受邀擔任了動作設計。精彩的打鬥場景,也讓許多觀眾對這部作品記憶猶新,尤其是李連杰、甄子丹「布棍對決」的橋段。
由於《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的出色票房表現,徐克又在1993年推出了該系列的第三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這次,徐克帶領製作團隊來到了北京取景拍攝,而這部《獅王爭霸》也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嘉禾電影」共同製作。因為是合作拍攝,葛存壯、趙箭等內地實力派演員,也都在這部經典港片中,留下了精彩表演。
6、「黃飛鴻」系列低落的後三部——《王者之風》、《龍城殲霸》、《西域雄獅》
在《獅王爭霸》之後,李連杰便結束了與徐克的合作,並成立了自己的「正東電影」。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也迎來了一次轉折。隨著李連杰的離開,趙文卓接手了「黃飛鴻」的角色。而在1993年,徐克也打造了該系列的第四部作品《黃飛鴻之王者之風》。
這部《王者之風》的故事,緊接著《獅王爭霸》。影片的製作,也依舊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嘉禾電影」共同完成。然而男主角的更換,以及觀眾對武俠片的審美疲勞,讓《王者之風》在票房市場上表現乏力。該作也意外的成為了徐克「黃飛鴻」系列,由輝煌到衰落的一個轉折。
《王者之風》後,徐克又在1994年打造了「黃飛鴻」系列的第五部《黃飛鴻之龍城殲霸》。在這部《龍城殲霸》裡,徐克試圖給觀眾帶來更多「新東西」,功夫打鬥、槍戰對決,讓這部作品顯得娛樂性十足。然而,過多元素的雜糅,讓這部《龍城殲霸》顯得不倫不類,最終成為了一部「黃飛鴻」版的《A計劃》。
《王者之風》、《龍城殲霸》兩部作品的票房失利,讓徐克對「黃飛鴻」系列心灰意冷,隨即放棄了對該系列電影的打造。1997年,在香港永盛電影的撮合之下,徐克、李連杰再度於「黃飛鴻電影」中聚首,合作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在這部《西域雄獅》裡,徐克將導演的工作交給了洪金寶,自己則坐在了監製、編劇的位置上。李連杰回歸「黃飛鴻」、徐克重振大IP、洪金寶實力加盟,這些噱頭讓《西域雄獅》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然而,同樣是男主角失意,同樣是流落原始部落,《西域雄獅》與《我是誰》劇情橋段的相似,也讓這部作品受到了不少港片愛好者的討論,至今熱議不斷。
7、「國際反恐」三部曲——《雙重火力》、《ko雷霆一擊》、《順流逆流》
90年代中後期,香港影壇的不少演員、導演都開始嘗試向好萊塢轉型。徐克也在1997年走入好萊塢,並打造了自己在好萊塢銀幕上的首部作品《雙重火力》。這部《雙重火力》講述了一名中情局特工,憑藉自己的智慧與膽識,粉碎了一起「恐襲事件」的故事,屬於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英雄電影。好萊塢動作巨星尚格·雲頓的出演,也為影片的打戲增加了不少看點。
然而,這部典型的美式電影作品,並沒能讓徐克獲得太多北美觀眾的關注。《雙重火力》上映後,平凡的票房表現,讓徐克在好萊塢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
《雙重火力》失利之後,徐克又在1998年打造了《K.O.雷霆一擊》。這部影片依舊是一個關於「國際反恐」的故事,並依舊由尚格·雲頓出演。然而,典型的美式英雄主義電影,並沒有讓徐克獲得北美觀眾的肯定。連續兩次的票房失利,讓徐克的好萊塢之路變的步履維艱。
《K.O.雷霆一擊》之後,徐克陷入了為期2年的沉寂。2000年,徐克選擇離開好萊塢,重返香港影壇,並在這一年打造了經典槍戰片《順流逆流》。這部《順流逆流》依舊是一個關於「反恐」的故事,不過這次徐克將「反恐元素」與香港本土黑幫片融合在了一起,為觀眾講述了一名「南美僱傭兵」與「香港黑幫大佬」的江湖恩仇。
《順流逆流》上映後,取得了不少的好評,還在第57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未來數字電影獎」。徐克也憑藉這部作品,走出來自己的事業低谷。
8、「狄仁傑」三部曲——《通天帝國》、《神都龍王》、《四大天王》
近年來的華語銀幕之上,徐克依舊有不少作品,讓觀眾記憶深刻,其中最佳代表性的,便是「狄仁傑」三部曲了。2008年,徐克與劉德華、梁家輝兩位金像影帝,共同打造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該片與徐克的處女作《蝶變》十分相似。懸疑的武俠故事、混亂的故事背景、獨到的美術場景設計,這些電影元素讓《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了不少好評,同時也拉開了「狄仁傑」系列的序幕。
《通天帝國》之後,徐克又在2013年推出了《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相對於前作,《神都龍王》在懸疑、推理劇情的設計上,雖然顯得有些薄弱,但出色的特效場景打造,依然讓這部影片拿下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神都龍王》之後,徐克又在2018年打造了《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這部作品和《神都龍王》一樣,逐漸褪去了關於懸疑劇情的打造,將重點放在了特效的呈現上。出色的特效場景打造,也讓這部《四大天王》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在這些「三部曲」電影中,你最喜愛的是哪一個系列?由徐克打造的電影作品中,你最愛的又是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