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立體城市(城市級實景三維)
2023-06-29 12:32:08 2
封面新聞記者 田之路
新型基礎測繪(new fundamen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是以「地理實體」為視角和對象、按「空間精度和實體粒度」開展測繪、構建「基礎地理實體資料庫」為目標、按需組裝「4E標準化產品」(組合聚合實體集、無級化地圖表達、地形級實景三維、城市級實景三維)的基礎性、公益性測繪行為。從基礎測繪演變到新型基礎測繪,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近日,自然資源部四川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張弘弢向我們講述了它的發展。
基礎測繪是指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位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新型基礎測繪是傳統基礎測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發展方向。
為什麼要發展新型基礎測繪?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以及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現有的基礎測繪成果是按照多年不變的標準生產的,雖然形式上變成了數字的,但執行的標準還是紙質地形圖的標準,成果品種單一、社會經濟和人文信息不全,基礎測繪成果標準化、制式化的產品形式,不適應信息化社會和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多樣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需求。同時,由於投入不足和統籌協調不夠等原因,基礎測繪成果更新速度難以滿足實際需要,國、省、市縣數據難以共享,做不到協同更新和服務。
新型基礎測繪的「新」體現在哪些地方?
工作範圍「新」
由原來的我國陸地國土,拓展延伸到海洋、周邊乃至全球。
工作重點「新」
由大地測量、地形圖測繪、基礎地理數據採集等逐步轉變為測繪基準運維與服務、基礎地理信息動態更新、海洋和全球地理信息獲取、基礎地理信息應用服務等為主。
技術手段「新」
改變了傳統的大地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及地圖製圖技術,廣泛採用衛星導航定位、遙感、地理信息、網際網路或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的技術手段。
組織模式「新」
由原來按照大地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地圖製圖等工序生產組織模式,轉變為測繪技術一體化集成、國家和地方分工協同、測繪系統與專業部門信息共享協作等方式。
成果形式「新」
由提供傳統的大地測量控制點成果,轉變為可提供高精度的實時測繪基準定位、高精度大地水準面等;由原來提供不同比例尺地形圖或「4D」數據產品,轉變為可提供按需定製地形圖、專題圖、內容豐富的高精度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由原來只能提供國內陸地範圍基礎地理信息,轉變為可提供海洋和全球範圍的數據;由原來只能提供版本式基礎地理數據,轉變為可提供多時態的增量數據。
服務方式「新」
由原來只能提供模擬地形圖或數據產品,轉變為提供網絡化的數據下載、地圖服務、平臺服務、衛星導航定位服務,以及多種形式的定製服務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