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13:46:26
專利名稱: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能夠經由不同方
式附加於待黏著物表面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一般現有技術中所使用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如常見的隨意貼便條紙,多半 是直接將黏著結構附加於紙張或其它對象的特定區域,並且直接以該紙張或是對象整體地 進行販賣。然而,使用此一作法並不能充分地發揮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優點。因為預先 將黏著結構附加於紙張或其它對象的一定區域的作法,可能無法滿足消費者對於該紙張或 其它對象的其它部位也需要有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需求。再者,現有技術中的可重複使 用黏著結構若沾黏到灰塵後,將會使黏著性逐漸下降,由於無法將該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 加以移除,因此必須將附加有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紙張或是其它特定對象加以丟棄,因 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故,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重點,即 在於提出一種可以任意附加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讓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根據 自己的需求來添加該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並且,該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在使用一段期間 後,可以將舊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加以移除,並且添加上新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使得 所欲黏貼的表面,能夠有效地長時間保持可重複使用的黏著特性。因此,如何發明出一種可 重複使用黏著結構,以達到前述的改善現有技術缺點的目的,將是本實用新型所欲積極提 供之處。
發明內容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實用新型乃提供一種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在本 實用新型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一種樣態包括一基材,其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或紙 類材質所構成,以作為可重複使用的黏著層的離型紙;一黏著層,其由丙烯酸共聚單體所構 成,具有每平方英時一百克的黏度,形成於該基材的表面,並於使用時與該基材分離而黏著 於待黏著物的表面;以及一待黏著物,其於目標區域黏著有該黏著層。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態樣包括一待黏著物,其於目標區域黏著有黏著層;一黏 著層,其由丙烯酸共聚單體所構成,具有每平方英時一百克的黏度,並利用塗布且乾燥的方 式形成黏著層於該待黏著物的表面;以及一重複黏著物,其藉由塗布於待黏著物表面的該 黏著層,可重複黏著於待黏著物的表面上。藉由前述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可以任意地附 加於需要添加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表面。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將可達成便利的重複黏 著功能。
圖1為現有技術中具有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用品。[0007]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黏貼態樣。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塗布態樣。 圖4為移除本實用新型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示意圖。 [OOW]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1便利貼紙條12表面21基材22黏著層31待黏著物32黏著物表面的目標區域33黏著層34重複黏著物41待黏著物42黏著層43移除劑
具體實施方式為便於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特徵及功效,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 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由本說明書所揭 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及功效。 如圖1所示,在現有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中,多半是直接將該可重複使用黏著
結構附著於所欲黏著的標的物表面上。例如可將便利貼紙條11黏貼於所欲黏著的表面12
上,並且於不需要的時候加以移除。但由於重複使用的結果,該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會因沾
黏灰塵或受潮等不同因素慢慢失去黏性。此時,在現有技術中,便只能將所採用的具可重複
使用黏著結構物品加以丟棄,造成浪費。又,在需要將黏著結構黏著於特定表面時,在現有
技術中所採用的雙面膠帶,並無法具有良好的重複黏著性。也就是,現有技術中的雙面膠帶
並不具有可重複黏著的特性,因此並不適用於作為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 在圖2中,則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一種態樣,如同
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包含了一基材21,此一基材層的作用是做為
可重複使用的黏著層的離型紙,也就是將該可重複使用的黏著層移轉到待黏著物表面的載
體,此一基材的材料並無特別限定,可為如EVA高發泡泡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棉紙、纖維或其它可作為基材的撓性物質。其使用方法如同
圖2所示,將該基材的內側(或外側)任一表面預先塗布上黏著層22並加以乾燥,待乾燥完
成後即可形成同時具有黏著層與基材的雙層結構。在使用上可以將該雙層結構巻曲成為如
同膠帶的巻曲結構,並且在使用時將該雙層結構的黏著層端黏著於待黏著物的特定區域表
面上,在完成黏著後即可將該雙層結構中的基材加以移除,使該黏著結構留存於待黏著物
的表面,並且進行後續與重複黏著物之間的黏著。其中黏著層的厚度及黏著層的材料可以
依實際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變化,在一般使用的情況下,黏著層的厚度可介於10微米至1000
微米之間,不同的黏著層厚度可以改變黏著的強度變化。再者,黏著層的材料主要可為20%至80%的丙烯酸單體或其它常見的可作為黏著劑的單體,其餘部分則依據實際需求調整乳 化劑、助劑及水的添加至100%,最佳的情況則是以55%丙烯酸單體作為黏著層的黏著劑 使用(其餘部份以乳化劑、助劑及水的添加至100% )。 參照圖3,圖3提供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使用態樣。其中包含了一待黏著物31,首 先在待黏著物的表面利用膠水塗布的方式,將本實用新型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附加於待 黏著物表面的目標區域32上。之後便於該目標區域上形成一黏著層33,其中該黏著層的厚 度與材質如同前段所述,較佳的情況下由丙烯酸共聚單體所構成,具有每平方英時一百克 的黏度。之後再將該黏著層以8(TC的溫度進行加熱乾燥,使該黏著層於待黏著物的表面的 目標區域32上形成一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接著,再將所欲黏著的重複黏著物34,藉由前 述所形成黏著於待黏著物31表面的該黏著層,進行黏貼於待黏著物31表面上的動作。該重 復黏著物34可重複地黏著於待黏著物31的表面之上。藉由此一種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 可以任意地將所需的附加物附加於該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上。其中該待黏著物31與重複 黏著物34的種類並無特殊的限制,舉凡汽車止滑置物墊、信封封口、廣告、海報、春聯、浴室 掛鈎等各種可塗布黏著層33於其表面上的材質,都可以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可重複使用黏 著結構作為可動式黏著之用。 圖4中則是提供了一種移除本實用新型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的方式。如同圖4 所示,當附著於待黏著物41表面上該黏著層42已經因為沾黏灰塵而失去原有的黏性時,由 於本實用新型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具有可重複使用的特性,因此在沾黏灰塵的情況下, 可以直接使用溼布輕輕擦拭黏著層42的表面,即可移除沾黏於黏著層42的表面的灰塵。 再者,擦拭後的表面待表面的水分乾燥後,由於表面已不再沾黏有灰塵,因此黏著層42便 可恢復原有的黏著性。若是黏著層42表面因受潮或長期使用而失去黏性時,則可使用移除 劑43噴灑於該失去黏性的表面,並且利用擦拭的方式將該已經失去效用的黏著層42進行 移除,其中該移除劑43可為具有溶解丙烯酸共聚單體所構成的黏著層效果的有機溶劑,經 由噴灑後即可將該表面上失效的黏著層有效地進行移除並且依據前述的方式再增加新的 黏著層於該待黏著物的特定表面區域上。 本實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提供,然而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的 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實用新型,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應注意的是, 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的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內。因此,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範圍當以下文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基材,其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或紙類材質所構成,以作為可重複使用的黏著層的離型紙;一黏著層,其由丙烯酸共聚單體所構成,具有每平方英時一百克的黏度,形成於該基材的表面,並於使用時與該基材分離而黏著於待黏著物的表面;以及一待黏著物,其於目標區域黏著有該黏著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黏著層的厚度介於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間。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黏著層使用移除劑加以移除。
4. 一種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待黏著物,其於目標區域黏著有黏著層;一黏著層,其由丙烯酸共聚單體所構成,具有每平方英時一百克的黏度,並利用塗布且乾燥的方式形成於該待黏著物的表面;以及一重複黏著物,其藉由塗布於待黏著物表面的該黏著層,可重複黏著於待黏著物的表面上。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黏著層的厚度介於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間。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黏著層使用移除劑加以移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其由雙面膠帶或膠水塗布的方式,使該具有可重複使用性的黏著結構附加於待黏著物的表面。待該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經由乾燥程序後,可使該黏著結構形成於待黏著物的表面,並重複使用於待黏著物與重複黏著物之間的黏著。藉由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可重複使用黏著結構,可以使任一待黏著物的表面多次性地附加重複黏著物,藉此達到可重複使用的目的。
文檔編號C09J7/02GK201545801SQ20092017490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7日
發明者洪進家, 陳明義 申請人:洪進家;陳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