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如今怎麼樣(大牌明星為何內卷式)
2023-06-07 20:59:14 2
都說娛樂圈競爭激烈,最近幾年,更是開闢出一個新賽道——考編。
什麼是考編?俗稱考編制進入「體制內」,具體到演藝行業,那就是進劇院,文工團等。
很多大牌藝人不說,就連「小花」如關曉彤,竟然也是一位編制內的演員。
看來,就算是見過萬千誘惑的娛樂圈,「考編」兩個字依舊很香。
下面我們就來盤一盤,娛樂圈考編制的「內幕」故事:
有哪些大明星,考進了「體制內」?
坊間一直流傳一個說法:那就是鹿晗在備考文工團,而且已經連考三次。
據說第一次,第二次進入了面試,可惜第三次筆試尚未通過。
和傳聞中的鹿晗「三年考編而不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學霸」女友關曉彤已經順利考入中國國家話劇院。
關小姐還在劇院創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的視頻中,為自家的單位送上了生日祝福。
而和關曉彤一起加入國話的,還有鹿晗的前「隊友」——「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張藝興。
不過也有網友質疑:「藝興的『普通話』能過關?」
2020年,比張藝興小六歲的國民弟弟劉昊然,也考編成功,進入了中國煤礦文工團。
和靳東、範偉、羅晉成了同事。
劉昊然本名:劉源
在宣傳劇團話劇《情系賀蘭》的視頻中,劉昊然大方地自我介紹說:
「您好,我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劉昊然。」
2022年初,其參演的作品《血沃中華》還獲評文旅部重點獎項,「六元弟弟」真是人帥上進,工作穩定有編制的真人類高質量男性。
其實,如今明星們擠破頭想要進入體制內的某單位並不稀奇。
因為早年間的文藝工作者,要麼是文工團編制,要麼是電影製片廠編制,或者高校編制。
比如「國寶守護人」張國立曾是中國鐵路文工團員工,一級演員。
「葛大爺」葛優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的。
1993年,「乘風破浪的姐姐」寧靜憑藉在懸疑片《偷拍的錄像帶》的出色表現拿下了上影廠的正式編制,入廠時職稱是四級演員。
後來,寧靜獲得百花影后的《紅河谷》,以及獲得金雞獎影后的《黃河絕戀》兩部影片都是上影廠的作品。
《紅河谷》
《黃河絕戀》
如今寧靜已經評上了一級演員,月工資也從當年的195元升到了3500元。
基本上很多你見過的老牌明星,都是有編制的人。
比如「前浪」何冰,以及嚇壞了一代人的「安嘉和」馮遠徵,他們都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
何冰
馮遠徵
不過,也有考編不走尋常路的明星。
2017年,SNH48的「愛豆」陳逸菲考上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沒看錯,不是劇院,是法院。
陳逸菲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法學專業,大學時就考下了律師資格證。
看來娛樂圈才是露水情,人家最終還是回歸了專業對口的工作。
她的這次「考編」經歷,一度引發熱烈討論,還給大家普及了一個知識:
「考上公務員、部隊文職和研究生,不用交違約金」。
知識就是力量,古人誠不欺我。
這麼多明星扎堆考編,有沒有哪些單位是特別吸引他們的?
或者說,手握的明星資源最多。
「國字號」院團哪家香?
第一位,要看「網羅」了眾多明星的中國國家話劇院,除了前面提到的關曉彤和張藝興兩位「新人」,還包括但不限於:
陳建斌、袁泉、海清、李冰冰、章子怡、辛柏青、秦海璐、陳數、佟大為、段奕宏、朱媛媛等等。
沒錯,《人世間》演活了周秉義的辛柏青就是國話演員,人家在職還得過中國戲劇梅花獎和金獅表演獎。
《人世間》劇照
2010年,國話推行"全員聘用制",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劇院是演員的第一經紀人,演員首先要服從劇院的安排。
當時,遠在美國拍《尖峰時刻2》的章子怡第一時間就委託父母和單位籤訂了新合同。
除了中國國家話劇院,另一個「巨星」雲集的單位,則是我國話劇界的「金字招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經典話劇作品《茶館》《駱駝祥子》《雷雨》都出自他們之手。
北京人藝=演技保證幾乎是業界共識。
既有于是之、藍天野、朱旭、黃宗洛這樣的老一輩大咖。
更是齊聚了:濮存昕、胡軍、徐帆、馮遠徵、宋丹丹、何冰、楊立新、梁冠華、英達、陳小藝等演藝圈尖子。
很多演員都曾為了考進這座藝術殿堂傷神傷心 。
比如最近幾年導演、演員兩頭開花的鄧超。
鄧超大二就參演了央視的《黃沙下面是沃土》,大三主演話劇《翠花,上酸菜》,名噪一時,大四被借調去人藝演話劇《足球俱樂部》。
那時,鄧超自我感覺特別好,甚至同劇院的馮遠徵老師都鼓勵他說,「以後咱們說不定就是同事了」。
沒想到話劇排練快結束時,領導給他發了「好人卡」,「你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但不適合人藝。」
情緒崩潰的他,坐在馬路牙子上「炫」下一瓶二鍋頭,心說:完了,大學四年算是完了。
遭遇「人藝」滑鐵盧的還有海清。
海清兩次報考人藝,其中一次還在話劇《蔡文姬》劇組裡實習了兩個月,演小侍女。
可最後,還是接到人藝「沒錄取」的通知。
曾是人藝演員的宋軼說過,人藝專業考試,評委都是人藝一級演員,比如徐帆、吳剛、何冰等。
自己考試時就遇到人藝泰鬥級表演藝術家藍天野老師,緊張不言而喻。
當年以專業第一考進人藝的藍盈瑩用過關斬將來形容人藝招考過程,比藝考還難。
專業考試三試過後,還有實習考核,也就是跟組排演話劇。
當年,鄧超和海清都走到了這一步。
2019年,北京人藝也公開招考過演員,30個名額吸引了1200名考生。
甚至不乏已有成名作的演員,以及"一級演員"報考者。
考試難,留下來更難。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宋軼,藍盈瑩這對「人藝雙壁」離開人藝時,很多網友感到痛心,或者惋惜。
業界素有北人藝,南上話的說法。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也是中國明星扎堆的地方。
比如「周秉昆」雷佳音,就是其中一員。
其實當年雷子一來考的是北京人藝。
評委問他會不會戲劇表演?結果這位東北哥們憋了半天說:我來個二人轉吧。
後來他回憶,一邊跳,一邊感到自己真磕磣。
沒考上人藝的雷佳音後來又總結了一番經驗,才考上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一圓自己的舞臺夢。
因為地理優勢,上話聚集的大都是滬籍演員和上戲畢業的學生。
比如:徐崢、郭京飛、馬伊琍、雷佳音、楊蓉、郭曉冬、陳赫等。
而以演反派出名的戲骨寧理,當年也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員。
《無證之罪》寧理名場面
考入以上三個「國字號」院團不容易。
畢竟每年的入團名額只有幾個,藝術院校的畢業生想考,明星也想進,競爭激烈。
當然,獲得編制除了進院團,也有人選擇留校。
比如「黃小廚」黃磊畢業時就留任北京電影學院,和恩師齊士龍搭檔管理班級。
周一圍做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臺詞課老師,王珞丹和包貝爾曾是他的學生。
「萬人迷」陳好2010年考取了中戲的碩士,後來回到中戲表演系任教。
「視後雙圈大滿貫」蔣雯麗2010年就在中戲授課了,有時還會邀請陳建斌、梁靜等朋友到課堂上給同學們講課。
「溫太醫」張曉龍則是中戲的副教授,還是碩士生導師。
鄧超、陳曉都上過他的課。
「考編制」為什麼這麼香?
首先是生存考慮。
中國人做事求穩,有了編制意味著有了一份穩定收入。
比如寧靜就說過在職工作錢雖不多,但覺得有個"鐵飯碗"更保險。
其實在娛樂圈、演藝界,絕大多數藝人並沒有穩定的工作。
就像一度霸屏電視劇和廣告的迪麗熱巴,也經歷過一年無通告,在線求職的尷尬。
更別提那些因結婚生子暫別演藝圈的女明星,復出之路充滿艱辛,比如,張歆藝在節目中就說自己已經無戲可拍。
再加上淘汰率高。
今天是「頂流」,或許明天就是「糊咖」,看似風光無限,但其不確定性更大。
選擇加入國有編制的院團,除了有解決戶口、參加社保等經紀公司無法保障的福利。
更重要的是,比起「個體戶明星」更多出一條——評職稱。
明星評的是藝術專業職稱,參評標準要看從業年限、作品情況、獲獎情況,然後逐級往上評。一級、二級演員為高級職稱,三級為中級職稱,四級為初級職稱。
靳東2020年評上了一級演員,去年底還成了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副團長,名副其實「老幹部」。
同團的羅晉,已經評上了二級演員。
所以這也成為明星趨之若鶩考編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編制內的職稱,同時還是演技和資歷的背書。
甚至是被國家認可的文藝工作者、藝術家。
相比一時流量,這對那些有職業追求的藝人而言,要珍貴的多。
2017年的爆款大劇《人民的名義》,就以集齊了十餘個國家一級演員的超豪華陣容而聞名業界。
「懟人王者」達康書記(吳剛),「勝天半子」的祁同偉(許亞軍),「流淚吃麵」的趙德漢(侯勇),「tom丁"丁義珍(許文廣),"刻苦學習外語」的陳清泉(侯天來)等都是一級演員……
再回到演員本身而言。
相比當下影視劇裡數字先生/小姐橫行,顏值流量凌駕演技的一些亂象。
青年演員選擇考編制,入劇團,也有在流量藝人和演員兩者之中,走一條精進演藝之路的考量。
畢竟話劇排練三個月,臺上呈現一個多小時,很多表演一氣呵成非常考臺詞功力和舞臺表現。
比如北京人藝每年年底都為青年演員們準備了「期末考試」——藝術考核,考官就是劇院的優秀藝術家。
體制內的嚴格管理和深厚藝術氛圍,造就了一批批優秀的演員。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
對於想在表演這個行當有作品,有口碑的人來說,只有實力,才是根本。
同時,有了「單位人」身份的約束, 也意味著在品行,職業操守上主動接受輿論審視,如果品行有虧,不僅丟自己的臉,還會給單位抹黑。
希望明星爭相考編的內卷,初心是想用好作品證明自己。
像普通考生一樣,用知識改變命運!也希望那些已經走進「國字頭」院團的明星們,為規範行業,主動作為,起到表率作用。
文/紅豬看電影編輯部:panda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