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4:29:21 1
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座椅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包括靠背管(1)、靠背支架(2)以及兩個頭枕支撐杆(3),所述兩個頭枕支撐杆(3)與靠背支架(2)一體式焊接成型,所述靠背管(1)上設有用於限位兩個頭枕支撐杆(3)的鋼絲套(4),所述靠背支架(2)與靠背管(1)之間通過槓桿結構連接,所述鋼絲套(4)與頭枕支撐杆(3)之間設有橡膠套(11),所述靠背管(1)與頭枕支撐杆(7)之間設有橡膠墊(12),這種結構的汽車座椅主動頭枕結構簡單、加工成本較低、安全隱患較小、噪音較小且使用壽命較長。
【專利說明】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座椅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座椅頭枕是一種為了提高乘員乘坐時的舒適性以及保證乘員乘坐時的安全性而設置的裝置。汽車座椅頭枕除了能為乘員增添舒適感外,其主要功能是為乘員提供一個頭部依託和向後限位的保護功能,而頸部保護以座椅為主,即通過座椅系統一靠背和頭枕限制追尾碰撞時頭部相對於上軀幹向後的運動來保護頸部。在汽車發生碰撞,尤其是追尾碰撞時,乘員上身快速移動到座椅靠背,乘員的頭部隨之快速地移動到頭枕。此時,由於乘員上身的移動量和乘員頭部的移動量之間產生差異,最常發生的傷害的部分就是頸椎,即使在低速亦然。雖然原因及受傷位置尚難確定,不過醫學研究大多認為頸椎傷害的關鍵因素,是因為在後方追撞中,頭部相對於身體的劇烈晃動所造成。目前主動頭枕是減少頸部損傷風險的一種最為常見、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在追尾碰撞發生後的幾十毫秒內使頭枕與乘員頭部的距離減小,從而降低頸部損傷的風險。
[0003]現有技術的座椅主動頭枕支架包括靠背管、靠背支架以及頭枕支撐杆,所述靠背支架是通過設置在靠背支架兩側上的導向銷與設置在靠背管兩側的導向槽滑動連接,這種結構當使用久了之後導向銷與導向槽磨損比較嚴重,使得兩者之間配合不是很好,進而導致在汽車發生碰撞時兩者不能很好的滑動,進而在短時間內不能減少頭枕與乘員頭部的距離,使得乘員頸部很容易損傷,所以安全隱患較大,並且採用導向銷與導向槽結構比較複雜,零部件加工起來比較麻煩,加工成本較高;並且當乘員做在座椅上時,因為汽車在開時是會有一定抖動的,所以乘員會一直給靠背支架一個作用力,使得靠背支架會有一個小幅度的移動,進而帶動設置在靠背支架上的頭枕支撐杆有一個小幅度的移動,而現有技術的靠背管上設有一個用於限位頭枕支撐杆的鋼絲套,這樣在行車途中頭枕支撐杆與鋼絲套之間還產生頻繁的摩擦,不但會產生較大的噪音,而且還會影響頭枕支撐杆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成本較低、安全隱患較小、噪音較小且使用壽命較長的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
[0005]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包括靠背管、靠背支架以及兩個頭枕支撐杆,所述兩個頭枕支撐杆與靠背支架一體式焊接成型,所述靠背管上設有用於限位兩個頭枕支撐杆的鋼絲套,它還包括拉簧、拉簧下固定塊、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凸焊螺母以及上固定塊,所述拉簧下固定塊與上固定塊均固定在靠背管內側,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上部與上固定塊通過鎖緊螺栓、塑料軸承以及凸焊螺母轉動連接,所述凸焊螺母與上固定塊凸焊固定連接,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下部與靠背支架下部通過鉚釘以及塑料軸承轉動連接,所述拉簧上端的卡鉤與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上部連接,所述拉簧下端的卡鉤與拉簧下固定塊連接,且所述上固定塊上設有用於限制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轉動角度的限位塊,並且所述鋼絲套與頭枕支撐杆之間設有橡膠套,所述靠背管與頭枕支撐杆之間設有橡膠墊。
[0006]採用以上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首先通過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以及拉簧來連接靠背支架與靠背管,結構簡單,使用時不容易磨損,使用壽命較長,且因為各個部件加工起來都十分方便,所以加工成本較低,並且因為採用的是槓桿結構,所以可靠性較高,即採用這種頭枕骨架的汽車座椅安全隱患較小,而且因為在頭枕支撐杆與鋼絲套之間設置橡膠套,頭枕支撐杆與靠背管之間設置橡膠墊,這樣在行車時,就算有顛簸,頭枕支撐杆與鋼絲套以及靠背管之間也不會有摩擦,頭枕支撐杆只會與橡膠套以及橡膠墊摩擦,即噪音較小,且頭枕支撐杆使用壽命較長,而且因為都是採用塑料軸承連接,使得各部件摩擦較小,噪音較小。
[0007]作為優選,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為L型。這樣設置使得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可以更好的被靠背支架帶動,並且使得大拉簧能更方便的帶動靠背支架復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的部分爆炸圖。
[0011]如圖所示:1、靠背管;2、靠背支架;3、頭枕支撐杆;4、鋼絲套;5、拉簧;6、拉簧下固定塊;7、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8、凸焊螺母;9、上固定塊;10、限位塊;11、橡膠套;12、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以下【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所示:一種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包括靠背管1、靠背支架2以及兩個頭枕支撐杆3,所述兩個頭枕支撐杆3與靠背支架2 —體式焊接成型,所述靠背管I上設有用於限位兩個頭枕支撐杆3的鋼絲套4,它還包括拉簧5、拉簧下固定塊6、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
7、凸焊螺母8以及上固定塊9,所述拉簧下固定塊6與上固定塊9均固定在靠背管I內側,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上部與上固定塊9通過鎖緊螺栓、塑料軸承以及凸焊螺母8轉動連接,所述凸焊螺母8與上固定塊9凸焊固定連接,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下部與靠背支架2下部通過鉚釘以及塑料軸承轉動連接,所述拉簧5上端的卡鉤與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上部連接,所述拉簧5下端的卡鉤與拉簧下固定塊6連接,且所述上固定塊9上設有用於限制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轉動角度的限位塊10,並且所述鋼絲套4與頭枕支撐杆3之間設有橡膠套11,所述靠背管I與頭枕支撐杆7之間設有橡膠墊12。所述拉簧5、拉簧下固定塊6、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凸焊螺母8以及上固定塊9均為兩個,分別設置在靠背支架2兩側與靠背管I之間。因為上固定塊9需要承受的力量較大,所以上固定塊9是類似一個U型卡快,上固定塊9是卡在靠背管I上的。所述拉簧下固定塊是一塊平板,然後通過焊接固定在靠背管I上。
[0014]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為L型。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實際形狀是類似「7」型,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上端左側是與拉簧5連接,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上端右側是與上固定塊9轉動連接,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下端是與靠背支架2下端轉動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汽車發生碰撞,尤其是追尾碰撞時,乘員上身快速移動到座椅靠背,使得靠背支架2往後移動,進而帶動與靠背支架I 一體成型的兩個頭枕支撐杆3往前移動,進而在發生碰撞時使得減少頭枕與乘員的頭部之間的距離,增加了安全性,然後當碰撞結束後,靠背支架2會在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的作用下往前運動即復位。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包括靠背管(I)、靠背支架(2)以及兩個頭枕支撐杆(3),所述兩個頭枕支撐杆(3)與靠背支架(2)一體式焊接成型,所述靠背管(I)上設有用於限位兩個頭枕支撐杆(3)的鋼絲套(4),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拉簧(5)、拉簧下固定塊(6)、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凸焊螺母(8)以及上固定塊(9),所述拉簧下固定塊(6)與上固定塊(9)均固定在靠背管(I)內側,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上部與上固定塊(9)通過鎖緊螺栓、塑料軸承以及凸焊螺母(8)轉動連接,所述凸焊螺母(8)與上固定塊(9)凸焊固定連接,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下部與靠背支架(2)下部通過鉚釘以及塑料軸承轉動連接,所述拉簧(5)上端的卡鉤與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上部連接,所述拉簧(5)下端的卡鉤與拉簧下固定塊(6)連接,且所述上固定塊(9)上設有用於限制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轉動角度的限位塊(10),並且所述鋼絲套(4)與頭枕支撐杆(3)之間設有橡膠套(11),所述靠背管(I)與頭枕支撐杆(7)之間設有橡膠墊(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主動頭枕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拉簧上固定槓桿支架(7)為L型。
【文檔編號】B60N2/48GK203580713SQ201320815608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毛明光, 毛澤楠, 毛恩定, 黃開慧 申請人:寧波明望汽車飾件有限公司